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承宗在侧经历了一场平生以来最惊心动魄的一幕,本以为会被强制回去,担惊受怕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当看到离去的骆思恭,悬着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他敬服的看了一眼皇长孙,发现他没有放松,反而眉头不展,两眼不离远去的骆思恭的背影,明白了皇长孙的心思,上前安慰道:“殿下,不必为骆都使担心,他跟随皇上几十年,深的器重,不会有事的。”

    “但愿如此!”朱由校把剑还给宗二,看着还惊魂未定的九人,缓缓道:“皇上还会派人来追我们的,这山海关不能走了。”

    众人都唏嘘的点了点头,没有人言语,都在等着皇长孙的决定。朱由校看向东方,望着开阔的平原,挥手一指,众人的期待的目光随着皇长孙指的方向看去,“去大沽口,我们走海路!”

    骆思恭忐忑不安的回到宫中,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怎样的命运,没有追回皇长孙,皇帝会罢休吗?骆思恭沉重的脚步刚踏进乾清宫门,突然听到万历皇帝的一声暴喝:“你这个废物!”

    骆思恭大骇!我还没有想皇帝汇报,皇帝怎么动起怒来?谁提前向皇帝报告了?这不可能呀,以我的速度不可能会有人跑在我前头,皇帝在怒斥别人还是我?

    骆思恭惊惧的颤抖起来,小心翼翼的走进了东暖阁。

    朱由校他们一行,改变了路线,直奔天津大沽口,此时天津大沽口还是一个重要的海上出口,辽东的许多物资都是从这里海运。

    万历皇帝怒气冲冲,大口喘着,不时咳嗽一阵,程化祥在旁小心的捶背,魏忠贤见到万历咳嗽,立马上前嬉笑在万历胸前轻柔。程化祥看到魏忠贤上来,嫉妒的看了他一眼,魏忠贤倒不在意程化祥,仍堆着笑脸为万历捋顺胸口。

    骆思恭弓着腰,悄声的走了进来,看到跪在地上的太子,心中安慰了许多,原来万历皇帝怒吼的是太子。

    万历皇帝看到骆思恭一人回来,明白了一半,不满的问道:“皇长孙呢?”

    骆思恭跪在太子身旁,不敢抬头,惶恐的回道:“臣无能,没能将皇长孙带回来。”

    太子听到骆思恭的回话,更是惊悚,开始冒出冷汗,腿脚也颤抖起来。

    万历皇帝猛捶床沿,吓的程化祥和魏忠贤不由的愣住了。万历皇帝急躁不安的斥道:“没追上皇长孙你回来干嘛!”

    骆思恭跪立不安,将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万历皇帝躁动的心情稍微缓和了,叹道:“朕的这个孙子,真有太祖成祖遗风,料想你也追不回来。”

    太子抬头,凛然道:“父皇,儿臣愿亲自前往将这不肖之子追回!”

    万历皇帝看到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气不打一处来,怒骂道:“你身为太子就知道在宫里享乐!也不顾长孙的事!才有今日让他在你的眼皮子底下出走,你干什么吃的!”

    还铮铮凛然的太子被万历皇帝一骂,又缩回怂样,趴在地上战战兢兢起来,不敢吭声了。

    万历皇帝大口喘着粗气,歇了一会儿,命人拿来纸笔,让程化祥代笔,写了一份圣旨,交给骆思恭,命道:“这一次多带些人去,务必将皇长孙安全的带回来!”

    骆思恭领命,怀揣着圣旨出去了,身后又传来一阵万历皇帝的怒骂

    太子真是够倒霉的。

    骆思恭这一次带领百名校骑,朝山海关方向追去。

    朱由校一行顶着凛冽的寒风,呼啸的向东进发,就这样,他们躲过了骆思恭的追击。由于天气寒冷,孙承宗年龄稍大,不稍一天的工夫就得了风寒病倒了。不得已,朱由校让江明和贺耿留下照顾孙承宗,让他们在后赶上。

    经过两天紧张的赶路,他们终于到达了天津大沽口。

    大沽口,此时是明朝重要的北方出海口,熙熙攘攘的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官船和民船,北方许多很重要的物资都是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包括辽东的军事物资。

    迎着冰凉拂面的海风,望着宽阔的港口,真是一片繁华之象。朱由校指着前方的一片停泊的海船,让鲁文去找一条去往辽东的商船,载他们去辽东。

    鲁文领命,下马快步走了过去,他们几人在港口等待。

    鲁文查看了一会儿,发现一条货船较大,正好能承载马匹,于是上前询问,此船正是前往辽东运送军事物资,是管家借用的民船。鲁文大喜,询问出管事的人,便朝管事的去处商议。鲁文找到管事的人,向其说明来意,但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管事的人听完鲁文说完;眼也不抬,直接回绝。

    此船正合适不过,鲁文不想放弃,耐着性子央求。

    管事的人看到鲁文纠缠,厌烦起来,烦怒道:“快点离开,我这还有事,再啰嗦老子对你不客气了。”

    鲁文本是军人,还是堂堂锦衣卫总旗官,平日像这样的平头百姓哪个见了都像敬神一样恭敬有加,能客客气气的跟你商量就是很抬举你了,可如今竟然被人家赶出去,鲁文哪受得了这等鸟气。鲁文和蔼的脸色顷刻阴沉起来,怒视着管事的人。

    管事的人看到鲁文的脸色突变,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不免紧张了起来,害怕道:“你要干嘛?想动粗?老人可是有人的,你再不走我就喊人了!”

    鲁文阴沉着脸不答话,不紧不慢的从怀里掏出一张牌递给管事的人。

    管事的人紧张的看着鲁文,狐疑的看着他手中的牌子,大惊,脱口道:“锦衣卫!”

    鲁文听到他的失声,疏松了表情,露出了得意之色。

    稍愣片刻,管事的人旋即紧张惊骇的表情松弛了下来,忽然“哈哈”大笑两声,“我当是什么呢?不过是锦衣卫!”

    鲁文大惊,心跳不住加快,两眼呆滞的望着管事,心中喃喃道:他不怕锦衣卫?他是谁?

第八十三章改道绕行() 
管事仰头笑毕,轻蔑的看着鲁文,似有挑衅之意,道:“你知道这是谁的船吗?”

    鲁文脑子一片空白,这船背后是什么人,连锦衣卫都不怕?看着两眼呆滞吃惊的鲁文,管事两眼一眯,傲慢的对鲁文道:“告诉你,这是永兴侯郑国泰郑侯爷的船!”

    郑国泰?鲁文吃惊不小,这是郑贵妃的弟弟,万历皇帝的小舅子,此人仗着姐姐是宠妃,在外无恶不作,名声极臭,百姓们深恶痛绝,敢怒不敢言,百官们更是义愤填膺,多人上书弹劾,无奈郑贵妃圣眷正隆,几个正义大臣非但没有扳倒郑国泰,结果自己被郑国泰迫害罢官。

    鲁文看到得意的管事,知道自己碰上了恶神,无奈的离开了。身后传来管事的嘲笑之声。

    鲁文垂头丧气的回来复命,说没有找到合适的船。

    朱由校一脸怀疑,看着这么多的船怎么没有合适的,他追问鲁文。

    鲁文无精打采的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大船,道:“那条船正合适,可惜人家不让我们上船。”

    朱由校有点不高兴的指责鲁文道:“既然谈不妥你就不能表露你的身份吗?凭你的身份,他们那个敢不让你上船!”

    鲁文苦着脸将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郑国泰?朱由校知道此人是郑贵妃的弟弟,但对此人不甚了解。当听说此人仗势胡作非为,登时大怒,朱由校拿着马鞭指着这条船怒道:“本宫就坐这条船了!”说完,驾着马朝郑国泰的船走去。众人看到,都紧跟着朱由校的身后前去。

    到了船下,朱由校让邓长青、万豪留下看好马匹和行李。其他人都带着佩剑,由鲁文带路再次找到管事。

    管事看到鲁文又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人,腰间都挎着佩剑,不禁一愣,有点担心的指着鲁文高声叫道:“怎么又是你?还带着帮手来了,告诉你,老子可不怕你们锦衣卫!”说着,管事用眼朝旁边的一个杂役挤了挤眼,杂役明白撒腿就往外跑,想去找人,蒋达华眼快,朝门口一站,堵住门口,一个顺势将杂役;拎了起来一甩,甩回了管事的身旁。管事大惊,害怕起来,虚高了嗓门道:“你们干嘛!想动粗,我们可是郑侯爷的人,你们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朱由校向前走了两步,笑道:“我们只想搭贵船前往辽东,前往辽东,并无恶意,还望你行个方便。”

    管事摇了摇手,斩铁截钉的回绝道:“我们这船岂是你们随便搭乘的!不行!”

    朱由校轻笑了两声,向身后传递了一个眼神,众人明白,“嗖嗖”的拔出了佩剑,晃晃的亮在管事和杂役面前。杂役吓的腿哆嗦了起来,管事紧张的冒起了冷汗,但还算镇定,略带口吃的说:“你们,你们敢杀我,就是与郑侯爷过不去,侯爷饶不了你的!”

    朱由校蔑视的笑了一声,从怀中掏出玉牒递给管事,道:“看你也算好似见过世面的,这个你认识吧!”

    管事瞪大了眼睛,仔细看了起来,忽然大惊,哑然失声:“天潢玉牒!”

    管事“扑通”跪下,悔恨的捣蒜般的磕头,震的木板“咚咚”响,杂役在旁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长大了嘴巴直直看着管事磕头,眼珠子跟着管事的脑袋上下翻滚。

    管事惊骇的一身冷汗直冒,四肢打颤,猛磕了一阵头,嘴巴像是抽筋似的哆嗦着,“太太孙殿殿下,小的有眼无珠子,冒犯了您,小的该死!”

    杂役听到管事的这么喊,也惊慌的跪了下来,四肢打颤不敢抬头。

    朱由校蹲下身子,对着把脑袋贴在地板上不敢抬头的管事说:“本宫身上有皇上的密旨,要搭你的顺风船到辽东,你不介意吧?”

    管事埋着头回道:“荣幸!这是小的荣幸,是小的祖上积德,才能为殿下效劳!”

    “好!”朱由校豁然站了起来,道:“现在就开船!如果耽误了皇上的大事,你应该知道这是什么罪!”

    管事的连口称是。朱由校让蒋达华去通知邓长青和万豪将马匹、行李运上船,让鲁文看着管事,防止他向外通风报信。经过一个时辰的准备,他们扬帆起航踏上了辽东的路途。

    货船行进在宽阔的海面上,天空晴朗,娇娇高阳,不能暖化冷冷的海风,迎面吹来的海风冷如冰霜,打在脸上,冰凉透彻。

    朱由校站在船头甲板上,望向前方浩瀚的海洋,心中一片惆怅,不知道此次去辽东能否改变国运,这是关系到大明的未来,也关系到他的未来,此时此刻的危机,除了他明白,还有谁能了解。

    一个人悄悄的走了过来,往朱由校身上披上披风。陷入惆怅的他回头忘了一眼,是宗二。看着宗二平静的眼神,朱由校淡淡的问了一句,“宗二,你认为此战大明能赢吗?”

    宗二低头不语,铮铮的脸色露出一片茫然。看到宗二不言语,朱由校明白,他也认为此战大明希望渺茫。

    船在前行,乘风破浪

    三日后,商船到达旅顺,这里是辽东的重要海口。

    他们下了商船,朱由校朝鲁文挤了一下眼,鲁文会意,挺剑上前对管事威吓道:“太孙殿下奉皇上密旨行事,你切不可泄露太孙行踪,否则必灭九族!”

    管事战战兢兢,弯腰拱手回道:“小的明白,绝不敢向外透漏一个字!”说完,又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双手奉上,“这是小的孝敬殿下和各位差官,路上仅添茶水之用!”

    鲁文看着银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