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有三百南洋没有的骑兵,恐怕吾伸向南洋的一只手就要被当地的土著王国给斩掉了。”

    “看来有必要将南海舰队南调,就让薛耀把舰队驻地从台北南迁到新加坡的怡丰港停泊,听从李文昌指挥。敢来捊吾的虎须,吾就要让末罗游、室利佛逝成为历史。还有奥朗劳特人,这群天生的海盗得杀绝才行,不然南洋永无安宁之日。”

    “郞君,你刚才的杀气好重。”

    馨儿皱起琼鼻,故作不满,令侍女端来一杯泡好的清茶,吹了吹热气亲自给李煜喂上:“郞君,喝杯清茶消消心中的火气。”

    李煜抿了几口,茶水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心情舒坦。

    馨儿也不顾忌李煜喝过了,将茶杯放置娇艳欲滴的红唇边品了一口清茶,轻笑道:“郞君何必为了一群将死之人动火气呢,奴家听去南洋回来的王道长所说,那些南洋土人长的又矮又黑又丑,体格瘦小,男子大多不过四尺六七高。兵器虽是铁制却无钢刀,除了统帅有件皮革,士卒皆是赤身,仅腰间围了块布。身材如此矮小,又无像样的兵器铠甲,纵使当下人多亦不足为滤。”

    “郞君只需往蒲罗都督府移更多的人口,李文昌手中可征用的团结兵增加,又有南海舰队前往助战,扫荡南洋诸国指日可待。”

    “说到底还是人口的问题,眼下,身处南洋的渤泥、延水、吕宋三个都督府都在上书申请移入更多的百姓。连北海道都督府的袁佐、王虎也上书请求今年给他们运去一万口人,好占据整个北海道岛上的各平原地带。”

    李煜颇为苦闷,手上到是还有五十多万在大唐各港口等待移往海外的百姓,奈何蛟龙海航的运力上不去,海上运输又受季节影响太大,往南洋运一次移民,往返近一年。

    “海船仅靠辽东造船坊的造船能力满足不了郞君的海外事务需求,依奴家看,郞君当加快台北的淡水造船坊建设。”

    馨儿分析道:“据奴家了解到,最适合造海船的并非辽东的松木和杉木,而是产于南方的柚木、榆木、橡木、栎木和桧木。恰好这些木材台湾岛遍地都是。近两年,台湾都督府开垦田地砍伐了不少好木材放置阴干。淡水造船坊身处台北县,正好利用岛上丰富的优质船材建造上等海船,寿命比松木、杉木建造的海船长了三四年不止。”

    “对了,郞君,南洋探险队的报告里不是说,南洋诸岛柚木众多,其它适宜建造海船的木材多不可数。将来,郞君要大力拓展南洋,对船只的需求必定很大,因此我们需早做准备。从辽东造船坊中抽掉一批技术精湛的造船匠人,随同今年末南下的移民船队中前往蒲罗都督府,就在新加坡岛的怡丰港旁新建一座怡丰造船坊。还有”

    馨儿口诺连珠,一连为李煜出了好几个主意。

    李煜一拍大腿赞道:“就按馨儿姐的意思办,不过”

    “郞君,不过什么?”

    馨儿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好奇的凝视李煜,心里嘀咕着莫不是自己所出的主意有不何适的地方?

    李煜想到了北海道,想到了大海的另一边,最便捷的路线就是乘黑潮流向历时两个多月可抵达。

    “北海道也当建设一座造船坊。”

    李煜脱口而出,“就叫石狩造船坊吧。”

    “北海道可用的船材与辽东没区别,郞君你在石狩县弄个造船坊不划算吧?那里的人力资源也太过稀少了。”

    “作为向东北方向拓展的根基所在,岂能没有一座造船坊为依托泥?”

    “东北方向的少海沿岸,胡安君、陆元庆不是以经探查完毕了吗?”

    李煜给馨儿留下一个神秘的笑容,悠悠道:“将来你会知道的。”

    不久,一支从辽东造船坊抽掉的百名造船匠人随运五千朝廷流配来的犯人、流民的船队前往北海道石狩县。

    船队只需沿着朝鲜半岛海岸线缓缓抵达倭国北部沿海就可驶入黑潮之中,借黑潮之力航行北海道岛,不至于像下南洋一样受季风影响太大。

    上元元年(674)入秋前,李煜相继收到海外各都督府传回的一系列奏报。欣喜的是,未再有像蒲罗都督府被当地土著王国围攻数月的险事发生,反而是一系列的捷报。

    北海道开拓副使王虎领军两千,翻越石狩平原东部的群山进入一片陌生的广袤平原,与当地毛人十战十捷,斩首过万尽取其地,故对当地取名十胜平原。

    吕宋都督府都督贺若烈,南征北战近一年,击败当地十八部族联军,斩三万众,向南拓地临海,向北拓地与北部的延水都督府南境接壤。

    延水都督府都督萧仁叟则将主攻目标放在东南方向,因这一带是广袤的平原,河流纵横适宜开垦成一片片田野。与当地生活的土人部落大小三十余战,斩杀万余,终将残剩的土人部落向北逼进群山之中。

    与此相对的是,攻灭渤泥国不久就北征西讨,极短时间内占领婆罗洲北部沿海平原一带的渤泥都督府战绩就显的平平,甚至有些差强人意。

第421章 烈火焚岛() 
    渤泥都督府现据婆罗洲北部,即后世马来西亚在该岛领地的沿海平原一带。

    此地生活着众多操着不同话语的原住民,各族又因生活的地域、风俗习贯不同而分作更多的支系。

    如原住民各族中人口最多,聚居在内陆平原及西海岸和婆罗洲北部一带,以种稻为生的嘉达山杜顺族。另一大原住民巴夭族则因居住地域不同分作两支,其一支居住在西海岸大多数依赖耕作为生,少部分依赖捕鱼的,另一支则居住在婆罗洲东海岸是一生讨海的刻苦渔夫。

    嘉达山杜顺族与巴夭族依赖耕种为生,生性算不上彪悍,武力值很低,也未建立国家,典型的氏族部落形式。

    尉迟循毓在攻灭渤泥国后得以在短短半年内北征西讨迅速征服婆罗洲北部沿海平原一带的两族,在他们的地盘上筑城驻兵控制地方,征收实物税,强征劳役兵役。

    可婆罗洲并不只有这两支因农耕生活方式而生性相对温和的原住民,还有两大令人闻风丧胆广泛分布在婆罗洲沿海、内陆,有猎人头风俗的毛律人和达雅克人。

    毛律人大多聚居在渤泥都督府治所滨凯城以北,建宁、沙鸣二城一带(婆罗洲东北部沙巴)的内陆偏远山区,主要是以捕猎和游耕为生。

    达雅克人则按生活地域,分为沿海达雅克和陆地达雅克,陆地达雅克大多数沿较大的河流两岸居住,集中在婆罗洲的中西部,以采集、渔猎为生。

    两族猎取陌生人和敌人的头颅在其传统葬礼上展示视为个人和部族的荣耀。

    当唐军进入婆罗洲开始北征西讨时,不论何族皆在尉迟循毓的征服之列,双方无可避免的发生武装冲突。

    唐军仗着兵精甲利,战术先进,连番大败居住在沿海一带的达雅克人,斩杀近万。随后唐军借以陆地达雅克人不交纳实物税,对其发起攻击,先后消灭位于后世马来西亚砂拉越一带的二十来个陆地达雅克部族,斩杀两万余众。

    残余的达雅克人或藏入丛林河流、沿海沼泽红树林之中,或南下躲入茂密的山林之中。时不时乘唐军不备出来偷袭,猎取小队出城巡视的唐军人头,当唐军大队人马来时早以逃之夭夭。

    搞的整个渤泥都督府各城驻军人心惶惶,每次出城最少二十人同行。

    移民到达后,在城外开垦都督府分配的荒地,发生一起震惊都督府的两户移民在外垦荒,被达雅克人袭杀,割走两户十三口人的头颅。

    尉迟循毓震怒,令各城驻军扫荡城池周围百里范围内的达雅克人,历时两月,杀达雅克千余人,却仍是治标不治本。最后不得不令各城驻军在百姓垦荒之时,派出大队人马在周围警戒,以防达雅克人袭击。

    同时将百姓中的青壮男子全部武装起来,配发横刀弓箭,农闲时由军官训练以自保,最后连青壮妇女都发了把横刀。

    由此酿造了婆罗洲岛上华人的彪悍民风,日后成为唐廷重要的征兵源地。

    在都督府东北部辖境的建宁城局势同样不容乐观,建宁城远离海岸近百里,以经建到毛律人居住的山谷之中。毛律人游耕为主,粮食产量极低,只得以渔猎为辅。此时唐军进入,把他们得以游耕的肥沃谷地给抢走了,冲突不可避免。正面战场上打不赢,毛律人就躲入山中,瞅准机会就出山偷袭,猎取唐军人头,把建宁守捉使搞得焦头烂额,三番两次向滨凯城请援。

    渤泥都督府虽得到一万五千余百姓的移入,可从中征得四千余团结兵,却因保境安民,防备达雅人、毛律人的袭击难有余力出击拓展疆土。

    眼见南洋其他三个都督府得到大量移民后都在大肆开疆拓土,尉迟循毓心里要多难受有多难受。迫不得已,只得上疏燕王请求增派一支三千人的兵马,来年向婆罗洲增加两万百姓的移入。在奏疏中保证,来年定征服整个婆罗洲西、南、东沿海平原,为朝廷开六州之域。末尾,尉迟循毓还不忘求问:“如何解决婆罗洲丛林里的达雅、毛律人,请殿下支招。”

    “毛律人后世倒未曾听闻,这达雅人名气倒是挺大的。”

    想起达雅人,李煜就想起后世一段往事,一脸阴狠:“说起来婆罗洲的达雅人在后世与华人那可是血海深仇。在1965年的印尼屠华事件中,是婆罗洲地区屠华屠的最凶狠的绘子手。达雅人在华人住所前放置盛有鸡血或狗血的红色土碗,做为达雅人复仇的记号,任何达雅人见到红碗,都有责任将屋里的华人赶尽杀绝。后来的幸存者陈述,婆罗洲华人聚集的西加里曼丹,凭发对华人“屠村”事件,“沟水都变成红色”,“达雅人杀华人,就像杀鸡杀鸭一样”。西加里曼丹成了华人遭受迫害最严重的唯一省份,华人的房屋、财产、种植园被抢掠一空,破坏干净。”

    李煜琢磨着,既然他穿越到兵锋甚锐、民风悍勇积极开拓进取的唐代,就不能让这群后世屠华的蛮族继续留在世上,免得遗祸子孙。

    可这群达雅人躲在热带雨林里可不好收拾,先不说婆罗洲太大,世界第三大岛,七十四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单说不熟悉地形、热带雨林气候环境的唐军诺深入雨林中追击,面对神出鬼没的达雅克人,各种体内携带热带疫病原体的蚊虫,恐怕深入雨林的唐军过不了多久能折损八成。

    何况这群拿着毒箭、铁矛的达雅克人利用雨林复杂险恶的环境,连后世拿着现代化武器的日军都奈何不了他们,只能灰溜溜的困守沿海城市。

    “得想个一劳永逸,又不用冒险派兵深入雨林的简易法子来对付这群丛林蛮族。”

    李煜在书房里转了几圈,脑海里突然冒出前世关于印尼爆发特大森林火灾,导致生活在婆罗洲的红毛长臂大腥腥险些灭绝的新闻。

    “对了,东南亚虽处热带雨林气候,长年高温多雨,可它也是分干湿季的。干季几个月都难下一场雨,配上高温,再人为大规模砍伐林木,不消几日就能被烈日晒干,热带雨林里又有很多树种分泌易燃性的树脂。届时,干季、高温、干柴、树脂,四物相配,人为大范围纵火,一场烈焰不就要在婆罗洲的雨林里迅猛燃起,躲在雨林里的蛮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