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虽学习华夏改进了地方统治模式,但原高句丽的五部贵族后人仍居于统治上层,汉人整体仍居于整个国家的下层。

    而且田地还都是高句丽贵族的,汉人大多是农奴性质的身份为高句丽人耕种土地。这也是为什么高句丽对辽东统治数百年,当地汉人与高句丽人区分仍然如此明显,并无融合之相,

    “馨儿此法甚妙!”

    欣喜的李煜伸出双手在馨儿惊叫声中将其拉入怀中,以经十五岁,身体渐渐长开的馨儿入怀,柔弱娇媚的少女身体让李煜想入非非。

第35章 兵员招募() 
经馨儿提醒,李煜迫不及待的召来管理都护府户籍的户曹参军事卢景裕。其人本是燕王府户曹参军事,李煜来到辽东后做为都护府大都护可是有着自行任命都护府官员的权利。

    自是不想再任用原都护府各级官员,把他们打发到地方,取代经李煜收复的城池原高句丽人的位置。直接把原燕王府各级官员连升数级,提拔为都护府各级官吏。

    “殿下,经臣及各地官府一个多月的统计,现安东都护府控制地区的在籍人口大约有八万户,四十万口。”

    户曹参军卢景裕拿着手上经过一个多月辛苦统计总章元年后,现李煜直接控制下的一都督府十几州的户口情况念道:“这个户口数只是一个大概,刚经历过高句丽叛乱,不少人躲进山林中统计不到,有些人可能以经死了,实际人口与户籍上的人口比可能有相应出入。”

    “居然还有这么多人?”坐在殿中擦拭手中宝剑的杏儿张着樱桃小嘴吃惊道。打了这么多年仗,人口应该更少才对。

    卢景裕有些不以为然道:“呵呵!杏儿姑娘,总章元年平定高句丽后,朝廷统计高句丽户口可是有户六十九万七千,估计有三百四十八万五千余人。现安东都护府下控制的大概有四十万万口,可一点都不多。”

    “也就是说高句丽叛军控制下的地区有三百多万人,那他们岂不是可以征集兵马数十万了?”杏儿更加吃惊,手中的剑也懒得擦拭,惊呀的眼神看向郞君。如果真是这样,那郞君手下不到三万的兵马还怎么打?恐怕得等朝廷抽掉大军来才行了。

    “杏儿,不是你这么算的,卢参军说的只是纸面数字,实际人口会少不少。”

    充当起李煜谋士外加生活小保姆,时常帮李煜处理下政务的馨儿浅笑道:“卢参军所说是总章元年的统计数,这两年里,陛下鉴于高句丽反叛不断,先后二次迁移数十万高句丽富贵豪强之家于江淮及山南、京西诸州空旷之地,眼下安东可没有两年前那么多人。”

    “馨儿姑娘说的对,具臣所知,高藏有个庶出儿子叫安胜,曾于总章二年春二月率领高句丽人4000余户投奔新罗。再加上这两年里因安东地区局势混乱,叛乱时常发生,不少人因兵祸而亡,更多的人奔逃向其他地方。总章元年统计到的三百多万口到现在早以没有两年前那么多了。就辽河以东建安、辽东、新城三都督府下所治之民比照两年前就少了三成。”

    四十万口倒是不少了,从中招募兵马大概也能招个两万,和自己五月后有兵马加起来也能有个六万了。想到这些,李煜皱着的眉头也展开了,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等熬过最初这几个月,兵员补充就不再是太大问题。

    不过只能招辽东地区的汉人才能保证其基本的忠心度,辽东地区陷入高句丽三百多年,除了辽南外其他地方还有会多少汉人呢?

    “卢参军你统计眼下我军所收复的各州百姓户口时有没有统计下当地汉人有多少?”

    “殿下稍等,让某找找。”卢景裕翻几页案几上的户籍册,“殿下找到了,眼下安市、面岳、牙岳、后黄、积利、乌骨、大行、泊灼、银城等州有汉民五万户,非汉人一万户。”

    “那石城、卑沙、青泥浦三州汉人情况呢?”

    “殿下,这三州基本上都是汉人,有户三万,非汉人口极少。”卢景裕又翻到记载辽东半岛南端三州的户口情况回道。这些数据是他特地命各地官员在统计当地剩余户口时,特地将汉人与非汉人户口分开统计得出。

    做为一位炎黄子孙,卢景裕还是相当好奇被高句丽人统治三百多年的辽东地区还剩下多少汉人。

    石城、卑沙、青泥浦三州官员虽非李煜任命,也不是从大唐内地调来的官员。但因当地以汉人为主,太宗时期攻下此地后所任命的是当地汉人官员,比起那些投降的高句丽人,对大唐更为忠心,李煜主政安东开始新的政策也并没有触及他们的利益,并无反感之心。

    三州的地理位置也使的它们成为大唐渡海往辽东输送兵员、粮草的基地和控制安东的海上门户。

    “只是殿下,某统计的辽东户口中还不知尚由高句丽人担任都督、刺史、县令的建安、辽东、新城、北扶余四都督府下辖各州县汉人户口情况!”

    “吾以命四都督府都督回去后将其治下百姓户籍送至都护府来,到时汝再行统计。”

    “这就太好了。”卢景裕很是高兴,待四都督府户籍送来后就能大概知晓辽东所存汉人情况。

    “恭喜郞君,眼下辽东地区因长常战乱百姓生活困苦,以我们招兵条件,想必能招到数万兵马,可解眼下兵力不足问题。”馨儿俏皮可爱的向着李煜祝贺道。

    “奴家再为郞君献一扩军的兵源地,不知郞君想不想知道?”

    “哦?”李煜心中大喜,馨儿既然说有那一定是有,“馨儿就别卖关子了,快说下是哪?”

    “四都督府除了北扶余是扶余人故地外,其它三都督府可是原汉代辽东、玄菟二郡,当地以汉人为主,历来为辽河以东地区的精华之地。数十年的战乱,当地人口减少不少,但仍比其它地区要繁华一些,就如辽东、岩州二城。且当地的高句丽人大多以被强迁大唐内地,留下来的大多是汉人,这也是之前高句丽叛军风起云涌之时,三都督府几座主要城池即无叛乱也没有沦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你是说吾还可以在三都督府所治汉人中招募兵马?”

    “当然!郞君,此举不仅可以消弱三都督府的实力,还可以增进当地汉人重归华夏心向大唐的民心。”

    卢景裕亦说道:“此三都督府中还有不少汉人是前隋时期,征讨高句丽而没于当地的前隋士兵民夫,人数不下数十万,这几十年来他们的子孙在当地也不少。”

    看来自己一直将辽河以东地区居住的不少百姓误当成高句丽人啊!辽河以东沿线居住的百姓竟还有这么多是自己的同胞。

    可诺从三都督府区大量招兵也让李煜有些迟疑,毕竟这一带当初可是抵抗大唐异常激烈的地区,不像辽东半岛南部三州。

    “招募三都督府区的汉人为兵还是甚重为好,等三位都督送来当地户籍,清查完汉人户口后再做是否在此三地征兵的决议。”李煜最终做了个稳妥的决定,要是在两军对阵之时,从三地招来的兵被高句丽叛军给策反了,临阵倒戈那可就闹大了。

第36章 城门告示() 
李煜任命兵曹参军韦承庆全权负责在都护府直接控制各州县招募当地汉人精壮为兵。

    不日韦承庆就制定招兵文告下发至都护府各州县守将,令各守将接到命令后即在当地设立招兵点。按文告要求招募合格的士兵,然后将招来的新兵送至安市,由都护府统一进行新兵训练。

    李煜目前直接控制的州县都集中在辽东半岛,若将原高句丽统治的辽东划分方位,那李煜目前是直接控制了除建安外整个辽南地区,招募的兵也基本上是辽南兵。

    同时派遣司马薛俊南下石城、卑沙、青泥浦三州,整顿三州兵马,将其纳入燕王军队系统之内。

    亦命士曹参军张人俊南下青泥铺、卑沙城,主持当地港口、造船坊建设。其持燕王令可直接调遣修安市至青泥浦官道的奴工进行修造港口、造船坊。

    清晨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出海捕鱼的水阳,风吹日晒,整个人的皮肤都显得黝黑光亮。辛劳了一天,看着船上不过小半箩筐的渔货,水阳沉默不语。

    这点鱼拿回去卖不过几十文钱,由于卑沙城靠海,不少当地百姓靠海吃海,这一带每天清晨打鱼的可不只他一个。因此,鱼价一直高不起来。

    若非家里没什么田地,种点粮食自己都不够吃,水阳怎么也不想出来打鱼。

    可自己身无一技之长,就长了副好身板,除了打鱼也没别的可营生了。

    哎,想着家里婆娘孩子一大家子六口人,每天回去望着他们饥饿的眼神,水阳不过二十五六的年轻汉子却坐在小小渔船上哀叹连连。

    “水阳今天一定打了不少鱼吧,送两条给老兄打打牙祭怎么样?”城中有名的无赖子阴行吊儿郎当的靠在进城路边的树干上,嘴中叼根草打趣道。

    水阳懒得理会,背着箩筐就往城里去。

    “切,一个穷鬼还这么神气,当我看得上你那两条破鱼?早晚得穷死。”阴行对水阳吐了口口水不屑道。

    十里八乡的谁不知道水阳一家是当地出了名的穷,还是穷了八辈子的穷鬼。这种穷鬼家里还特能生,每一代儿子都不少于五个,让周围乡邻诧异不已。

    水阳家穷到什么地步?穷到连阴平这样的无赖子都对占他点便宜没兴趣,每每看到水阳就取笑于他来寻找乐趣。

    卑沙城靠海,周围的居民哪个一年到头不吃海鱼?吃的当地百姓都对海鱼厌了,家里有点富余的也只对稀珍的海鲜感兴趣,会买普通海鱼的也只有城中那些普通小老百姓。

    鱼捕多了卖不出去,少了卖不了几个钱这就意味着水阳不可能赚到什么钱,家里只能是一天天穷下去。

    走到城门口时,发现不少人围在城门旁边的告示墙处吵吵闹闹的听不清人群里面在讲什么,不知发生了何事?

    水阳背着箩筐走进颇为好奇往里瞅,可人太多连告示墙的缝都看不到,更别说官府又下发了什么告示之类的。

    本打算赶紧到市集上把鱼卖了回家去吃个晚饭,可看到围着告示墙的大多是卑沙城附近穷苦百姓,这就令水阳有些奇怪了。

    往常像水阳他们这样的普通老百姓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对于告示墙上官府贴的告示自是没啥兴趣,今天怎么一帮子大老粗却围着告示墙呢?难不成这几天内这帮不识字的乡里乡亲都识字了不成?

    看到一个熟人刚从人群里挤出来,水阳挤开身边的几个人跑过去拍了下那人肩膀道:“嘿,东屠夫,你啥时也识字对官府的告示感兴趣了?”

    东方城回过头瞧原来是住在自家隔壁的穷鬼水阳,颇为傲气道:“怎么?水穷酸不去赚钱糊口也关注起官家的事呢?”

    “嘿嘿!”水阳并不在意关屠夫的讥讽嘲笑,从他出身懂事那天起就受着周围邻里对他家的嘲讽,早就习惯了。更何况东方城还是自己从小玩到大的玩伴,相互之间讥讽从没断过。

    “这不是感到好奇嘛!连你这目不识丁的屠夫都观注起官府告示,吾这目识数丁的文化人难道还不如目不识丁,只知操杀猪刀的屠夫差了不成?”

    “哼!”东方成懒得与水阳贫嘴,这小子赚钱的本事没有,油嘴划舌倒是有一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