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银河射手-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琰,是你自己只说了两个好消息,而没有说任务。”

    桓阶直言道。

    蒋琬颇有一种苦中作乐的哈哈一笑:“伯绪啊!还是你细心,不过这任务,你我知道就好,他们只需要配合着执行!”

    蒋琬眼睛往北看了看,仿佛能看到几百里外的曹性似的,对着浈阳的方向拜了拜:

    “主公有令,西征军扩大了五郡之地,需要大量人口填充。

    而日南的人,需要大力建设日南,早日将日南建成一个干净卫生、蚊虫治理有序的移民桥头堡!”

    

第340章 楚中县() 
蒋琬认真的看着桓阶:“五郡之地都是新地,且多崇山峻岭,新楚县这类沿海平原之地,都水土不服这么严重,五郡之地,外来屯兵更不能去。

    日南人,又重任在身。

    因此,这些抽调过去填充的人口,将从交趾南部、九真郡,这两地招募。

    只要能招到本地人过去,付出一些代价,特别是钱粮方面,付出再多,都可以!”

    曹军几大垄断的拳头产品,称霸整个大汉的商业,钱财,不过是一个数字。

    而粮,早几年就开始大肆购粮囤积,又加上屯田都是种高产的粗粮,还有大量海鱼、海带等海产品,以及养蚯蚓喂家禽,圈地养殖牲畜。

    粮,如今的曹军,养活自己四百五十万屯兵的同时,还真有富余。

    桓阶神色郑重,语气淡然的问道:“主公是打算将这任务交给属下么?”

    桓阶肯定的面容上,哪里有问的意思,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配上他那宛若天成的自信,简直就是肯定的回答。

    蒋琬看了看他,心中有些佩服,这股气势,连蒋琬都自愧不如。

    当然,论实才,特别是统领全局、文武一把抓的方面,桓阶还是要次于蒋琬的。

    蒋琬就是一偏全能的相才,而桓阶更像一专职内政文官。

    蒋琬肯定了桓阶的提问,更带了点意外惊喜:“不止是如此!”

    “哦!”

    桓阶眼中泛起兴趣的色彩。

    “主公将这新开辟的五郡之地,设立一县,命名为楚中县,而你就是新任县令!”

    蒋琬往衣袖内口袋一掏,拿出一张帛布信件,递给了桓阶:“这是郡府的任命书,朝廷的诏书很快也会到你手中。”

    桓阶打开任命书一看,除了任命其为楚中县县令之外,落款的是曹性的签字,以及冠军将军印、日南太守印。

    楚中县,名字根据楚河而来,如此命名。

    楚,一直都是华夏诸侯国中的大国,先有春秋战国时,数次称霸中原的霸主国,最辉煌时,灭吴灭越,疆域包过除被秦占领的巴蜀之外的整个南方,及秦岭至淮河北面一些领地。

    后有西楚霸王项羽,推翻了秦朝,以楚王后裔为天下义帝共主,以江东及淮河流域为基的楚国。

    所以说,楚国,影响力极大,巴蜀外的南方人,都可以称之为楚人。

    曹性这么命名,就是为了贴上华夏的标签。

    “五郡之地、百余寨子,只为一县?”

    桓阶好奇的问道。

    蒋琬点点头:“伯绪,你这县令,责任比我这代理日南郡太守的长吏,任务还重啊!

    楚中县地域太过辽阔,为此,十余个乡级别的大寨,将设乡长,总领政务,再设乡屯长,总领屯兵乡勇,又设巡捕头,总领执法,又设判官,总领审案、断案、监察!

    四个部门,名义上以乡长为主,但对于另外三个部门,只有监督权,提议权,没有管理权。

    战时乡屯长有权实行军管,介时,乡屯长总领全乡,同样,军管时,掌权的乡屯长,对于另外三个部门,只有监督权、提议权,而没有管理权。

    如此,军政将分离开来,又将司法、执法、行政,分离开来。

    详细的规定,一会我再命人拿给你!”

    桓阶只觉耳目一新,蒋琬只说了主干,其就已经预测到这套管理方案,带来的巨大好处,情不自禁的拍起了手掌:

    “彩!

    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全能之才,世间少有。

    如此,将分工明确,各展所长,下官仿佛看到了未来,我曹军治下的一片清明!”

    军政分离,司法、执法、行政的分离,是后世数千年,总结起来的治国之法,是历史的长流,优胜劣汰,选出来的。

    其好处,其超前,其先进,远远不是桓阶、蒋琬两人,想的那么简单。

    新的管理方案,前期的阵痛也在所难免,这是跨越时,不适应、不成熟的结果。

    但适应之后,初步掌握之后,有着无与伦比的效果,行政办公的效率,军事的灵活性,司法、执法之清明,根本不是时下这县长、太守一把抓能比的,可以说是赤裸裸的碾压汉朝的治国之法。

    因此,曹性才会出动麾下的一位“丞相”,一位代理“丞相”,还有新楚县的曹鹰这员嫡系大将。

    某种意义上来说,曹性正在尝试着,将人治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变。

    等到在汉权旁落之后,曹性正真做了一方军阀,那时将在治下全面推广起来。

    见桓阶已经答应,蒋琬对着远方的一个一直关注这里的守卫,挥了挥手:“叫他们过来吧!”

    只见,一身道袍的宏德,左右是两位师兄弟,身后还跟了三十位十二三岁的小道士,走了过来,除此之外,还有一队文吏、武官。

    一行人对着两人就是弯腰行礼:“见过蒋长吏,桓县寺!”

    “这是?”

    一队文武,桓阶还算明白,一队道士,又是什么意思。

    蒋琬对着桓阶笑了笑:“这三位道长都是南岳观的法师,奉主公之命,前往楚中县建设道观,弘扬道法,劝人向善!”

    “福生无量天尊,贫道宏德,楚中新道观观主!见过县寺,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宏德不卑不亢的向桓阶行礼。

    “有道长……”

    桓阶刚想寒暄几句,一见一队文武中领头的人,顿时被吸引了过去,有些惊讶的道:“曹封?主公怎么舍得将你安排来我身边?”

    曹封年少有成,武艺高强,为假子营的佼佼者,曹性将他留在身边陪养的时间最长,假子营学习一年半,以天罡三十六一甲的成绩,提前毕业后,就一直留在他身边,已经一年有余了。

    曹封如今已有近十七岁,长得更是高大威猛,足足有八尺多,完全就是成人的身高,一身玄色铁甲,暗红色披风一甩露出一个加长版的剑柄,以及一个巨大的剑鞘一截。

    其正了正铁盔:“见过县寺,阿翁命我和弟弟曹雀,跟随你左右,保护你的安全!”

    

第341章 州牧() 
中平五年秋,年前爆发的区星叛乱,贼酋之头于时年夏季,先是作为曹鸦的祭品,摆了七天,之后送到了洛阳朝堂之中。

    还好因为曹军捕鱼业的飞速发现,带来的鲨鱼皮、鲸鱼皮等巨大型鱼类皮,被硝制皮甲的工作量巨大,以至于硝制技术也飞速发现。

    不然区星的头颅早就腐烂了。

    而今,到了收获的季节,天下却发生了大的变动。

    先是前宗正,现任的太常刘焉,上表朝廷:“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自荐出任交州牧。

    本来领交州,刘焉是观朝廷昏暗,想挑个最偏僻的地方,前去避祸的避祸。

    因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且汉高祖也是起于益州,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病急乱投医,要死了,又想着做明君了的汉灵帝,听到了难得的对治国“有用”的建议,又是汉室宗亲,深是信任。

    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阳城侯。

    刘焉还未上任,一个噩耗传到了朝廷之上。

    洛阳新建的西宫,相比光武帝时的北宫、南宫,两座宫殿,乃至桓帝时的东宫,都要奢靡的多。

    而今,这作为朝议的年轻宫殿内,年轻的皇帝刘宏,已经连喘气都费劲的很。

    殿下,三公九卿、大将军等文武朝官外,还多了八位新人,且为首的更是与大将军何进并肩,居他右侧。

    这人就是上军校尉,左丰。

    其位置比骠骑将军何苗,还靠前。

    中年的左丰,不到五十,却两鬓灰白,几个月的军旅生活,没有让他长壮,却晒黑了很多,也更加憔悴。

    此刻,真咬着牙,枯瘦的脚,用力的跺着地板:“益州马相!刁民!贼子!竟敢妄自称大!还有那徐州阙宣,河东郭太,青州管亥等,都该碎尸万段!”

    也难怪左丰会这么生气,益州黄巾余部马相、赵祗、王饶、赵播造反,以马相为主,声势达十余万人,马相更是做了黄巾创始人张角,都敢做的事,那就是称帝。

    余毒河北的张屯称帝,刚刚被平息,如今又多了一位皇帝。

    单单是马相,虽有十万余人,左丰还不至于如此气,徐州阙宣,同样扯起了反旗。

    一个小小的庶民,连豪强都称不上,目不识丁,却也称帝了,不知是何原因,其从者也有十余万。

    郭太是刚刚造反的白波黄巾首领之一,并州黄巾造反,以白波谷为根基、攻掠河东,亦称之为白波黄巾。

    此外,青、兖管亥、管承等黄巾余部又反,豫州也有汝南郡葛陂何仪、何曼等黄巾再起。

    西凉羌族叛乱也未完全平息。

    一时间,天下又再次大乱。

    宦官左丰气的差点没背过气去,当皇帝的汉灵帝,眼神中全是麻木:“皇兄刘焉去了益州,益州牧有了,剩下诸叛乱之地,也选出一些州牧,整治一下地方!”

    汉灵帝话一出,朝中文武再也忘了天下大乱,大将军何进对着马仔,当朝三公之一的丁宫使了使眼色。

    丁宫刚要出列,死对头司徒许相先出来了:“回禀陛下,臣以为,徐州刺史陶谦,廉政爱民,且多有功勋,可为徐州牧!”

    丁宫面色古怪的看了看何进,这厮竟然跟自己想说的一样。

    士家刀把子的太尉曹嵩,也是面色古怪。

    朝中三方势力,都支持陶谦为徐州牧,可见曹性出钱,陶谦出人脉,两人联合打点的力量有多大。

    “准了!还有其他人选吗?”

    汉灵帝一句话,徐州牧,如愿以偿的落到了陶谦头上。

    朝中三个派系突然一致,让他们都有些不适,一时间也没人出列。

    这时,武官行列,蹇硕走了出来,身为宦官,却高大壮硕的如同武将的他,对着汉灵帝就是一拜:

    “陛下!冠军将军部曲,四处平叛,又开疆扩土,如今再添楚中县。

    臣以为当重赏!”

    蹇硕为曹性请赏,左丰仿佛见鬼了一般,回头看着他。

    蹇硕错过,这位为皇帝呕心沥血的忠臣,左丰的眼光,看似为曹性着想的接着道:

    “不过,曹性毕竟年幼,才刚刚及冠,当年霍去病在他的年纪,也跟他如今一样,为冠军将军。

    年轻气盛,为免养成娇惯之气,臣以为,不能升的太快!

    但有功不赏,非陛下你的作风……”

    蹇硕拐弯抹角的一个劲夸汉灵帝,好像他真是什么明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