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李煜身边的杏儿一个剑步冲至铁笼前,抱出一只萌萌哒的幼犬在怀中把玩。

    “胡总管,这犬是从哪获得的啊?可讨人爱了!”杏儿喜滋滋的问道,身处魔掌中的幼犬并不介意新主人的那双娇嫩的手掌在它身上揉摸个不停,不时还做出回应,轻轻咬了下杏儿的小指头,屁股拱了拱碍事的小馒头。

    胡安君笑道:“这是从流鬼人那里缴获来的,流鬼人在冬季用来拉雪橇代步。”

    “如此可爱的狗狗,流鬼人也下得去手用它们拉笨重的雪橇?”杏儿顿时怒了,挥着小拳头愤愤道:“要把小狗狗们从流鬼人手里都解放出来……”

    胡安君、陆元庆顿时哑口了,神色怪异的看了眼殿下宠幸的贴身侍女。

    这要是传出去,他们为条狗讨伐流鬼国,岂不怡笑天下?

    至于殿下会不会讨伐流鬼国,胡安君、陆元庆心里没有思毫的怀疑,虽不知为何,但凭感觉,殿下获得他们带回来的消息,随后就是遣军远征了。

    第一次出航回来后发现的北海道不正如此吗?

    哈士奇居然是缴获来的,李煜抓住胡安君所说的细节寻问道:“莫非你们与流鬼人发生了冲突?”

    在未进行大规模殖民前,李煜还是不希望探险队先与当地土著结仇的,这不利于殖民点初期建设。

    既然双方以成了仇人,那些土著自不会傻到放任唐军殖民点建设,届时必将是一番龙争虎斗。

    胡安君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殿下,我们到达流鬼时,特意交好对方,可那些流鬼人不识好歹老是偷窃咱们东西,一招不甚,发生了致对方死伤的冲突。流鬼人不分清红皂白的攻击我们,我们只好反击,顺手屠了他们几个村寨,缴获了点毛皮。”

第348章 流鬼国情() 
不是缴获了点皮毛而是缴获了三条船的皮毛好吧!

    李煜不得不在心里狠狠的腹诽了下,屈突仲翔的奏疏上可是清清楚楚的记下了玄菟海探险队三条船里可是了大量的皮毛,珍惜的虎皮、熊皮到廉价的鹿皮,可谓数不胜数。整个探险队上下看样子是发了一笔大财。

    不过当初为了鼓励探险队上下积极到海外探险,李煜可是允诺沿途所得财物皆归探险队所有,李煜也不好在这上面说什么。

    杏儿抱着一只幼犬回到坐位上玩耍,不甚在意李煜与胡安君等人讲的正事,想到这狗还未有名,寻问:“小狗狗还未有名字,郞君取个名可好?”

    李煜脑子一灵光,哈士奇是从流鬼人那抢来,大唐未有此犬种,胡安君等人应该尚未命吧?

    “胡总管,不知此犬种尔等命名否?”

    命名?胡安君一愣,脑子里转了圈从流鬼人那缴获此犬,众人虽觉得此犬讨人喜,却没人给此犬种命名的,只得回复:“殿下,尚无人命名!”

    李煜一喜,此犬种可是名扬后世的雪橇三傻中最受欢迎的二傻,俗名二哈,哈士奇之名诺是由自己来命名,那后世人只要提起哈士奇就会想到本王了啊!

    哈哈哈!这算不算另类的名留青史啊!

    瞧缩在杏儿怀里拥有漂亮冷酷的外型,不失活泼温顺,对待新主人充满了热情的幼犬,极其独特的嘶哑声让李煜都忍不住想去提一只哈士奇抱在怀里玩耍。

    好像哈士奇之名就是源于其独特的嘶哑声吧,李煜有些不记得了,右手两根指头轻敲了下案几笑道:“此犬叫唤时声音嘶哑动听,不妨就叫哈士奇吧!”

    “哈士奇?”杏儿眨了眨灵动的大眼睛,犬名与小狗狗的嘶叫声倒有些吻合。

    胡安君、陆元庆等人一听,名字虽有些怪异,倒不失为奇名吸引他人眼球,不痛不痒的啪了李煜几个马屁,谁叫他们不精于此道呢?

    “郞君,犬种名有了,可这三条小狗狗还未命名呢?”杏儿指了指怀里还有笼子里的另两条幼犬道。

    “大哈、二哈、三哈!”

    李煜脱口而出,杏儿愤怒的捏着小拳头表达抗议,郞君取得什么烂名啊!

    杏儿愤愤的把三条哈士奇都抱走了,扬言回去找馨儿姐重新起名。

    在流鬼国缴获大量财物,胡安君、陆元庆自是不敢只献给李煜三条小狗,狗虽讨人喜,得个唐境未有的稀奇物,可毕竟值不了几个钱。

    胡安君又进献了一张珍贵的白虎皮,完好无损,当即就让李煜眼前一亮。

    白虎是基因突变的异种,可遇不可求,一张完好的白虎皮,价值恐不低于千贯。

    府中虽有养有两年前野外打猎时捡到两头小白虎,可那是当作宠物饲养,李煜可不想为了张白虎皮就把精心饲养的宠物给杀了,真那么干,馨儿四女恐怕得跟自己挑骡子了。

    有了胡安君进献的这张白虎皮,制成虎皮披风,穿出去不说威风,也能羡煞他人。

    当胡安君把棕红色的河狸香献上来时,并道明其药用,李煜心中对其嗤之以鼻。

    河狸香不过是四大天然香料中价位最低的,还带有强烈腥臭的动物香气,实在不是太招人喜爱的香料。至于流鬼人说的得助情效果,那基本就是扯淡。

    李煜虽不太喜河狸香,但用来与从花中提取的香油调配一种新的香料倒不施为一种好的选择。

    胡安君又陆续献了些貂皮、熊皮,几十对鹿茸,这些东西在中原自然是为权贵富户追捧的奢侈品,对于掌握安东的李煜来说,这些都是大陆货了,引不起他那一颗贪婪的心小小波动一下。

    话说府里的貂皮大衣以经有五件了吧,床垫和被子用的都是上好的虎皮。晚上抱着两个美娇娘在虎皮被单里,李煜脑海里想起了少儿不宜的画面。

    对天发誓,李煜真没干啥!

    没有进去,不能算做了,李煜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礼也送完了,李煜揉了揉额头,把脑海里少儿不宜的画面抛了出去,一本正经的寻问起极北三国的情况。

    胡安君、陆元庆二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他们沿途所见所闻绘声绘色的向李煜讲述。

    将整理出来的游记和所画的沿途山川地形图一并呈上,李煜简单翻阅了下,对二人的记述颇为满意。

    游记用的是白话文,加上传授的标点符号断句,这是李煜特别要求的,阅读起来倒不至于纠结某个生僻的字词啥意思?

    李煜穿越前至穿越后,对于华夏文体的看法始终是文言文(雅言)更适合文学创作,而不适合律法典章、科学论文、事物详解等要求详细明了的著作、记述。相反,白话文对事物的记述详细明了,只要会识字,一看就懂,不至于出现认得字而不明其意的情况,也不容易被人曲解。

    前世,很多华夏先贤的言论正因为没有白文注解被一些心怀诡意、数典忘祖、认贼作父的后辈、外族肆意曲解,歪曲其本意对华夏造成深重灾难。

    为了吸取前世的教训,李煜计划,将来把华夏所有典籍,尤其是涉及先贤思想、言论、历史相关的典籍进行白话注解,与雅言做上下行并行刊印流传,以防后辈不孝子孙或外族为达个人目的肆意曲解,为祸华夏。

    当然,这将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李煜将来发起白话注解行动,肯定会遭遇传统的阻力。

    “贞观十四年,流鬼国君长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前来朝贡,言其国胜兵万人,尔等观其国可知真有兵万人?”李煜着重问道。

    “回殿下,我等只在流鬼国沿海活动,深入内陆也不过百里,对其国是否胜兵万人尚不可知。不过我等观之,流鬼国地域虽广,人烟极为稀少,仅在一些河谷有村落,两者相距少则百里,多则千里之遥。沿海多于内陆,南部多于北部,虽称为一国,实则互不统属。我等方能凭兵六百屠灭挑衅的流鬼村落从容离去。”

    “殿下,与我等发生冲突的是流鬼国东南海湾一带人口最为集中的村落,该地的流鬼人除了少数逃往山林外,大部以经清楚干净。”

    胡安君的言外之意是,殿下,流鬼国人口最多,环境最好的区域以经被臣等消灭干净了,就等殿下遣人前往驻城移民了。

    李煜自是领会了胡安君的心意,给予一番赞赏,对于夜叉国,二人表示,时间有限,并未前往一探。

    至于驱度寐国,则是陆元庆回禀。

    在流鬼国抢掠一番后,二人曾打算就此回返,不过玄菟海西北岸尚未探查,就此回去恐惹殿下不喜。

    二人商议,由陆元庆率一艘船前往探索,胡安君则带剩下两艘船先行返回北海道的石狩县等待。

    故陆元庆历时一月有余,探察了位于玄菟海西北海岸的驱度寐国沿海,绘制地图,测定纬度,估一个大概的经度值,对当地土著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后便回返。

第349章 补给点的选择() 
李煜从陆元庆口中得知,玄菟海西北海岸多是连绵不绝的海岸山脉,山高林密,难以进入内陆,仅有几处狭小的入海河谷平原可做落脚地。

    沿着五六千里的海岸航行,沿途所见,室韦之北所谓的驱度寐国五六百里难觅人烟都不吹虚,不过是个比之流鬼国人口更为稀少,居住于此的驱度寐人相互独立存在不知国为何物的野蛮部落罢了。

    从北至南,每隔千里,所居部落相互间语言不通,习俗迥异,称其为一国,不过是外人不解实情的牵强杂揉。

    “吾想于驱度寐沿海寻一筑城屯垦之地,不知陆总管可有好的建议?”

    所谓的驱度寐国实际是后世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北部与萨哈共和国南部一带。

    李煜虽不知具体地域有多大,但百万平方公里应该是没跑的了,提前控制其沿海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总不为过。待往后有了更充足的人力,就可以学后世俄罗斯人吞并西伯利亚的方法,愬河而上,逐步蚕食内陆。

    陆元庆与胡安君相视一眼,心中明了。殿下果不其然,有取驱度寐国疆土之心,幸好二人探索异域时早有准备,对地形、自然环境不错的区域花费了一番时间着重勘察,并在绘制的地图中以红色标明。

    领导船队考察驱度寐国沿海的陆元庆张开绘制的地图,食指指向图中标红的两点道:“殿下,驱度寐国海岸线虽长,但适于居住、环境稍好的地带却仅有南北各一处河谷地。两者间相隔千余里,为绵延蛮荒大山所阻,唯有海船可连通两地。虽是河谷,但以臣亲身感受,当地气候寒烈,哪怕夏季,气温高也不过中原的春末。当地的驱度寐放养鹿群,以渔猎为生,无人垦殖。殿下想在当地屯垦,以臣所见,未必能长出粮食。”

    陆元庆不客气的指出李煜的想当然和不切实际,当地的气候根本不适宜农作物生长,越往北气温越低。

    李煜揉着额头盯着地图中陆元庆所说环境还不错的两个河谷地。南边的河谷并非陆元庆首先发现,而是年前从黑水靺鞨郡利部解救回来的北路探险队龙治。

    两人的记述中均表明当地有一支自称兀的改人的部落,河谷中的河流因此称为乌第河。

    李煜本想先在此处筑城屯垦,但陆元庆的一盆冷水浇下来,原本火热的心渐渐冷却,倒腾起前世的记忆。

    此处应该是后世俄罗斯丘米坎所在地,纬度与莫斯科差不多,按理说莫斯科所处地都能种粮,同纬度的乌第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