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镜台-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公子停住脚,神色很严峻,道:“你再也不能”

    却忽然刹了尾。

    他转过脸去看着远处的湖面,像是在平复情绪,半晌,又转过来笑着与我道:“这有什么?我好长时间都不曾这样与别人辩一辩了,今日也算是说得痛快了。”

    他在我面前一向温文尔雅,今日却现出这样狡黠的情态来。我不禁也笑了笑。

    他又说道:“想必你也清楚了,一个人不可能活得十全十美,有人喜欢你,肯定也有人厌恶你,往后总之,你不要太介怀这些事,这并不是你的错。”

    这话听起来像是嘱咐。

    我点点头,道:“听到了不过是一时之气而已,自然不会长久地在意这些流言蜚语。”

    正要迈上游廊,近处一个急切的声音喊道:“表姐!”

    我回过身,见良媛带着香沁正朝我这儿奔来,三弟不见了踪影。

    良媛神色郁郁的,走到我面前,说道:“表姐,你去哪儿了?你都不陪着我”

    我正想回答,她又道:“表姐,我要回去。”

    我一愣,这西湖还没逛完呢,怎么就要回去了?便问她道:“你不看雪景了?这里还有许多地方你没去呢?”

    “不去了,”她答道,“我想回去。”

    她垂着小脸,神色看起来很凄然。

    我虽然有心还想在这儿多留一会儿,可也得顾及着她。

    想了想,咬牙道:“好,咱们回去。”

    良媛“嗯”了一声,讷讷站在一旁。

    我转身正欲向梁公子告辞,他开口道:“你果真有个表妹呀?”又笑了笑,道:“好好安慰人家吧。再会!”

    我一时有些懵,与他福了一礼后,离开了。

    我们走回马车旁,却见着三弟已经站在马车旁边了。

    良媛扫了他一眼,径直上了马车。

    三弟走到我跟前来,往马车里探了探,可那厚实的帘子将视线全堵住了。

    三弟有几分哀伤地望着我,我拍了拍他的肩,又叹息地摇摇头,道:“三弟,你还是回那辆马车上去吧。”又看了一眼紧闭的车帘,悄声道:“她现在不想搭理你,你要是上去了,她只会更生气,还是先让我和她说说话。”

    三弟无奈地点点头,自觉地退了回去。

    ……o(nn)o

第八十八章 开解() 
上了马车后,良媛许久都没出声。

    我一路很纠结,是该主动问她呢?还是让她自己和我说?

    可她现下这个样子,不像是要主动交代。

    我只好拿她身边的丫鬟香沁“开刀”。

    我佯作出一副恶色来,质问香沁道:“你这丫鬟怎么当的?自家娘子受了委屈你也不知道吗?”

    大家都愣住了,目光都齐刷刷向我扫来

    许是因为在她们心中,我一直是一个慈眉善目的娘子,今日突然有这种转变,她们都感到惊讶。

    香沁转过神来,“扑通”一下子跪在了狭窄的马车里,眼神哀哀地望着我。

    我心虚地别过脸去,不知为何,来了南宋这么久,我还是很难接受这样的谦卑的礼仪。

    我抬抬手,示意她起来,道:“甭跪了,说就是。”

    香沁不肯起来,望了望一旁的良媛。

    良媛忽然扑到我怀里,紧紧抱着我的双臂,哭诉道:“表姐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她这突如其来的嚎啕让我一下子懵住了。

    我有些手足无措地抚着她的背脊,又掏出帕子来给她抹眼泪。

    她痛哭了一会儿后,伏在我怀里啜泣着。

    我向月映使了一个眼色,示意她坐到对面去。

    月映会意,去了对面,和香沁挨在一块坐着。

    我将良媛搀了起来,又挪了挪位置,让她坐好。

    良媛用帕子揩着眼泪,垂着头,一哒一哒地伤心地抽泣着。

    待稍稍平复了些后,她抬起肿得跟桃似的双眼望着我,道:“表姐,表姐夫他待你,不,他喜欢你吗?”

    之前在家闲聊时,阿娘同良媛说了我和蓝笙的亲事来着。

    我心里一咯噔,心想,她之所以会这么问我,莫非是因为她从三弟那儿听了什么关于大哥的闲话?

    我若坦白告诉她,我与蓝笙是两情相悦,那岂不又会引得她伤心一番?

    想想后,我说道:“感情这东西是培养出来的,既可以培养出来,也可以任它自然消退。现在喜欢并不代表日后也会一直喜欢,反过来,现在不喜欢也不意味着日后没有喜欢的可能。”

    良媛不解地眨了眨眼。

    我又说道:“担心别人喜不喜欢你这个问题其实不重要。”

    良媛绞着帕子小声道:“可一个女子,若她的夫君不喜欢她,那她又如何在这个家里生活下去?”

    我淡淡道:“离开他就是。”

    “啊?”良媛提高声调惊讶道。

    我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我方才的那个主意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未免离经叛道了些。

    夫权为上的社会里,女子的地位是极卑微的。先不论夫家答不答应,即便是夫家扔了一封休书,那这被休的女子往后该如何生活更是一大难题。

    所以前世的朱淑真才会陷在这个泥淖中,最终丧了性命。

    想到这儿,我忽然对婚姻产生了几分恐惧。

    良媛一脸震惊地望着我。

    我收回思绪,又同她解释道:“我的意思是,最好一开始就不要嫁给他。”

    良媛继续眨眼看着我,道:“这样的事可以自己说了算吗?”

    “可以吧”我有些心虚道。又补充说:“可以商量。”

    良媛的眼泪又开始吧嗒吧嗒掉了,断断续续道:“可我来时我娘就和我说了”

    说什么?难道良媛已经知道了,两家的人有意要将她指给大哥做妻?所以现在良媛才会在心里对大哥存那样的想法?结果又发现大哥喜欢的不是自己,才弄得自己战战兢兢、哭哭啼啼的?

    这这不是在坑娃吗?

    我叹了口气,安慰她道:“有些事还没定下来,你多想也无益。”又拍了拍她的肩,道:“你放心,表姐绝对不会让你在这件事上受委屈!”

    良媛泪光点点地望着我,忧伤道:“表姐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轻抚着她的肩背,不知再说什么好。

    冷静下来后,我细想了一下。良媛现在对大哥也只是存着一点朦胧的情愫,尚且谈不上什么情根深种。这时候将她从那段三角恋中拔出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再看三弟的那点小心思,我估摸着他对良媛十分有意,不好明面上表达自己的爱意,可也不想让良媛吃了亏,所以才会将大哥的事告诉良媛。

    理清楚后,我决定要撮合撮合他们。

    可还没等我这个红娘想出撮合的法子,三弟自己就找上门来了,带了一封信,说是来向良媛请罪。

    当然,良媛并未见他。

    三弟想来已经料到会吃闭门羹,所以托我将信交给良媛。

    这倒出乎我意料之外,我原本觉着依三弟的性子,定是要缠上一缠的,可他利利落落地走了。

    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忽然觉得他成熟不少。

    听说爱情会教会人成长,三弟这是要成长的节奏吗?

    良媛拿到信后,将信晾在一旁。我在心里默默替三弟心疼了一把。

    自从那日西湖赏雪回来后,良媛对大哥、三弟的态度都很谨慎疏离。

    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好的征兆。果然,良媛向我提出,她想回家里去。

    幸而她是先向我说的,若是直接同阿爹阿娘说的,那两位老人家不得伤心地晕过去呀。

    这种打击就好比俗语所说的“到手的鸭子飞了”。当然,这句俗语用在这儿似乎不很恰当。

    良媛同我说自己想要回家后,我安慰了她一阵,又同她说,马上就要过年了,先好好地过完年,其它的等开春后再说。她便没再提这事了。

    大雪下过几场后,除夕到了。

    府里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气象。外面的十里御街更是如此,钱塘城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将它的繁华奢靡发挥得淋漓尽致。

    许是因为节日的缘故,良媛的心情看起来比往日要好了很多,又做回了那个笑容甜美、笑声悦耳的小姑娘。

    我对此表示很开心,觉得她说要回家的事还是可以再商量商量的。

    蓝笙年末来信说,明年开春后去福州当值,那时再来钱塘看我。

    我把信抱在怀里,透过阁楼的窗子看着钱塘夜空盛放的烟火,心里期盼着时间过得快一些,再快一些,好让我与蓝笙能早日相见。

    晚好

第八十九章 请求() 
除夕过后,元宵又热闹了一阵。

    元宵那晚,街上人头攒动,暖意融融的花灯将十里御街绵绵铺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娇娥美姬争丽斗艳,发髻上的那些亮闪闪的饰物比花灯还晃眼。

    我们几个小辈在街上逛到腿软,才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

    回来时我和良媛手里各执了一盏花灯,是三弟送的。许久未和三弟正面打交道的良媛难得向三弟说了一声“谢谢”。

    我心下觉得这是“破冰”的前兆。

    开春后,我一直盼着蓝笙来钱塘的消息,结果蓝笙给我写信说,来钱塘的日子恐怕得往后推。

    这主要是因为福州那边的职位还没有空出来,他还得等等。

    宋朝的官吏制度就是有这个毛病,官员多、职位少,读书人好不容易考取个功名了,还得等着别人给他挪地儿。有的一等就好几年,我希望蓝笙的际遇不会这么悲催。

    遇到这样的事,蓝笙想必比我还焦心。我回信时,安慰了他一番。

    元宵后,我带着一些礼品去圣莲堂探访了一次师父。

    师父为人清寡,居住之处看起来亦十分清寡,入眼的不是黑白,就是青褐。这样的地方的确适合凝神静气、修身养性。

    叙话时,师父问及我的琴艺如何。我听得冷汗直冒,找了个别个话题将原先的话题岔开去。又在心里想着,回去之后定要好好钻研琴艺。

    从师父那儿回去后,我便将朱淑真关于音律方面的书都找了出来,用心苦读,又将许久没碰的古琴搬了出来,日日练习。

    魔音绕梁,不绝于耳。

    月映感到奇怪,委婉地问我,这是不是我新近钻研的曲律?

    我只好红着脸同她说,自己已将近一年没碰琴了,所以琴艺退了一大步

    幸好良媛通琴艺,时时能来指导我。

    三月小阳春,我、良媛和三弟一起去城外的田庄踏青。回来时我顺带刨了几棵小树苗回来,想放在院子里种着。

    良媛也是一个喜欢花花草草的人,见我在院子里栽种树苗,便也过来给我搭把手。

    我正蹲在地上给树苗挖坑,良媛轻声问我道:“表姐,你知道一个叫‘苏晓’的女子吗?她是哪户人家的娘子呢?”

    我握着锄头的手一顿,大哥相好的那个女子就叫“苏晓”。良媛是如何知道的?难道又是三弟告诉她的?

    可听三弟说,这“苏晓”并不是哪户人家的娘子,而是钱塘四大青楼之一——“菱歌楼”里的小姐。

    在南宋,“娘子”与“小姐”这两个称呼还是有十分明显的区别的。世人是这么论断的,正经人家里的女子方可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