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罱ㄒ榻氲薪诱饺∈そ允抢钌械⒀冉恐矣掠屑印⒎苡律钡械姆讲湃∈ぁ!

    李煜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自谦道。

    自安市和石门之战后,李煜再没亲自领兵杀过敌。自此每逢战阵,必居后方指挥而不轻易再涉险。

    正在李煜与众兄弟聊的高兴时,李贤钦佩的说道:“四弟你知道吗?当你领军征讨新罗的消息传来时,可是吓了我们一跳。捷报传回,我们更是难以置信。想朝廷当初为攻灭高句丽前后调兵数十万,数十员名将费时十数年之功才达成。新罗虽实力不及高句丽,但作为能硬抗高句丽、百济夹攻而幸存的王国自有其强悍之处。四弟竟只用半年的时间,屡败敌军横扫新罗,斩杀奸逆,扶正新罗纲常,令为兄实在配服,都想向四弟一样穿上甲胄纵横疆场扬我国威。”

    做为兄弟五人中唯一在性格、体格、气质等诸多方面与李煜意气相投的李贤,那是相当羡慕在边疆纵横捭阖、无拘无束的李煜,而不是整日待在两京浑浑噩噩。

    年仅十一岁的李旭轮更是手拿鸡腿叫嚷着:“四哥你带吾去安东征讨东夷吧,在两京皇宫里待着腻没劲”

    “整天打打杀杀的多不好玩啊”

    李显嘟囔道。

    作为长兄的李弘对四弟近年为国做出的功绩也是一番赞赏有加,对四弟那一身不受病魔纠缠的强壮身躯有些羡慕。

    李弘表面与众兄弟强颜欢笑宴饮,内心对自己的病根隐忧甚重,身中病疾起自七八岁,多少年了不见根治,随着年龄增长渐有严重趋势。

    李治急于为李弘成婚,除了李弘年长了外,就李弘的病越来越严重,就想到用新婚来冲喜消病灾。

    “诸位兄长谬赞也。”

    李煜啄饮一标酒谦虚谈起他对新罗之战能功成身退之根源:“非弟善战,实乃新罗轻视我军,吾便采用部将黑齿常之的建议故意示弱诱敌深入,进而歼之。以新罗降兵降将诈城突破新罗北方防线,海军袭扰新罗南海岸予以牵制”

    “哈哈哈”

    李治抚须笑道:“四郞你这是在炫耀自己机智善于用人,指挥有方啊。”

    “大父,你可冤枉孩儿了,吾只是沾了麾下将士们的功绩,可无炫耀资本。”

    “罢了罢了。”

    李治摆摆手,说道:“你平定新罗金法敏之乱,扶立恭顺的新罗女王,为国解东部边患。如此大功,为父尚未赏你,四郞你想要什么赏赐?”

    武后抱着依偎在怀中的爱女见李煜为赏赐搅动脑汁,善意的提醒道:“四郞你的实封以达两千户,位列诸王之首,在实封上,依朝廷制度以不可能再给你增加的。”

    “娘亲,孩儿知道。”

    李煜心中对实封不屑一顾,每年收那么点田产租税才几个大铜板?还不如来笔赏钱更实在,在安东事务及移民实边上给予更多惠利。

    思滤良久,李煜请道:“大父、娘亲,赏赐上可否准允孩儿于安东铸钱之权?还有,能否下令各地官府收捕社会中闲散无业的浪荡子、流民、逃户、官奴,各地各灾之灾民交予孩儿的安东开拓团迁往海外各新拓之地实边?”

    李治、武后想过四郞可能会要大笔的赏钱,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去年在征讨新罗的战争和移民海外一事上粮响花费巨大,让四郞财政有些紧张,肯定需要大笔赏钱还缓缓急。

    夫妻二人没想到李煜竟要铸钱的权利,还要朝廷帮他收罗移民。

第399章 铸币之权() 
    铸币之权历来为朝廷所有,禁止地方私铸钱币。

    初唐因税收充足并没有像以往的朝代那样实行盐铁官营,盐铁便为地方豪强所掌握。

    铸币之权事关国家税收安全,不像盐铁在税源充足下可以放任不管。

    李煜之所以提出要铸币之权,就在于李煜麾下的寻金卫经过一年的努力,以在登、莱二州和台湾采到了八万两之多的黄金,又在攻占新罗期间缴获了不少金银铜。诺是拥有了铸币权,李煜就可以有效利用手中的这笔金银造出足值的货币,不仅从中取得巨利,还可发挥安东在金融领域对大唐的影响。

    当李煜提出朝廷准许安东拥有铸币之权,李治、武后都沉默了。

    李弘、李贤更是对李煜的要求有点匪夷所思,铸币之权带来的影响可不一般啊。诺安东拥有了,等于以后李煜就可以自己铸造钱币给安东文武诸将发俸禄,犒赏三军了,长此以往,那朝廷的地位在安东文武心中,恐怕越来越低了。

    何况铸造钱币可带来巨利,是任何赚钱的行业所不能比拟的。

    李治、武后尚未做出决定时。

    原本只是看起来身体虚弱,面色有些病态的李弘突然止不住的咳嗽起来,将一家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李治看着长子瘦弱的身体,不由长叹一声,心中忧郁:“大郞虽类我,可身子骨太弱,常年为病魔缠身。在吾百年之后,他真的能承接的下大唐的帝位?保不成病疾之下无法理政,要大权旁落已。自古皇帝英年早逝,无后或幼主登位,必大权旁落于权臣、外戚之手,时间一长就要改朝换代。”

    “哪怕不改朝换代,随之而起的必然是权利尽落于太后之手,来一个临朝称制。”

    李治不由想起了西汉的吕后和北魏的冯太后,这两个女人皆是权利欲极强的一代女权后。仗着夫先逝,以太后之身压继帝位的儿子,尽夺儿子的权利,成为权势滔天的权后。

    李治心中一惊,诺自己缤天,大郞继位,掌控朝中诸多大权的妻子成为太后,情形和西汉初年汉高祖驾崩,惠帝继位,吕后掌权时何其相似。汉惠帝与大郞在性情上更为相似,两人皆有仁孝之名,身娇体弱。

    当下情形与西汉初年吕后掌权前相似之处竟如此众多。李治心中忧惧,看向此时温柔贤淑的武后,心里是五味陈杂,哀叹:“能有今日吾之皇权旁落于妻,使妻掌控朝中诸多大权,像极西汉初年。全因吾风疾作祟,发病时头痛欲裂不能目视理政,才不得不委权于妻。以致妻恋权不放,吾亦有心无力才有今日局面。难道西汉吕后之事亦要发生在吾大唐乎?”

    武后似有所感的回望李治,虽见夫君关切的看向了大郞,但凭直觉,武后查觉到刚才夫君看向自己时情绪产生极大波动,内心处对她的忌惮还有深深的无奈。

    武后心中冷笑,对于夫君心里对她是什么想法再清楚不过了,夫君因风疾早以于国无心力管之,不得以委权于她这个妇道人家,十数年来治理朝政,大唐早已离不开她了。

    李治的目光来回在二郞李贤与四郞李煜两人间打量,二子才学着著聪惠过人,身高挺拔容貌俊秀,皆有人君之像。区别在于李贤更博学多才,举止端庄;李煜虽精文学却更好武行军用兵之道,多奇思怪想,让人有点琢磨不透。

    想起这三年来,四郞为大唐立下的功勋,将安东治理的井井有条,李治此刻犹豫:“诺大郞病体实难继承大统,文武双全的四郞是否比未经战阵,易未施政地方的二郞更合适?”

    对于身患病疾比他这个当爹还严重的大郞,李治其实在去年李弘病根复发时就在担忧长子会不会先他而去?

    为防不测李治去年初特意令李贤辅佐李弘监国,学习治国理政之道。

    “大郞病体未愈,先回东宫休养。”

    李治暂时抛下心中的忧愁,让内侍们护送大郞回宫。

    李弘在内侍的搀扶下起身,向父母和几位弟妹作楫,自愧:“病体未愈,扫了家宴的兴”

    “大哥,一家人说这么见外的话作甚?回宫后好生休养,他日也好与众兄弟相约狩猎,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四弟说的有理,大哥你可真得调养好身体,毕竟是要成婚的人了,届时满朝文武,诸多番属使节前来观礼的。”

    众兄弟你一言我一语的宽慰起李弘来,李煜还特地捡了几个后世的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李弘离去不久,武后因要处理堆积的政务也先行离去,剩下的李贤、李煜兄弟妹五人陪着李治聊了一个时辰后便离宫回府。

    至于李煜请求的赏赐,大父只是告知要与娘亲征求朝中大臣意见后再做决定,这让李煜有点失望。

    回去的路上,李煜心里堵的有点慌,心知大哥按历史记载实际只有两年可活了,近一年来病情比往年更为严重。去年在长安监国时,病到无法理政,监国政务多由东宫官员戴至德、张文瓘、萧德昭等人代为处理。

    回去的路上,因李旭轮尚幼未出宫开府,李令月作为公主除非长大成人后出嫁,会一直住在大明宫内,故只有李贤、李显、李煜兄弟一起走在回去的丹凤门大街上。

    兄弟三人聊起了大唐今岁内部事务、外部形势。

    李贤道:“柏涯仓以建成,可转运河东、河北之粮存储之,可解关中饥谨,可谓今年初一大喜事。”

    李煜一听,柏涯仓的建立意味着他明年将不会像之前一样能给灾民一口吃食从而吸引大量百姓加入安东开拓团移往海外了。这就意味着今年招纳足够数量的移民将不会太顺利。

    “诺是大父、娘亲并不同意我的求赏,回到安东后得改进招纳移民的方式。否则何年何月才能移到最低数额的移民对南洋诸岛实施实际占据?”

    李煜心中颇感忧郁,

    “现今唯一可滤的就是吐蕃了,近几年来屡屡犯境实在可恶。”

    李贤恨恨道。

第400章 欲聚天下名马() 
    随着大唐太子的婚期将近,长安城中来自大漠南北的突厥诸部、铁勒诸部都督、刺史,来自岭南、剑南两道羁縻州蛮僚刺史,来西域昭武九姓国王派来的使臣,吐蕃、新罗使节纷纷汇聚于此。

    随各国使节而来的还有更多的胡商,怀揣着他们发财的梦想来到大唐,来到长安,落脚于西市,各显神通将自己商队所带的货物卖出高价,再低价进购能西方卖出高价的大唐商品。

    太子大婚,来观礼祝贺的不仅仅是外番使节和随行而来的胡商,大唐各都护府、都督府等地方大员不是亲回长安就是派使携厚礼而来,分镇各地任地方官职的诸王亦亲回长安。

    短短一个多月内,众多外来人员涌入长安,不是有钱就是有权,无疑给长安城内的商业繁荣带来了巨大的贡献。光是长安城中的租房和客栈房价在短时间内上涨了三个百分点。

    像李煜开办的明月轩这种开始享誉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奢华酒店(李煜正式提出酒店概念,全球第一家酒店)更是成为来京者富贵人群的首选住宿地。

    不少有余钱的各国使节见识了明月轩奢华、富丽,舒适、贴心服务的客房后,都放弃了朝廷礼部为他们准备的驿馆,花费重金入住明月轩。

    明月轩酒店内不仅有提供优质的住宿,还提供歌舞助兴、美味酒食、车马接送。当然啦,这些服务都是要额外收费的,价格均比外面贵上一成不止。在李煜看来能住得上明月轩客房的人,自然不差这点小钱。

    特(和谐)殊服务这种在唐代不犯法的服务项目当然也不会少啦,当然啦,这类特殊性质的服务员都是李煜从胡商那买来挑剩下的胡女,身姿才艺也算上姿。(如果是汉女的话,李煜早就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