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没有太过多余的人口供李煜移民开拓海外世界,那就只能将那些陷入迷途、夷狄群之中,还记得自己祖先是炎黄的华夏子孙从新拉回华夏的怀抱了。

    诺没有李煜穿越千年时光回到大唐,栅城的这几万炎黄子孙最终在大唐放弃安东都护府后,在靺鞨人的包围下,历经渤海、契丹、女真数百年的统治,彻底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为了心中的那个理想,李煜驳回了李元素等人的反对意见,下达不容反对的命令。

    “都护府从栅城先期迁移两百户华人至湄南县安家落户,分田耕种,后续迁移视情况而定。从栅城选百姓迁往湄南县,由东栅州都督府检校长史阳玄基负责。为防迁移中有逆反者,调薛茂勋率混沌卫前往栅城驻守。”

    “考虑湄南县地处黑水靺鞨拂涅部,为便谊安东都护府管辖拂涅部百姓,征伐不臣者,特设湄沱湖都督府。都督府都督由玄武卫郞将王虎暂代,湄南县令由都护府择贤良委任……”

    一连串的命令从李煜口中甩出,三江流域历史巨变由此展开。

第165章 多难的东南海探险队() 
众所周知,热带地区因没有四季交替常年炎热,成为全球各种寄生虫传染病的高发区,依靠蚊虫叮咬传播而形成各种各样的热带病,如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

    南洋诸岛,最令人闻风丧胆的当属疟疾,常年湿热的南洋地区成为疟疾传播源按蚊滋生的温床,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在南洋诸岛中,又属新几内亚岛和婆罗洲的热带病最为凶猛。

    东南海探险队自南下吕宋后就霉运不断,先是在一处海湾处被土人袭击,十人被杀;后又遭遇海上巨浪,七人不幸被巨浪卷走,后在其它海岛上,也不时与当地土人发生冲突,死伤不下十数人。

    如今,在海上漂泊的船队更是全船陷入恐慌之中。

    张钦率领船队于半月前在婆罗洲东北角登岸考察,后离开婆罗洲转向东航线,探索吕宋岛南方各大岛。

    不曾想,当船队航行至菲律宾东部萨马岛西海岸时,船员中有八人发生骤感畏寒,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持续时间长达一刻才自然停止。

    两三天后,这几人又产生发热症状,体温高的吓人,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持续时间长达一两个时辰。到后来不止发烧,还全身莫名大汗淋漓,衣服湿透。

    这些患病症状都是间歇性的,时间一过患病者又可恢复食欲正常工作。

    但这些稀奇古怪的病症却吓坏了整个探险队的船员们,随队的三名大夫从未见闻过此病症,只能开些常见的治发烧感冒虚寒的药。

    熬了大夫开的药给患者喝了后并无见好转,病情反而越发严重,出现昏迷,全身抽搐不止,伴脾、肝肿大,贫血症状。

    患病者也从最初的八人增加至二十三人,使得张钦不得不下令在这座不知名海岛靠岸医治患者。

    随者患病人数的增加,大夫束手无策,船员中开始出现恐慌压抑情绪,流言蜚语盛嚣尘上。

    一伙生火的船员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我跟你们说啊,这是疫病。我以前听家乡跑过南洋的乡亲说,这南洋地区多毒虫蚁兽是典型的瘴痢之地,多各种传染性极强的恐怖疫病。一艘船上一人染病,数日内全船人皆会被传染,药石无救,最后极其痛苦的死去。”

    “现在以经有二十多人被传染了,那我们岂不死定了?”

    “这可不一定。”有人反对道:“以前听老人们说过,爆发疫病时,最好的方法是将那些染病者赶到深山里去,远离他们,将他们住用过的衣物房子一把火烧了,则可以避免被传染。”

    “那咱们是不是把他们丢在这,他们用过的东西全烧了就行?”

    “你说的轻巧,把这些人丢在这,还得张总管和于校尉同意呢。患病的人里可是有于校尉出生入死的兄弟,你说丢在这蛮荒岛屿,他能同意吗?”

    一个满脸横肉的家伙把手中的干木丢到火堆里不满的嚷嚷道:“这怎么能行?他于校尉总不能顾着自家兄弟置咱们全船的弟兄死活不顾吧?咱们不能在这坐以待毙,说不定哪天我们中就有人被传染了,得赶紧去找张总管问个底。”

    “对,咱们不能在这死等着,老子宁可战死也不愿在这傻傻的等着染上疫病痛苦的死去。瞧那些患病的人,都被折腾的不成人样了。”

    这些人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毫不顾及起来,闻声围过来的船员越来越多。为了保命,大家群情激昂,吵着闹着要找张钦要个说法。

    张冒恰巧路过,驻足听清了船员们在谈论的内容,脸色一惊,他们这是要闹逼官的事啦,急忙跑去找张钦汇报此事。

    船队爆发的疫病使张钦一筹莫展,揉着额头不知如何是好。刚才陈大夫前来告诉了他一件更揪心的事,肖大夫染病了。

    整个船队就三个大夫,现在有一个还染了病。加上近几日船员中舆情汹涌,这要是传出去,连久经医药的大夫都被传染了,被恐慌情绪笼罩的船员还不炸了锅?

    张冒急冲冲的跑进来,额头上的汗都来不及擦。

    “总管,船员们现在议论纷纷,鼓噪要你现在做出决定。”

    “什么决定?”张钦眉毛一挑,暗道这些家伙现在想生事?

    “哎?”张冒叹气道:“疫病爆发,大家都知道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隔离。但船队还有任务,还要返回故乡,疫病又治不好。为了船队其他人的安全,船员们鼓噪要你将这些患病的人留在此地,船队立即离开。”

    张钦心中有些压抑,这些他又何尝不知,只是做出把跟随自己半年多的部下丢在这海外蛮荒岛屿上自生自灭他心中难安。况且,于鸿极为反对做出这种抛弃同伴的事,患病的人里有好几个都是跟随他征战沙场的老部下。

    “请张总管出来说句话。”

    “张总管,今天又有几人染病,连肖大夫都被传染了,我们不要在这等死,我们要回家。”

    “对,咱们要回家,离开这鬼地方。”

    近两百名船员聚集在张钦的帐外,鼓噪着要他出来做决定,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说不定这些船员们就得暴动了。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过程!

    他们亲眼见识染病者病发时浑身抽搐不省人事,皮肤烫的发红,头痛欲裂惨叫不止,不过几日身体消瘦如鬼魅。

    面对聚集在帐外群情激奋的船员们,张钦硬着头皮出来安慰道:“诸位请听我一言。”

    “张总管有话要说,大家静一静。”船员人有威望的队正大声喊道,嘈杂的人群顿时静了下来,注视着张钦,要是不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决不罢休。

    张钦唉声叹气道:“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在这海外生死患难的弟兄,你们叫我下令把他们扔在这蛮荒岛屿等死,这叫我内心何安?回去,我该如何向燕王殿下和他们的家人交待?”

    满脸横肉的家伙越众而出,不满道:“总管说的哪里话,将染病者留在此地,是大家的意愿,非总管一人之责。何况,这是为了船队着想,岂非一人贪生?殿下诺要怪罪,我等一力承担。留下的弟兄家人,我们回去后,也愿意拿出一笔钱补偿。”

    “对,我等一力承担。”

    “总管快下令吧,我们一刻都不想待在这了。”

    ……

第165章 坚难的抉择() 
“一群贪生怕死之徒,小小疫病就让你们原形毕露。”

    洪亮的声音一下子震慑住吵闹的人群。众人望去,只见于鸿阴沉着脸大步走来,阴蛰的眼神扫视过在场每一个闹事的船员。

    东南海探险队中论威望最盛者当属于鸿,这是于鸿带队在各大小蛮荒海岛上与土人撕杀杀出来的威望。

    船员们虽一个个大气不敢喘一下,但为着自家小命着想,却无一人退却,近两百号人就这么与于鸿僵持着。

    “洪牛,你那番话对的起你良心吗?染病的弟兄中可有好几个跟你在辽东并肩作战。当他们染病时,你就这么无情把他们扔在荒岛自生自灭?”

    于鸿犀利的眼神注视着满脸横肉的洪牛一字一句的说道,洪牛背感压力山大,身边的同伴顿时全成了哑巴无一人帮衬。

    洪牛无奈,自个可是发起者之一,成了于鸿发泄怒气打压船员不满的出头鸟。

    硬着头皮的洪牛干脆心一横,犟着脸上的横肉大声道:“于校尉,你这话说的我老洪好像是个无情无义没心没肺的人似的。今日这事可是大伙商量后的最好办法才来找张总管下决定,可不是我老洪在这撺唆,大伙这么做也是为了整个船队考虑。咱们不远万里跑到这海外蛮荒岛屿来干嘛的?咱们是来完成燕王殿下吩咐探索海外各岛情况回去汇报的。要是因为这些染上疫病的弟兄,让整支船队全丧于这海外之地,不说这半年来大伙辛劳换来的一切全打了水漂,还辜负了燕王殿下对咱们的厚望,大伙,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

    “于校尉,大伙敬重你,但你可不能寻私情让大伙跟着你陪葬啊。”

    “要是没完成殿下吩咐的任务,燕王殿下怪罪下来校尉你承担的起吗?”

    ……

    有了洪牛的带头作用,刚刚还噤若寒蝉的船员们个个大着嘴巴说道,虽没直接开口骂上官,但一通大帽子压下来令于鸿分外愤怒,却有些难以反驳。

    他们此次出海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燕王殿下吩咐的任务,诺是因他个人感情导致失败,哪怕于鸿身为燕王亲卫也得不到好果子吃。

    于鸿心里清楚,在燕王殿下眼里,探索海外各岛的任务可不是几十个病患能比的。只要能完成交代的任务,死几十个人算的了什么,顶多会在他人面前作样子惋惜一下。

    这就是上位者!

    于鸿身边的亲卫们对叫嚣的船员怒目而视,这些家伙现在毫无尊卑之礼,竟冲着上官叫嚷。看着自家校尉愤怒难过无奈的神情,亲卫们一个个脸红脖子粗,指着这帮杀才对骂起来。总管大帐外,犹如一群村妇骂街一般热闹。

    “哎!”张钦扶额,事情闹成这样是无法善了了,两拨人在这指指点点破口大骂,一些成年旧事都被翻了出来,用来指责对方品行有缺。

    王海崇到是清闲,孤身事外,在一旁品着新泡好的红茶乐滋滋的看着一群壮汉泼妇骂街,时不时笑两声。

    “王郞你到是悠闲,就这么干看笑话?”张冒愁着一张脸坐到王海崇身边,不客气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不然呢?”王海崇轻笑道。

    “不是常闻道士修仙问道,追寻天道本源,习就一手妙手回春的医术,出神入化包治百病吗?你修道虽短,好歹你也是三清山葛仙师的高徒啊,所传的是东晋小仙翁葛洪的衣钵。难道你就没有办法医治疫病?”

    王海崇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没好气道:“你当道士个个都是神医啊?还包治百病?你从哪听闻的?还有,我那个师傅整天不务正业,不是专研些什么雷法,就是游乐名山大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