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李白-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山传来一群飞鸟从茂林中窜出。

第16章 三人行() 
“嗯,”赵蕤笑道,“这是我年轻时的兄弟,是我大哥,大哥,这是拙荆,芸娘。”

    两人相互行礼,赵蕤道:“劳烦夫人去准备些酒菜来。”芸娘点点头,去了厨房。

    两人进了院子,在一木桌前坐下。

    “这木桌木凳,太宾都是自己做的吧?”

    “不错。”赵蕤点头,“花了不少时间。”

    “太宾真是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李客笑道。

    “的确很清闲。你呢,最近怎么样?”

    “还好,”李客黯然,“月儿她走了。”

    赵蕤回想起那个活泼善良的女子,安慰道:“人命由天自有定数,相信大嫂那么善良的女子会在那边过的很好的,节哀。”李客面无表情,但赵蕤感觉得到大哥难以言表的悲伤。

    “我听说你有一个儿子,诗文无双,还精通剑术,北川匪都给他剿灭了。”赵蕤主动转移话题。

    “哪有这么厉害!”李客摇头道,“不过能写几首诗,会些剑术罢了,北川匪被灭还要归功于他的师父,我也没见过他的师父。”

    “令郎的师父确实是高人。”赵蕤称赞道。

    “你认识小儿的师父?”

    “几年前有幸在戴天山区见过那位道长一面,还帮过我,神仙一般的人物,逍遥纯真。前些时候听说了令郎带着蜀州刺史灭了北川匪,打听了一下,原来是那位道长收了令郎为徒,合谋除了北川匪。”

    “听小儿说,他师父故去了。”

    赵蕤不得感慨,“人生无常,难免有许多憾事。”

    李客点点头。

    芸娘端上酒菜来,两人在小院中畅谈近况。

    “你是想让我去给令郎做个师父?”

    “没错,”李客道,“小儿顽劣但有些天赋,尤其是作诗,似乎是诗仙下凡,每每作诗,有如神助。但他并不懂利用自己的天赋,也不懂得处理人情世故。他如同一块璞玉,等待着去雕琢。太宾精通诗书,纵横捭阖之术,当年一别,你游走于各地,也专长于交游,我希望白在你的教导下,能得你十分之一二的本事,不至于日后太过艰难。”

    赵蕤思索着,“我这几年正在修撰一部书,也快写完了,过几日我要去大明寺找圆未和尚,在那住三五个月,让令郎去那儿如何?先看一看眼缘,结为师徒也是要看缘分的。”

    “正好!”李客一拍手,“小儿就在圆未和尚那儿,小儿心浮气躁,我让他跟着圆未和尚念念经,静静心。”

    “那就再好不过了。”赵蕤笑道,“这第一步的缘分已经有了。”

    两人商议一番,李客告辞。

    “我们可说好了,过几日你去大明寺的时候,把小儿收入门下。”

    “那也是看缘分的!”赵蕤道。

    李客一笑,“告辞了。”

    “告辞。”

    李客上了马车,马车渐行渐远。

    芸娘问赵蕤:“良人,你怎么知道李客大哥今日来这儿?”

    赵蕤笑道:“我前几日拜访李府,说大哥去了梓州,推算路程,也该这几日回来。”

    芸娘不解:“这么说你是有意等着他?”

    “自然。”

    “为什么?而且你也从没说滚要去圆未和尚那儿。”

    “我的书既然写完了,”赵蕤轻松地道,“也该干点别的和写书差不多的事。”

    芸娘是个聪颖的女子,“你是说你早就想收下李客大哥的儿子当徒弟?”

    赵蕤笑道:“不错,修书是为了将自己的理念传承后世,育人也是如此,更何况我已步入天命之年①,应该收个关门弟子了。”

    “原来你早就想收人家为弟子了,还说什么缘分憋着人家。”

    “我也不能上赶着收人家儿子当徒弟啊!”

    “你啊,越老越傲气。”芸娘嗔怪道,“不过,大哥家的那个儿子真如你说的这么厉害?值得让你费心思变着法子收徒?”

    “那个孩子啊,”赵蕤哈哈一笑,“确实让人感兴趣得很。”

    两人回了院子,山中重归寂静。

    李客回到家中,问下人:“白在哪儿?”

    “公子去了大明寺,听说要多呆几日才回来。”

    李客点点头,进了内室,心想过几日也要去大明寺看看,恐怕那时太宾已经和白见面了。也好久没见圆未和尚了,这一次和往日的好友又重新聚在了一起,李客陷入回忆,那时候三人行大漠,任侠于江湖,多么逍遥快活!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有的人已经不在了,月儿,我好想你。多想重新回到我们刚在一起的日子。李客咳嗽几声,靠在床边,佳人似乎仍在床上熟睡……

    李客不在的这几日,李白在大明寺跟着父亲的好友圆未和尚修行。圆未和尚是个慈眉善目的大和尚,我印象西游记里面的弥勒佛就是这个样子。但圆未和尚常常是不苟言笑的,给李白讲解着金刚经②啊什么的,一本正经。李白开始感觉还挺有意思,但越听越无聊,偏偏走不得。

    这日圆未和尚给李白讲着法华经③。“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李白好奇地问道:“人真的有过去身吗?”

    圆未和尚双手合十道:“或许有,或许没有。”

    李白若有所思。

    “师父,有人来找您。”一个小沙弥走进来说。

    “随我出去看看。”圆未和尚道。

    李白跟着圆未师父出去,却见大殿前一男一女站在那儿,男子器宇轩昂,长髯飘飘,女子温婉大方,细眉淡妆。

    “圆未,许久不见!”

    “二哥!”圆未和尚乐得大笑,脸上的肉挤在一起,道,“今日怎么舍得来我这儿了?”却原来是赵蕤夫妇来到了大明寺。

    李白看着圆未和尚目瞪口呆,这大和尚刚才是笑了?他终日板着个脸跟我欠了他一万大钱一样,竟然舍得笑了。不过这一笑和弥勒佛更像了。

    “我来此住个三五月,你不介意吧?”

    “不介意!”

    “圆未,这个少年是何许人也?”赵蕤指着李白问。

    “这就是大哥的儿子,那个设计灭了北川匪的李白。”圆未道,“大哥说他杀伐气太重,扔到我这静静心,不过这小子性子太飘,不是个当和尚的料,倒和你挺像。”

    李白心中腹诽,但面上恭敬地道:“见过叔父,北川匪是师父设计剿灭的,我顶多报了个信。”

    赵蕤称赞:“尊师确实非同常人,逍遥自在,神仙般的人物。”

    李白疑惑地问:“您认识家师”

    “先前有缘见过尊师一面,他曾指点一二。”赵蕤道。“圆未,你也认识,就是我们刚到蜀地遇见的那个道士,他指点我前往裂天峡,读了不少书,学了这身本事。”

    “我知道,道长在小匡山,常来大匡山和我师父慧觉大师交游。”

    李白神情一动:“圆未师父,您可曾听过家师的名姓或是道号?”

    圆未和尚摇摇头:“不曾听过。”

    “伯父呢?”李白看向赵蕤。

    “尊师从未提过自己名号。”

    李白神色黯然。

    赵蕤正色道:“继承衣钵,尊师重道就好,不必强求名号。”

    李白明悟,点点头。

    “说得好,”李客走进来,“二弟三弟,当年三人行,终又再聚首。”

    圆未和尚和赵蕤行礼:“大哥!”

第17章 岑夫子,丹丘生() 
李客大笑,三人相拥。

    李白看着父亲高兴的样子很开心,自从母亲去世之后父亲再也没怎么笑过。还好父亲还有这样的兄弟,也许会冲淡父亲的悲痛。

    不过圆未大和尚太逗了,弥勒佛圆滚滚的肚子几乎要把父亲和赵伯父弹开。李白突然想起自己的杂毛了,前往任城前他把杂毛送回了眉山,杂毛走的很落寞,他这个主人和杂毛相处的时间怕还没有杂毛和青莲姐相处的时间长,一直都是青莲姐喂它东西的,青莲姐走了,杂毛两天饭都没吃。李白实在看不下去,加上此去任城路途遥远,就把杂毛送回了眉山。

    不知道杂毛怎么样了,李白想。他对着和好友重聚的父亲道:“父亲,我先退下了,你们三个难得相聚,好好聊聊吧。”

    李客看着李白越来越懂事,欣慰地点点头。

    “我也出去了,圆未师父,厨房在哪?我为你们做几个菜。”芸娘道。

    “在后院,劳烦夫人。”圆未行礼。

    李白和芸娘把时间留给了这三个人,二十多年不见,有很多话要说。

    圆未和尚道:“我们也去后院,那有一小片竹林,少有人来,我们去那儿。”

    三人去了竹林,就那么席地而坐。坐谈一会儿,芸娘端上一道菜来,是初春时节刚出的笋,最是鲜嫩。

    圆未和尚夸道:“二嫂真是个贤惠女子,”

    芸娘听了夸奖温柔地笑笑,又回去做菜了。

    圆未和尚像是试探一样问李客:“大嫂呢?”

    李客看着圆未,道:“月儿走了。”

    “什么?”圆未和尚手中筷子掉了下来。圆未的脸颤动着,两行清泪流出来,“月儿姐死了。”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想当初大嫂最照顾你这个小弟了。”赵蕤低垂下头。

    兄弟三人喝着酒,说起往事,有时大哭有时大笑……

    李白转转悠悠,来到了眉山,他想找一找杂毛,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初春时节,山中四处散发着绿色的萌芽。竹子长出新的嫩叶,生机盎然。山间起了轻雾,笼罩在竹林中。

    李白突然听见若无若有的歌声从远方传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顺着歌声走了过去,只见一人拿着酒坛边拍边喝,疯疯癫癫地往前走着。走近了看,这人穿着青衣,披头散发,好像几天没洗,面色微红,鼻梁挺直,像是西域的人,离近了闻到一身酒味,显然喝了不少。李白看着他震惊了!

    “王八!”

    那人听见看见李白,两眼朦胧打量着李白:“你……是谁?怎么骂人?”

    李白从震惊中醒过来,行礼:“在下李白。”

    “李白?”那人一听有点兴奋,“那个作诗得罪了章家,被章家灭了门,又把章家带着北川匪灭了的李白?”

    李白听着这绕口令似的话,说得像是笑话一般,像极了黄八路的语气,不由气上心头来,没好气地说:“正是。”

    “哈哈别生气,”那人凑上来,“我可是早有耳闻,对你很佩服的。”

    李白嫌弃地往后一站:“你是喝了多少酒,我也爱喝酒也没像你这样。”

    那人傻嘿嘿着,晃悠着身子,突然转过身撅起屁股大喊:“丹丘生,丹丘生!你师父背着你收的那个徒弟来啦!”

    “丹丘生,”李白想起师父留下的信中提到两个师兄,二师兄便是丹丘生!不过,背着他收的徒弟是什么意思?

    那人哈哈大笑,“你师父那个老道,喜新厌旧,背着你收个新徒弟还让你以后罩着他,丹丘生,说你就是个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