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李白-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紫烟,还不回来。”许子安臭着脸,沉声道。许萱依依不舍地回了船舱。

    李白当即去寻父亲在江夏的店铺,这个店铺是一个中年人打理,李白记得这个中年人脸色常年像别人欠了他钱一样,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取到钱。

    “张叔,你还记得我吗?”李白试探着问。

    “少东家?你怎么自己来了?”张叔刚送走一个客人,看着李白走过来叫了自己一声,问道,“你父亲呢?我正好有事和他商量。”

    “父亲去世了。”李白喃喃道,“张叔有什么事?”

    “去世了……”张叔恍惚,晃了一下,冷着的脸终于动容,露出难掩的悲伤。“正好,我也想把这店铺卖了。”

    “为何?”李白惊问,他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卖掉店铺,在他看来那都是父亲的心血。

    “我快死了,打理不了多久了。”张叔默默地道。

    “张叔你还不到四十……”李白吃惊,然后难过不已,他父亲早就说过张叔是个面冷心热的人,日后有难事寻他,他一定尽心尽力。

    “大夫说我活不过三个月了……”

    李白为他诊脉,心里凉了半截,肺力衰竭,心火不稳。按照现在的话说,应是肺癌。这病李白治不了……

    “我卖了店铺,正好把钱给你。”张叔道,“我寻好了卖家,你等一日就好。”

    李白道:“张叔,这钱你自己留着,看病什么的,你用的上。”

    “我有积蓄,你拿着!”张叔用不容反驳的语气道。

    “张叔……”

    “你就和我在店铺住一日吧,毕竟是你父亲的东西,以后就是别人的了。”张叔充满不舍。

    李白重重地点点头。

    第二日,张叔找到买家,把店铺卖了五十万大钱,折合成银两和几匹绢。李白说什么也要把绢留给张叔,道:“你不用我张婶以后怎么办?”张叔动动嘴,终是留下了。“我就不送你了,我想多陪陪夫人孩子。”

    “应该的。”李白道,“告辞了,张叔。”

    张叔点点头:“你和你父亲很像,别落了你父亲的名声,珍惜你父亲留下的东西。我听你父亲说你诗作的好,作出声名来,让我有生之年也能听到李太白的诗名。”

    “哎!”李白眼眶打着泪花点头。

    “或许我能多活几个月,真不想死……”

    李白胸中沉闷,回到了江夏渡口,他突然很想见一见故人,想起元丹丘和岑夫子可能在庐山,他决定去看看他们。

    李白一路乘船到了九江,下了渡口去往庐山。

    庐山确实风景绮丽,山清水秀。李白找到一个道观,叩开门出来一个道童,李白行礼问道:“丹丘子可还在此处?”

    那道童还礼道:“丹丘子道长昨日到颖阳山去了。”

    李白没遇到故人有些失望,道:“多谢。”

    “施主客气。”那道童关上门进去,又推开门道,“施主可以去看看庐山的瀑布,很漂亮的!”

    李白心中一暖,微笑着点头。那道童关门而去。

    李白听见瀑布的水声,循着水声去找道童所说的瀑布,转来转去,转过一口忽见柳暗花明,瀑布的水声忽然变得震耳欲聋,一条瀑布高高地悬在峭壁上,瀑布落在潭中激起数米高的水花,一道彩虹立在瀑布前,一条川流和潭水相连,流向远处,绕过青山。李白遥遥地望过去,忽然想起一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景入心间,情至深处,诗意自然浓……

第63章 金陵() 
李白四处游玩了庐山,倒真的觉得这个地方很不错,日后若是隐居,这里是个好去处。

    李白游玩一日,不觉天已经黑了,李白走到寻元丹丘的道观,心想着在这寄宿一晚,明日赶路。

    李白叩开门,还是那个道童开的门,道童见李白问:“施主怎么又来了?还有什么事吗?”

    “天色已晚,我想在这里留宿一晚,不知道可不可以?”

    “我去问问我师父。”道童道,“你且在这里等会。”

    “不急。”李白忙道。

    道童关上门,不就又开了门出来,行礼道:“施主请进,师父说施主不嫌弃道观寒碜,就进来住一晚便是。师父还说想见见你。”

    李白问:“尊师名号是?”

    “尊师被称作紫阳真人。”

    李白点点头,跟着道童见了道观,道观很是简陋,院子的杂草无人清理,遮住小路,狭窄的小路通向大堂,大堂里一位道长手持拂尘坐在蒲团上,见李白前来起身行礼,“公子就是太白吧?丹丘子师弟经常提到公子,公子果然气宇不凡。”紫阳真人看着李白剑眉正气凛然,双目炯炯有神,挺胸直腰,气宇轩昂。真的觉得李白非寻常人。

    “真人谬赞了。”李白行礼,谦虚道。“见过紫阳真人。”

    “公子来的不巧,丹丘子昨日才动身离开。”

    “是啊。”李白也并不多么失落,“不过有幸见识到庐山风光,算是不负此行。”

    “庐山风光确实多变而绮丽。”

    “嗯,庐山云雾缭绕,飞瀑悬挂,奇峰秀丽,确实是个世外之地。”

    “施主若能多呆几日,就能看到庐山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变化,远近高低,春夏秋冬,各不相同。”紫阳真人希望多留李白几日。

    李白婉拒道:“日后若有机会,一定来这儿住个几年,到时候真人肯收留就好。”

    紫阳真人笑道:“一定。不知太白要去往何处?”

    李白道:“我和一朋友约好去往金陵一带,而后去安陆再去寻个朋友。”

    “安陆?我过些日子可能去那里,那里的裴长史是我好友,他即将升任,邀我我去参加他的烧尾宴。”紫阳真人道,“说不定我们还能碰上。”

    “到时候我去寻真人便是。”李白笑道。

    “一言为定。”紫阳真人觉得自己和李白一见如故,对这个后生很是喜欢。

    李白和紫阳真人对饮畅聊到很晚才睡下,第二日接近中午时,才动身告辞。李白对紫阳真人的热情款待很是感激,不舍地下山去了。这次来访元丹丘虽然不遇,但这庐山的秀丽的山水和热情的人,让李白的心情大好。

    李白折返九江渡口,又在此租了一条小船,小船扬起帆,顺流东下,太阳自南向西一点点偏移。李白行至芜湖,一路的平原突然江边两岸拔地而起两座大山,水流变得湍急起来,小船扬着帆顺着楚江飞速直下。李白不由自主地吟出一首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朴实的船家听了夸赞道:“公子你这首诗作的好哇!”

    李白笑着问道:“哪里做得好?”

    “我能听得懂!”那船家憋了半天才又道,“说不上来哪里好,就是好!”

    李白微笑着负手而立,看着江上映着帆船的影子,夕阳照射着江水,远处天水相接,看不到尽头。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这首诗被以后过往在这里的船家编成歌谣传唱着,一直传唱到了一千多年后,这是一个伟大诗人来过这里的证明……

    “江宁到了。”行至深夜,船家把帆船贴近渡口,说道,“夜深了,恐怕宵禁了,公子要不在这船上将就一宿,明日再进城?”

    李白一想自己这时也找不到住处,道:“也好,多谢小哥了。”

    “公子是个大诗人,不嫌弃我就行!”船家道。

    两人躺在船上,李白见船家没有什么遮盖身子,毕竟后半夜,夜间江水有着寒气,李白从行囊里拿出一件衣服让他披上。船家不好意思地道:“公子太客气了,我这样习惯了。”

    “盖着吧,夜里凉。”李白塞给他。

    船家接过去感谢道:“公子真是个好人。没想到公子是个诗人,还能体恤我这个穷船家。”

    这船家也是个和李白一样的人,开了话匣子就合不上。李白笑问道:“诗人也没那么高高在上吧?”

    “公子自然是亲近百姓的人物,但我见过好多文人,都对我们这些小人物不屑一顾的。”船家道,“金陵城也有许多书生文人,即使比我还穷酸,也还是端着文人架子,仗着肚子的学识瞧不上我们这些粗人的。”

    “假清高罢了。”李白发出一声哂笑道。

    “对,就是清高。”船家诚心道,“像公子这样作诗作得好,还这么亲近的文人我没见过几个。”

    “金陵这样的文人很多吗?”

    “每日都有这样的人赶往外地找肯为寒门士子举荐的大人物干谒拜访的。”船家道。“一得到举荐就鱼跃龙门了,更加趾高气昂了。我见过被举荐的人和更多没有得到举荐的人,那叫一个天一个地。我觉得都还不如进京赶考科举的人,好歹凭自己本事争取。”

    李白心里苦笑一声,自己怕是这辈子也不会科举。

    “你娶妻了吗?”李白转移个话题,“看你年岁和我差不多大。”

    “孩子都三岁了。”船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再从这儿拉一客我就回家看他们娘俩。”

    李白有些羡慕,自己也该有个家了。

    一夜过去,李白和船家都醒过来,船家小心地把李白给的衣服叠好还给李白,李白登船上岸,对船家行礼道:“告辞了,祝你有好买卖。”

    “多谢公子。”船家学着李白的样子行礼,高兴地道。

    李白笑着点点头,进了金陵城。

    金陵城乃是六朝旧都,繁华无比。秦淮河从城中穿过,河两岸常有奏乐弹唱之声,于是诞生了后来那首有名的《泊秦淮》。李白忽然想到,金陵虽然繁华,但也是历经兴衰,固然是六朝古都,但也常遭受战乱,有得有失,天意使然。

    李白走进城中,城中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的商贩叫卖声。李白看到了不少外国人和胡人,不得不感慨唐朝的开放。李白先找到旅舍,交了半月房钱,这城中的物价也比别处贵啊。自从李白丢了一万大钱,就对钱这东西开始重视起来。

    虽然心疼钱,但李白仍然按捺不住想要游一遍金陵城的心情,唐朝如此繁华的金陵,不游一遍不是太可惜了吗?

第64章 繁华?贫穷!() 
李白在金陵城中走着,发现金陵有许多特色的小吃啊,尤其是鸭子的做法,李白走了不长一段路,就看见了许多做法:鸭血粉丝汤,板鸭,还有被誉为“六朝风味,白门佳品”的盐水鸭。还有其他的特色小吃,李白看得眼花缭乱,肚子发出咕咕的叫声,饿了……

    李白打算找一个摊位吃些东西,走着走着却发现一个书生打扮的人在卖鸭血,身上类似围裙的东西可能是长期处理鸭血的缘故,到处是红渍。李白走过去,那人见李白过来欣喜道:“公子,你要来一碗鸭血粉丝汤吗?”

    李白点点头,问道:“冒犯问一句,我看兄台是个读书人,怎么在这里摆摊?”

    那书生脸色黯然,道:“这里有许多像我一样的读书:人,只因为家境贫寒,才出来摆摊卖些吃食来维持生计。平常我也是不穿这身衣服,不过今日是金陵诗会开始的日子,我怕来不及回家去换,这才穿着这身衣服,一会儿就直接脱下围裙就过去。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