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比不上靠陶兄的威望在北岸募得的两千徐州兵,南岸的三千丹阳兵。”

    在什么时代,被偶像当面认可、夸赞,都是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陶商现在就处于这种开心的状态。

    “还是家翁的威望,学生跟着沾光也!”

    这小子竟然没有自得意满,还懂得实事求是了。

    陶商如此,曹性对他的期望更加高了几分,低头解下的腰剑的长剑,剑鞘打横抵向陶商。

    只见陶商脸色泛红,轻轻的用指甲戳了一下手掌,疼痛告诉他不是在梦里。

    曹性始终保持着微笑,耐心的等待着他,直到陶商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长剑,曹性拍了拍他的肩膀:“陶兄!多练练武艺,学学兵书,现在令家翁能做到的,未来你也可以!”

    说完曹性转身离开,留下陶商一人在船头慢慢乐,下的船舱时,接过胡赤儿递过来的破军,再次挤在了刚刚解下长剑的腰剑。

    --

    这里陶商说的崇明岛并非一千八百年以后的那个,那个崇明岛此时还是小沙丘,而是同在长江入海口的一座大岛,型如鹅蛋,有着天然的港口。

    比一千八百年后的崇明岛还大一倍有余,离陆地较远,岛上是长江水贼与东海海寇的巢穴之一。

    东海海寇大帅蒋钦就在自己麾下,长江下游的水贼大帅周泰躲到了潘阳湖,没有现身,曹性顺势就占领了这座大岛,并命名为崇明岛,在天然良港的基础上建立崇明港城。

    本章完

第75章 水土不服() 
多了两个县面积的崇明岛,还有一个县面积的郁州岛,再加上包过连接辽东与青州东莱的沙门群岛在内的整个沧海诸岛;

    及后世的旅顺口现在的夏侯港,到鸭绿江口后世皮岛,现在建有扬曹港的望东岛,之间的沿岸诸岛;

    还有包过青岛港、当下还是独立大荒岛的后世乳山市小镇曹性建立皇甫港的皇甫岛,及东牟到郁州岛、郁州岛到崇明岛之间的沿岸诸岛;

    加起来,已经占尽汉朝整个沧海、黄海、及东海大半的所有岛屿,加上沓氏县、东牟县,曹性控制的陆地面积已经超过了一个东莱一个郡,安置麾下不包过江夏曹勇所部十余万屯兵在内的二十余万屯兵是绰绰有余了。

    南海舰队海师,一路上畅通无阻。还在广陵郡、丹阳郡,这两处陶谦、陶商影响力极大的郡买下大批船只。

    陶商的价值也体现了出来,没有他,曹性想买蒙冲、走舸或许能成,但买海上的主力战船斗舰、楼船。

    那是想也白想,这级别的战船在各大世家、豪强、富商手中就是实力的象征,没人会卖给你。

    几百艘各式船只运载着两千亲卫营士卒、五千丹阳兵、五千徐州兵、三千海师士卒,共一万五千人。

    在陶商仰慕中的曹性面上从容,还很雅兴的吟诗。

    下的船舱离开了他人的视线,曹性的眉头锁在了一起,内心焦虑不安。

    直到来到空气相对新鲜,居住环境最好的四层舱楼才换上自信的微笑。

    几百平方的纯木楼层,一边是隔开的单独小房间,房间上挂着门号,有些像是宾馆的客房。

    一边是敞开的几百个垫子,铺在木质地板上的连铺,近一个营的士卒都睡在这里。

    “见过主公!”

    士卒们起身大声问好。

    “你们好!身体好些没?要多多注意休息呀!用不了多久就是我们再次并肩作战的时候了!”

    “多谢主公关心!”

    这一层几百人全是病号。

    南下的两千亲卫营士卒,有三分一出现了各种水土不服的症状,严重到发烧的有近百人。

    也是自己携带上万丹阳兵、徐州兵,而不携带更多更早追随自己的北方士卒的原因之一。

    身强体壮的亲卫营尚且如此,普通的北方正兵,以及体质更差的北方屯兵,还不病的更厉害。

    必须赶在水土不服而出现人员死亡之前,解决这一问题,不然到时人心惶惶、士气堪忧了。

    曹性心里想着,来到一个比其他房间大了三倍不止,木牌上挂着一零八,整层唯一装着两扇房门的房间前,刚想敲门,淡黄色散发着梨木清香的崭新木门自行打开了。

    “见过主公!”

    “赵兄你怎么起来了?等在身体好了再与我讲什么礼仪!”曹性真被急到了,扶着这位刚刚摆脱皮包骨长出一些肉,又再次因为水土不服病倒了的病秧子赵峰。

    不急不行啊,万一你死在了我军中,那赵云就算不找我报仇,那也绝对与我绝缘了!

    “马兄!你也躺好!有什么事我马上过来了,你与我慢慢说!”

    刚扶着赵峰,曹性再次着急的对着床上躺着马忠说道。

    马忠闻言停止了挣扎,眼泪汪汪的往下流,肩膀耸动,泣不成声,带着曹性扶着的赵峰跟着流出热泪。

    短短的几米路,曹性仿佛在过万里长征,好不容易把活着的赵峰扶到了他的床上,摸了摸他的额头,又快步走到马忠船头,摸了摸马忠的额头:

    “还在发高烧!这可如何是好?”

    “主公!能追随您这样的明主,忠死不足惜!”

    “主公!马将军说的是,峰本是将要入土之人,您却待我如宝,四处寻医为我治疗,峰无颜以对!”

    曹性看得出来赵峰、马忠两人说的话句句真心。

    只是这两人,一个是赵云的亲哥哥。

    一个是前世网络上与自己“银河射手”这个称号齐名的称号“名将杀手”,哪怕不在意一份情义,但马忠还是太史慈的发小挚友啊,且箭术方面,更是和自己并肩的顶级箭术高手。

    在东牟时没有寻到太史慈,但马忠经王修的推荐加入自己麾下之后,自己就通过他找到了太史慈家中,留下了他的亲笔信、还有自己的亲笔信,及一笔钱粮于太史慈的母亲手里。

    万一太史慈回到家中,看到信,再写信找挚友马忠打探情况怎么办?

    难道说害怕马忠在失去自己坐镇的沧海造反,所以非得把马忠带着随军南下,之后为了不开先例,硬要马忠死在南方也不让他回去。

    汉朝各地的人基本一身都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日常走动很少,只有少数士子、商人、游侠才会远行游学、行商、闯荡。

    整个汉朝对水土不服这个病根本不知道,哪怕远行的士子、商人、游侠死在了异地也不会往这方面想,相比较死于水土不服的,死于强盗歹人、死于严寒饥饿、死于毒蛇猛兽、死于瘟疫等疾病的更多的多。

    但太史慈四处闯荡,历史上他一会青州,一会幽州,一会扬州,一会荆州,去过的地方太多,曹性怕他明白水土不服呀!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曹性都知道两人千万不能有事,为此还在自己这个主帅的房间里加了一张床,并把这个房间让给了赵峰、马忠两人休息。

    期望着最是干燥通风,最是安静,最好的居住环境,可以让两人心情更好些,恢复也更快些。

    曹性摸了摸怀里王修写的亲笔信,用焦虑的眼睛望着西北方向:“张仲景,我的医圣,你可要等着我。”

    “主公!放弃吧!不用再找名医了!”赵峰郑重的说出了这句一直压在心中的放弃话,说完之后整个人都轻松、看开了一些。

    “不!这次不一样!张机张仲景乃世间少有的神医,和北方神医华佗相比都不分伯仲!他一定能治好你两和所有的将士们!”

    看着被自己卖了还帮自己数钱的两人,如此感恩戴德,曹性脸上有些愧疚的劝说着。

    本章完

第76章 曹勇娶蔡氏() 
船队停靠在了大江北岸江夏的一个最大的港口,此时的大江河道非常繁华,来往的、码头停靠的大小船只不下千艘。

    一根连一根的桅杆,像是无叶树的树林,每颗无叶树上擦着一面“黄”、“庞”、“蒯”、“蔡”、“马”、“习”、“杨”的旗号,除此七家以外再无其他旗号。

    一下子几百艘打着“曹”字旗号的战船驶向这里,引起港口一阵骚动,船上船下,上到衣着华丽的士人,下到冷风中穿着短衫破裤忙的浑身是汗的搬运工,无不抬头眺望着。

    要不是打着大汉官军的旗号,也没有攻击旁边的船只,表现的没有恶意,恐怕整个港口的人早就四散而逃了。

    码头上的有些千余船只,却都是摇桨的小船为主,能撑得起桅杆的帆船也都是臃肿的运输船只,并非为蒙冲、斗舰、楼船、海船这类为战斗而设计的战舰。

    大家各属七家,又无统一指挥,交战起来肯定是难以匹敌的。

    这时曹勇、皇甫新领着屯兵中的文吏、军候、屯长以及港口边上谋生的千余手拿长矛的屯兵青壮,在岸上迎接,与周围疑惑惊恐的众人相比,显得格外特别。

    屯兵手拿的长矛非常简陋,连普通军中的长矛都比不上,就是一小块小的不能再小的铁,做成半尺长的矛头,固定在一根竹竿上。

    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这也是曹性屯兵的标配。

    汉朝铁器不像唐宋明之时,铁器发展不过三四百年,不仅炼制铁器的技艺不好,且探究到的铁矿山也不多,产量也不高,使得铁器还很珍贵。

    曹性麾下正兵、屯兵五十万,并且全民皆兵,实力是提升了,好武之风也培养出来了。

    但光这种只有一点点铁的长矛都需要近四十万把,可想需要的铁的用量之多。

    荆州在汉朝已经属于偏僻的地方,特别是除南阳以外的大江南北其它六郡,州内是豪强、大宗族的天下,名望高的士家很少。

    荆州庞、黄、蒯、蔡、马、习、杨七大家,在此地是世家高门,但他们的名气与出身放在中原,并不能算是大的名门。

    南下躲避战乱的琅琊名门诸葛家的诸葛珪、玄兄弟这一支,其实已相当于破落了,还能跟庞、黄、蒯三家的嫡系子女联姻,就可以看出。

    曹勇以比千石的军司马之位,领着十余万人南下,加上他还有个好弟弟,使得他在荆州也算小有名气。

    “这不是曹子虎,曹军司马吗?和关中豪门高祚的皇甫家族人皇甫新!他们怎么来了?又在等待何许人也,需要如此大的排场!”

    “哼!不过一长得魁梧的匹夫,也能与响誉天下的皇甫世家子弟一起并论?想必需要他迎接的人,也高贵不到哪去!”

    听的人群中的惊叹,一身穿绸缎儒服的士子冷哼一声,讽刺着。

    旁边一位士子一听,拉了一下他的衣袖,小声劝道:“兄台还是慎言的好!这位曹军司马虽不怎么出众,但其堂弟可是名满天下,号称“文武冠绝天下”。”

    旁边一听到两人谈话的士子接过话题:“更重要的是,蔡家已有一旁支庶女嫁与曹军司马为妻了,前日里还邀请了荆州所有名门豪强大办婚宴,使其名声在上流社会里再次增长了一些,某正好在被邀请之列。”

    曹勇堂弟曹性的名声已经传到了荆州,其做的诗更是红遍大江南北,崇拜其者无数。

    而蔡家又是荆州七大家靠前的豪族,从蔡讽之姊嫁给太尉张温开始,就沉迷于以联姻手段支党,以达到其政治目的。

    蔡家如此注重联姻,出于爱惜羽毛,对于与蔡家联姻的人也是十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