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幕幕,百官看在眼里,连小皇帝,都露出了想要的神色,但是他没有,一块鹅卵石大的都没有。

    不知过了多久,台下拱手做拜的王修,腰都酸了,腿也麻了,就是没有人叫平身。

    就在王修要累到的时候,后知后觉的何太后,总算想起了,这是崇阳殿,不是长乐宫,而且,这时候正在进行朝会。

    “王爱卿平身!蒋琬、曹性、王修,你们三人都有功!哀家要重重赏你三人!就赏……”

    就赏二字,说了半天,就是说不出要赏什么,心全在玉石之上的何太后,哪里还能权衡,干脆反问起来:

    “你三人想要什么赏赐?”

    这个自然不能直接要,免不了推脱一番。

    最后“勉为其难”的道:王修做更富庶、远离边陲的东莱郡太守,顺带举荐曹性的老丈人,襄平县令田韶,为辽东太守。

    并替蒋琬谋取同样富庶些、远离国界的南海太守一职,以楚中县令桓阶接任日南太守之职。

    而曹性,却怎么也不接受封赏,只说了想兼职一个博士祭酒。

    “准了准了!”

    何太后不耐其烦,恨不得早点结束,最后忍痛道:

    “许后将军曹性为博士祭酒,赏宫中玉佩百件!加封新楚侯!食邑翻倍!

    张让,你去为日南矿脉监!

    散朝!”

    着急的何太后,自己宣布了散朝。

    张让脸上又惊又喜,惊为远在日南数千里,不知自己能不能活着到达那里,喜的是,这么重要的玉石矿脉交给自己,不仅有大把油水捞,对于何太后,自己也是大功一件。

    散朝时,曹性瞬间成了焦点,或者说傻子,这时候,袁隗是怎么当上司徒录尚书事的,也被翻了出来。

    别人都在捞好处,自己“不上进”,却只要个六百石的博士祭酒,这可是个清水衙门,还是虚职。

    在众人的异样注目下,曹性淡然回了府中,等待着朝廷赏赐的玉佩下来。

    另外盘算了一下自己的收获。

    从乡侯,升至县侯,新楚侯,为侯爵最高一档,食邑也翻了一倍,成了三千户,爵位再往上,就只有增加食邑了,直到最顶峰,万户侯。

    而辽东、东莱、南海、日南,再加上自己这个合浦太守,约等于五郡入手。

    且不被百官看好的博士祭酒,更是让自己心血澎湃。

    太学教师为博士,太学校长为祭酒也!

    下午,难得的打扮了一下的曹性,带着在王修、李儒、张旻、陶商、曹宏、及再次赶来的曹寅,陪同下,跨进了太学大门。

    站在太学的钟鼓楼,俯视着洛阳仅次于皇宫的大院。

    “当当当~”

    类似于庙里撞钟的大钟,被敲响。

    本章完

第378章 四家化一() 
曹性摇身一变,成了三万太学生的校长兼老师,麾下士子也成了兼职的老师。

    宫中赏赐的一百块玉佩没了,另外自己又以收购来的名义,带的两百块玉也没了。

    还将用一首少一首的诗词,消耗了三首。

    换来了三万门生,三百门客。

    一时间曹性的名声在寒士之中,渊源流传。

    洛阳逍遥楼,三层的酒楼及后属的客房区、花园区,都是张灯结彩,锣鼓爆竹齐鸣。

    花园内,芸芸燕燕的舞姬,犹如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大街上,也搭起了高台,舞姬表演、小说说书、西域杂技等等,免费让百姓观看,引得无数人围观。

    “太学生,荀攸到!献治国策、治军策、治家乡郡县乡里策,各一卷!”

    富甲一方的逍遥楼掌柜,刘贵,亲自充当这司仪。

    曹性、曹寅、曹宏,还有一位头发斑白的老翁,四人微笑着上前。

    一见曹性到来,荀攸拱手一拜:“见过祭酒先生!”

    “免礼免礼!公达快快去入座!”

    荀攸正值及冠之年,本是最青春活力的时候,给曹性的第一感觉就是木讷,典型的闷葫芦,如果不了解的话,还以为是自闭症患者。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毅然拒绝了自己赠与的玉佩,自然也拒绝了来自己府中为门客。

    “太学生,郑安、杨修到,献治国策、治军策、治家乡郡县乡里策,各一卷!”

    郑安,大儒郑泰之侄,杨修“杨鸡肋”就不用多做解释了。

    太学生中,卧虎藏龙,除荀攸,顶级谋臣还有一位姓周的、一姓钟的。

    三世三公身世的杨修,也不失为一准顶级谋主也,只不过生性太过跳脱,且桀骜不驯,死在了自己的嘴上。

    曹性看着进入内院的杨修,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么让自己垂帘三尺的四位,却没有一个加入自己的麾下。

    “太学生宋明到,献治国……”

    在这个他们新任祭酒的特殊日子里,太学生都会到场,朝廷百官也会到场,连皇帝太后都会派个宦官过来。

    不同于他们的是,太学生送的不是财物,而是三卷书,也就是治国策、治军策、治家乡郡县乡里策。

    这使得多穷苦出身的太学生,即可以参加如此高档的宴会,也避免了不劳而获的心理产生,同样省的他们心中觉得欠了曹性这位祭酒的人情。

    宴席的主人翁就是曹性、曹寅、曹宏、老翁,老翁也姓曹,名田。

    主题就是九卿士家曹,雁门、太原、荆南、徐州,这四支的合家大典。

    即日起,本已分家百余年的四家,合为一家,称四房,着族谱!

    曹性摇身一变,成了世家子弟,祖上有九卿,其下还有两千石、六百石,等各级官员。

    哪怕是家族最破落的中平元年,太原主支虽掉下了士家神坛,但也是郡中豪强,曹田他老人家也是编制以内的佐吏。

    徐州也掉下了士家之列,但到了曹宏、曹豹兄弟这一代,富甲一方的同时,也担任着州从事、州都尉这类要职,依然成了徐州有数的大豪强。

    雁门一支最是破落,曹性之前,最牛逼的就是村里的里正,不过现在不是走了曹性了嘛。

    唯有荆南曹寅一支,将士家门第传承了下来,虽成了寒门。

    族谱一合并,四家以前的历史,不该看到的,就让他们沉入大海吧!

    荆南寒门的门第,很快被套上了合并的曹家身上。

    “大秋长左丰到!”

    左丰手拿皇帝诏书,走了过来,身上列卿的服饰,格外显眼。

    大秋长,比九卿的列卿之一,总管后宫一切事物,为宦官最高官职。

    忠心耿耿、救驾有功的左丰,纵身一跃,跳过了中常侍,成了张让都垂帘已久的大秋长。

    而原先掌权的十常侍,本有十二人,灵帝塌前曹性杀了一位,被何太后杀了的太皇太后一系夏恽。

    连十常侍之首,灵帝的阿父张让,拿着玉石矿监的印,刚出了洛阳城不过半日,就被事先埋伏的吴匡、张璋,领军剁成了肉泥。

    余九人,等同被囚禁在了皇宫之中,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左丰看着迎接的曹性四人,张开了诏书:“光熹元年十二月初一,皇帝曰:后将军曹性,为国为民……将军之女曹氏,外慧内中,已选为美人……

    特升曹性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临沅令曹寅为武陵太守!

    佐吏曹田入京为尚书台侍郎!

    徐州从事曹宏为广陵太守!”

    曹寅三人知道傍上了曹性,会飞上枝头,没想到幸福来得这么快,摇身一变,成了要员,连最低的曹田,都是四百石的侍郎。

    而且,大将军啊!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曹家将一举成为天下顶级世家,后代保持的好,取袁家而代之,成为天下第一世家,也有可能。

    至于曹性之女曹氏,自然不是还在喝奶的小女儿曹思,不然外慧内中就太牵强了。

    而是从家族挑选、过继而来的一位,与小皇帝同年。

    小皇帝刘辫为何太后亲生,曹氏成了美人,曹性也披上了一层外戚的外衣,同时也绑在了刘辫的战车上。

    何进、何苗死后,加上何太后害死太皇太后,大失天下人心,可是有不少人呼吁废长立幼呢。

    万一十常侍的哪一位,走露了先帝废长立幼的诏书,那何太后、小皇帝刘辫,将面临巨大的灾难。

    此时已是宴会要开始之际,三万太学生,百官,洛阳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

    一个大将军任命书,顿时将曹性推到了风尖浪口,众人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

    就在所有人的目光下,曹性对曹田使了个眼色,从小到大的顺序,曹田三人纷纷接过他们的官服官印。

    就在要到最后一个装有大将军官服、官印的托盘时,曹性躬身一拜:“臣年幼才薄!不能担此重任,还请大秋长替我归还于陛下!”

    “甚么!”

    满堂都是忍不住口,表达出来的声音。

    竟然拒绝了!手握洛阳兵马,军功无人能匹,诗书绝伦的曹性,竟然以年幼才薄的名义,拒绝了这个超越三公的职位。

    本章完

第379章 五等爵() 
左丰悻悻然的回到了宫中,还带走了无数人想夺过来的大将军印。

    宴会依旧开启,在众人纷纷吐槽曹性傻的同时,不乏多了一批真心佩服曹性的人员,而这些人,在贫困的太学生中,就有不少。

    宴会上,曹性与大人物敬酒的同时,也不忘太学生,最后伶仃大醉的回到了府中。

    第二天早上,曹性拒绝了休沐,早早的爬了起来,沐浴更衣,大灌醒酒汤,才打起精神去上朝。

    德阳殿中,看到仍然穿着后将军朝服的何太后,眼中满是怨恨。

    礼毕之后,司空丁宫突然出列:“启禀陛下,昨日后将军族宴,有治国、治军、治家乡之策,共九万,贴满了逍遥楼墙壁。

    臣仔细研读了每一条,猛然发现,有一条,最适合时下。”

    假寐中的太尉许相,嘴角一阵抽搐,老对手丁宫他太熟悉了,屠夫何进扶起来的一条走狗,出了名的正事不做邪事有余。

    他会逐条去看治国策?而且这可是九万卷,要匿名,要筛选有无大逆不道的,昨日下午才张贴出来,当时丁宫忙着与舞姬交流感情。

    有空去看?

    有空看,能一晚上看完九万卷书?一目十行都看不完吧!

    “哦?爱卿说说是何策?”

    国事何太后还是关心的,至于丁宫言语中的漏洞,话说有这时间去琢磨,不如想想宫中的翡翠,雕刻成什么好。

    脸皮厚过城墙的丁宫,拱拱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天下战乱不止,多有功之臣,但国库空虚,又不能寒了功臣之心。

    那一条就是:复周礼中——五等爵!就藩于军功之地。

    虽不知作者是谁,但臣亦觉得此举大封了功臣,证明了天家圣明,又加强了地方监管,且不费国库一钱也!

    可谓一举三得的治国良策也!”

    丁宫不愧是朝堂混迹到三公之人,表演的情真意切,完全让别人看不出,这是他前一个晚上背下来的。

    连许相都忍不住转头,露出佩服之色,最后一躬身:“臣附议!”

    许相附议了,这是两人任朝官以来,第一次保持了一致的意见。

    许相一系、丁宫一系,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