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战晚清-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广总督耆英,有识人之明,特赏双眼花翎!”道光皇帝说。

    两广总督耆英根本不知道,自己随便派出去了一个倒霉鬼,居然给自己带来了一个双眼花翎。

    不过接下来,礼部尚书保昌主动说:“皇上,奴才建议皇上,不如干脆直接把任命这个徐庆为我大清驻英吉利的公使如何?之前洋人也都主动的请求,让我们派遣一名公使到英吉利,这样算是我们双方的联络人员。“

    “这个我也有所了解,是双方的联络而已,既然这个徐庆能够有如此苏秦张仪再世的能耐,不如也就让他去这英吉利担任公使。甚至,我们可以不授予他签约之权,只是授予他商谈,至于签约的权力还是要由我们大清掌握,这样皇上以为如何?”保昌说。

    礼部是负责外交的部门,所以保昌这个还是挺有发言权的,何况他是礼部的满尚书,礼部满尚书分管的是鸿胪寺,鸿胪寺更是直接负责外交的部门,所以他有更大的发言权。

    道光想了想,最后说:“干脆这样,朕直接任命这个徐庆为我大清驻欧罗巴的公使,负责我们跟欧罗巴各国所有事务。当然,他只有商谈的权力,没有扇子签约的权力,凡是想要签订任何条约,都要由我们大清朝廷批准。并且,这次他也算是立功了,不能不赏赐。赏这个徐庆五品主客郎中衔。”

    道光倒也是明白,不能随便授予徐庆签约的权力,这样后果不堪设想。当然也要利用徐庆的才能,所以干脆也就是让他担任驻扎欧洲的全权公使,几乎是等于把满清的所有欧洲事务都给全部承担了,算是全权负责满清在欧洲的所有事务。

    如果是在后世,这个根本不敢想象这个权力多么大。当然这个也是跟满清并不了解外交,并不了解新时代的外交体系的缘故。满清的外交思维还是停留在了古代的藩属国体系,自然看不起那些欧洲人,不重视这个驻外公使,满清自己都并不知道这里面的权力有多么巨大,自然也就是让徐庆全权负责了。

    满清并不知道自己做了多大的蠢事,居然把这么大的权力全部授予给了徐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新时代的外交体系里面,这个意味着什么。

    “皇上英明,这等苏秦张仪再世,一定能为了我大清扬威欧罗巴有大功!到时候,我大清宣威于欧罗巴,天下无不敬仰啊!”

    那些大臣又是一阵马屁,让道光都感觉飘飘然,好像是自己威望能够让欧罗巴臣服一样。

    大概半个月之后,这份任命书通过英国人的快船送到了英国伦敦白金汉宫,然后送到徐庆手里。

    “我去,居然任命我为欧罗巴全权公使,除了没有签约权力之外,别的权力都有?我靠,这个可是整个欧罗巴,真是爽翻了!满清朝廷啊,你自己作死那也就别怪我了,哈哈哈哈!”

    至于后面,那还有那个满清给自己的五品郎中的官衔,这样意味着徐庆从一个七品官晋升成为了一个五品官,这个也是对于他的一个奖励,奖励他可以从英国人手里弄到这些退款还有归还香港主权的奖励。

    “我这个倒也是升官了?不过,满清既然把所有欧洲外交事务都交给了我,那我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个权力了。虽然没有签约权力,可是至少也是有了满清驻欧洲所有国家的公使的身份。这样等于我是满清驻扎在欧洲所有国家的‘公使’,这样走遍了欧洲,都是可以拥有外交豁免权的。甚至我可以以满清欧洲公使的身份,跟任何国家都可以谈谈。这里面的权力,真的很大很大啊!满清居然瞎了眼了,居然把这么大的权力都授予给了我都不知道,他们死定了!”徐庆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1章 英华银行(上)() 
满清国内任命徐庆为满清驻欧洲公使,不过这个时候徐庆却已经开始进行下一步计划了。他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积累资本力量,尤其是在西方这个资本力量日益上升的世界,资本力量是非常重要第一股力量,也是无比巨大的一股力量。有了资本,在西方几乎是有了一切。

    这个时候他很快利用了英国女王的特许状,申请开办了一家银行。

    “你好,按照女王陛下的特许状,你可以获得等同于我们英国功名几乎所有一样的身份地位,除了少部分政治权利没有之外,别的权力都可以享受。徐先生,你要开办的英华银行,我们已经在准备好了!”

    徐庆接过了这个英华银行,然后很快在英国的伦敦最繁华的地方租了一间不小的营业点,当然这个也是英国王室暂时替他垫付的租金。反正有权不用是傻子,在这个时候赶紧用,这样让自己发展快速一些。何况英国人有求于他,他当然要尽快的弄到更多好处。

    这个银行营业点,很快就被挂了出去。

    “徐先生,这个英华银行是什么意思呢?”维多利亚长公主问道。

    徐庆带着维多利亚长公主出来了,徐庆带公主出来玩,这样女王也都不理会了。不过徐庆也是希望蹭保镖的,毕竟公主出门肯定要有保护人员,徐庆也就是在这里蹭保安,保证自己安全。何况,让公主一起过来,那也是有好处的。

    “公主,这个英华银行,代表的是我们华夏跟英国是友好的。当然,这个也是两国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将来我们发展到了我们国内,这个英华的意思也不只是这一个了,同样也是荣誉名誉,经营华彩,也代表了上位者的品德优异。所以在不同地方,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这样多重解释可以满足更多人的想法。”徐庆说。

    这个其实也就是一种文字游戏罢了,在不同的国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样可以尽可能的迎合当地市场需求,这个是很多跨国公司都有的情况。所以徐庆采用“英华“这两个字,在英国可以解释为英国和华夏友好,在中国却可以解释为精英、品德,这样同样可以吸引国内的那些“精英”们。

    不过这个英华银行很快也就把招牌弄了出去,毕竟银行第一步也就是要吸收储户的资金,如果不吸收储户的资金,这样肯定是亏大发了。

    “英华银行开业,凡是把钱存入英华银行人,活期存款可以获得百分之零点二的利息。稳定的定期存款,可以获得年利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

    “本银行不收取任何的资金管理费用,反而给予储户利息!”

    徐庆把这个英华银行的招牌广告打了出去,不到一天,整个伦敦的商业银行都给惊呆了。因为这个英华银行不但是一个中国人开办的银行,更是因为那个不但不收取储户的管理费用,反而给予储户利息的手段,这样简直是惊呆了。

    这个简直是跟目前主流的银行完全相反,目前主流的银行营业方法也就是吸收存款,可是这个吸收存款不但不能够给予利息,反而要储户支付各种保管和管理的费用,这样要从储户身上去营业。

    也许在后世,很多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那也就是银行吸收储户存款,是要给予储户利息的。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正好相反,甚至给予储户利息的商业模式被开发出来还不到一百年,在此之前的银行钱庄都是要从储户身上去弄到各种保管费用的。

    可是徐庆这个方法,居然不但不收取任何的保管费用,相反还是直接的给予储户利息。

    “嗨,这个真的可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个课真的是稀奇了,居然有这等好事?”“是不是真的?”

    大家纷纷有很大的怀疑,可是接下来很快又有一条新的传闻出来了。

    “这个中国人徐庆是中国驻欧洲的公使,并且他得到了女王的特许状。甚至,他跟王室关系很好,应该可以放心!”

    在听说了这条消息之后,很多人也都纷纷选择了信任徐庆,因为徐庆既然跟王室关系很好,这样天然的也就是让王室替他进行“背书”了。有了王室的名头进行“背书”,这样足以让很多中低层的人士,甚至不乏一些高级人士都开始信任了徐庆的信誉。

    毕竟在这个时代,英国王室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完全可以替徐庆进行背书。

    “我要存款,定期一年!”“我要存,定期三年!”“定期五年!”

    很多人纷纷拿着自己的钱来进行存款,很快大量的存款流入到了徐庆这里。不但是徐庆有英国王室进行背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徐庆不但不收取任何报关费用,相反还是主动给予利息。这样让很多英国底层人士也都开始有了存款的想法。

    要知道过去因为银行要收取保管费用,这样让很多底层人士望而却步,因为他们不可能平白无故的被银行宰。

    现在居然有一家银行不但不要任何的保管费,相反还要给你利息。而且银行还更安全,让银行帮助自己保管,还避免了自己家里面被盗窃等等风险,这样不是很好吗?所以很多底层人物也都开始加入了存款的想法,他们所求其实并不多,只是一个安全的资金储存地方而已。

    这里不收取保管费,还给利息,甚至还有英国女王在背后背书,这样当然是让大家都非常满意的结果。

    “老板,已经有大量的资金存入了我们之类了。我们已经有了不下五万英镑的存款,这个可是五万英镑啊!”

    “老板,五万英镑,天啊!”

    徐庆听到了五万英镑,并不感觉稀奇,因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都是赚得最大的。这个五万英镑在这个时代,可是出奇的值钱了,因为这个可是金本位时代,各国货币都是等同于黄金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2章 英华银行(中)() 
大量存款流入到了徐庆这里,徐庆的英华银行每天都在增加着各种存款,可是那些别的银行可是悲催了。别的银行的很多存款都被大量提出来,被储户们大量转存到了徐庆的英华银行。因为徐庆有王室背书,并且有利息,这样又安全又有好处的事情,不干是傻子。

    所以伦敦别的银行顿时呜呼哀哉,全都差点哭了。不够这个时候,徐庆徐庆再次发布了广告,这次可就是贷款广告了。

    “英华商业银行承接商业贷款,贷款贷款年利息从百分八到百分之十一。”

    这份广告出去,再次在银行业里面发出了轩然大波。这次波浪更是惊人之大,因为这个贷款利息居然是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一,这个贷款利息在后世银行里面也是挺高的。可是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出奇的低啊!

    要知道在古代,借款利息可是很高的。不光是在中国有“印子钱”这种说法,在中国的贷款利息动辄高达百分之百,也就是借款一年,明年就要加倍还给对方。甚至如果无法把利息还完,然后还要把利息再次转化成为本钱,重新计算利息。

    这个也就是古代的高利贷盘剥,古代也许很多人只是注意到了地主通过土地盘剥,可是这个高利贷盘剥也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西方也是如此,各种贷款利息出奇的高,几乎年利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都是绝对主流。可是徐庆这个最低百分之八,最高也就是百分之十一的贷款利息,让人也都震惊万分了。

    “先生,你们的贷款合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随时可以签字了!”一家银行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