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呜呜呜……”张焉皇后哭喊数声也晕了。

    很快黄胜得到报告,大明皇后、皇子得知陛下归天的噩耗哭晕死过去好几个,现在邮轮上悲声一片,许多宫人都在准备白绫缝制孝服。

    其实大明皇帝和厂督王承恩殉国自杀的消息黄胜已经提前两天获知,黄胜不怎么相信,因为没有任何情报表明刘国正和黎喜汉失手了。

    布局京师情报网小二十年,钱猛这个特务头子可不是白给的,他也没有在第一时间传递行动失败的消息,因此万寿山上发现的尸体到底是不是崇祯,黄胜不能确定。

    黄胜认为即便自己的布置失效,刘国正和钱猛也该在第一时间派遣亲信来汇报失败的原因,会把皇帝殉国经过原原本本讲述。

    他们也不可能任由大明皇帝的尸体落入贼手,没有本事带出活人,连两个死人都带不出来,岂不是一群废物?

    为“南明”服务长达二十年左右,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高位已经拜将封爵的刘国正、黎喜汉、钱猛是废物吗?

    几百从花重金训练的特种兵里精挑细选的特战队员全是样子货吗?布局京师小二十年的特工都是窝囊废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很明显这里事出有因,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证明刘国正和钱猛的人都是废柴。

    现在没有北直隶特工回来禀报京师特别任务的执行情况,也没有发现刘国正手下的特种兵赶回来报告,这很不正常。

    北直隶特工何其多也,全军覆没连一个传递消息的都出不来根本不现实。

    三百余特种兵和刘国正、黎喜汉两位高手都被斩杀或者擒获更加没有可能性,这个时代又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没有哪一股势力有能力悄无声息干掉三百余兵王。

    黄胜得到崇祯殉国的消息反而是正常途径转达,没有经过军情司核实,与记忆中的历史别无二致。

    刘国正、黎喜汉重点布置范围就在煤山,传出的消息是崇祯依旧在那里上了吊。

    黄胜认为岂有此理,自己已经作弊了,明确安排刘国正带领兵王们在煤山守株待兔,历史居然还会依旧,奇哉怪哉!

    自己苦心经营二十年,为了搭救崇祯派出了精兵强将,接应的两千骑兵都是战斗力忠诚度无可挑剔的亲兵营子弟兵,如此布置都无法改写历史,那么自己灭建奴、收辽东、吞朝鲜作何解释?

    因此黄胜分析判定任务失败为时过早,至于吊死煤山的究竟是不是崇祯本人现在下结论还不是时候,总要见到刘国正或者钱猛等人才能够真相大白。

    正在黄胜思考之时,舱外传来啼哭之声,小坤兴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跪在黄胜脚下抱着黄胜的大腿哭翻了天。

    哭着、哭着忽然哑了声音,原来坤兴悲愤过度晕厥了。

    黄胜连忙抱起她掐人中揉胸口,才让她缓过来。悠悠醒转的坤兴悲声道:“大明国破家亡,父皇屈死,妾身求王爷出兵为我父皇报仇啊!嗯嗯嗯……”

    瞧着梨花带雨的小萝莉,黄胜安慰道:“你先别忙着哭,你父皇驾崩的消息还没有经过我麾下谍报人员证实,我判断真实性不足两成。”

第八百一十四章:玉碎宫倾() 
    坤兴哭道:“王爷,父皇龙驭宾天的消息乃是曾经伺候过父皇的秉笔太监王廉亲眼所见,这哪里会误传,王爷您要为大明做主啊!呜呜呜……”

    黄胜大摇其头道:“未必、未必,不要太相信眼见为实,那说不定是个障眼法而已。

    王廉是乔装打扮准备逃亡,他就不害怕被人认出?怎么可能、又怎么敢近距离瞧遗体?

    所以那两具尸体一定不是你父皇和王承恩,不信你亲自去询问王廉,如果他确实没有近距离见到陛下遗容,那么我就能够判断你父皇应该是金蝉脱壳而去。”

    黄胜其实也有些不安,既然王廉曾经伺候过崇祯,那么他是否验看过遗体尤为重要,黄胜的推断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推断需要得到证实,让坤兴去盘问王廉马上就会有结论了。

    坤兴毕竟年幼,黄胜三两句话就让她疑窦重重,她连忙赶去母后的船上一探究竟。

    见到女儿,周皇后更加悲伤哭得话都说不出,张焉也是悲伤过度,整个人都软到在榻上。

    见到母亲如此悲伤,坤兴好像忽然长大了,她觉得此时自己一定要坚强,她安慰母亲道:“母后,您莫要急于悲伤,我家王爷认为父皇乃是使用金蝉脱壳之计脱困,贼兵发现的尸体肯定不是真的。”

    张焉强打精神道:“娖儿,你莫要安慰你母后了,王廉曾经是先帝身边之人,他亲眼所见哪会看错。”

    坤兴笃定道:“我家王爷判断王公公根本没有机会近距离瞧见那两具遗体,他肯定是远远一瞥,从体貌特征和衣着来判断父皇已经归天,不信你们再传王公公来问问便知。”

    此番话出口,坤兴也是满心忐忑,她害怕王廉不是如夫君分析的那样,而是真真切切近距离见到了父皇遗体。

    人在极度悲伤之中但有一丝期望都会无限期盼,两位皇后都不哭了,让人传王廉来细细盘问。

    王廉知道事态严重,极力回忆细枝末节,时隔不久,那一天的一幕幕王廉还魂牵梦绕,他仔细讲了个原原本本。

    结果果然如黄胜所料,化妆成一个杂役太监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王廉真的只是远远地瞧了一个大概,就抓紧时间混出京城。

    现在定下心来让他确认尸体就是陛下,王廉还真的不敢确定。

    但是王廉告诉皇后和坤兴,当时贼兵都在叫嚣,大明皇帝已经在煤山自尽,还有皇上的亲笔遗书为凭,现在有可能天下皆知。

    坤兴让王廉退下好好休息,她得到了想知道的细节心里的美好希望油然而生。

    不在现场的夫君能够准确判断出王廉没有机会近距离见到那两具遗体,已经通过王廉之口证实了,那么夫君的判断应该不是为了宽慰自己无中生有。

    现在确认父皇已死,确实为时过早,总要等来“南明”将领的核实结果才行,坤兴公主心里有了无限期待。

    她继续安慰母亲道:“我家王爷麾下能人异士何其多也,至今都没有任何‘南明’将领禀报父皇宾天的噩耗,因此王爷认为贼兵所散发消息的可信度不超过两成,母后你们先不要悲伤,很快王爷会派人证实。”

    虽然满心忐忑,但是有了些许期盼,两位皇后都愿意选择相信南王的分析,此时这两个妇道人家已经乱了方寸,当然一切由南王做主。

    世道无常,简直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狱。出京师半年有余,皇上和太子相送之时的话语还言犹在耳,谁知时过境迁家国已经是梦中。

    皇后和皇子们在“新杭州”可谓歌舞升平,日日开怀畅饮,舒舒服服享受了这辈子都没有的欢乐时光,可以把平时在紫禁城舍不得吃的榴莲当饭吃。

    眼看着可以高高兴兴回家,许多人都在酝酿着如何跟没有同行的宫人讲述半年来的奇闻异事,在路上就蓦然发现改朝换代了,所有人都变成了前朝遗民,都有家难回了。

    闯贼攻破京城,大明玉碎宫倾国破家亡,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啊!

    万一大明皇帝真的殉国了,那么岂不是意味着大明亡国了,她们这两位亡国皇后该何去何从?

    摆在面前的问题很现实也很残酷,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贵皇后一夜之间变成亡国无根之飘萍,今后如何生活,还不如随先帝殉国而死呢。

    两位皇后暗自打定主意,如果大明皇帝殉国得到证实,周皇后一定选择全节自杀,张皇后当然会如同历史般慷慨殉国。

    刘国正为什么迟迟不派人回禀南王秘密任务执行的情况与否?他难道不知道家里望眼欲穿吗?

    那是刘国正、黎喜汉、钱猛有了分歧,最后经过协商大家都退一步形成了决议。在不承担弑君骂名的情况下,要造成皇帝以死的事实,先把大明皇帝殉国的消息发酵后再说。

    他们一致同意暂时不让崇祯露面,把他和王承恩藏起来保护好,等到尽人皆知大明皇帝已经殉国的消息之时再做打算。

    这样的决定乃是自作主张,跟任务布置的救出崇祯皇帝后火速赶去天津卫乘船下海送交南王手中相违背。

    从来没有对与执行黄胜的命令打折扣的刘国正心里有些忐忑,他不知道报告如何措辞,故而干脆没有派遣手下汇报情况。

    刘国正准备亲自保护崇祯,他留了个心眼不肯单独行动,每一次都拉上黎喜汉陪同,他准备等南王到来之时当面解释一切。

    刘国正一行赶到天津卫没有见任何人,立刻乘坐在此等候的一艘战列舰前往黄家湾岛,此时他们已经安排崇祯住进了黄胜在黄家湾岛的私宅内院。

    黄家湾岛是最早执行保甲联防的领地,这里秩序井然治安良好,军民忠诚度已经达到狂热的程度,单凭借乡勇的战斗力都不是区区几万贼兵能够觊觎,崇祯安置在此安全有保障。

    几天时间,崇祯经历了生死,亲眼瞧见了国破家亡,也见证了诸多文武勋贵是否忠臣。

    这时他已经不想死了,他要报恩报仇。

    他心底十分感谢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的南王,只是不知接下来自己的命运又会如何?

第八百一十五章:闯贼进京() 
    崇祯在收拾得温馨的王府深宅大院闲住,身边有十几个训练有素的女子服侍,已经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思考。

    十几年的成败得失一一在脑海闪过,如果重来一回自己该如何收拾旧山河?

    经历了大悲大喜的王承恩一身轻松,他知道已经来到了南王起家的领地黄家湾岛,这里他早年曾经来过,知道这里物资充足易守难攻,岛上军民对南王无比忠诚,皇上在岛上暂避可以高枕无忧。

    王承恩跟前来伺候的女子攀谈,打听一些事情也打听以前去过的大剧院、望海楼大酒店是不是还在营业。

    很快他就知道这些女子根本不是如同大明那样的宫女,而是拿月饷在望海楼工作的侍女,“南明”也叫做服务员。

    现在的“南明”体系,高级驿馆、旅店的服务员月饷都已经超过三块银币,领班有足五块,都快赶上大明县太爷的俸禄了。

    王承恩询问这些女子的工作、生活情况,她们有一说一,但是问外面局势如何她们就不甚了了,也不知是不肯说还是不知道。

    王承恩旁敲侧击套话,发现这些服务员根本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只知道是来为两位尊贵的客人提供完美的服务,仅此而已。

    夜幕低垂之时,崇祯跟王承恩也避开服务员密谈,俩人都猜不出南王用意。但是他们能够肯定南王不会杀害自己,因为用不着如此麻烦,他们本来就是准备好了去上吊被救下来的。

    成天日理万机经常通宵达旦批阅奏折的崇祯现在无所事事,每天吃了睡还被服务员提议锻炼身体,近几日反而觉得精神焕发,体重也应该增加了几斤,因为他觉得腰粗了不少。

    崇祯许多事情想不通,最后决定不想了,随遇而安即可。况且他根本没有失去自由,提出去外面转转看看黄家湾岛街景也能够得到满足。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杀入京师的闯贼此时认为自己应该是受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