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品奇才-第1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以华夏的高速铁路建设作为参考的对吧?华夏每年铁路运送二十多亿人次,我们米国的铁路每年才两千多万人次。这里面有着百倍的差距,更何况我们的铁路里程实际上是你们华夏的一倍。”

    “你们华夏可以通过客运赚回本,货运就是利润。但是我们米国这边货运才是主要盈利手段,客运根本没多少人。”

    米国的航空业非常的发达,而且米国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有不止一辆车,很多人出行都会选择自己开车,远途就乘坐飞机,到了地方如果有需要,那么就租车使用,他们已经习惯了有车。

    并不是说米国的城市有多大,事实上米国很多城市也就百万人口罢了,地域跟香江差不多,远没有华夏的京城、魔都面积这么大。

    但是米国的公共交通真的不咋地,就连地铁乘坐的人也不多,公交就更差了。除了热门的繁华地段,公共交通很少的。

    “冯,我知道,你想说只要速度提起来了,那么就会有许多人会选择乘坐高速铁路,因为这个在某些距离,不比飞机慢,甚至更加方便。”

    “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影响航空公司的利益,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如果铁路速度提起来,增加了乘客的选择,对航空公司就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就像是在华夏,高铁和动车组运营起来的时候,飞机票不是也疯狂的打折降价么,因为卖不出去了。

    机场在哪个国家都是在郊区,火车站则一般都在市区内,不一定多繁华,肯定比机场距离市中心近就对了。

    高铁建设起来,就会伤害那些航空公司股东的利益,这就会形成一些阻力。

    “冯,麻烦还不止这么多。你想想,米国的汽车企业正处于寒冬期,同用汽车和科莱斯乐都在赔钱,在政斧的救助下,才能苟延残喘。唯一不需要政府救助的富特企业,卖给了你一半的品牌业务。”

    “如果高铁建设起来了,那么对于汽车销售,也是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么说,你不反对吧?”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建设铁路,必然不能在原本的铁路线上,但是也不能距离太远。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拆迁补偿的问题,我不知道在你们华夏拆迁补偿款有多少,但是在我们米国,这是非常高的。”

    因为米国的房产都是永久所有权,只要你能交得起房产税。房屋一定深度的地下挖出来的资源,都是属于你的,哪怕下面是一个钻石矿。

    所以米国的拆迁费用,可能比华夏更高,而且米国人从来不会选择要你补偿的房子,而是要更多的现金,然后买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房子。

    “冯,你昨天说一公里差不多要三千万美元,但那是根据你们华夏的费用计算出来的吧?如果要是在我们米国,我们认为至少要上浮百分之三十的费用,也就是说一公里差不多要四千万美元。”

    “四千多公里的距离,要一千六百亿美元。这笔钱,你觉得我们一起出的起吗?好吧,就算出得起,但是经济效果有多少?你不要用什么国家大义来说,我们财团也不是慈善家,我们养着许多员工呢。”

    “所以我们最多能拿出来一百多亿美元,你能拿出来多少?剩余的钱,只能从银行贷款。而肯定会受到汽车、航空等企业的阻挠,那么只有我们自己的银行可能给予贷款,这里面的风险你又仔细评估过吗?”

    冯宇愣了一下,这个他倒是考虑的不够细致了,忽视了米国其他行业的阻力。如果要投资,冯宇也肯定是贷款来投资,出现金,太不划算了。

    项目资金会成为最大的束缚,盈利前景也比较渺茫,难道说这个合作无法达成吗?那么对于他们的物流网络建设,就会产生很大的制约了。

    李泽巨这时候再次开口:“埃里克,刚才我们谈了港口的试点问题,那么高铁为什么就不能先开一个实验路段呢?”

    冯宇眼睛一亮,对啊,高铁也可以先开实验路段啊。

    埃里克跟里德对视一眼,这其实也是他们想说的。先放出消息,开一个实验路段,然后看看各方的反应,在作出最终决定,看看是否值得建设这么长的高铁。

    米国跟华夏不同,华夏是通盘考虑,国家投资,哪怕就是不盈利,但是方便了民众,也是应该的。

    但是米国这是私人投资,他们必须要考虑盈利。如果是前两年,或许可以要求政斧补贴,但是现在,米国政斧哪儿还有钱啊,这都主动找华夏兜售国债了。

    米国、英国都是这样,电力、燃气、交通、通信等都属于不同的私营企业,甚至各地区的电气化建设程度都不一样。甚至在十几年前,米国的许多州的民用电压标准还不同呢,到上个世纪末才刚刚统一,那时候你买电器,都要跟店家说明,你需要哪一种可用设备,或者你买一个家用变电器。

    而在华夏,早就做到并网了,地方电网,也是属于国家的,要遵守国家的统一标准。推行不同的标准,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产品独一无二,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

    大家在地图上看了半天,最终埃里克提议,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建设一条实验性高铁,正好穿过他们加州。

    冯宇跟李泽巨对视一眼,都点点头表示同意。接下来就等着米国那边的答复,而冯宇也会跟国内沟通一下,准备到米国建厂考察。

第2001章 难度极大() 
冯宇就要确定协议框架,接下来的详细谈判,冯宇是不打算参加的,太累。

    商业谈判,很多时候一个条款就要谈好多天,因为涉及到的利益可能很大。但是最终谈下来,可能也没省多少钱。

    冯宇最喜欢的就是条款分开,一些我们做让步,一些对方做让步,然后快速签订,保证效率。

    当然,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方式,不能说谁对谁错。不过冯宇认为,现在米国是比较急促成这件事的,总不能合同谈判拖了两三年,那对奥巴牛可没什么好处。

    所以米国那边肯定也是要求快,和黄这边也想求快,不想生出什么变故,大家的诉求是一致的,应该能够很快签署协议。

    港口这方面,冯宇和李泽巨都认为问题不大,最少会有两个港口码头允许全自动化。但是高铁这边,就比较麻烦了,会受到至少两个行业的抵制,航空和汽车,甚至受到原本铁路运营公司的抵制。

    贷款也是问题,哪怕是只投资一段路,也肯定要贷款修建,冯宇倾向于是从加利福尼亚财团的米国银行或者富国银行贷款,如果有必要,那么民生银行加入其中也可以。

    从别的财团旗下银行贷款,那么必然要给对方分润一些利益,这就会降低他们的利益,不划算。

    里德他们在跟家里汇报的时候,冯宇也拨打电话给张瑞强谈一谈。

    跟张瑞强只能打电话,不可能视频通讯,因为网络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甚至张瑞强现在还用的非智能手机呢。

    但是冯宇觉得有些过于小心了,视频通话不需要太担心,他的公司还不是经常开视频会议,难道说国家还不如他公司的网络技术好?冯宇开视频会议,经常也要决定数十亿美元的资产走向,想要得到这些讯息的人会少吗?

    电话通了,张瑞强的声音传过来:“喂,冯宇吗?”

    “是我。我们这边跟奥巴牛派来的财团代表谈了一下,港口合作意向明显,但是高铁合作不太容易,收入预期风险高,资金消耗量大,很有可能最终谈崩了。”

    张瑞强沉思了一下:“米国现在很需要刺激就业,我们到米国建厂,并投资基建,会极大的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也能刺激经济发展,他们没理由拒绝啊。”

    “如果是我们国家,这样的条件肯定要答应,因为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都是国有的。但是在米国,这些可都是私营控股的,那些资本家,考虑最多的就是利润问题。”

    张瑞强明白了,这个高铁建设很有可能赚不到钱,或者说投资回报期太长,不够经济。如果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对于那些商人来说,这样的投资就比较脑残了,除非政斧肯给予补贴。

    但是现在米国还来华夏兜售国债呢,哪儿给得起补贴啊,所以谈成的可能性不太高。

    华夏在高铁技术研发方面,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终于做到世界领先,现在很想收回一些本儿来。

    但是这里面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比如德国、岛国等,技术同样非常先进。华夏要投资米国建设高铁,同时要争取使用华夏的设备。

    之前张瑞强就跟冯宇商量过,可以让华夏的高铁企业到米国投资建厂,保证在米国生产,降低了运费,也保证了产能足够。

    华夏这边当然也能生产,但是现在都满足国内铁路建设呢,根本顾不上国外的订单。

    这个跟什么飞机的不同,飞机可以几年后交付,因为之前我并不需要投入什么。但是列车几年后交付,那么我这几年铺设轨道就那么空着?

    铁路建设投入比飞机投入的项目更多,铁轨标准不一样么。当然是建设完成一段,让一段投入运营才更加的经济。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铁路投资风险比飞机要高得多,经济效果比较长远,因为铁路使用时间肯定是要高于飞机的。可是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低,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不能拉进来更多的财团,大家一起承担风险吗?”张瑞强追问道。

    “难,还是那个原因,利益不够。”风险降低了,利益就变得更低了,还是不划算,不符合那些商人的投资理念。

    “那你的意思是,放弃?”张瑞强有些不甘心,如果华夏的高铁能够输出到米国去,那么肯定也会获得欧洲那些国家的青睐,这对南车、北车等企业的发展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冯宇咬咬牙:“我再试试。可能这次要多投资一些钱,我根本赚不到钱了。不过你也别抱着太大的希望,免得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冯宇也想促成这次合作,这样华夏在米国的投资越多,那么米国就越不敢跟华夏发生什么大的冲突。冯宇在米国的利益,也能得到更大的保障。

    反正冯宇的底线就是不赚钱,但是绝对不能认亏。现在也不是没有机会,米国希望引入更多的投资,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冯宇他们这次的投资,可绝对不是小打小闹。

    华夏政斧方面考虑的不只是企业发展的问题,而且还能极大的提升民族自豪感,华夏的企业,已经可以往米国做技术输出了,这说出去华夏人该多么的自豪啊。

    这样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民族凝聚力,让更多的人才,愿意留在华夏,帮助祖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这一次不只是高铁的工厂,包括码头相关的自动化设备,肯定也是要在米国建立合资厂,同样是一种技术输出。

    自动化设备,其实米国在许多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但就是在码头、汽车等方面,差的太远了,因为工会的阻挠嘛。

    冯宇内心还是有些感谢米国这些工会的,要不是他们这么能折腾,也不会给他这么好的机会。

    同样在学校接受教育,自己不争气,考不上好学校,这能赖谁?看看华夏这边前二十年,全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