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亮兴汉-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婉的不自信与担忧让张亮十分无语,见对方依旧不肯相信。张亮只得轻叹道:“想知道敏敏是怎么想的,我可以在回都城的路上慢慢给你分析。现在,我必须要休息了,因为明天我还要应付一堆的百家学子。而你也必须马上给我去休息,因为熬夜是美女的天敌。不过在你我休息之前,我希望我们能有真诚的一吻,算作是临睡前美好的问候与回忆,以便你我都能做一个好梦。”

    闻得张亮要求一个吻,李婉顿时羞得脸颊通红,同时不停地轻咬下唇。她本想赶紧跑回房中,以便躲过这羞人的要求。可没等她动身,却已被张亮揽入了怀中。望着渐渐张亮渐渐将嘴唇靠近自己,李婉只得紧闭双眼,等待对方的“侵袭”。

    就在张亮即将得手之时,二人却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大王,您还没休息呢?!”

    这问话之人正是已经康复的张允。张亮好事被坏之后,立刻仰天长叹,随后怨恼的对着张允说道:“允啊!我现在特希望那一箭把你射的半个月爬不起来。这样我便可以把我全身的洪荒之力全部发泄到你的身上!”

    张允在见到张亮与李婉相拥之后,马上明白自己又做了灯泡。听到张亮近乎发泄的言语之后,他便赶忙跑回了房中,以防张亮真的痛揍自己。

    见到张允动作如此迅速,张亮顿时楞在了当场。而李婉则是趁着张亮走神之际,赶忙抽身出来,也跑回了自己的房中。

    此时的院中只留下张亮一人,在看到“仇人”和美人皆已逃走之后,他便苦笑了一声,随后自语道:“我要发泄!!好!!明日就发泄到那些食古不化的学子身上好了。。。。。。”

    翌日正午时分,县城之内的学子皆是应张亮的邀请,来到了府衙之中。而冯远也早已准备好了酒席,静候他们的光临。

    待到人齐之后,冯远便将张亮请了出来。众学子一见张亮,急忙同时躬身施礼,随后恭敬的拜道:“参见韩王!”

    张亮在示意众人起身之后,便缓缓进入了席中。等到众人纷纷入座,冯远便将对方的名字与学派一一的向张亮做了介绍。

    听完冯远的介绍,张亮立刻起身举杯,对着众学子言道:“今日有幸结识众位学子,我先敬大家一杯。若是各位觉得我这韩王的言行还能入得你们的慧眼,便与我一同干了此杯。”

    众学子听闻张亮之言,赶忙一同举杯,随后便跟着张亮一起,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看到众人皆是将酒饮完,张亮立刻又斟满了一杯。然后再次面向众人说道:“这第二杯,我想敬一下诸位的先贤师长,还有你们的学术祖师。正是因为他们的卓越思想与不断的传承,才能让这诸子百家的学说得以流传至今。而且还让我们这些后世之人得益匪浅。所以,我要敬他们一杯。”

    无论何家何派,学子对于自己的先师和祖师都是十分尊敬的!见到张亮第二杯是遥敬自己的先辈,他们便毫不犹豫的再次将酒杯中的酒水饮完。

    就在众多学子欣喜张亮如此尊重自己的学派与祖师之时,却突然听得对方话锋一转。

    “诸位,这第三杯酒,我张子房是用来祭奠的,而且是提前祭奠。我要祭奠的是那些向往学习你们学术,却无法得偿所愿,最终遗憾离世之人的心。他们也许现在还是壮年,亦或仍是孩童,但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真的无缘接触和学习你们的学术流派了。所以,我只能提前祭奠他们那颗抱憾的心!!同时我还要祭奠你们的学派,因为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被人们所遗忘,从而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为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而感到羞耻和难过,更加痛恨自己除了祭奠以外,不能做任何事情的无能!”(。)

第三百零五章 舌战百家() 
百家兴各自为傲,驳墨道语出惊人!

    众学子听得对方居然祭奠他们的学派,而且还直言他们的学派会消失,顿时纷纷怒视着张亮。而其中墨家的墨仁率先起身,不满的说道:“韩王这是何意啊?难道您也要效仿那秦始皇焚书坑儒,迫害我诸子百家的学子不成?!”

    墨仁话音刚落,道家的李重便起身接道:“民不畏威,则大威至。韩王难道是想压迫学子吗?难道就不怕天下的学子一同痛斥和反抗吗?!我道家虽以无为而治,但也不能任由他人欺凌!”

    见到两家学子已是有些恼怒,张亮却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歉意或是悔意。只见他慢慢放下手中的酒杯,随后面向二人说道:“两位学子想来都是各自学派之中的佼佼者,不仅尊崇自己的学派,而且以此为荣!不过我想问二位一个问题,不知两位学子能否为我解答?”

    闻听张亮有不解,墨仁与李重便对视了一眼,随后一同回道:“韩王请问,我等若知,必为王驾解惑!”

    听到二人愿意回答自己,张亮满意的点了点头,跟着变沉声问道:“墨、道两家若是无人奉养,无人传承衣钵的话,可能过百乎?”

    张亮的问题一出,二子便旋即一愣。在一番深思之后,墨仁便先行回道:“无人奉养和传承自然无法长久。但我墨家向来自给自足,而且研习我墨学之人亦不再少数,绝不会出现韩王所说的情况。”

    李重在对方说完之后,也随及回道:“我道家讲究无为,淡然处世,自然可长远。自食其力,遇缘则授。当然也可以传承万年。”

    二人的回答均是底气十足,气势非凡。张亮在听完他们的言语之后,却不由得冷笑了几声。跟着,便先对墨家墨仁说道:“你叫墨仁,的确是墨家的好学子!你墨家讲究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这其中有些思想命题与他家大为不同!我对于贵派祖师墨子的兼爱十分推崇,可我想问一下,你们真的做到了吗?!我不敢妄称通晓墨家学说,但在我看来,所谓的兼爱,应是世界之爱,无种族、血缘或是年龄的隔阂。对于所有的人均用一心,爱护有加。可如今你却因不愿与其他学子一起授课,而放弃教导世人和发扬墨学的机会!这难道就是你们对世人的爱吗?那些想要真正了解和学习墨者思想的人,难道不是被你抛弃了吗?!你说研习墨学之人不在少数,可你为何不想着将墨学发扬光大?!望学者多,可收益者少。墨家莫非是想慢慢自断自己的后路不成?”

    张亮对于墨家的学说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当他训斥墨仁之时,对方却是被驳的哑口无言。就连其他学派的学子也不由得为之一震,因为张亮的话语也完全可以套用在他们的身上。

    就在墨仁被张亮的话语所慑之时,张亮又转向李重接道:“你是道家门徒,你的祖师老子与庄子两位大圣讲究道法自然,养生延年。可我想请问你,先师曾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究竟是何意?”

    闻得张亮问及学派先师名言,李重急忙辩道:“先圣此言是说天地对万物万事,一视同仁。这里的“不仁”二字,指的是没有特别的偏好,或者说不会刻意眷顾。这乃是真正的大仁!而圣人的大仁,也应该是对百姓一视同仁,没有贵贱种族之分!”

    听完对方的回答,张亮立刻拍案喝道:“说的好!可百姓学识不够,只能从字面之意去了解。这样一来岂不是将老庄两位先圣的名言曲解了吗?!这难道也是你道家门人所希望的吗?!你们口口声声说要寻天道,仿天意顺势而行!苍天对天下万物与世人一视同仁,可你们却将不愿将自己的学术思想教给众人,这就是你们的“不仁”吗?!还是说你们真的把天下之人当成了刍狗,认为他们没有资格学习大道?!”

    李重在听完张亮的训斥之后,瞬间便跌坐到了座位之上。他本想再说些什么,可却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仿佛对方刚才的话语,已将他打的失去了自己的思想。

    此时的百家学子们皆是无言以对。他们除了不断的回想着张亮的话语,还由衷的感佩对方学识的渊博。仿佛这诸子百家,他都有所涉猎。而且还是颇有心得的。

    就在众人纷纷想着如何为自己辩驳之时,突然一名学子起身对着张亮施了一礼,跟着便缓缓的说道:“韩王,学生乃是法家门徒殷成。其实学生也想将自己所学传授世人,但学生却始终无法过的了自己的心关。并非是学生不愿与诸家学子一同前往,只因暴秦用法,使得民不聊生。但学生自认法无过错,可如今这法学已经成了百姓畏惧之虎,所以学生实在不敢,也无法传授法学!学生学法多年,也不愿将所学就此埋没,可世事往往难以琢磨,还请大王为学生解惑!”

    听到殷成之言,张亮旋即起身来到对方身边,随后厉声说道:“你这般畏首畏尾,算什么法家门徒。你可知道,这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就曾力排众议,一心弘法!若法是错的,天下何以归秦?!而秦朝的暴政并不能归罪于法,只是施法和立法过于残酷,故而才会使得民不聊生。世间不可无法,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当日汉王入咸阳,虽然废除酷法严刑,但依旧与百姓约法三章,这也足以体现,法不可废,但却需要灵活运用,而且必须是真正的正义之法。你的担心我能理解,但我希望你能坚定信念,弘扬法学。要让大家知道,法是约束,更是保障。”

    殷成听得张亮为自己释法,顿时茅塞顿开。在张亮表述完对他的殷切期望之后,他便急忙躬身拜道:“学生惭愧。学生愿随大王回韩都,誓将所学倾囊相授!”

    看到对方愿意跟随自己回去,张亮十分欣喜。随及上前将对方扶起,跟着便对众人语重心长的说道:“百家争鸣,是世人之福。因为只有不同的学术思想出现,并且不断完善,才能让人类更加的进步!我张子房不敢说哪家优,哪家劣!因为每一种学术思想的诞生都是前人伟大的创举,或许它不一定完善,亦或许它很直白。但这无法掩盖它存在的重要性。诸位,我并非是要大家争一个长短,论一个黑白。我希望的是大家能够将各家的学术无私的教给我们的下一代,至于谁的学说思想更好,相信每一个受学之人都有自己的观点。或许你们的悉心教导,可以培养出又一个圣人,而你们就是圣人的启蒙老师。我恳求诸位,与我一同以培养下一代为己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更多的知识,更广的眼界和更高的智慧吧。”

    张亮的话让在场所有的学子都有振聋发聩的感觉。就连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冯远都不由得有些激动。虽然其中一些话语他们无法理解,但却能深深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压在自己的身上。片刻之后,学子们纷纷躬身对着张亮一拜,同时一起高声说道:“学生愿随韩王回都!”

    看到学子皆愿与自己回都授课,张亮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他同时也发现还有两名儒家弟子并未表态要与他同行。

    就在张亮打算询问对方的想法之时。对方却一同起身对着张亮施礼说道:“韩王,我二人听到您的话语深受感动。我儒家本就讲得是有教无类。我们也十分愿意与您一起回去。只是我们听闻您请了儒家的刘煜先生做夫子。论起学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