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归附的番社会不会听令出兵也是个问题,都督府出动一万大军东讨玛噶兰。那些降服的番社会不会乘都督府留守兵力空虚之际勾结东部群山中的泰雅人反叛也值得担忧。”

    一众将官们各自提出对此次出征的看法,对薛茂勋兴师动众的举措不太满意。

    都督府内至少有一半的将官家属以经被接到台湾开垦分到他们手中的大片田地,甘蔗都以经种下去了,就等收获了。另一半也是按功劳大小分得了大片土地,虽家人未迁来,但他们把自己的穷亲戚或穷乡邻迁来了,把自家的地租给他们种。分到他们手里的土地少则几百亩,多则三四千亩,谁都不愿看到进入稳定阶段等着收获则利的都督府遭遇差错。

    当地番人叛乱攻破城池的可能性不大,但摧毁他们种满甘蔗的田地是没问题的。所以,他们不希望太多的军队离开驻防地。

    如果薛茂勋提出只调三四千人马的话,他们不但不会有异议,还会大力支持,毕竟没人会嫌自己的土地多了。

    何况宜兰平原经斥候勘察,那可是一片河流纵横交措,呈现三角形向东面海,可开垦出三四十万亩的肥沃土地。

    不然上次薛茂勋吃饱了撑的翻山越岭去征讨当地的玛噶兰人啊。

    “还有疫病,上次我军征讨,有百八十人没战死沙场却死在了疫病上,更有上千人染病丧失作战能力。这病好像叫什么?对了,殿下分发各军卫生注意事项中称它为疟疾,病原体在蚊虫体内,人被蚊虫盯咬后就会染病。也不知殿下是怎么知道疟疾的传播途径的……”

    吴三和咕隆道,一看薛茂勋看向他的眼神不善,迅速闭上了嘴巴,一副都督让打哪就打哪的乖巧模样。

    薛茂勋全程黑着一张脸听完众将官的异议,待他们说完后,以九十分贝的咆哮声怒吼道:“台北不是存储着年前由蛟龙海航运来足以供应六万人六个月所需之粮吗?这么多粮草还不足以供应一万大军三四个月所需?都督府下辖各城皆分布在台湾岛西岸,南北相距不过六百多里。日行不过六十里,十日内从最南端的屏东城还赶不到台北,那要这么兵何用?至于那些归降的番社存在的叛乱可能性,你们不知道把每番社的青壮年都给征走,番社想叛乱都不可能了吗?如有不听令的番社,本都督就先把他们灭了再东征玛噶兰人。”

    “你们张嘴闭嘴就是疫病,本都督染的疫病喝了一个多月的青蒿汁不是治好了吗……”

    讲到疫病时,薛茂勋几乎是对着吴三和狂喷。

    听薛茂勋说要动用存储在台北,用以供应将要不久到达的两支移民船队所载移民在耕种收获前的口粮,长史李继吓了一跳。

    薛茂勋诺把这批存粮给用了,移民到达后无足够的粮食引发恶死事件,燕王怪罪下来,都督府上下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在座的都督府将官们几乎被薛茂勋的咆哮声震的一愣一愣的,愣是没人再敢反驳以经处于怒火爆发边缘的薛茂勋。

    在座的谁不知薛茂勋是那个遇事不痛快,脑子一热就和高阳公主、房遗爱等人勾结想造反而被砍了脑袋的名将薛万彻孙子。所谓有其祖父必有其孙子,薛茂勋发起火来,那可是要当众抽人的。

    一众将官们唯唯若若的表示,“听凭薛都督调遣……”

    依朝廷法度,地方都督府都督可是拥有本辖区的军政大权,他们这些属官们只能劝而无权阻止。此次兴师动众东征真出了事,身为都督的薛茂勋必然顶杠,届时那他们就不可客气了。

    经过薛茂勋的大嗓门震慑,以沦为一言堂的会议大厅里又响起了李继那不和谐的追问声。

    “莫非薛都督是想动用台北的移民用粮?”

    薛茂勋脸色垮下来,沉声回道:“不错。”

    “都督你可知那批粮食的重要性?诺此次用了,即将到达的移民没粮了怎么办?届时殿下怪罪……”

    “李长史心中所忧本都督会不知吗?那批粮食供应的是六万人六个月所需。本都督暂时支用一万人三个月所需的粮食完全可以在出现粮食短缺之前取胜回军,届时某携开疆拓土之功向燕王奏明原由,必得燕王欢心,再请求拨给所缺粮食不就行了。”

    薛茂勋胸有成竹道。

第386章 吴郡朱氏() 
    经过两年的建设,如今的台北县城占地面积不仅比去年移民刚到来时大了一倍,城中定居的人口,繁华的商业环境更是去年没法比的。

    坐在城中十字街主干道旁的一家小酒肆内饮酒的朱诞漫看城中来往的客商。他不像那些在台湾置了田产的权贵世家豪门一样只是将台湾的产业做为家族产业增收的分支,过年主事人都离开台湾回家乡去了。

    像他朱家这种没落的曾经吴郡四姓之首,在其家乡也就是唐初改天下诸郡为州的苏州,一个县令都能欺辱他们,仅仅靠着祖上遗留下来的一点田产过活。依靠家中藏书保持一定的文化水平,不至于彻底沦为普罗大众中的一员。

    这也是当前江左那些曾经荣耀东晋南北朝数百年的世家门阀普遍情况。

    在朱诞看来,在老家苏州是没什么发展途径了,更别说振兴门楣了。像台湾这种新拓之地,在当朝权贵眼里不过是收取经济利益的蛮荒之地,更符合他这种没落的世家倚做家族振兴的基石所在。

    除了留下一个侄子在苏州老家照看那点祖产外,朱诞将他一家老小和三服之内的亲族数百人尽数迁移至台湾聚族而居。从都督府获分得的田地山林加起来超过一万亩,一跃而成台湾第一豪强。

    本着世交的情谊,朱诞还劝同样没落的吴群顾氏之后的顾承也按他的方法办,将在台湾获得的土地做为新的家族根基建设。

    朱、顾两家本着秦晋之好,申购的田产还挨在一起,建设起来的庄园也仅隔一百步的马路。

    看着街上不断有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急冲冲的穿行而过,朱诞皱起了眉头。

    城中军队调动,无疑是有战事爆发了,要么是东部群山中岛番出山袭击城池,破坏开垦的田地和建设的水利设施,要么就是都督府又要出兵征伐岛上那些未臣服的岛番部落。

    最好不要是前者,不然他家和顾家的田产都比较靠近东部群山,首先遭殃的肯定是他们。不然经过一年辛苦开垦出来的田庄,由其是田庄里种植的甘蔗被番人毁坏那可就白忙活了。

    “听说了吗,从都督府传出消息,薛茂勋要征集一万兵马东讨玛噶兰,现在正从各城各臣服番社征兵呢。”

    “可不是,听说薛茂勋命令各部十日内集齐兵马,十五日就出征,这以经是我这两日看到的第四拨前来集结的兵马了。”

    ……

    “哎,我儿子自幼习武,身强体壮,在都督府是登记了的,已被征入军队为团结兵了,也不知能不能活着回来。”

    一名酒客脸色黯然的说道。

    台湾岛有三万多平方公里,目前都督府能控制的就是台西平原与台北盆地至基隆河一带的岛北地区。移入七万多的人口加上臣服的番社五万多,筑有十八城一关。仅依靠混沌卫的三千人马肯定是无法防守这么大面积,由都督府因需要从百姓中征发青壮为团结兵就应运而生,这也是李煜所准许海外各都督府的便宜行事之权。

    在台湾都督府,薛茂勋着令对移入岛内的青壮在分田时予以登记,一旦有需要就按名册征发,不分普通百姓还是豪门权贵。

    台湾岛天高皇帝远,台湾都督府又是隶属于安东都护府,是燕王李煜的人。那些被家族派到台湾岛主持产业开展的权贵子弟,遇到薛茂勋的征发令,那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派人回大陆向家族传信,家族中人再去找李煜这个安东大都护反应,大半年时间就过去了。

    何况能被家族派到台湾岛这个蛮荒岛屿开拓产业的子弟,本身就说明他们在族中地位不高,不然也不会被派来经营家族产业,面对薛茂勋的征发令只能披甲垮刀上阵了。

    “兄台放宽心,都督府哪次出征不是大胜而回,你就等着你儿子带着军功和赏赐回家吧。”一旁的酒客宽慰道。

    “年前都督府征讨玛噶兰不就败回了吗?从征的团结兵中吴郡张氏的一个子弟就染病而亡。”

    有酒客提醒,顿时惹来一众酒客责备的眼神,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自罚了一杯。

    “听说此次都督府征发的团结兵只限于溪湖城以北各城定居的百姓。以南各城百姓迁居时日尚短,开荒不足,山中的泰雅人猖獗,需要足够的兵力防备,不在征发之列。”

    “再扣除征发的臣服番社的番兵,征发的团结兵也不过数千之数……”

    “从都督府传出的消息说薛茂勋要求征发的团结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优先征发那些身强体壮自幼习武的青壮。城中有几个豪门子弟一听到消息,就以回大陆给家中长辈拜年,坐船离开了台湾。”

    “哈,这些豪门子弟就是银枪蜡头,武艺学得再好不敢上战场博杀有卵用。”

    当即就有人讥讽起来。

    “这位兄台以偏盖全了,某就见过一些出自世家豪门的子弟在军中服役,他们中一些人身上的刀伤不下十几处……”

    ……

    朱诞没心情再听下去了,冲冲结完酒钱走人。

    吴郡朱氏是吴郡四姓中唯一的以武立家,与东晋末年弃文从武的吴郡张氏不同。吴郡朱氏在三国和东晋、刘宋时期出了不少大将。

    如三国时期的朱桓朱异父子在与曹魏征战中累建战功。另有朱然建安中从吕蒙讨荆州,生擒关羽,后代吕蒙镇守江陵,屡破魏、蜀之兵。在刘裕崛起之时犹存先世家风,走军功之路,朱龄石、朱超石兄弟勇武果锐,刘裕伐蜀,以龄石为元帅,累建大功。

    朱诞的三个儿子自幼研习家传武艺,身手敏捷体格强壮,是都督府征兵的不错人选,属于都督府征兵名册上登记了的。

    朱诞此时生怕他的三个儿子都被都督府征发了,急着赶回家中看看情况。没人会想让自己所有的儿子都上刀剑无眼的战场,不小心全死了,可就家族无后了。

    这也是秦汉唐时期征兵只向那些多子的家庭征发兵役劳役的缘故。

    当朱诞纵马狂奔一日赶回位于台北县南,后世桃园境内的得胜城辖境的家族聚居的家中时,看到二子三子皆在,唯独长子朱崇未见,松了一口气。

    二子朱岑面对父亲的寻问回道:“爹,兄长在三日前被都督府下发的征兵命征为团结兵,此时应该在台北的军营里。”

    得知长子确切被征为团结兵了,朱诞只能祝愿他在战场上机灵些,免得平白丢了性命。更期望长子能在战场上立下大功被都督薛茂勋看中,在军中平步青云。如能成为军中大将,没落上百年的吴郡朱氏复兴就指日可望了。

第387章 聚宝盆一() 
    “为父此去台北,在距离城北二十里处的淡水北岸发现了瓷土。台湾岛移民日渐增多,对生活用品的市场需求很大,锅碗瓢盆都需要商人从大陆运来,售价居高不下。为父想着,利用发现的瓷土在当地建立一座制瓷坊生产瓷器,满足本地百姓对对碗这类日常用品的需求,售价肯定比商人运来的瓷器便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