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章完

第10章 孟德真英雄() 
“尔等主将已死,还不快快束手就擒!投降免死!”

    雷公适时的发出雷霆巨吼,震撼四方,彻底被曹性七进七出打乱,不明白该逃向何方,无头苍蝇乱撞的黄巾,有了方向。

    叮叮当当,武器落地的声音响成一片,黄邵黑着脸,心如刀绞。

    一万对五十啊!却还失败了!

    “尔等都拿起武器反攻啊!对方才几人!”

    飞身一脚踢向旁边一放下武器的黄巾军,一脸不甘的黄邵,发出撕心裂肺的怒吼出两个字:

    “杀敌!”

    吼完,举起长刀,黄邵策马杀向曹性等人,背后却无一人追随,好不凄凉。

    曹性微微看了一眼如同孤胆英雄的黄邵,罔若未闻,冲雷公开口道:“升将旗!”

    战旗招展,绣龙红底曹字将旗,被雷公高高举起起来,迎风飘荡,大放光彩,引得人人瞩目。

    孤军奋战的黄邵冲到了百步以内,轻描淡写,完全不把其放在心上的曹性,强弓平举,羽箭上弦,一箭飞出,一百步距离,正中黄邵头巾,带起一簇长发。

    动作一气呵成,射箭杀敌被其幻化成一种艺术般,高贵典雅!落落大方!

    黄邵倒也血气,不管不顾,策马不停。

    五十余骑对于冲杀而来的他如同空气,连个简单的防守姿势都懒得摆,王晓更是直接长剑入鞘,动了动酸痛的双手。

    “气煞我也!”

    被完全无视,武艺达到二流战将之列的黄邵,发出恼羞成怒的大吼。

    回答他的是两根羽箭再次飞来,并且连连击中其手中长刀。

    虎口破裂,长刀掉落,一股深深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绑了!”

    说完,曹性收起强弓,领着骑兵队,忙着抓起俘虏来。

    一个个黄巾,垂头丧气,排除长队,惊现出五十余人押解着千余人的壮观场面,可谓是一大奇迹。

    阻敌的黄巾军溃逃而来,大军士气严重受挫,波才害怕曹性趁机杀向这里,命人鸣金收兵,停下了攻城。

    防御阵被匆匆组建起来,却只有一骑奔腾而来,对方扬起高傲稚嫩的头颅:“波才小儿!我家曹性曹将军让我传话!让你洗好脖子等着吧!”

    保持着一箭之地,王晓沿黄巾大营游走,连声大喊三次之后,大笑着策马离去。

    看向身边从左頾丈八处转投而来的于毒,波才脸色铁青:“这个曹字旗可是你口中的那个曹性?”

    于毒眼睛微眯:“正是曹性!”

    城头,皇甫嵩大跌眼睛,猜测着这个曹字旗(相隔太远,没听到王晓的声音),最后与朱儁一致认为是略有名声,从顿丘令征召升为骑都尉的曹操。

    皇甫嵩还煞有其事的抚须缅怀道:“先是五色棍棒打蹇图,再是几十骑大败千百倍敌军,曹孟德真英雄也!”

    朱儁挥袖擦了擦脸上的血与汗,豪气干云的哈哈大笑着:“击败波才以后,可得好好会会这小子!”

    心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左丰,看着曹性在黄巾军中杀个几进几出,大显神威,现打着自己赠与的将旗,押解着大群大群黄巾胜利归来,比自己打了胜仗还要高兴:

    “曹将军!真龙将也!”

    感叹完还不罢休,身材枯瘦的左丰卖力爬到一个土坡上,立于高处,拔出腰间镶满宝石、金丝柄一直作为装饰用的华丽长剑,高举过顶:

    “将士们!曹将军百万军中七进七出!取敌将首级!无人能敌!真龙将也!”

    “龙将!龙将!”

    曹勇、威尔斯、养伤的老卒们、新收的百余曹氏义子、在场的所有人,纷纷面色潮红,兴奋的齐声大喊!连看这个一直心中生厌的宦官左丰,也愈加有了好感。

    “曹郎!这把剑是宫中珍藏,出自名匠之手,由陨铁打造!加上我特制的剑鞘!”

    曹性刚到,左丰就将手中珍贵华丽的长剑递于曹性,语气肯定的道:

    “宝剑赠英雄!破军它是你的了!”

    曹性接过破军长剑,拔出华丽的剑鞘,露出黝黑古朴,带着花纹的剑身,挥舞几下,眼中满是喜爱。

    去掉破军剑柄上的金丝,抽出自己的佩剑,破军收入自己简朴的剑鞘,自己伤痕累累的汉剑收入镶满宝石的华丽剑鞘。

    汉剑、华丽剑鞘,连同金丝,一同递于左丰。

    左丰看着曹性,接过汉剑,系于腰间,发出畅快的欢笑。

    埋锅造饭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肉香味,一个个大锅的炖肉搬了出来,曹性的下属面色喜悦,有序的排队开始打饭。

    “哈哈!这战死的马肉还是太慥了!口感没有羊肉好!”靠近黄巾俘虏王晓故意大声说着。

    “是啊!从旬日前我转投官军之后,这天天大口吃肉,还是一天吃三顿,我最少长了十斤!”原黄巾李屯长摸了摸,只能说称得上不瘦的面庞,大声回道。

    王晓,原黄巾李屯长,两人一唱一和,表情夸张的尽情表演,周围不善表演的其余人等充当群演,不时点头,或者大声应和。

    经常忍饥挨饿,加上半个月来,天天攻城的黄巾俘虏,看着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的官军,带来的视觉冲击。

    还有颇有演技,表演双簧的王晓与李黄巾两人,带来的听觉冲击。

    口水流了一地。

    特别是了解到对方之中,有近半的原黄巾成员,本就大字不识一个,上段时间还是地里刨食,智慧有限的淳朴农民,心中警惕愈加放松。

    “我想吃肉!”黄巾俘虏中一个年轻的身影站起,眼睛直盯着王晓碗里的肉,高声喊到。

    一旁一位年长的俘虏急忙站起,一脚将其踹到在地,慌忙摇头解释:“我们不吃肉!我们不吃肉!”

    “阿翁!”肚子呱呱叫的年轻俘虏着急了。

    年长的父亲上前又是一脚:“肉有啥好吃的!不吃!”

    “哈哈!”王晓仰着头,发出嚣张的笑声,领着李黄巾,还几十名骑兵下属,走向这对父子。

    父子两人看着来势冲冲的王晓等人,心慌了起来,年轻的俘虏暗暗后悔不已,却又不敢开口。

    本章完

第11章 淮阴侯() 
年长的俘虏看着一个个兵器不离身的众官军越来越近,不知哪来的勇气,用其皮包骨头的薄弱身躯挡在其子身前,如同护犊的母鸡:“将军饶命!犬子年少不懂事!”

    “阿翁!”年轻俘虏看着父亲如此,心生感动,说着就往前挤,高声喊到:“事是吾做的!吾一人承担!不要祸及吾阿翁!”

    看着父子两的拉扯,伤势好了大半的曹勇,害怕王晓做出出格的事来,着急的说道:“阿性!?这王屯长是不是表演过头了!”

    “族兄莫慌!且看下去!”曹性微笑着,语气带着期待。

    只见迈着大跨步,如同螃蟹似的王晓气势汹汹,一碗肉汤递到年轻俘虏的面前,毫不客气,没有一点商量余地的语气说道:“告诉我!你的名字!它就是你的了!”

    “吾乃广陵吴鹏!”吴鹏心中虽然生气,却也硬气的回道。

    王晓一把搂着其肩膀,高声赞道:“好!卖瓜儿的!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兵了!”

    “谢谢将军看重!”吴鹏看着碗中之肉,猛吞一口口水,想起总是没有吃过一顿饱的父亲,一脸痛苦的转身,将其递给旁边的父亲:“阿翁,你吃!”

    看着这位平常总是惹自己生气,不听话的儿子,还有如此一面,父亲眼中之泪忍不住,哗哗直流,哽咽着:“我不饿!你吃!”

    “哈哈!”王晓的大笑着打断了父子两人,再次递过一碗肉汤:“跟着我们龙将!曹将军!不仅自己能吃饱!家人更是跟着吃香的喝辣的!”

    父子不敢相信的看着王晓,吴鹏接过肉碗:“生是将军的人!死亦是将军的鬼!”

    “呵呵!这个将军可得是曹龙将,吾也是端其给的饭碗!”说完王晓转头看向剩下的黄巾俘虏,大声说道:“诸位!龙将!曹将军爱兵如子!并破传统,给予一日三顿,顿顿管饱!恭候诸位加入!”

    有人带头,慢慢就有人跟随,千余俘虏,九成选择了投靠曹性。

    看着一个个排队吃肉的黄巾俘虏,在众人盘算这次自己会不会升职的时候。

    雷公、曹勇眼中带着忧色,两人互相交换一个眼色,曹勇开口道:“阿性!共一千三百二十五人加入,人数很多,可是,这样可否妥当?忠诚不容估量啊!”

    曹性脸上挂着笑,看向蔚蓝辽阔的天空,给人一种高声莫测的错觉:“兄长可知道淮阴侯?”

    淮阴侯韩信的大名,曹勇自然知道,却不知这与当下有何关系,这时王晓倒是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曹勇不由更加疑惑。

    “新加入的兄弟先挑选其中会骑马者,作为骑兵队辅兵,再挑选出一百精锐者并入正军,其余全部作为辅军,挑选出可靠的,有兄弟亲人在正军者为低阶伍什长。”

    说着,曹性拍了拍曹勇的肩膀,看着这位生性谨慎的兄长,眼中带着期盼与鼓励:

    “兄长,你的担子很重!这剩下的千余人,由忠诚度最高的亲卫队统辖,就交于你了!以后亲卫队还得跟辎重营养伤的老卒与我那群义子一样,学文识字,武官将大部分出于此地!”

    “是!”性格沉稳的曹勇,没有成为千夫长的兴奋,毅然接受了这副沉重的担子。

    只是简单在马背上铺个垫子,连马镫都没有的汉代,一位合格的骑兵尤其珍贵的,没有一年年的经验积累,根本无法骑稳,想挥刀骑砍,没有长时间的训练,根本是在玩命。

    巨大的惯性撞断新骑手的手臂,简直不要太简单。

    骑马使用长兵、骑射,那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特别是在缺马的南方,甚至只有少数家道富有的武将的专项。

    这些北方出身新加入的千三百,只选出不过八十余会马者,只是简单的乘骑,会骑砍者三人,能骑射的,更是一个都没有,加上十余位身材高大者,凑足一百,编入骑兵辅军。

    一百五十骑兵正辅军,五百步军正军,一千两百辅军(战力也就等于无)。

    颍川郡士家大族林立,世族很多,名士也多,汝颍名士半天下,指的就是汝南与颍川。

    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还会发现,颍川郡正是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最后离长社此地不远的颍川许县,更是成为魏朝都城。

    荀彧荀家,陈群陈家,郭图郭家,豪强淳于琼淳于家,还有家道中落的钟繇,郭嘉,徐庶,等等。

    可谓人杰地灵。

    曹性对不愿加入的黄巾俘虏,亲自进行了几天的思想教育,再送给其一小袋当下比钱还好使的粮食,加一小袋五铢钱,欢送走了这些人。

    一下多了几倍人吃喝,加上一日三餐(古代都是一日两餐),粮草很快见底。

    曹性带着部属来到最近的陈家坞堡。

    近两丈的高墙,配上三丈宽的护城河,映入眼帘。

    “卖瓜儿的!这城高河深,我们县城都比不上啊!”王晓看着眼前的坞堡,高声吐槽。

    陈家家丁部曲立于城头,看着城下的打着曹字旗号的大军,指指点点,好似完全不将其放在眼里。

    “来者何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