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当的!”曹性语气肯定,之后爬向上船的梯子。

    向奇师徒快步跟上。

    吴鹏、韩季出的船舱,拱手行礼:“参见主公!”

    见其只有两人,曹性举目寻找了一下,问道:“卞喜呢?他不是也来了吗?”

    韩季微笑着指向正在海中练习游泳的将士中,一个奋力向这边游来的魁梧大汉。

    “想不到旱鸭子会水了!”曹性开着玩笑。

    “哈哈!”

    回想起卞喜当初吐了几个月的场景,吴鹏等人笑出了声来。

    东南西北中五个港口城,五个造船船坞都已建造完毕,上好的辽东、高句丽等东北地区的木材,中等的青、徐、兖三州的木材,次等的冀、幽沿海的木材,源源不断的送进船坞。

    加上本就现成只需要改造的楼船,五大船坞每日里都热火朝天的干着。

    海师现拥有了五桅海船一艘,三桅海船十六艘,单桅海船五十艘,改造成尖底的大号渔船数百。

    陆地上的部曲规格已不适应海上的海师,曹性把海师分成了舰队、大队、中队、小队、某某号船,五级,并分成两大舰队。

    内河舰队:

    一艘船为一个单位,四条大号渔船、一艘平底或尖底单桅战船为一个小队,四个小队加一艘平底或尖底三桅战船为一个中队。

    暂时设三个中队,主要负责内河运输、侦查巡逻与维护治安。

    海洋舰队:

    一艘船为一个单位,四艘单桅海船、一艘三桅海船为一个小队,四个小队加一艘五桅海船为一个中队。

    暂时设三个中队,除海洋第一中队,其余两个中队以三桅海船暂代旗舰。

    专职围剿海寇、海洋作战。

    --

    东牟县衙。

    从阳信乘船来到东牟曹性立于县长主位上,各地集结而来的文武列于堂下。

    曹性高声命令道:

    “众将听令!夏侯兰驻守沓氏、王修、王威驻守东牟、张雷驻守曹家港、王晓驻守夏侯港、刘辟驻守王家港、吴鹏驻守吴家港、卞喜驻守扬曹港、徐荣巡视各地!

    七城以夏侯兰为主帅,王修为军师,徐荣、王晓为副帅,四人全权统领!

    余等诸将随我南下!”

    “诺!”众将高声领命。

    七座城池,九位最可靠、能力最强的下属安排了下去。

    忠诚度最高的亲卫营,一半人员,分散派遣到守军中任基层武官,族人、同乡为主的一部也留了下来。

    调度安排好了,要想落实的好,欲取先予的道理,曹性还是懂得。

    接着曹性拿出一卷卷朝廷诏书,朗声念出,一大堆通过买官贿赂而来的封赏:“中平二年……

    升夏侯兰、王晓、吴鹏、徐荣、王威五人为都尉,升张雷、蔡阳、曹鹰、韩季四人为假都尉,升刘辟、卞喜、陶升、向奇……十人为军司马。

    任命王修为东牟县长、王威为东牟县尉、曹山(曹家村里正)为主簿。

    任命陈杨为浈阳县丞、蔡阳为浈阳县尉、王谐为浈阳主簿。”

    曹性提前发出了请帖,当晚大摆宴席,宴请老丈人田韶、无极甄家、东海糜家、东牟县丞李封、原东牟主簿孙乾。

    与田家代表田韶、甄家代表甄尧、糜家代表糜芳,签订同进退、共贸易的各项协定。

    散席时,曹性留下了李封、孙乾,曹性微微笑着,问了一句废话:“李兄、孙兄,性任东牟县长时可否称职?”

    “县寺勤政爱民!封(乾)自愧不如!”李封、孙乾两人心中憋屈,还得行礼,装出一副崇拜的样子,假意应付着。

    本章完

第55章 李氏双杰() 
虽然同是县长,但一个地处中原,一个地处南蛮不毛之地,明着平调,实则暗降,两人根本不看好曹性。

    特别是孙乾,本就出身低微,好不容易某得一个主簿之职,如今却被来之山野的里正给占了去。还需养家的孙乾,不由为出路而惑,对于事主曹性哪有什么好感。

    看这态度,曹性知道主动招揽是成不了了,但李封在东牟根深蒂固,又出身山阳郡巨野豪强,买官时西园卖官的宦官有一人与其有旧,拒绝了曹性为曹山买东牟县丞之职。

    李封就如同如同钉子一样,钉在曹性大后方的县丞位置之上。

    孙乾就不用说了,有说客之能,又是刘备前期唯二的谋士之一,如今没实力,没根基,杀了他都没人管,这样的人,到了身边,谋士稀缺的曹性怎么愿意错过。

    南下事物太多,曹性没时间慢慢感化两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两人强留在身边。

    享受曹性军中谋士优厚的待遇,同时被曹性亲信日夜看守着。

    晚上王谐来到李封、孙乾两人被曹性安排在军营的住处。

    本为泰山小吏的王谐,出自北海营陵王家旁支,离地处东莱的东牟很近,三人虽未见面却也知其人,如此更容易产生共鸣。

    “封兄,乾兄,以后我三人就是同僚了,主公人中龙凤,心胸宽广,极重情义,我等好好辅佐,主公是不会亏待我们的,你看,我这加入主公麾下才几个月,已是最末的小吏,不仅做到了两百石的县主簿,还是军中比六百石的军候,共领着八百石,主公看重二位,上表朝廷,授二位假军马之位,为讨逆校尉麾下参军,。”

    王谐抛完诱饵接着恭喜道:

    “恭喜二位成为朝廷比八百石的官员!”

    身在军中,四处监视,完全身不由己,两人苦笑着默认了。

    再谈下去,两人也只是敷衍,王谐亮出造访的主要目的:“两位参军,主公将要南下,给与军司马以上文武推荐的直系亲属为官的机会,最低授予假屯长之职,并拥有三个不限亲属,最低授予假都伯的推荐名额,屯长以上推荐一位直系亲属。”

    这不是变相的质子吗?李封、孙乾两人心想着,对这比八百石的参军职,产生了反感。

    既然做了,充当恶人的王谐哪有那么容易放过他们,接着说出了李封两人痛恨他好几年的话:

    “两位初加入曹军,主公特意开恩,给予两位军司马的待遇,还请写出一封给直系亲属的信,和三位亲朋的信吧!

    两位在东牟的亲人都在我的保护中,信明天就能送到!”

    “你!”孙乾怒火中烧,恨不得一刀捅死王谐。

    “王谐你卑鄙无耻!”李封指着王谐鼻子叫骂,却不敢直接骂曹性。

    “锵锵~”

    门外守卫的一什曹性亲卫冲了进来,就要拔刀相助,王谐挥手阻止了,就这样,十一人默默的看着李封、孙乾,互相僵持着。

    孙乾本想鱼死网破。

    “唉!”李封叹息一声,仿佛自我安慰:“就如选文武子弟为郎,古往今来王侯将相都是如此也!也罢!也罢!吾这就写。”

    李封说出了源头,带头写了,还劝说孙乾,最后犟不过,都从了。

    拿着八封书信,王谐口上客气几句,满意的离开。

    失魂落魄的孙乾向样子好不到哪去的李封,拱拱手告别,前往自己的军中居处。

    王谐去而复返,再次回来了,李封一扫之前的萎靡,着急的开口问道:“王主簿,我们之前约定,只需我堂中李乾与其子整、侄典三人前来,就不需要我子从军,可否算数?”

    “刚刚李参军表演的那么好!我又怎会食言!”王谐肯定道:“不过李乾子侄三人来不了,城中你的儿子虽小,就要入假子营中,同主公的假子共同从军学习了!”

    “我俩自幼要好!一定能的!”李封紧张的肯定着,回首又问道:“你确定不会对他们有何不轨?”

    “主公器重是你兄弟二人的才华,陷害你等有何益处?是看中你巨野豪强李家那一点点财产,还是你李家出的哪位美人?”王谐耐心解释着。

    李封回想一下,也是,曹性身怀巨资,小小豪强李家的资产,想对他来说就是九牛一毛,没有一丝兴趣,而美人,李家还真没有。

    安下心的李封与王谐两人聚在了一起,协商如何让李乾子侄三人过来。

    --

    原野上,几十骑策马奔腾,领头的三人一样的健壮,坐骑一样的高大,容貌还有着几分相似。

    穷文富武,寻常人家哪能养得起马,又哪能供得上练武之人所需的营养,请得起名师,三人出身豪强嫡系,才有这能力。

    “阿典、阿整你二人年纪尚轻,如此奔波,可还挺得住否?”年长的头领关心道。

    “叔父放心!典无恙也!”年轻骑士李典尽量让自己面色轻松些,以示意自己没事。

    “阿翁,这次封叔父忽然唤我等前去东牟所谓何事?可是县丞任上不顺?”另一青年骑士李整问道。

    李乾摇摇头:“吾也不知,只说让我带着你二人前去,且事情紧急!”

    李整更加疑惑了,什么事不能说清楚,非得赶几百里路前去!

    到时李典猜到了一二:“难道跟曹东牟有关?”

    “你们的祖父兄弟两人开创的吾巨野李家,你们的封叔父与我一文一武,号称李氏双杰,现在又都是我们李家的支柱,且与我自**好,不管是何事,既然有唤,都要前去一会!”李乾解释道。

    几十骑奔袭几日,来到东牟,曹性带着文武与李封亲自出三十里迎接。

    如此厚待,李乾即疑惑又感激。

    接着曹性先为几人摆下宴席接风洗尘,之后参观五万大军的全体演练,再前往王家港观看巨大的五桅海船,唬的李乾眼睛都瞪得发干,直到夜幕降临才分别。

    来到李封家中只剩下兄弟二人,李乾还未开口,李封就一鞠到底,先行了大礼,李乾连连相扶。

    本章完

第56章 隔壁的() 
“封弟这是为何?”李乾开口问道。

    “想当初,你好舞刀弄棍常常为伯父所罚,我喜读书,常常授奖,每次我都是分一半奖赏于你,而我身体文弱,你身手不凡,每每我在私塾受欺负,你宁愿挨先生戒尺,都要为我出头……”

    李封有些愧疚,却不直接回答,开始跟李乾聊起同年的趣事。

    “是呀……”李乾陷入回忆,两人越谈也来劲,从幼时的嬉戏,到私塾,到李封出任小吏、李乾接手家族,无所不谈。

    不时还高声欢唱几句那时流行的诗歌。

    直到夜深,李封才开口说道:“兄长!李家人丁单薄,我们这辈,二兄离开了人世,只剩你我二人,下一辈也只有整儿、典儿、乐儿三人,我观曹龙将不凡,已拜其为主,同样,我也举荐了你和整儿、典儿,如此吾四人携手,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曹龙将?”李乾回想起白天曹性的礼待与所显示的实力。

    陆军五万,队伍整齐有序,气势如虹,且身材健壮,又经历过几次大战,称得上是难得精锐之师。

    海师方面,看着那巨大如同大型楼房的五桅海船,风浪中平稳航行的三桅、单桅海船,就知道,天下无人能右。

    又有着常胜将军、文采绝伦、军中龙将的称号。

    如果不看其出身,真是非常好的人选,可是李乾有些犹豫,原因在于内心中还有一位看好者,那就是邻郡沛国谯县的曹操。

    虽都姓曹,哪怕曹操家族是靠宦官曹腾才再次振兴,曹操之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