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李白-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天南抓住李白的衣袍,“不行,你父亲让我照顾好你,他可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了!我去!”

    李白抓住大伯的手,心里一颤,这手老筋突出,不少老皮老茧,如同古松皮一般,“大伯,你年事已高,我不能让你去!大伯,我已经失去了母亲,万万不能失去父亲啊!”

    李天南浑身颤抖,另一只手抓住李白的腕子,道:“和你父亲,平安回来!”

    “是。”李白和李天南松开手。

    李白道:“我走了,大伯!”说完就出了门。

    “一路保重啊!”李白身后传来李天南苍老的声音。

    李白寻得快马,一路疾行,打算走绵州到梓州的官道,直接到剑阁,李白刚入官道,发现官道上遇到不少流民逃难,他向一个穿着破衣烂衫的老大爷问:“老翁,为何这么多人流离失所,奔波流离啊?”

    那老大爷气喘吁吁地道:“家乡闹瘟疫了,死了不少人,不能呆了。”

    “瘟疫?”李白瞪大眼。“老翁,你家乡在哪儿?”

    “武连镇。”

    “武连镇不是在剑州吗?”

    “对啊,突然就来了瘟疫,传播的还很快不少人就那么死了,连收尸的人都没有,自己家人都不敢去啊。”

    李白看着流民的方向,前面是三合镇那边啊,江油也恐怕瘟疫横行了。此行如何经过?

    李白越向剑阁方向走,逃难的流民越来越少,再往前,官道上领跑更多的不是活人,而是尸体。李白越走越怒,这里的官员不管一管吗?

    李白来到江油县,到了这里,才发现有一批衙役戴着白色麻布掩住口鼻在不断向城外运尸体。一个衙役抬着抬着,头脑发昏倒在地上,嘴唇变紫。其他衙役面无表情,麻利地把他抬到死人堆里,似乎这动作做了无数遍。

    李白过去问:“他还没死,怎么不救他?”

    一个衙役冰冷的目光投过来:“能救早救了,要不你来救?”

    李白看着这些尸体,都是嘴唇发紫,脸色苍白,似乎经受过极致的寒冷,这是什么病?

    衙役不再理会李白,继续拉着尸体走,一路上遇见死人无数,我开始痛悔自己在现代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读死书,喝酒玩乐,不会实际东西,这种病在现代应该好治吧……

    李白接着前行,街上冷冷清清,一些商铺没来得及收拾,商品就那么搁置着。他来到县衙,县衙空空荡荡,杂乱不堪,桌子椅子随意搁放。

    李白面带忧色,朝县衙喊:“这里的县尉呢,有人吗?”

    一个同样带着白色麻布的人从后堂走出来,“你找县尉干什么?”

    “我想求他一封书信,去剑阁求救,拨一些士兵一起处理尸体。”李白道。

    那人道:“县尉也去搬尸体了,他妻子不幸也染了瘟疫,但那边得由他主持工作,他叫我回来把他妻子的尸体也搬走。”

    李白身子一颤,“妻子死了都不回来?”

    “不可能回来,县尉的长子次子都死在搬尸体的路上,但还得搬,不搬走这些尸体,疫情就越来越重,长此以往,不仅整个江油,整个绵州都会陷入瘟疫之中,怕是十年八年都不会有人居住。但是人手太少了啊!”

    李白看着县衙挂的青色匾额,上面写着“一心为公”四个大字,李白神情肃穆,“大叔,请您带我去见县尉,求救,刻不容缓。”

    “好!”那人爽快地道。

    那人带着李白来到三合镇的一个村落,道:“三合镇这里是瘟疫最开始发现的地方,也是最严重的地方,郑村因为匪患,整个村子被屠戮,后来邻村有几家迁了过来,都在这次瘟疫中死了。第一例病人就在郑村,后来附近几个村子都染上了瘟疫,连畜牲都不能避免,都死了。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空村子。”

    郑村怎么这么多灾多难?李白想,先是饥荒,后被北川匪屠戮,现有染上瘟疫。

    李白远远地看见几个老者从村子里抬着一具尸体,那人道:“那个前面抬着尸体的就是县尉。”

    李白走过去:“草民拜见大人。”

    那县尉四十多岁,被麻布遮住口鼻,露出一对疲惫的眸子,道:“你是谁?来这危险之地干什么?”

    “大人,恳请您为我修书一封,我愿去剑阁寻求兵士,来此帮忙清理瘟疫。”

    县尉不理李白,抬着尸体放到车上,他看着李白,道:“你看这些人,都是一些年迈之人,是附近村子运气好幸存的人,还有一些年轻人也活了下来,却都跑了。”

    一个老者喘着气道:“我们年纪大了,活不了多少时日,这一把老骨头交代在这,能为县尉添一份力就好。年轻人,还有大好韶光,不愿在此险地,也情有可原。你也走吧。”

    县尉道:“你听到了?快离去吧。你以为我没有求救吗?听说剑阁边关不稳,士兵本就害怕沾染瘟疫不愿来,这次更有借口不来了。快,回家去吧啊。”

    李白拱拱手:“恳求大人,修书一封,我一定把人手带来。我必去剑阁,必带人来。”

    那县尉刚想说什么,从村子突然窜出一黑衣人同样蒙着白色麻布,拿着剑刺向县尉。李白大呼:“小心。”

    李白冲到县尉身旁,拉开县尉,险之又险地避开。李白拔出剑冲了过去,与那人拼斗起来,过了几招,李白看着那人眼神,似有些熟悉。

    “你是什么人?”李白喝问,看样子那人和他年纪相仿。那人不做声,狠狠地看县尉一眼,又看看李白,挥着剑纵身逃离此地。李白追了几步追不上,只得作罢。

    “少年,你没事吧。”县尉镇定地道。

    “我没事。”李白收起剑,“大人,这人怕是有预谋来行刺。”

    县尉不在意地笑道:“杀了就杀了,死了好,不仅能扔下这摊子事,还能见到妻儿。”

    李白再次行礼:“恳求大人为我写一封信。”

    县尉见李白有这本事,点点头:“好,我为你写一封信。”

    李白得书一封,拜道:“大人切莫小心,江油百姓还仰仗大人,保重!”

    县尉挥挥手:“去吧,一路小心。”说完又去抬尸体了。

    李白飞身上马,一路奔驰。

第22章 剑门告急() 
绵州,一处破落的村子。

    “杀掉他了吗?”一个黑衣人蒙着面冷冷地问。

    “没有,有人阻拦。”另一个稍微矮小的黑衣人道。

    黑衣人幽蓝的眼珠看着他,“别忘了,你家人是怎么死的。”

    ……

    李白终于来到剑阁,

    李白牵着马想要进城,守城兵士喝问:“你是什么人?进城意欲何为?”

    李白施礼道:“两位大哥,我是昌隆人士,我父亲在剑阁游商,听闻剑门关造吐蕃侵犯,恐有连累。还望两位大哥让我进去。”

    一个兵士道:“奇了怪了,别人都巴不得出城,你倒求着进城。”

    另一个道:“还有如此孝顺之人,让他进去吧。”

    “多谢两位大哥。”李白一喜,要牵马入城。

    “对了,你近来身体无碍吧?”一个士兵突然问一句。

    “放心,”李白道,“身体健康。”

    “去吧。”

    剑阁虽说是小城,但城中商铺数百家,李白见道路上行人稀少,也无法问询。幸好城中人不少去避难的,商铺关了不少。李白只得一家一家询问,却苦寻无果,不由得着急起来。父亲啊,你在哪儿啊?

    “先生,你曾见过一个四十多岁多的男人前来游商吗?可供一些西域商品。”

    “没有没有。”

    李白心急如焚,眼看日落西山,还不见父亲的踪影,他一家家询问,一家家都说没有。李白进去下一家,却见一干人正苦苦哀求店主,为首不是自己的父亲是谁?

    “求求您了,剑阁一旦不保,整个剑南道都将陷入吐蕃铁骑之下,求求您,给剑门关的将士送去一些粮食吧。”

    店主也恳求道:“给了他们,我卖什么?这年头兵荒马乱的,粮食最为金贵。我白送给他们,自己怎么活?我还上有老,下有妻儿呢,你快走吧。”

    李白进来道:“倘若吐蕃攻进来,你的粮食会被吐蕃人抢走,不仅你的老母亲,你的妻儿,甚至你,都能被吐蕃人屠戮殆尽,还有剑州、绵州、梓州三州的百姓都会被杀得一干二净,到时候,还有谁,去买你的粮食!老板,你糊涂啊!”

    “白?”李客瞪大眼睛,“你怎么来了?”

    李白忙道:“哎呦,父亲,吐蕃进犯剑阁,剑阁势危,你怎么还在这儿啊?”

    李客忧心地道:“正是因为剑阁被侵,我才在这儿!剑阁久不被侵扰,粮草囤积不多,剑州听说又被瘟疫覆盖,兵源已断,更缺乏人手运送辎重,只能依靠剑阁现有的粮食撑一会儿了。”

    李客哀求那老板,道:“店家,眼下吐蕃大军进攻剑门关,倘若无粮草接济,将士军心不稳,怎能抵挡吐蕃进攻,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啊!”

    那老板似是下了很大决心,一拍手,“好吧!我这点粮食比三州百姓算的叫什么?只是这点粮食也是杯水车薪啊!”

    “有就不错啦!”李客对另外几个人道,“有劳各位店家,你们的大恩大德,在下带三州百姓,谢过!还请大家赶紧派人把粮食送到剑门关。”

    李客拜托人送了粮食,对李白道:“你快回去照顾好你大伯他们,这里危险,不能久留。”

    “父亲,大伯他们我都嘱托好了,我们一起回去吧。”李白恳求道。

    李客坚决拒绝:“不行,我还得再去找几家卖粮食店铺,求他们送过去。李白,快回去!”

    李白跪下恳求道:“父亲,已经够了,你一个人做的已经够多了,跟我回去吧,父亲,母亲走了,我不想你也离开我啊!”

    李客喝道:“白!社稷存亡之刻,百姓危亡之秋,怎么能舍大家而顾小家!回去!”

    “不行,”李白沉声道,“父亲不回去,那我也不回去,我在这儿也能尽一份力,父亲,大家小家我都要顾!”

    李客颤抖的手扶起李白,“好,好儿子!走!”

    李白点点头。

    又游说了几家粮铺后,两人跟着运粮的队伍来到剑门关,剑门关里有不少伤残兵士,一些人就在街边吃饭。

    李客等人送来的粮食让不少士兵心生感激,剑门关的校尉王璨正儿八经地向李客等人行了个军礼:“多谢你们送来的粮食,起码它让我们知道,这剑门关身后百姓是值得保护的。”

    众人皆说不敢当。

    李白想起江油县尉的书信,小声对李客道:“父亲,我要见剑门守将。”

    “有事相商。”李白回答,对王校尉行了个礼:“校尉,不知剑门守将刘威将军在哪?我找他有要事相商。”

    王校尉打量着李白,道:“什么事对我说就行了。”

    李白客气地回道:“恐怕将军不能做主。”

    王校尉刚想发作,李白道:“校尉,我要商量的是粮草之事。校尉,剑门关的粮草之事有恐怕是最大的事。”

    王校尉抓住李白衣领贴近了低声道:“小子,别胡说,小心我治你扰乱军心之罪。”

    李白不慌不忙地低声道:“校尉,你我心知肚明,剑门关的粮草,加上送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