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是怕吵到将士们休息,曹性一路上都没有说话,胡赤儿是个别人说十句他都说不出一句的闷葫芦,没有说话正好合他意。

    黄邵性格却是外向的,跟着后面有些憋的慌。

    走着走着,慢慢亲卫营的岗哨不见了,周围换成了精壮高大的虎豹义从。

    一个没有上染料,最纯正的灰色粗布帐篷出现在视线中,朴实简陋,旁边却擦着一面由上好的绸锦制作,红底的旗面,一条黄色的盘龙,围着散发出金光的“曹”字,这样华丽耀眼的旗帜整个曹军只有一面,独属于曹性的一面。

    普通的旗帜也是功底金“曹”字,但没有黄色盘龙,也没用这种上好的绸锦布料。

    营帐很宽敞,营帐门也很大,要两位门卫一人掀一边,才能全部打开。

    三人步入其中,帐内基本没有装饰品,只有书案、胡床、马扎、兵器架、书简等实用之物。

    马扎也是曹性发明的,由两个矩形木框交叉,上面以双层的厚麻布连接,下面就是凳脚,可以折叠,收放携带方便。

    书案、胡床等用具,木质都很普通,跟屯长、军候使用的没有什么区别。

    给人感觉就不像是万军统帅、朝廷高官的营帐,而是一个普通的屯长、军候这种基层武官的营帐。

    书案上,皇甫郦拿着一卷书简看的正入迷,见曹性携黄邵归来,嘴角微微向上拉升:

    “恭喜主公又多了一个可用的英才!”

    “谢谢师兄的祝福,不过要说最大的英才,还是师兄你!当初到了洛阳,本以为你会回到师父营中,没想到留在了我身边,当时我可被感动的不轻。”

    皇甫郦放下竹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在丹田处,保持着儒雅的风度:“承蒙主公厚爱!狡兔尚有三窟,我皇甫家人员众多,族长义真叔父性格太过刚强极端,而过刚易折,我追随主公也是为皇甫家开散枝叶,多留下一条出路!”

    皇甫郦坦诚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没有说什么自己多英明,以后并成大事之内的虚话,曹性十分满意,这更说明了追随自己出自真心,还不是另有企图。

    曹性对着新的跟班问道:“黄兄,你可会煮茶?”

    黄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诚实的摇了摇头。

    “煮茶乃是细活,是一种艺术,它可以带给人一种舒适、安逸感,也能让煮茶人静下心来,可谓一举多得,你既然放着假军司马不当,选择成为我身边的一个亲兵,那以后这活就交给你了!每日里来了客人,你都在旁边煮茶伺候,去吧!明日夜里我就要喝到你煮的茶。”

    曹性语速说的很慢,这次黄邵没用别人提醒也听懂了其中关窍,兴奋的拱手行礼,匆匆离开,连夜去找人学习茶艺去了。

    黄邵走远以后。

    曹性松了长长的一口气,打开马扎,大马金刀的坐在了上面:“总算搞定了,如此培养黄邵,也算是千金买马骨,竖立起追随我曹性,前程一片光明的旗帜!”

    “别的太守、刺史、中郎将麾下称得上英才的武将不多,黄邵这种二流武将,在它地做员领军大将都是很正常。

    但在我军,却只能居于众人下,我军中比其有能力的不知凡几,别的太守麾下一个没有的一流武将,在吾军中两个手都数不过来。

    常说汝南许子将有识人之名,他每月都要对当时人物进行一次品评,发掘了大量文人人才,人称为‘月旦评’。

    可许诏在武将方面,与主公发掘的英才相比,差之远矣!且主公发掘出的武将英才都收归到麾下。

    差的只是忠诚度。”

    皇甫郦坐到了曹性对面:“如今黄邵归心,主公又迈出了一小步也!离众将归心这个目标又近了一些。”

    培养黄邵这个计划皇甫郦正是唯二的谋划人之一,另一个谋划人就是曹性。

    皇甫郦出身关中军将世家,同样师承皇甫嵩,还是皇甫嵩的侄儿,这一点就拉近了与曹性的关系。

    其与曹性即是主从又是师友,有着一定的感情,内部一些不可让外人知道的隐患,却可以跟其商量。

    皇甫郦也会全心全意的去解决。

    还现在曹性与他一起做的事情,就是怎么使用各种明的暗的手段,将麾下诸将、士卒,牢牢捆绑在自己这辆战车上,很多时候是会伤害到麾下的利益,并增加麾下将身家投入到曹性身上的比例。

    这种事情,哪怕是跟陈杨、王修,都无法商量,陈杨、王修本身就是曹性的麾下一员,总不能自己坑自己吧。

    两人不像皇甫郦一样特殊,还有着一重师兄的身份,作为麾下这个身份带来的利益被捆绑了,作为师兄这个身份带来的利益却会增加。

    其实曹性心中最合适的商量人选还是自己的族亲,可见识短、没读过书的猎户族人,计谋方面太过平庸,唯一一个稍好些的,就是以前的村里里正,族伯曹山。

    但这一层次的谋划,曹山能力还未达到这个程度,在这也帮不上什么。

    “诸将追随某,图的也不过是封妻萌子,一场前程与富贵,真正死忠的将领何其难找,有了标榜,还要有实际的好处,以及利益的捆绑,这样才是长久之计!

    师兄你说说我能给将士们什么好处,又怎样进行利益捆绑!

    马上就要达到浈阳,我该如何将浈阳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未来统领一郡、一州之时,又该如何巩固地位!”

    曹性即说到了现在的问题,还提到了未来将要面临的问题。

    这个世界的统治阶级与模式,曹性并不熟悉,盲目的全盘否定,再硬套前世的国家统治模式,那就是提着灯笼上茅房——找死。

    本章完

第72章 前辈() 
一百年前曹性的一位穿越者前辈,新朝的建立者王莽就是最好的负面教材。

    王莽在位期间,致力改革变法,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变相的实行共有化;

    为了解决由于土地兼并而产生的大量私奴婢这一社会问题,他提出反对把私奴婢同牛马一样去买卖﹐认为这是“逆天心﹐悖人伦”。他下令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人性化的保护了奴婢的利益;

    推行五均六,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进行工商计划经济模式,想着增加国家税收。

    王莽的很多改革变法都是超前的,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化赤色主义,如他的货币改革制就非常接近现代的虚币制。

    可是步子迈的太大,又是强行推行,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王莽改革本是得罪统治阶级世家豪强,出自对天下百姓的公心。

    但推行下去就变了味,百姓不仅没有享受到好处。还被各种改革带来的负担与后果,加到了他们又小又脆的肩膀上。

    这使得王莽即得罪了被统治阶级的平头百姓,还得罪了统治阶级的世家豪强,把所有人得罪了遍。

    最后被绿林、赤眉推下了台,被一个商人杜吴所斩。

    穿越者前辈王莽前车之鉴,曹性不敢不小心,将来自己也是要改革的,但改革还是以循循善诱之法。

    怎统治浈阳、统治一郡、统治一州、统治百万大军的问题,在曹性去黄邵营中之前,就已经与皇甫郦商量过了。

    曹性再次重提,皇甫郦拿起书刀,展开一张空白竹简,刻写起来。

    曹性看着他的刻写,越看越入迷,一会儿拍手叫好,一会抓耳挠腮。

    --

    在徐州补充了一批物资,并在宴上又留下了一首名诗,再次震惊全场,陶谦公开的拿出自己的儿子与曹性做比较。

    这下曹性来了歪心思,与陈杨、皇甫郦、王谐一合计,找到了糜竺,说服糜竺将未出任的长子糜威送到曹性军中,作为随军游学的游子。

    这消息传到了陶谦耳中,陶谦起了兴趣,大觉可行,硬将长子陶商塞到曹性营中,让其跟随曹性一段时间。

    作为回报,陶谦挤出了三万石粮草、五十艘楼船、一千丹阳兵、三千整编黄巾的徐州兵赠与曹性。

    为免丹阳兵、徐州不听曹性号令,陶谦把这四千士卒的家属一起送到郁州港。

    这种事历史上陶谦就干过几次,一是董卓作乱,陶谦支援太尉朱儁几千丹阳兵,助其在洛阳抗董。

    还有一次就是刘备以客军南下,陶谦支援了他三千丹阳兵,并送上了丹阳兵的亲属。

    可怜刘备不比朱儁正直,他就是一个白眼狼,前脚靠你的好处发家,后脚就在你死后,立马就抢了你儿子的徐州。

    现在陶谦刚刚坐上徐州刺史之位,地位还不是很稳,同乡的丹阳兵是他的根基,因此只没有像以后对朱儁、刘备时那样,赠送的全部都是丹阳兵,反而多送了三千徐州兵。

    说是游学,但陶商身为陶谦这个,隐隐有大军阀之势的长子,是不会像糜威一样领着几位书童、护卫就随军的。

    陶谦安排了麾下头号亲信武将曹豹追随,除赠与的四千兵,命曹豹另外再领一千丹阳兵,以客将的身份待在曹性军中,护卫着陶商安全。

    再由曹豹之兄,精通文墨的曹宏,照顾陶商的衣食起居与儒学经文学习。

    一头是浩浩荡荡的五千人排着松散的队形,士卒们交头接耳聊着此行目的。

    丹阳山多地少,民风彪悍,好学武、好斗,崇拜武学强者,两千丹阳兵,武艺个个不凡,团灭旁边人数多出一千的徐州兵不费吹灰之力。

    持才傲物的丹阳兵,袒胸露怀,毫无顾忌的大声说笑。

    突然丹阳兵队伍里一阵骚乱。

    “好!打的好!”

    “用脚踢他!”

    “用拳头打他眼睛!”

    丹阳兵围成一个大圈大声喝彩,圈中两位男子没有留手的扭打在一起,一拳一脚全是狠招,仿佛对方是自己的敌人而不是友军。

    旁边的徐州兵议论声变大了很多,偷偷看向丹阳兵的阵营,丹阳兵眼睛一瞪,就吓得这些徐州兵看都不看再偷看。

    曹豹对这些已经见怪不怪了,没有急着上前阻止,准备按惯例等分出胜负以后,再罚两人军饷。

    海风轻轻吹过,靠海的曹军军营,人头涌动。

    “踏踏~一二,三四!”

    一队队曹军发出整齐的脚步声,喊着响亮的口号,排着横竖成钢的队列,跑步而来。

    丹阳兵、徐州兵,停下了打斗,停下了喧哗,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这只如同天兵天将的队伍吸了过去。

    曹军快速拉近,方向正是冲着丹阳兵、徐州兵的队伍,震天的脚步轰鸣声,击的他们连连后退。

    立于队伍前头的曹性右手一挥,胡赤儿紧接着摇晃帅旗,铜锣连响三声,喝止声如同波浪蔓延,亲卫营全军几乎同时止步。

    陶商、曹豹、曹宏骇然变色,下意识的看向对方,发现对方眼中的惊恐不比自己小,自家的丹阳兵、徐州兵吓得不轻。

    “先生!将军!!这曹军是如何练出来的?我们可以做到吗?”陶商看向曹宏、曹豹,期待着对方的肯定。

    曹豹兄弟两都是摇头,曹豹气馁的说道:

    “曹性麾下的曹军表现出的令行禁止,某久经沙场,却是第一次见到,哪怕刚刚平定天下的羽林军,也不如也!”

    陶商瞬间被失落充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