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云金义将金闻之请至大帐中,摊开地图,道:“我与众将商议后,决计先下杨口郡,再沿春川江顺流而下直取牛首。路程不过五十来里,全军急行,一日可至,定能打大奈麻德福一个措手不及。取得牛首城后,再分兵取各郡,征集兵马,预计能征得五千兵众。再沿北汉江南下取南汉山城,于此留重兵阻击南下唐军。我军届时效仿当年唐军南下路线,沿汉山河逆流而上取国原城,翻越小白山脉夺取尚州,沿洛东江而下便可取金城。沿途除了大奈麻德福驻守的牛首和唐军控制下的南汉山城难打外,尚州军指挥使阿餐大吐和良州军指挥使伊金均以率其大部兵马入倭,两州仅剩两千守军不足为滤。康州指挥使朴正问虽未入倭,可他麾下兵马大部也被抽掉入倭作战了,其只剩下两千兵。我军一路取胜,忠臣义士们必然群起响应,聚兵数万,攻金城推翻伪王不在话下。”

    金闻之斟酌一番,心中并不认为举事后能像一云金义所说那般一番风顺。摇头道:“杨口左距二十来里的猪足郡,右距四十来里的狌川郡,比杨口至牛首都近得多,两郡各有五百兵镇守。我军诺取杨口南下牛首,两郡守军定会抄我军后路。牛首城做为朔州治所,大奈麻德福这几年将城池进行了一番修筑,城高三丈,守军仍有两千,我军恐难以短时间内攻下。后路诺被抄,我军危矣。沂川郡以北的汉山河流域属唐军控制下的汉山都督府,南汉山、北汉山两城皆是唐军重兵把守之地,又是当年我国与高句丽对持时期修筑的坚城,地形险要难攻,唐军又可沿汉山河走水路增援。我军纵有五千兵去取,想在唐援军来前攻克,难!至于南下国原城,翻越小白山脉,这条路线当年唐军南下时大肆屠戮,人烟稀寡,民生凋敝,夺取容易却难获得兵员粮响,危险重重……”

    被人当面挑出这么多毛病,一云金义及其部将脸色难看,有人不满的呛声道:“还不知道金少帅有何高见能想出更好的进兵策略攻下金城。”

    “高见算不上,依我看来,对一云将军的进军路线稍微改动下,危险就能减小很多。”

    金闻之说着,单臂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说道:“夺取杨口后,我军当速克左右的狌川、猪足二郡,消灭两翼威胁。聚集三郡兵员粮响不必主动进攻牛首,等大奈麻德福率军出城主动进攻,我军在牛首至杨口的河谷之中能伏则伏击,不能则依山险击之。消灭大奈麻德福后,无兵可守牛首城就是囊中之物。征集朔州兵员粮响后不必留守此地,全军东进击败现只有兵三千,主帅沙湌入倭的溟州军。沿东海岸南下直取金城,沿途并无险关要隘,要对付的敌军也只剩下金城东北的义昌郡金洛水的三千肃清军,金城的左右禁军、王宫卫队九千人,及镇夷城内的三千唐军。当年唐军沿东海岸南下时并未大肆屠城掠民,沿途我军可征得不少兵员粮响,攻金城当足够。我来之前与当地心怀旧国的忠臣义士联络,我军至时必举旗响应。”

    金闻之提出的进兵方略避开了一云金义进军路线上众多的坚城,路程也缩短了不少,避免了直接与唐军交锋的危险。

    一云金义及其部将深思熟滤后,不得不承认金闻之的策略更为稳妥。

    为避免夜长梦多,一云金义与金闻之决定次日举起义旗起兵讨伐伪王,驱逐唐寇。

    一千四百余人的新罗义军乘夜包围杨口郡城,在城中内应的帮助下夺得城门,城中五百守军半数被歼,另一半投降。

    金闻之马不停蹄率麾下三百精骑西取狌川郡,一云金义遣部将东取猪足郡,义军在四日内尽占三郡,征得兵千人,粮响诺干集结于杨口。

    牛首城内,朔州军指挥使大奈麻德福得知藏于杨口郡内的一云金义与金闻之举旗造反,数日内连下三郡,不由大怒,亲提兵一千五百人前往讨伐,誓要将杨口郡内的贼民清洗干净。

    朔州各郡为群山阻隔,唯有穿越群山的河谷可连通各地,故大奈麻德福只有沿着春川江河谷北上杨口。

    一云金义、金闻之于河谷中设下埋伏,却被久经战阵的大奈麻德福识破,反杀其三百余人。

    经此小败的一云金义、金闻之并不气垒,退军十余里依据山险迎战大奈麻德福。

    大奈麻德福挥军攻猛攻立营寨于半山腰处的义军,连攻二日而不克,反折损数百将士,军心士气显得有些低落。

    第三日,大奈麻德福决定再做一下尝试,还是不克就只能久围困死叛军。

    不料就在朔州军仰攻叛军营寨时,金闻之领骑兵赫然出现在朔州军后方,打了大奈麻德福一个措手不及。

    诺非大奈麻德福身边还有两百骑兵护卫,自身骁勇,此役其就要没于阵中了。

    坚守营寨的一云金义乘此杀出,与金闻之前后夹击杀的朔州军大败。

    大奈麻德福仅带残兵四百余人逃回牛首城,幸好城中还有五百守军,再强征牛首附近青壮近千倚城坚守。

    没能阵斩大奈麻德福全歼其军,一云金义、金闻之大感失望,只能硬着头皮攻牛首城。

第474章 生死大敌() 
    新罗义军攻牛首城不破,反在当夜被大奈麻德福偷营损失五百余人,辎重被烧毁过半,以不具备强行攻城的能力。

    作为计划中重要一环的牛首城攻而不克,己方反损失惨重,义军士气顿时下降的厉害,对前途充满了渺茫。

    金闻之看在眼里,心知再拖下去,不另作决断,军队恐怕就要四散了。找到一云金义,两人商议两个时辰,只得作出放弃攻打牛首城,转道向东攻取溟州。

    虽说义军仅剩一千七百余人,对于沙湌不在,其弟沙净统领的三千军驻守的溟州,金闻之还是有信心取胜。沙净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以前跟着他兄长征战,却无像样的战绩,才能平庸。沙湌去倭国,却让其弟统帅溟州军,不过是想把溟州军掌握在其沙家手里以保权势富贵罢了。

    溟州是一个南北跨越五百余里的狭长地域,境内有八个郡,对于只剩三千兵的溟州军来说,其目前分兵把守各郡十分不利于防守。唯一的两千机动兵力又被沙湌带到倭国去了,金闻之诺是不取,可真对不起自己。

    已有决断的一云金义、金闻之乘着夜色掩护沿春川江北遁,牛首城内的大奈麻德福天明时派伺候出城探查情况才发现叛军以退。

    大奈麻德福望着城内仅剩五百余精兵,其余皆为征来的农夫,想他朔州军竟因一场叛乱只剩这点残兵败将,只得放弃追击的打算,忙派人向平壤和金城报信。

    但愿燕王不会将他的朔州军指挥使给捊了。

    新罗义军在一云金义、金闻之带领下,历经五日翻越群山进入东海岸,不费吹灰之力攻克仅有三百兵守卫的守城郡治所翼宪城,北部加罗城旦夕而下。

    暂代溟州军指挥使的沙净得知叛军攻陷守城郡,惊呀之余便是大喜,不顾部下劝阻,当集结各郡兵力后以优势兵力前往讨伐的建议,轻率溟州治所河瑟罗城内八百守军再征千余民夫,即两千大军直扑翼宪城。

    两军陈兵于翼宪城外旷野大战,金闻之以三百精骑中路突击,将溟州军的阵形冲的大乱,千余农夫见战局不利竟一轰而散,仅剩八百溟州军于阵中苦苦支撑。

    沙净顿时傻眼,优势兵力瞬间变成了劣势兵力,部将劝其赶紧撤军回河瑟罗城固守待援,其却因战场局势的突然变化而不知所措白白错过关键的一刻钟,导致溟州军被围。

    沙净反应过来时,已无力回天,全军慌乱之时,金闻之单臂持枪率军突入溟州军中,一枪将沙净胸膛贯穿斩于马下。

    风华正贸的沙净死于金闻之枪下,金闻之斩下其头挑于枪上,虎目四顾恐吓道:“尔等是随其做走狗赴死,还是归附我等驱逐唐寇推翻伪王?”

    残余的溟州军茫然四顾,入目全是虎视旦旦的义军,无奈只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收编六百余溟州军,一云金义率军留守守城郡,金闻之挥军南下取无兵可守的河瑟罗城。

    溟州南面诸郡援兵赶来时发现州治都让叛军给夺了,沙净亦让金闻之给斩了,他的头颅挂在河瑟罗南城门上,纷纷退回各郡向金城急报。

    义军据有两郡,经过短暂修整后,金闻之乘金城朝廷和唐安东都护府得知消息所调征讨大军到来前,再度挥军南下以扩大势力范围增强实力。

    溟州境内的各路忠臣义士们也纷纷揭竿而起响应金闻之、一云金义,守军不足的南部六郡有三郡为叛乱的新罗忠义士所夺,余下三郡有两郡守军在金闻之率军赶来前不战南逃,一郡守军反正投降。

    骤然间,溟州全境归属新罗义军所有。

    消息传回金城,满朝重臣大惊失色,女王金正雅急忙遣使北上平壤向她的夫君李煜求援,召见驻新罗的鸡林州检校长史窦怀恪和镇夷军郞将尉迟循俨,寻问镇夷军可否出兵讨伐叛逆?

    窦怀恪则以:“殿下,镇夷军的使命是保卫金城保卫殿下的安全。至于据有溟州的叛逆,据臣所知,其兵也不过四千余众。殿下可派驻义昌的金洛水率肃清军前往讨伐,诺担心其兵力不足以应对,可从左右禁军中抽调两千兵力暂归其指挥。”

    “长史高见,可诺不能迅速平定叛乱,各地恐有人响应一云金义、金闻之之举。良、康、尚、朔州兵马过半被调往倭国,朔州留守兵马也被叛军打残,良、尚州军指挥使更是远在新罗。地方守军不足以弹压可能出现的附逆之人。诺尉迟将军能率镇夷军出战,想必更为稳妥。”

    金正雅不满窦怀恪的搪塞请求道。

    窦怀恪摸不准金正雅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说不准叛军背后就是她暗中支持的呢。

    与她相处几年时间,金正雅从一个无知的弱小女子逐渐成长为巧妙的平衡国中各路实权派,逐渐彰显王权提拔亲信排挤异己。

    其所做一切窦怀恪都看在眼里,岂会轻信她所言?

    本着保险起见是绝不能让镇夷军离开金城。一旦离开就失去了对金城的控制,局势还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窦怀恪坚决的回绝了金正雅的请求,转身就和尉迟循俨离开了王宫,把女王气得咬碎了银牙,挺着肚子甩袖而去。

    生气之余,金正雅又不得不召见左右禁军指挥使文训、朴永和和王宫卫队指挥使金比苏,商议遣何人为帅,需抽调多兵马北上讨伐叛军。

    想起叛军,金正雅就气得咬紧牙关,一云金义、金闻之这两个混蛋竟在讨伐檄文中称她为伪王,是新罗的耻辱,唐燕王控制新罗的情妇,誓要推翻她的统治。

    金正雅虽不满于做李煜手中的傀儡,可她更不愿意被人推翻,像丧家之犬一样被人赶出金城彻底沦为李煜身下的普通女人。

    哪怕李煜兴大军平定叛乱重新把她扶上王位,对于一个被叛军赶出金城的女王,几年下来辛苦树立起来的女王权威就丧失殆尽,新罗中再也没人愿意向她效忠,只会一个个匍匐在李煜脚下表忠心。

    如果一云金义、金闻之仅仅只是驱逐唐寇,说不定她立马就会派人前往与其接触,暗中支持。可他们却要推翻她,那只能是生死大敌了。

第475章 陇右边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