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古书生-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下众人蒙圈了,任他们谁也想不到张大少爷竟敢公然挑战东南枝夫子,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他要挑战夫子。”

    “无知小儿,自不量力。”

    “关公面前耍大刀,你这是自找羞辱,”

    “他这是想出名想疯了,”

    “东南夫子,好好教训他一番。”

    台下才子众口一词,均是诋毁张白易的言辞,

    当然中间也不乏有些人心存嫉妒,若张白易败了则无伤大雅,毕竟人家是夫子,若是侥幸胜了那则是名声大振,

    所以此番不论胜败传出去都是一番佳话,当然前提是不能输的太难看,

    这些才子想着自己出名的时候则不管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却见不得别人出风头,他们也不想一想,张白易如此不就是被他们逼的,

    当然,任何人都是自私的。

    所谓自私,是指把自己放到第一位,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如若张白易此刻换做他们当又一番言论了,

    众才子与张白易比试几场,不乏有些人心生嫉妒张大少爷的才学的,自己没本事又害怕别人出名,所以他们就从中作梗,诋毁张白易,

    此刻张白易可谓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了,

    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东南枝也不例外,

    哼,想借老夫的之名出名,你这算盘未免大的太响了,

    老夫的身份也是你能说比试就比试的么?

    东南枝对张白易的行为更为不耻了,看着其脸面越来越憎恶,

    “张才子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吧。”东南枝冷冷道,

    张白易也听出了眼前这老头口气不善,

    东南枝的形象在张大少爷心里又是一落再落,

    “高不高看,只有比过才知道,”张白易也站直了身子,完全没有了刚才的谦卑之色,

    张大少爷可不会顾及什么繁文缛节,尊老礼节,你对我冷言我何必热脸帖你冷屁股,你不给老子难堪老子也不给你好脸色。

    “哈哈~”东南枝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扬天大笑道:“好,好,好,”

    “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跟老夫说话,”东南枝的胡子抖擞了起来,显然气的不轻,

    哼~怒极反笑么!就你会笑啊~老子也会,

    “哈哈~咳……咳……”张大少爷学着东南枝也扬天大笑了两声却岔了气咳嗽了起来,

    好不容易忍住了咳嗽,张白易脸色却咳的通红,

    装逼不是人人都会的,本少爷还是适合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

    “也从来没有人这样跟本少爷说话,”

    张白易说的没错,却是没有人这样跟他说话,这一世的张白易与这些文人墨客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一个是纨绔子弟嚣张跋扈平日里以调戏美女为乐,一类是风流倜傥指点江山等着被美女调戏为乐,

    恩~的确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你是文坛的泰山北斗,本少爷是纨绔界的扛把子,

    作为纨绔界的扛把子谁人敢惹,

    张白易与东南枝怒目而视,

    两个人就这样冷战在那里,

    台下一些好事者起哄道:

    “东南夫子给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顿教训,”

    “无知小儿,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夫子最棒!”

    “夫子打到他。”

    “夫子好腻害。”

    ……

    支持东南枝的声音如怒涛江水,轰隆不绝,就连一旁吃糖葫芦的小孩也为其助威呐喊,

    相比之下支持张白易的楠竹钰几人声音很快便被这些才子淹没了,

    初春的夜晚比较清冷,淡月笼纱,娉娉婷婷。

    有风拂过脸颊,掠起长发。

    月光如水平静柔和。

    台上的两人却不平和,火药味十足,

    大有一言不合就比试的节奏,

    “好,很好,非常好,”

    东南枝努力平静着起伏的胸脯,

    “老夫今日就让你知晓何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白易也会让东南夫子知晓何为狗眼看人低。”

    “你~”东南枝气的不轻,“黄毛小儿切莫逞口舌之勇。”

    “是不是口舌之勇试过才知道。”

    “哼~”东南枝冷哼一声,

    “你是小辈,你先来,老夫可不想传出去说我欺负一个小辈。”

    张白易对东南枝无耻的行为更是不屑,谁都知道作诗越靠后越占优势,

    一方面可对比对手与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寻找诗作灵感,

    一把年纪的人了,脸皮怎么那么厚,

    嘴上说不欺负小辈却还要我先念,

    罢了,反正是灵感对我来说有何没有都一样,现成的诗句在在脑海里,就让你个老东西占点便宜。

    的确,东南枝嘴上虽那么说,心里并没有托大,

    从刚才张白易的表现来看,他所吟的诗作无一首没有大家风范,就是自己也没有有十足的把握胜眼前这个少年,

    稳妥起见还是在先后顺序上耍了个心眼,

    “多谢东南夫子谦让。”张白易故意把谦让说的老大声,

    东南枝怎能听不出张白易话中的意思,老脸一红,别过头去,不再看他,

    张白易看了东南枝一会儿见他并没有看自己的意思,道了句:“那学生就不客气了,”

    言吧,张白易便回到台前,看着台下目视自己的众人,微微闭上双眼,好似在冥想,

    凉风吹过脸颊,凉凉的感觉,

    很快,

    张大少爷睁开了双眼,开口念道:“《元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一诗吟罢,众人都在心中细细品味,

    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无以尽兴,

    这样的夜,如果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无以为春。

    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

    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燃烧月下,月亮如水似银。

    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

    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

    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这首《元宵》围绕的主题是底层的普通百姓。灯月辉映的城镇是美的,灯月映照下的民女则更美。她们青春焕发,喜气洋洋。尽情欢笑。

    听完这首《元宵》众才子心中叹服,此诗,意境优美感人。已是上上之选。

    虽然自己不喜欢张白易但不得不佩服其才学,像这样的诗句恐怕自己在苦学十年也不一定由此成就,

    张白易站在台上心中也是十分忐忑,看台下才子没有什么反应,也不知此诗如何,

    是好是坏你们好歹给个话啊,

    张大少爷好似想到了什么,忙向楠竹钰等人看去,发觉几人还在没有背着自己离去,顿时放心不少,

    楠竹钰正细细品着张大少爷的诗句,感觉有人看向自己遂抬头,正好与张白易四目相对,

    张白易放心的表情让楠竹钰误以为在向自己打眼色,一愣之下自以为领悟了张白易的“眼色”。

    大声叫道:“好诗,”

    众人都还沉浸在诗句的意味之中突然有人叫好,连忙反应过来跟着称赞起来,

    “好,”

    “好诗,”

    “妙句,”

    台下一阵赞美之声跌从而来,

第七十章 三夫人回来了() 
听到有人称赞,张白易这才松了口气,

    一丝自嘲的笑容挂在张白易温润如玉的脸上,

    再怎么说唐寅唐大才子也是个解元,自己应该对他有信心才是,

    “哼~一首小诗就得意忘形了,”东南枝冷哼的声音在张白易身边突然想起,把张大少爷吓了一跳,

    得意忘形?老子那是自嘲的笑好吗,

    你人老眼瞎,本少爷不跟你计较,

    再说东南枝,刚刚一盏茶的功夫他的确打了个腹稿,只是自己的这首诗作恐怕与张白易刚才所吟的《元宵》不分伯仲,自己刚才的那一声冷哼,一方面是打压张白易,另一方面是告诉台下的才子们自己是夫子,是权威。

    台下才子当然不会想到东南枝的想法,看到东南枝老夫子走到台前,

    台下一个年轻才子叫道:“快看,东南夫子要说话了。”

    台下顿时安静了不少,

    “老夫今晚主持这个品诗会,一方面是希望大家可以相互学习可借鉴对方的学问上的优点,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也能通过这个品诗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希望能帮助那些遇到瓶颈的才子们突破瓶颈,

    老夫也在此献丑,作诗一首,希望大家可以相互学习。”

    “开始了,开始了,”台下一些才子铺好宣纸提起毛笔,就等东南枝夫子开口念诗了。

    “《鹧鸪天?元宵》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星遄鹉放空。”

    一诗念吧,台下一时寂静无声,众人都在体味东南枝的诗句,想从当中学习到什么,

    这首诗写的是上元节后独酌思乡的情景,诗中的“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这首诗绝对是一首上佳的作品,

    不愧为东升书院的夫子,随便作一首便是上等作品,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此乃妙句啊。”

    “东南夫子之才学生钦佩,”

    “夫子此诗甚妙,”

    “夫子真乃文坛领袖,”

    ……

    台下马屁声不绝于耳,

    此诗念罢东南枝已经知晓,自己这首诗作与张白易的《元宵》相差无几,几乎分不出高低来,

    片刻之后,众人才才才想起台上的二人在比试,

    于是将张白易的《元宵》诗作拿出来和东南枝夫子的《鹧鸪天?元宵》比较了起来,

    “易某觉得张才子的《元宵》读起来更顺口一些,你看,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此等妙句……”

    还未讲完就被旁边的才子打断,“顺口有什么用,赋诗讲究的是意境,”

    “在下倒觉得东南夫子诗更有意境,兄台请看,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两人都情不自禁的吟起了自己喜欢的诗句,

    场上的才子有一部分支持东南枝夫子,一部分比较喜欢张白易的诗句,

    虽然一个是夫子一个是才子,但作学问求的是本心,是大道,不能违心而论,

    孟子曾经说过,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意思就是,“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