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是上一次在山海关的行为艺术起了效果,黄胜心里暗自得意。

    这就是官场,黄胜对人治的国度太了解了。在后世就有朋友哀叹自己何其不幸,他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为什么领导就是不肯提拔?

    领导永远都不会提拔他,哪怕他是活雷锋,因为这小子有一次酒后发闹骚,点评了许多领导,领导们宁可去外单位调人都不鸟他。

    能力在这些混共产党的领导眼里就是个屁,单位又不是领导自己家的,他只需要对得起自己就可以了,对得起党和人民那是开会的口号。

    领导用人的第一原则就是有利于自己,是不是有利于工作算什么鸟事?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家的,全民拥有也等于大家都没有。

    黄胜深知人性,来到大明绝不得罪任何官老爷,先慢慢的爬上高位再说。他对领导的态度是几十年的心得体会,孙承宗老大人当然觉得孺子可教喽。

    黄胜表忠心道:“小弟就是承蒙督师提携才得了官身,饮水思源当然要对督师大人忠诚。”

    茅元仪就是孙承宗的第一心腹,听了这话如何不喜,这位小友说得明白,以后大家就是绝对的自己人了。

    酒好话投机,又有美人殷勤相劝,科学家已经在辽东苦寒之地熬了两年多,一下子有些不适应这温柔乡,没多久,茅元仪醉了,蓝彩儿安排人伺候他休息,自己却不肯黄胜回去,眉目含春瞅着这位大才子。

    黄胜受不了,想逃,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德性,而且男人大多数喜欢用下半身思考。

    病西施身子软软的靠了上来,吐气如兰,灯光掩映下美人娇媚无限,她轻声羞涩道:“好哥哥,奴奴还是个清官人,至今没有梳拢,今日成全了奴奴吧。”

    这话一出口,黄胜更加心猿意马,男人的本能起了反应,强制忍着。人家明明白白告诉自己,她还是处子,要是今天和她发生了什么,以自己的性格一定会负责到底。

    可是家里的荷香如何面对?她该有多伤心啊?

    黄胜站起来想让人取些冷水洗一把脸清醒清醒,谁知‘九重天’今天好像有了默契,原来在周围殷勤伺候的婢女一个都看不见。附近的龟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黄胜知道不好,今天有可能难过美人关了,对蓝彩儿道:“姑娘,我与你来往多日,相当敬重姑娘的人品,我们还是如以前那样开开心心相处多好。”

    “郎君,难道奴奴蒲柳之姿入不得郎君慧眼?奴奴今日跟了郎君,定然为郎君守身如玉,郎君怜惜奴奴吧……。”

    美人扑进了怀里,软香温玉媚骨如酥,才子完全被俘获,正准备缴械投降。

    门口传来张之极的大嗓门:“贤弟,在哪儿呢?‘九重天’今天搞什么鬼,怎么一个伺候的都看不到?”

    黄胜赶紧轻轻地推开美人,在她耳边道:“你是一个风华绝代的美人,可惜我无缘啊!”

    蓝彩儿听见有人来了,羞得无地自容,低着头不好意思看黄胜,这时门推开了,果然是张之极,他一看到里面两个人的神态就乐了。

    “真不好意思,愚兄坏了贤弟跟蓝大家的好事了,要不要愚兄再出去守着。”

    蓝彩儿哪里好意思见人,莲步急挪连忙羞答答跑掉了。

第九十七章:公然舞弊() 
今天辽东的捷报上奏朝廷,所有在京师的大人都知道了。辽东战局是大明王朝重中之重,满朝文武人人都关心,处理辽东的事情也是排在前面。

    于是就有许多人认为督师大人孙承宗这一次恐怕受贿不少,因为他们发现里面有一个年轻人也立了功劳而且是督师大人准备为其讨要厚赏的主要人物之一。

    大家都认识他,广宁士子黄胜,原来此人还是从八品的赞画将军。于是乎众说纷纭,一时间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这件事。

    因为最可笑的就是这位大才子明明在京师厮混,许多大人都亲眼看见了,而辽东捷报的战斗时间正是此时。他难道有分身术?可以一边寻花问柳,一边杀敌建功?

    所以天下最冤枉的事情出现了,文武百官见了辽东经略的捷报,都众口一词认为其他人建功还好说,唯有八品赞画将军黄胜的战功太儿戏。

    好几位大人还义愤填膺,说什么如此公然舞弊,难道天下人都是瞎子吗?即便要提携谁吃相也不能如此难看焉!

    英国公张维贤散了早朝回到府邸就找来儿子张之极问黄胜的情况,楚儿见父亲回家也来叙话,见是这样的话题,立刻竖起耳朵聆听,也坐下不走了。

    张维贤把今天辽东经略的报捷内容讲了一遍,问张之极道:

    “儿啊,你那个朋友黄胜好像有些道行呢!这一次孙督师为他可以说都不要老脸了。也不知他和孙大人是什么关系啊!”

    张维贤知道孙承宗的人品,对他如此看重一个年纪轻轻的广宁士子,很不理解。

    小公爷马上就联想道黄胜嘴里的大人,怪不得如此牛气,原来是帝师孙阁老,至于黄胜是不是真的有军功他也不清楚。

    他发现这位朋友混得不错心里高兴,能够得到阁老的赏识可不是太容易哟!

    他挑好话道:“父亲,孩儿这位朋友是个人才,跟督师的关系应该比较密切,肯定是他老人家的心腹爱将,至于军功是不是实打实,这个么……,还真不好说!”

    张维贤道:“哦!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位士子明明在京师鬼混,却同时在辽东参加袭击建奴,真是可笑至极!”

    在英国公眼里,自己儿子的朋友都是浪荡子,属于混社会的纨绔之流。

    楚儿姑娘对这一位突然冒出来的辽东士子相当好奇,见他不肯说老实话就存了了解他的心思,过程很容易,让平时护卫自己的几个家丁陪黄胜的家丁、马车夫喝酒侃大山,很快黄胜的发家史就被楚儿了然于心。

    楚儿现在得知督师大人向朝廷讨要如此厚赏与黄胜,心里欢喜,见父兄都不信急了。

    她道:“爹爹!那位黄公子可不简单,大家都误会了,这一次的军功其他人都是莫须有,唯有他才是建功之人呢!”

    张维贤讶异道:“楚儿,此话怎讲?你又如何得知?”

    “爹爹,其实督师老大人捷报的时间有误,真正的渡海袭击发生在今年正月呢!”

    “啊?还有此事?楚儿你快快讲来!”

    小姑娘一五一十把自己这些日子了解的关于黄胜的情况都告诉了父兄。

    英国公父子惊讶不已,世上还有如此士子,去斩获建奴首级如过家家似的。

    英国公问明白楚儿了解情况的经过,对女儿的话当然深信不疑,很高兴,对儿子道:“儿啊!如此说来你总算是交了一个不错的朋友,以后要和他多多亲近,国事多艰,以后朝廷会到处用兵,人才难得啊!”

    父亲认可自己的朋友这还是头一遭,张之极当然表态跟黄胜好好相处喽。

    楚儿姑娘不知怎的,今天心情特别畅快,老是哼起难忘今宵的调子。

    晚上,正在‘怡春院’厮混的小公爷被家丁找到了,原来妹妹楚儿有急事找他。

    去年秋天,心地善良的张楚儿带着四个家丁招摇过市时发现有几个女子带着几个老仆在售卖许多东西。

    她们的打扮和气质都不俗,看上去根本不像买卖人。

    她们的货物杂七杂八什么都有,从半新不旧的衣服到文房四宝和一些字画,很明显是大户人家遇到难处了。

    楚儿一时没有记起自己是女扮男装,想随意买一些东西帮帮人家。

    她竟然凑到一个自己看着喜欢比她好像小一两岁的女孩子身边,还拉了人家的小手。

    当然惹事了,人家也不是吃素的,小女孩的哥哥冲出来就打,这一边家丁怎么可能让小姐吃亏,最后打成了一团,惊动了五城兵马司。

    五城兵马司是楚儿老爸管着呢,那些兵丁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把那一家动手的人都抓起来带走,那个小女孩忽然发现这位根本不是登徒子,而是一个姑娘,马上上前赔不是。

    那位很猛的哥哥也知道发错了脾气自认倒霉,真是人霉心不顺,东西没卖几两银子,打了一场架,白白毁了许多,气呼呼站在一边不吭声。

    楚儿又不是恶霸,人家知道搞错了就作罢,让那些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回去。

    自己留下跟这个小妹妹聊了起来,得知她叫熊珊儿,哥哥叫熊兆珪,获罪官员前辽东经略熊廷弼是她的父亲。

    英国公张维贤也经常谈论辽东局势,楚儿姑娘知道熊廷弼大人,她马上力所能及给了他们一些帮助,跟珊儿交上了朋友,经常带她来家里玩耍。

    她也求父亲想办法帮帮熊家。可惜英国公爱莫能助,因为熊廷弼其实是党争的牺牲品,他得罪的人太多,平时嘴臭脾气坏,有一点像国朝的彭大将军,此时落难了无人援手,都在落井下石。

    熊廷弼根本不是贪官所以才会混得如此凄惨,两个儿子在京师走门路处处要花银子,衙门是个绝对的无底洞,熊家现在已经开始变卖京师的家产,让人回去变卖老家的田产。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救父亲出狱,他们都知道事情很严重,朝廷要找人出来承担丢失广宁的罪责,他父亲项上人头堪忧。

    熊家兄弟根本摸不着门路,银子花了很多,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些拿他家钱财的都不是什么有权势的,都是些官场垃圾而已,也就是官僚骗子。

    官僚骗子基本上对礼物来而不拒,他们根本没有权力办事情,反而不怕收礼会惹上是非,东西到手后假模假样给人家出主意,再去找谁还需要什么。

    事情没办成他们还卖人情,说自己不知道送了多少孝敬,没有得到好处还倒贴了不老少。这种人在现代都屡见不鲜。

第九十八章:考虑救人() 
辽东的捷报传遍京师官场时,有官员给熊家两位公子出主意,让他们想办法搞到十个八个真奴首级,就说两兄弟为了营救父亲带着家丁去辽东跟建奴拼命,得了斩获献给朝廷。

    如此这般,两兄弟的忠孝行为一定能够感天动地,救出父亲就顺理成章。家有正子不亡其家,家有孝子不绝其祀。

    古人最讲究孝道,皇帝对于这一种孝行当然会法外开恩,不是十恶不赦之罪肯定能够恩免。

    这其实是个馊主意,建奴的首级在大明有多稀罕大家都知道,哪里会那么容易搞到。

    熊家兄弟可是病急乱投医,动心了,忠心耿耿的家丁已经散了九成,有自己走的,有他们兄弟劝离的。现在只有六人不离不弃,他们说死也死在熊家。

    兄弟两已经走投无路,想带着家丁去宁远碰碰运气,老大熊兆珪能文能武,有一身蛮力,倒是弓马娴熟,老二熊兆琏是个地地道道的士子,还是文弱的那一种。

    最后熊兆珪把家里的事情托付给弟弟,自己准备一去不复返了,他不傻知道成功的机会渺茫,可是他受不了这样的折磨,想痛痛快快去拼杀一场慷慨就义。

    妹妹熊珊儿知道了两个哥哥的决定哭得凄凄惨惨戚戚,自己又劝不了他们,她果断决定请唯一一个对熊家同情的英国公家爱女楚儿姑娘帮忙劝劝哥哥们。

    熊珊儿来到英国公府邸,一把鼻涕一把泪哭诉了事情经过,楚儿姑娘听得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