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也大声疾呼。

第七十二章七大恨诏() 
努尔哈赤双手做了一个静止的动作,瞬间呼声停止,又恢复了平静,耳边只有徐徐风声。

    努尔哈赤环伺一周,注视下方,朗朗大声说道:“我,女真有七大恨。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大明欺凌实甚,情所难堪,非天地所能容,我誓必征讨之!”

    ”征讨大明雪我国耻征讨大明雪我国耻”呼啸之声大地为之颤动,天际为之变色,原本徐徐的微风随着杀气腾腾的呼啸突然变的疾速起来,似乎要把这声声之威传遍天下。

    旋即,不销一日,“七大恨”诏书传到沈阳的杨镐手中。杨镐手拿着“七大恨”的原文,还没等看完就如同烫手的山芋从他的手中了滑下来。听着“七大恨”似有多大的怨气在诉说。合围“七大很”?实乃宣战诏书啊,杨镐不傻,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努尔哈赤已经将暗中的争斗放到桌面上了,原来的小打小闹变成正面的撕咬,原来叫冲突,现在就是战争!

    “援兵为什么还不到!”杨镐重重的锤了一下桌子,眼看金兵不日就要打过来了,可年前就定下的增兵辽东,如今半年过去了连一兵一卒都没见到,这仗怎么打?怎么守?上次给个降级减薪处分,这次可是要命啊!

    “快,传令各处要地,加强戒备,严防死守,不可擅离职守,违令者斩!”杨镐向外喊道,一个传令兵接到命令,应了声“是”。飞奔出去了。接着杨镐又叫道:“让经略府下将领参事速来商议军情!任何人不得告假!”

    有一个小兵传令去了。

    这次杨镐接受了上次的教训,不敢随意调动地方部队了,可他心里也怕,不知道努尔哈赤会玩什么花样。

    三日后,京城也接到了杨镐的八百里加急奏报,“七大恨”就放在万历皇帝的桌子上。万历皇帝凝视着这张奏报上密密麻麻的字,心中怒火焚烧,原本不起眼的努尔哈赤,一个小小的建州都卫,曾经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如今赫然成了大明北方最大的威胁,而且还公开与大明叫板!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来为之有也,真是奇耻大辱!一个光杆司令在大明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发展成为雄霸一方的君主,这种能力只怕只有四百年前的成吉思汗才有吧!大明不是大宋!绝不能让他成为成吉思汗第二!

    万历皇帝提笔在奏报上写下“”前旨遵照,速增援辽东,不可延误!违者严惩不贷!朱翊钧亲笔!然后拿上玉玺深深的盖了上去。万历皇帝把奏报往身边的太监程化祥一甩,“速送往内阁!”

    程化祥接过旨意,看着万历皇帝阴沉的脸早已心惊,不敢怠慢,急速的离开前往内阁了。

    内阁方从哲接到旨意后,不敢怠慢,急与兵部商议,通过兵部将皇帝旨意发往各地,原本抽调兵力的地方军队急速赶往辽东沈阳汇合。

    现在的首辅是方从哲,原首辅叶向高在去年与万历皇帝商讨增兵辽东的时候,多次请旨发内帑以充军饷,万历皇帝就是不允,软磨硬泡最后也只给十万两,这点钱根本不够塞牙缝的,各地军队调动也十分缓慢。叶向高宦海沉浮几十年,深知大明日益衰微,辽东女真如日中天,逐渐强大,辽东的战事不可避免,以目前的明军实力根本打赢不了,叶向高十分清楚大明的实力,根本再也打不起这样规模的战争了,结果可想而知。一旦战败,身为首辅自然有推卸不了的责任,有功自然是皇上的,有过就得臣下担着,叶向高看到这情形,唯有退隐才能保全晚节,于是刚过完年就上书致仕,并推荐了刚进入内阁没俩月的方从哲接任首辅,万历皇帝居然很顺的、连一句挽留的话都没有就批了。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昭告天下,世人为之一震,辽东更是人人自危,凡有点钱的百姓富商,无不移往关内,朝鲜、蒙古各部也是吃惊不小,自大明建国二百多年来没有哪个势力敢明着挑大明,虽然蒙古鞑靼两次围困北京,那也是意外的收获,一开始鞑靼只是抢枪物资过的舒服点,谁知一抢就抢到北京城下了,可最后还不是被赶出了长城。历史上女真各部反大明的也很多,但没有明着告诉你我反你了,还要跟你死磕到底,都是暗地里放冷箭。努尔哈赤可不简单,在强敌环视的情况下跟他们的老大——大明朝面对面的硬碰硬,这魄力足以震撼人了,想当年,也就只有成吉思汗能干出这种事。

    万历皇帝也不傻,努尔哈赤周围的强敌哪个不怕他,都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这种掏钱出力的事我不能一个人干,你们都得出点力,于是万历皇帝又命人出使蒙古林丹汗,封林丹汗为广义王,许诺灭了金国分三分之一的土地给他;传檄朝鲜、海西女真叶赫部,命出兵协助大明军队征伐努尔哈赤。

第七十三章兵临抚顺() 
清早,南书房。

    孙承宗见过皇长孙,行过礼后,第一句话问:“辽东的金主努尔哈赤已经向我大明宣战了,殿下知道吗?”

    朱由校淡淡的应了一句:“知道了。我们与女真人的战争早晚的事。”

    孙承宗也面无惊讶之色,他心里也明白,自从上次的大规模掠夺后,他也看到大明与大金的全面战争不远了。他们陷入了宁静之中,互相对望着沉默。

    良久,孙承宗开口问道:“殿下,这次战争您怎么看?”

    朱由校“哼”了一声,淡淡的说了一句:“大明必败!”

    孙承宗的脸明显抽了一下,两眼微微一皱,深深的舒了一口气道:“殿下何以见得?”

    朱由校“哈哈”仰天大笑。他的笑声让孙承宗大为惊讶,九年了,他从来没见过皇长孙笑的这么恐怖,笑的这么阴沉,孙承宗是第一次看到少年的我深邃的大笑,他整个身子为之一震,不禁的哆嗦了一下。

    朱由校笑过之后,面无表情,用十分冷峻的的眼光看着孙承宗,冷冷的反问:“师傅,你认为呢?”

    孙承宗历经”万历三大征“,自小认为大明军队战无不胜,虽有败绩不过是小败无关大局,这次大明动员了几乎所能动员的全部力量,可以说是一次决战,动员的力量完全对大金具有压倒性优势,朝廷上下对这次的军事行动无任何怀疑态度,认为大明必胜。孙承宗这几年虽然看到大明江河日下,军队实力也不能同往日而语,更清楚辽东的防务已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身为大明的臣民,他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也觉得大明会胜。不过刚才看到皇太孙的样子他陷入了恐惧和怀疑。九年了,自从当了这个皇长孙的老师后,自己都觉的好惭愧,基本没教过他什么,反而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这个皇长孙聪慧过人,比诸葛亮还神,什么事他都猜的准确无误,玩心计把郑娘娘彻底扳倒,“梃击案”让这个皇长孙设计的真是天衣无缝,精彩至极,试问自古哪有一个儿童之年有如此心计谋略。孙承宗早已从一个师傅沦为一个小跟班而已,这在皇太孙的小小私人势力圈子里已是不公开的秘密,在外人眼里还是让人尊敬至极的未来帝师。

    孙承宗惊恐的望着皇长孙,透露着飘忽不定的眼神,皇太孙既然说大明必败,难道大明真的要败?

    孙承宗愣了片刻,朱由校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孙承宗摇了摇头,回道:“臣也不知道。”

    “师傅”,朱由校向前走了一步,距孙承宗仅有半步之遥,孙承宗会意,明白我又有悄悄话要说,孙承宗向前弯了下腰,将耳朵凑到皇长孙跟前,朱由校悄声的说:“我要去辽东,师傅可有办法?”

    孙承宗大惊,忙收回身子吃惊的看着皇长孙。朱由校微微笑了一下。

    “这这,殿下,不可!”孙承宗明白,辽东如今已是险恶之地,皇长孙已然说了大明必败,若让他去辽东万一有个闪失,将是整个大明的损失,这千年难得一遇的明主还怕将来不会力挽狂澜吗?丢了个辽东事小,皇长孙若有不测,将来大明的国运将不可想象,如今正需要像皇长孙这样的天纵英才的英明之主中兴大明!

    朱由校望着惊慌的孙承宗,凝重的说:“辽东是我大明北疆的屏障,一旦有失,将对我们形成巨大的压力,从此国无宁日,一旦战败,蒙古必会倒向大金,与我大明决裂,海西叶赫部也将被努尔哈赤吞并,朝鲜与我们的联系也会受阻,从此我们的国威一丧千里,长城以北再无安宁。师傅,这些你想过吗?”

    孙承宗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他没想过这么多,皇长孙的眼光真是高瞻远瞩,形势分析的极为透彻,让他无法辩驳。

    “师傅,你有办法让我去辽东吗?”朱由校又问了一遍。

    孙承宗深深的鞠了一躬,摇摇头叹道:“臣无能,臣不能为殿下分忧!”

    “嗯!”朱由校应了一声,我一直在琢磨怎么去辽东,去了辽东又该怎么办。向万历皇帝再请求去辽东已不可能,看样子只能偷偷的跑去了,可到了辽东手中无权,又不能露面,否则一定会被“遣送”回京。

    “唉算了吧!师傅,今天先到这,没事您回去吧!”朱由校叹了口气,转身挥了一下手,无奈的回到书桌托着下巴沉思了起来。

    孙承宗看到皇长孙这个样子也不敢多说什么,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努尔哈赤颁布了“七大恨”后,命各旗旗主率主力,分多路进攻辽东明军驻地,并攻占了辽东多处重镇,抚顺以东皆为金兵攻占。出师大捷,努尔哈赤兴奋至极,命褚英率所部进攻抚顺。

    褚英自上次抢掠失败后一直憋着劲想立功赎罪,这次进攻抚顺也是努尔哈赤让他立功,一雪前耻。

    抚顺是辽东重镇,抚顺一旦攻下,沈阳便洞门打开,毫无屏障可言。

    急报送到了杨镐的手中,杨镐心急如焚,此时他已是束手无策,辽东防守力量都不足,何况支援抚顺已成为天方夜谭,抚顺以东城堡皆已丢失,万一抚顺再被攻克,自己恐怕就要给沈阳殉葬了。

    杨镐闭上了眼睛,一切听天由命吧!该死的辽东,恨不得长着翅膀离开这该死的地方!

    抚顺城墙上,一个身穿闪耀生辉的铠甲,手握腰中佩剑,血气方刚,年约三十的魁梧将军眺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