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最重要的忠心方面,也是不用怀疑的,历史上他作为蜀国资历最高的三位文臣,随刘备颠沛流离了多少年,至始至终都未曾离弃,得已位列蜀汉武将廊,廊内共十四个塑像,孙乾塑像只排在赵云之后,位居第二。

    曹性满心欢喜,连忙扶起了孙乾:“公佑的加入,如秦王得张仪,某功业可期也!”

    如此高的评价,旁边际遇等同,且先行宣布效忠的李封,看的眼热,嫉妒之心开始发芽。

    这一幕,作为“强虐”两人加入曹军的主要实施人,王谐看在眼里。

    龚都主动上前敲门,府内立马做出反应,两位门房协力打开赵芝赐予的府邸大门,之后立于两旁,低着头,一位管家做派的中年男子迎客上来,对龚都拱手道:“请问将军,是不是黄龙先生回府了?其中哪位是?”

    不远处的曹性开口道:“我就是!”

    管家连连行礼:“在下赵福拜见先生!在下原是这座府邸的管家!”

    “免礼!”

    跨过门槛,大门内就是一个小花园,两旁种着的梅花,在寒夜里迎风招展。

    花园之中,十位去掉舞衣,换上冬服,平添几分富贵之气的年轻女子,齐齐看向这里,为首的女子听到就管家的声音,大声娇喝:“主人回来了,姊妹们!快列队迎接!”

    曹性等人进入大门之后,十位女子躬身做福:“拜见主人!”

    想不到赵芝效率这么高,这就把美女送上门了,曹性扭头跟垂手而立,侍候在旁的赵福说道:“赵府君有心了,回去以后替我转达一下我的谢意!”

    说完曹性脸就要撇一边去欣赏美女,哪知对方却不是常人一般像个应声虫、复读机,语气带着尊敬,却不卑微,为自家主人说着好话:“家主待友人最是真诚,也最能为友人考虑,这些安排都是寻常之事,并非刻意而为,不需道谢!”

    呵呵,这谈吐举止文雅有序,看样子还有点墨水,曹性点了点头,记住了他,对王谐撇了撇嘴,在其耳边小声说了几句,王谐点头就走。

    就这几句话,这位赵福就成了曹性麾下一个乡的负责人。

    此时赵福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变化,在一旁介绍着十位女子。

    既然承诺了,当然要兑现,不然怎么带队伍,心情大好的曹性朗声跟孙乾道:“就这十位,还是先选几位,等另外六百人到了再慢慢选?”

    孙乾还未做出什么反应,李封有些站不住了,不时偷看孙乾。

    只见孙乾随手选了一名身材瘦小,皮肤白皙,容貌秀丽,在十女中姿色算是中上的一位,有个特点就是瘦,哪怕穿着厚厚的冬衣,也掩盖不住那瘦小的身段。

    “主公,卑职选完了,还有九位在后面的六百人中选就好!”

    李封急得想跺脚,心中盘算着以自己与他的交情,他多要几个,最好把自己喜欢的那个眼睛水灵,面带桃花的那位选上,自己再私下向他讨要。

    李封的表情早已经出卖了他,曹性微微笑了一下,这货虽然没什么本事,智谋只能算是二流,却有着士子的身份,虽不堪大用,但做个文官副职,或者一个县令,在慢慢培养成一个太守还是可以的,也算是物尽其用,也不能太过刻薄了:

    “李参军,心动了?”

    李封这才发现自露馅了,闹了个大红脸。

    “去选去吧!还有糜威你都已成年,不能每个女人暖床,也该让你阿翁往上升一级了,跟着去选去吧!你们几个,都去选吧!”看李封明明很动心,表面上还在装,曹性就觉得好笑,又指了指糜威、李典、鲍隆等将。

    糜威家中富的流油,暖床的丫鬟不知凡几,徐州又有一个广陵郡在淮河以南,白皙的南方女子不知见过多少了,于是故意让他人先选一会,之后再选一个姿色谦逊的。

    这个皮肤白皙细腻的南方女子,糜威见多了,但其实在平常人中并不多见,贫穷人家的女子,每日里干的活不比男的少,常年风吹日晒,皮肤被晒的黑漆漆的不说,还有一个个五大三粗,跟个男人似的。

    电视里那种地主老财,霸占麾下佃农女子,那都是骗人的,谁会放着娇滴滴的富人女子,还有从小就锻炼怎么服侍人的歌姬,不选,而选个丑八怪?

    皮肤好、身材好、琴棋书画精通,这种女子,都是要有实力之人供养出来的。

    出身不高的鲍隆、龚都,特别是农民出身的秦邵、赵峰,对他们来说,就是绝世美女。

    随行的文武包过秦邵、赵峰两个,正好九人,每一个人都有意避开最美的那位,也就是刚刚领头的那位女子,秦邵更是站在那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就是不愿去选。

    “秦屯长这是怎么了?”曹性看着这位曹真的亲生父亲,关心道。

    秦邵挠了挠头,吱吱呜呜半天才冒出一句:“主公,你已经赐予我六位妾室了,现在还要再赐一位,怕那些只有一位妾室,甚至一位没有的屯长同僚,有意见!”

    这还替自己考虑起来了,曹性拍了拍这位能力一般,但忠厚,知恩图报,最主要是生了个好儿子的秦邵,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谁要是不服,让他出来,给我生一个像曹真一样的孩儿出来,我给他赐十位美女!”

    秦邵还是有些过意不去:“我有六位妾室中,有三位已经怀上了,不如我再过继一位孩儿给您?”

    “去吧!秦家孩儿我有真儿就够了,真有出众者,还是留于家中,将来追随于我,建功立业,将秦家发扬光大吧!”

    本章完

第112章 刘蒋陈郭() 
凌晨,天刚蒙蒙亮,浈阳到各县新建的官道上、水道上,载着士子的牛马车架、走舸渔船已经开始启程。

    浈阳官道、水道,每十里设有一亭,亭长带着亭卒路上摆着茶铺,煮着热腾腾的茶水,同时还有一些汤粥,供过往士子食用。

    一只近百亮着长矛短刀的护卫,拱卫着一辆两头水牛并驱的敞篷车架。

    宽大的牛车上,五人年轻士子坐在一起,一位坐在最边上,生的粗豪,肌肉发达,跟武人一般的士子开口说道:“能受刘公子之邀同行,陈应三生有幸!”

    “这点我郭石同样认同!”说话的是一位身材也算强壮的士子,他坐在陈应对面,也是属于边上。

    相对于这两位,另外两位紧挨着主位刘贤的士子却淡定的多,一个看着车外茶铺方向,一位这时候还不忘捧着一卷书简。

    刘贤对陈应、郭石谦虚了几句,对观察外面的士子问道:“公琰,可有所获?”

    听到这话,正在看书的士子抬起了头,看向了名叫公琰的士子。

    “刘公子,这黄龙先生非凡人也!你且看,那茶铺的亭卒,一个个天庭饱满,精神十足,完全不似它地的亭卒穷困潦倒的样子。”

    “浈阳我曾经随家主路过过这里,那时整个县都是不能行车的小山路,路边猛兽、强人横行,想风平浪静的进入县城,只能组成大的船队,从水路可走,要不是浈阳离湘江不远,恐怕整个县城都难有外人造访。”

    说完公琰又指向脚下的官道:

    “如今,贯通浈阳东西南北,各有一条官道,加上还有湘江及一些支流,交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两旁,森林不见了,猛兽不见了,强盗不见了,换来的是大片的农田,成群结队的鸡鸭,还有那干劲十足的农人。”

    读书的士子收起了竹简,摸了摸只有绒毛的下巴:“黄龙先生对浈阳有着再造之恩,马上这座偏远南方的边陲小县,就要晋级为中原都少有的大县,县中官员都要水涨船高,官衔统一高于周围各地。

    如今更是成将此地千古未有的盛世,荆南各地,各大家族的士子齐聚而来。”

    “公琰、子初两人说的都很在理,就是不知道,黄龙先生将怎样从各地士子中选出一位孝廉来!”刘贤脑子回忆起加当初见曹性时的场景,更唱起加当初的那首诗。

    公琰、子初二人,跟着一起吟唱,陈应、郭石却有些索然无味,只是跟着唱了一遍,两人就聊起了江湖之事,可以看出,两人虽顶着士子的身份,却更好游侠之事。

    路上的车架越来越多,到达浈阳城门时,更排起了长队。

    一队百人护卫的车架,在此也只是寻常,比之大的队伍都有此时,也是老老实实的排着。

    等了半个时辰,总算轮到了刘贤一行人。

    只建了一半,就有两丈高的城门楼下,一位身穿百石以上的文官,带着几位小吏,摆着书案,在门口登记着信息。

    文官拱手行礼,面上带着笑容:“某是浈阳功曹,辽东公孙恭,家父曾是冀州刺史,名度,几位公子是从何而来,姓甚名谁?”

    陈应最先跳下牛车,有些不敢相信对方的话:“州刺史家的公子为一县功曹!”

    “陈公子!”刚刚下车的刘贤提醒道,这货也太鲁莽了。

    陈应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行礼道歉:“阳山陈家士子,应,在此为刚才的冲撞而道歉!”

    “不碍事,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但我要说的是,某主公麾下,人才济济,这功曹之位,按理说我都是排不上的,只是沾了家父的名声。”

    公孙恭保持着笑容,开始给他进行登记,之后拿出腰牌,用书刀几笔刻画上了陈应的基本信息,递向了他,说道说:

    “它就是陈公子参加后天,二十三早上辩论会的凭证,到时主公会亲自座谈,二十三日晚上宴会将会公布孝廉的人选。”

    陈应接过巴掌大的硬木腰牌,其一面刻着“黄龙”二字,一面刻着“士”字,士字小号还有一行刚刚添上去的小字,包过了姓名,出身,还有简单的容貌。

    公琰、子初两人随后到了这里,开口恭敬的道:“零陵蒋家士子琬字公琰/刘家士子巴字子初,见过公孙功曹!”

    公孙恭连连回礼,之后为两人登记完,再刻上腰牌,递于了两人,身后的刘贤、郭石也是如此。

    全完事之后,公孙恭说道:“县城内建有驿馆,将无偿让各位入住,如果不喜欢,城中还有客栈,诸位可自行选择,恭还有公务,就先不陪诸位了!”

    马车留在了城墙边上的圈舍内,留下了几位护卫照看,还有曹军士卒站岗巡逻,保证安全。

    刘度等人腰中佩剑,前呼后拥,步行进入了县城,两旁是一座座新建的房屋,工人们正在埋头苦干。

    走在可供三车并行铺着砂石的街道上,口渴了,旁边有简易棚子的茶铺,饿了,也有酒庄饭馆可供吃食。

    路上身穿儒服腰中配剑的士子、提剑挎刀的游侠、拿着账本的商人、提着农货的农民,等等,络绎不绝,仿佛进入了中原大城一般的繁华。

    原本倒塌了的夯土城墙,还保留着,作为浈阳的一道风景,更衬托着浈阳的变化。

    几人口中滋滋称奇。

    走了一会,一幅“逍遥楼”的旗帜,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这个是?”刘贤呆呆的看着旗帜。

    “逍遥楼有何奇怪的?”陈应不解的问道。

    刘贤回味过来,看了看只是一个竹制的简易房屋,后面虽有大块土地在动工,但离真正建成还早,解释道:

    “逍遥楼是我大汉刚刚新起的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