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亮兴汉-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韩淑的泪水渐渐停止之后,张亮便起身来到屋外,随后对着文襄侯说道:“李丞相,劳烦您向国民宣布父王驾薨的消息,同时也派人告知各路诸侯!三日之后,我要亲自送一送父王。也劳烦您做好相应的准备!”

    听完张亮的安排,李由急忙出声应允。同时躬身缓道:“先王仁厚,臣民无不爱戴。各路诸侯也素敬之。老臣必将先王之葬礼办的风风光光。只是先王登位以来,没有立过任何的嫔妃,这殉葬。。。。。。”

    闻听殉葬,众人无不惊骇。

    李由本也不愿提及,但这制度古已有之。他怕思虑不知,失了体统,故而只得硬着头皮相问。

    张亮在听完李由的话后,立刻严肃的说道:“李丞相,在下有一事相问。还请您直言。”

    见张亮欲向自己发问,李由赶忙躬身静候。

    “先王真的要让我挑起这韩国的重担吗?您也是这么想的吗?”

    李由不知张亮之问何意,但只感到如芒在背。待到他躬身下拜之后,便急忙回道:“确是先王之意。我等也愿遵从先王遗愿。而且除了大人,怕是没有人更适合了。”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张亮微微叹息了一声,随后坚定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丞相原谅我的鲁莽与无知了。我意先王葬礼一切从简。不必惊扰百姓。而且殉葬之例一概取消!同时告之各路诸侯,不必前来吊唁!王方、李文、白元、张允,你四人助我一助,七日后,你们负责抬先王灵柩出殡。我要送自己的父亲。。。。。。”

    众人闻听张亮的决定,皆是心头一惊。这国君大殓,张亮居然要从简。但当他说是要送自己的父亲之时,所有人都听出了话中之意。他不要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他只是想以儿子的身份,送自己父亲最后一程。不要无休止的礼数,不要政治上让人厌恶的虚仪;更不要残忍无道的殉葬!

    屋内的韩淑听到张亮的话语之后,泪水再次落下,只是此次,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似乎是对张亮的决定表示赞同!

    在了解了张亮的用意之后,韩国的将领与文臣纷纷跪地回道:“遵吾王之命。我等必将同心协力,送我先王最后一程!”

    安排好先王出殡之事后,张亮便让张允安排子婴与刘煜的住处,同时交代好生照顾。等到所有人都离去之后,他便返回了屋中,静静的陪在了三位妻子的身旁。享受这属于他的片刻安详与宁静。

    ………

    彭城楚国大殿之内,飞骑第一时间将韩王驾薨的消息传到了范增与项羽的耳中。得知此消息之后,范增不由得叹息皱眉,仿佛自己失去了一个挚友一般。

    项羽一见范增的举动,立刻不解的问道:“亚父,您与那韩王虽然相识,但并未有过多交际,何以如此难过?”

    范增闻听项羽之言,立刻摇头叹道:‘羽儿,你以为我是难过那韩王之死吗?!不!我是在忧心那张子房即将登临王位啊!先前我下毒于他,不知为何他会无恙。难道他真的有天命护佑不成?还有那韩国的重臣。这韩王决不是这几日才驾薨,可他们居然秘不发丧,一直等到张子房归国才宣告此事。这是为了稳定局势,从而让张子房能顺利继位韩王啊!如此君臣一心,再加上一群稀世的将才,我只怕将来这韩国是你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了。“

    对于范增的担心,项羽显得满不在乎。反而表现的有些期许。”那张子房登位韩王,便有能力与我一战了。我要让世人都知道,只有我项羽才是真正的战神!也要让虞曦知道,我比他张子房强百倍、万倍。“

    看到项羽霸气十足,而且信心满满,范增是又喜又愁。喜的是项羽的这份雄心与胆识天下怕是无人能及,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悲的是他已经看出项羽过于自负,还有他事事考虑的都是虞曦,这样下去迟早会误事的。

    项羽见范增沉默不语,立刻接道:”亚父,韩国无意大肆举行大殓。又不用各路诸侯吊唁。那张子房是何意?难道他不怕众人说他不尊重先王吗?“

    范增对于张亮的举动,也有些不解。沉思许久之后,便做出了一个决定!”羽儿,派人前去吊唁。虽然他张子房言明不需要。但这是我楚国的心意与礼仪!这人选就要陈平和钟离昧吧!他二人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闻听要派陈平,项羽立刻低声问道:”亚父不再疑心陈平了吗?“

    见项羽问起此事,范增便笑道:“我是否疑心于他,和此事无关。之所以用陈平是因为他能言善辩,比较适合前去吊唁。”

    听完范增的回答,项羽微微点了点头。他乐于见到范增选用陈平,一来是因为对方确实合适,二来是因为陈平可借此事证明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从而让亚父打消对他的疑心,达到臣属之间的和睦。

    但范增此时心中所想的是借此机会再试探一下陈平,同时他也对钟离昧受伤一事很是疑心,正好也借机一探钟离昧是否与张亮也有关系。

    待到项羽发布了命令之后,范增便回到府中招来了周易,同时吩咐他化装成宫中负责押送吊唁物资的军士,主要责任则是监视陈平与钟离昧的一举一动!

    ………

    七日之后,韩淑已经渐渐的恢复,虽然已经能够行动与言语,但因仍在月子之中,故而不能去送父王。

    张亮看到自己娇气难过的表情之后,心中十分不忍。随后,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淑儿,你安心在此等候。我带念成一起去送一下父王好吗?”

    闻听要让孩子去送韩王,众人急忙劝阻。韩淑也知孩子尚未足月,根本不能出去,可他知道父王最大的愿望就是看一眼自己的外孙,一时之间她不知如何抉择。

    见淑儿犯难,张亮随及柔声言道:“我让乳母将他包裹严实,只在宫中送一送父王,让父王见上一眼自己的外孙。至于出宫,他就不去了。你看行吗?”(。)

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我韩土安宁者,虽远必诛!() 
百官送先主,唁使吊韩王;百姓着孝服,失父泪断肠。

    张亮的一席话让韩淑分外感动。此时,她只觉得有万千话语,可却均是哽在心头。

    许久之后,韩淑温柔的抓住张亮的手,随后轻声说了一句:“老公,谢谢。”

    “你若言谢,是不是还在怪我回来的这般晚?”

    听到张亮之言,韩淑赶忙摇头予以否认。

    张亮见她神情略显委屈,随及微微一笑,跟着便在她耳边轻声说道:“你我是夫妻。父王也像我的父亲一样。这一切都是我该做的,自是不必言谢。你只要好好养好身体,让父王去的安心即可。”

    一番劝慰之言让韩淑倍感温馨。见她点头应允之后,为了不让韩淑一人孤寂难受,张亮便让芝儿、敏敏、月儿以及李婉四人一起陪着她。他自己则带着怀抱婴孩的乳娘,一起来到了停放先王灵柩的韩宫大殿之中。

    来到殿中之后,只见百官均已在那等候,所有人均穿着孝服,不停地悲泣。就连子婴和刘煜二人,也来到了大殿,打算送这位乱世的仁厚长者一程。

    丞相李由见到张亮的身后跟随着乳娘,而且还抱着幼子,立刻上前询道:“大王,您怎么连公子也抱来了。他还未曾足月啊!”

    见到丞相担心稚子,张亮略为伤感的回道:“我想让孩子替淑儿送一送父王,他不会随我们出宫的,您放心吧!还有,我未行王礼,您不必称我为王。父王昔日多得您相助,即便行过王礼,您也可以直呼我的名字!”

    听到小公子是代母所来,李由只得悲痛的点了点头,但对于称谓之事,他却不敢马虎。“大王虽未行礼,但我韩国上下已经尊您为王。至于这老臣那点功绩微不足道,大王切莫再折煞老臣了。”说完之后,李由便自动退到了一旁。

    礼官见到众人均已到齐,正要准备宣告仪式开始之时,却突然来了一名军士。待到入了大殿,他便急忙对着张亮跪拜道:“禀韩王,楚国派都尉陈平与钟离昧将军前来吊唁,其他各诸侯国吊唁使臣均已到达宫门之外,请求觐见。”

    张亮闻言一愣,随后对着李由问道:“丞相,我们不是说过无需吊唁了吗?这是怎么回事?!”

    李由听到张亮发问,立刻上前回道:“大王,我们的信使估计还在路上呢!看来其他诸侯已经用自己的方法得知先王驾薨得消息了。而且第一时间便派人前来了,否则短短七日,如何能来得如此迅速?!”

    听完李由之言,张亮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他对这些政治性的吊唁很是反感,但对方已经到来,他也不好拒之门外。更何况陈平也来了,总要给这位挚友一些颜面。

    “有请各诸侯吊唁使者。”

    见新王下了命令,军士急忙应允着下去办了。

    少时,只见陈平与钟离昧二人步入大殿,身后还跟着一名手持物品的下人。

    陈平一见张亮,赶忙躬身报道:“楚使陈平拜见韩王!”

    钟离昧见到陈平行了大礼,而且口称韩王,一时没有适应过来。待到想起张亮已经是未来的韩王之后,便一同拜道:“末将钟离昧,拜见韩王!”

    见到二人行了大礼,张亮赶忙将他们搀起,这二人一个与自己是挚友,另一个则因韩信的缘故,对自己有过指路之恩。张亮正想与二人交谈几句,却见得陈平眼神飘忽,似乎有所警示。

    转瞬之后,张亮略微明白了对方的意图,随后礼节性的说道:“有劳两位了。请带我向霸王表示谢意!”

    陈平见张亮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立刻拱手说道:“这些是霸王的一些心意。还望韩王收下!其中还有虞曦姑娘慰问三位夫人之物。”

    闻听有虞曦所送的东西,而且是给淑儿、芝儿和敏敏的,张亮立刻命人带着那下人送往淑儿之处了。

    待到下人走后,张亮本以为可以和陈平一叙,可此时诸侯的使者也纷纷入殿了。

    见到二人难以叙话,陈平在躲过钟离昧的跟随之后,便低声快速的说道:“今夜请韩王安排!”

    张亮闻听对方之言,立刻点头示意明白。

    等到使者吊唁完之后,张亮便按照基本的礼仪开始送别自己的父亲了。当百官准备送先王出殡之时,张亮安排的四人立刻前往灵柩,将厚重的棺木抬了起来。虽然四人均是感觉异常的吃力,但却没有一人言苦,只因他们抬着的,是自己国家的长者。。。。。。

    当送葬的队伍走出宫门之时,只见韩都之内的百姓,皆是身着孝服,跪在路边等待送别他们的王!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刚刚学步的婴孩。甚至还有从韩国其他城县赶来的人!

    见到此番情形,张亮无比动容。他没有让百姓为先王送行,这一切都是百姓们自发组织的。他本想劝说百姓们起身,可李由却在第一时间上前低声劝阻道:“大王,让他们送送先王吧!他是您的父亲,也是我韩国所有人的父亲啊!”

    听完李由之言,张亮缓缓的流下了激动泪水。同时决定听从李由之言,尊重百姓的意愿。

    本以为灵柩离开之后,百姓便会散开,可每当送行的队伍超过百姓之时,那些百姓便自动跟在了队伍的后方,一时之间,出殡的队伍变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