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李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关系。”李白道,“这件事就拜托你了。”

    “交给我吧。”韦县尉道。

    “那就告辞了。”李白道。

第234章 蹉跎三年() 
李白出了县衙,突然心血来潮,想要跟踪张超和岳不拘,看看这两个老狗是不是每天想着怎么对付自己。

    李白去了张家,小心翼翼地跟着两个人,李白趴在屋顶上,偷听着两人的对话。

    “没想到许厚延那老狐狸临死前还有这一手。”张超道。

    “许厚延毕竟执掌了许家这么久。”岳不拘道,“这次也就罢了,许家虽然已经废了,但还是有些亲朋好友的,再接手了他们的家产,恐怕就要惹得这些人来插手了。”

    “可怜我的女儿,就这么白白死了。”张超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然死在了自己的丈夫手下。

    “你女儿做事太不干净了。”岳不拘道,“害别人还留下把柄,岂不是找死?”

    “你还说!”张超道,“要不是你的馊主意,我女儿也不会死。现在许家的家产没得到,我女儿还死了。”

    李白在屋顶上紧紧咬着牙攥着拳头,果然是他们的主意。

    “好了!”岳不拘不耐地道,“这次我们虽然栽了个跟头,但也不能就这么让李太白这么轻易地得到这笔家财。”

    “你还想怎么做?”张超问道。

    李白在上面听着,这个时候两人却压低了声音。

    李白蹑手蹑脚地下了屋顶,想了许多之后,李白直接去了郝家。

    郝处俊一见了李白就着急问道:“你这些日子去哪儿了!自己的岳父的尸身都放在那儿不管!”

    “是我不孝。”李白躬身道,“我这次来是为了感谢郝伯父的。”

    “唉。”郝处俊叹气道,“我知道你的妻子走了,你节哀。许家一夜间遭受如此大变,令人痛惜啊。”

    “谁也没想到,许家大操大办迎娶的妻子,竟然是引狼入室。”李白的笑容有些狰狞。

    “这次张家真是过分了。”郝处俊道,“你找我是来报复他们吗?”

    “不是我想报复。”李白道,“是张家还不死心,张家背后是王刺史的人做推手,张家不过是个被利用还愚蠢不知的棋子。”

    “王处策?”郝处俊问道,“他为什么对付许家?”

    “为了我。”李白道,“这个王处策不容人啊。而且这么做也是为了对付安州的大家族,许家不过是第一个被杀鸡儆猴的例子而已。”

    “这个刺史不简单啊。”郝处俊道,“你想怎么办?”

    “我不想和他们斗了。”李白道,“他们的想法我也能猜个大概,大不了就是想用以前的法子,降价来破坏我许家的商铺生意。我想把这些商铺卖出去。”

    “这可都是许家的祖业啊!”郝处俊道。

    “没办法,和他们一直僵持亏损更多。”李白道,“而且我真的不想和他们斗下去了。”

    “好吧。”郝处俊道,“我给你联系关系还不错的几家,尽量给你高一些的价格。”

    “我还想把地产也卖了。”李白道,“这些田地也没人打理,没有人去收租了,给明月奴和平阳留些百亩就行了,剩下的全都卖了。”

    “这个要多些时日,许家的田地这么多,一口气谁也吃不下,只能慢慢转出去。”郝处俊道。

    “无所谓。”李白道,“我只有一个要求,这些产业,张家一点也别想捞到。”

    “我答应你。”郝处俊道。

    李白深深地鞠了一躬行礼道:“多谢郝伯父。”

    “你不必谢我,我和许厚延那老小子也是多年好友了,如今却要亲手处理的一生守护的产业。”郝处俊唏嘘道,“没想到贵如郝许的许家,一夜就消失了。不知为何,我突然想到了唇亡齿寒这个成语。不知道我郝家是否也会这样。”

    李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得说了几句告慰的话,告辞回了白兆山。

    小依等人等候着李白回来,李白回了白兆山,既感到一些温暖却又有一些伤心。

    李白问道:“都没吃饭吧?我去给你做饭。”

    小依道:“我来帮你。”

    李白看着小依,这个文文弱弱的小姑娘,以前一直甘愿跟在许萱屁股后面无怨无悔,如今却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不知道是她有意无意,李白看得出来她在模仿生前许萱的一言一行。

    “好。”李白点点头。

    李白在厨房做着饭,身边小依给他打着下手,李白真有种恍惚的感觉,许萱就在自己身边。

    “良人,我昨天做了一个梦。”小依道,“我梦见了许萱姐姐。”

    李白看着小依,问道:“梦见她什么了?”

    “我梦见许萱姐姐告诉我,让我好好照顾你。”小依道,“好好照顾伯琴和平阳。”

    李白添着柴火,默不作声。

    小依走到李白身边,双手放在李白身上:“良人,你可以把我当成小姐。”

    “你不是她。”李白站起身来,出了厨房在院子里看着星空。

    老天啊,你为什么带走了我的萱儿。李白默默地想到。

    魏颢三人看着师父的样子,知道师父又在想师母了,没有人去打扰他。

    “饭熟了,吃饭。”李白却很快自己回过神来。

    饭桌少了许多话语,许萱在时,饭桌上总是热热闹闹的,三个师兄弟总是抢着饭菜,吵吵闹闹得夹杂着李白的呵斥声和许萱铃铛似的笑声。

    而现在三个人只老老实实地扒着饭。

    接下来的日子沉闷而压抑,李白依旧和往常一样,一大早起来督促魏颢等人练剑,下午开垦那片土地,晚上讲学。虽然和往常一样,但是师兄弟三个都很憋闷,看着李白不苟言笑的面孔不敢造次,下午垦田的时候,李白也不讲故事了。

    自从许萱走后,李白就不肯笑了。而原来李白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韦县尉来了,告诉李白他有个亲戚想在安陆买个宅子,并且同意留下那些下人,善待他们,只是他们没有多少钱,给的价钱很低,李白同意了。

    郝处俊来了,告诉李白那些店铺都有人接手,需要李白签字画押,至于田地,郝处俊道还要多等一段时间。许家的商铺郝处俊给的价格还不错,李白也同意了。

    没过多久,许家的产业完全转手出去了。李白看着那些钱财,直接扔到了地窖里。

    李白每天晚上,都要去许萱的坟前坐一坐,喝着酒说着话,似乎许萱就在他身边。

    李白总是回忆起第一次见许萱的时候,在船上那个羞答答地小姑娘,向自己索要诗集的样子。

    李白一首诗都没有写出来,他总是想写几首悼亡诗给许萱,可是写不出来。李白这才知道,真情到了极致,诗可以是连写都写不出来的。每当李白想要动笔的时候,总是觉得心里读堵着什么东西一般,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就这样,李白蹉跎了三年。

    刘正和张阳在这期间,也离开了白兆山,去参加了府兵。只有魏颢依旧跟着李白。

    白兆山上一时冷清了许多,直到明月奴长大了一些,整日在白兆山上撒欢玩闹,李白脸上才有些笑容,白兆山上才有些人气。

第235章 决定出仕() 
一晃三年过去了啊,李白站在白兆山上看着远景想到。

    “师父,回去吃饭了。”魏颢道。

    李白点点头,三年过去,魏颢和李白都蓄了胡须。

    李白和魏颢下了山,五岁的明月奴和四岁的平阳一前一后屁颠屁颠跑过来,“爹爹!”

    “哎!”李白左右一边一个抱了起来。

    “姨娘说有客人来了。”明月奴道。

    “爹爹知道了。”李白微笑着道,抱着两个孩子回了院子。

    “良人,韦县尉来了。”小依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不再像个少女,真的成了个农家妇人了。

    “太白,好久不见。”韦县尉道。

    “好久不见。”李白点点头,放下两个孩子,让他们去找小依去了。

    “没吃饭吧?”李白道,“在这儿吃个饭啊,有话在饭桌上说。”

    韦安点点头。

    小依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屋子里。

    韦安上了院子的饭桌,看着饭桌上简单的菜,道:“太白近年过的这般清苦吗?”

    “不算清苦。”李白道,“饭菜够吃就行了。”

    魏颢道:“我去再做两个菜。”

    李白点点头。

    韦安对李白道:“王处策回长安了,做了侍郎。”

    李白点点头,不言其他。

    “太白,你真的不肯出仕了吗?”韦安问道。

    李白摇摇头,道:“我没有那个心思了。”

    “可是你的志向才学,全都抛弃了?”韦安道。

    “我只想在这白兆山下,过完这一辈子。”李白道。

    “真是可惜啊。”韦安惋惜道,“你的才学胜朝堂上人数十倍,就这般消沉了。”

    “我厌倦了争斗。”李白道,“也不想施展什么抱负了。”

    “你就甘愿让王处策这样的人在朝堂之上乌烟瘴气?”韦安道,“朝局已经不稳了啊,前几日张九龄被罢相,太子即将被废。我大唐看似盛世气象,实则中空衰弱。圣人这几年也不像以前一般勤政安民,整日修道,沉迷后宫。百姓疾苦啊!”

    “自有人去争,去保。”李白道,“你我何必担心?”

    “唉。”韦安长叹一口气,“我希望你有朝一日,还能恢复原来的志向,还能捡回那颗报国忧民之心。不久,我也要离开这儿了,我想在我离开前,还能劝说你两句。”

    “你也高升了?”李白问道。

    “是平迁。”韦安道,“我去青阳县接着做这个小小县尉,网出王处策临走前,提拔了岳不拘,把我调走空出安陆县尉一职。以后安陆的县尉就是岳不拘了。我也是担心,岳不拘仗势欺人,你受他的无名罪。”

    “我现在这副样子和他无冤无仇,也威胁不到他。”李白道,“他还欺侮我做什么呢?”

    “你好自为之吧。”韦安见实在劝说不动李白,只得作罢。

    韦安走了,李白一个人想着他的话,不知道岳不拘是不是还要招惹他。

    李白心里升起一股愤恨,又被压了下去。

    安陆许家的事传到了李白的朋友那里,岑勋,元丹丘都寄来书信宽慰,元演也寄来书信,劝说李白到太原生活,但被李白婉拒。

    韦安走后,迁到铜陵的孟县尉也听说此事,并得知李白在妻子去世后,日益消沉,蹉跎岁月,也寄来了一封书信,并激将李白,斥责道不应浪费才华,蹉跎岁月。

    自从韦县尉走后,李白一直思考是否出仕的问题,三年岁月,李白头一次重新燃起了出仕的念头。

    李白在给孟县尉的回信写道:“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

    韦县尉走后,岳不拘做了安陆的县尉,李白万万没想到,这岳不拘上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官府的名义,将李白的隐居在白兆山的地方征收过去。

    李白怒不可遏,在这里生活了六七年,辛辛苦苦开垦出一片乐土,竟然要被你一句话收走?

    或许,是时候入世了。李白想到,起码不能再任人宰割。

    宋之悌向李白推荐了韩荆州,若是出仕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