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襄心中高兴,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没有付之东流,在不知不觉中多喝了几杯有些酒意阑珊。

    他借着酒性问南王道:“殿下,臣以为殿下后宫佳丽太少有失体面很不妥,殿下为何不在民间选秀充实后宫?”

    吴襄改了口在黄胜面前称臣,黄胜欣然接受,也改了称呼,道:“爱卿有所不知,本王忙着开疆拓土哪有心思为了这些琐事劳心,选秀之事休要再提,来来来,再喝一杯。”

    吴襄眼珠转了转,细想了南王身边的女人,有些明白了南王的心思,他试探道:“莫非殿下不喜民间选秀?”

    这个吴襄喝了点酒,开口闭口只谈女人,黄胜哭笑不得。

    道:“本王确实不愿意在民间选秀,这样做简直就是以权压人,哪里有感情基础,又有什么共同语言?”

    吴襄一心一意要拍黄胜马屁,想做些事让自己简在帝心,他满饮一杯道:“殿下,臣可以寻访大明王公贵族家的千金小姐,选德容俱佳的让殿下挑选如何?”

    黄胜也有了酒意,开玩笑道:“王公贵族算什么?最少也得是当朝公主才有点意思,哈哈哈……。”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吴襄暗自琢磨,貌似崇祯皇帝有一位公主马上到了出阁的年纪,是不是可以做媒牵线搭桥让她成为南王妃?

    大明不和亲不纳贡人人皆知,公主只嫁平民百姓也是家喻户晓,大明皇帝的后妃来自民间,公主又下嫁百姓乃是一段佳话。

    吴襄认为朱明皇室公主下嫁贫民的做派不值得推崇,老百姓还讲究门当户对,公主嫁得好一点有什么不妥?

    他没有再提选秀之事,高高兴兴和南王喝酒,预备回京师之时试探着吹吹风,看看能不能做成一桩好姻缘。

    大明的祖制早就被搁置,黄胜一步步威逼朝廷,连异性不得封王都被打破规矩,公主和亲貌似也有可能。

    况且“南明”大明乃是兄弟之国,主体民族同样是汉民族,只不过大明公主嫁给南王得不到王后册封只是王妃有些难度。

    没关系,事在人为,吴襄对自己的活动能力有信心……。

    酩酊大醉的吴襄由等待的家丁搀扶着回到国宾馆,两个儿子正好告假来看望父亲,得知父亲是跟南王对酌醉成这样,两人与有荣焉。

    迷离着醉眼的吴襄大着舌头对儿子道:“你们很好,今晚南王殿下还提到你俩,说你俩能够做好官、做清官以后大有前途。”

    吴三凤和吴三辅闻言激动起来,问道:“父亲,南王还能够记得我们兄弟这般如此小官,您不会是诓我们吧?”

    吴襄呵呵呵傻笑起来,道:“同样是七品知县,你二人哪里会真的跟别人相同,只要你们做得不差,以后升官快得很。

    但是你们记住了,升官莫要想着发财,咱家钱财多着呢,单单股票分红就够吃几辈子,莫要贪腐,这是南王大忌。”

    吴三凤笑道:“父亲,您以为这是在大明啊?在‘南明’能够贪腐的官员绝对是高技能,也跟打仗一样属于把脑袋别在裤腰上。”

    吴襄讶异道:“儿啊!何以见得?”

    吴三凤接着道:“您不知道这里的制度有多么完善,而且老百姓已经习惯了阳光行政,需要办事根本不搞请客送礼那一套,孤掌难鸣没有贪官能够出现,官员的贪腐其实是老百姓培养的。”

    吴襄大有感触,道:“说得有道理,也确实如此,吾儿确实大有长进。唉!老百姓都不给官老爷送财物,哪里会出现贪官?得不到孝敬,官员该干事还得去做。”

    吴三辅笑道:“父亲放心吧,咱们为了不虚度此生当官,哪里是为了钱财,况且咱家钱财足够多了,再多一些又有什么用处?”

    吴襄道:“对呀,对呀!钱财太多根本无用,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对得起来世间走一遭……。”

    吴襄实在累坏了,只觉得脑袋昏沉,往床上一倒就睡着了。

    见父亲已经在打呼噜,两兄弟对视一眼,分别留下书信。他们在“南华岛”当官,明天一大早就要乘船回去,因为作为一县父母官年底事务繁忙,休假时间不能太长。

    腊月底,“华夏海军”胜利班师,出海九个多月的将士们终于可以和亲人一起过个团圆年。

    “新杭州湾”景致迷人,如今又添一个好去处,有几艘缴获的战列舰停泊在民用港区供游人观光,其中有一艘在后世鼎鼎有名,它是攻击英格兰舰队得到的战利品“海上君王”号。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七百二十八章:崇祯十四年() 
    英格兰人的“海上君王”号战列舰在历史上连续服役了六十余年,先后参加了对抗荷兰、法国海军六、七次大规模海战,最后意外地被法国海军击毁于查塔姆海域。

    而出现了“华夏海军”,这艘战列舰风光不再,刚刚下水三年就在第一场海战中和“海上主权”号一起成为了俘获。

    还有一艘后世闻名的英国风帆战舰“皇太子”号战列舰很不幸,它在英吉利海峡激战中被“华夏海军”“海上王爵号”的炮火打爆了储备火药,舰体燃起熊熊大火很快沉入英吉利海峡。

    其实这时英国人属于高速发展阶段,他们的一级战列舰总共不超过十艘,二级、三级、四级多一些有几十艘。

    英国海军被无缘无故攻击了,战列舰所剩无几,连武装商船都损失了一千余艘,英格兰人的海上力量应该倒退了五十年都不止。

    对于这个老牌殖民主义帝国,黄胜当然没有任何同情心,有空就去揍他,把他们打退步到原始社会才好呢!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不分彼此,许多懵懂少年在学校组织下来参观战列舰,那些为了打败敌人而战死海上的英雄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许许多多孩子参观后的作文内容都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为了国家、民族而战,也缴获许多敌人的大战舰留给后代子孙参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从小抓起,黄胜就是要把汉人子孙培养成为爱好航海喜欢殖民和开疆拓土的冒险家。

    “新杭州”落成不久的望海门广场中间位置竖立着一座巍峨的英雄纪念碑,上面密密麻麻刻着为国征战血染沙场的烈士名字。

    广场的西边,一座占地几十亩的英烈祠里香烟缭绕,诸多烈士牌位供奉在大殿上,他们会世世代代享受香火。

    管理这里的也是老兵,他们大多数是因伤荣退,他们选择来这里工作,每天陪着成为英烈的袍泽。

    “新西湖”畔,一座依山傍水的烈士陵园风景秀丽,山不太高,完全是人工用淤泥石头堆起,每一位长眠于此的烈士都根据他们服役的营伍安葬,身边都是战友,黄泉路上他们应该不会寂寞。

    不忘烈士,善待烈属在“南明”已经形成共识,腊月的祭祀大典南王亲自主持庄严肃穆。

    ————

    “新杭州”落成不久的“南明大剧院”里,年三十的联欢晚会热闹非凡。

    不仅仅是南王与民同乐,各州府的大剧院都在府台、知州等等大人主持下与军民一起联欢共同守岁,喜庆的气氛弥漫整个“南明”。

    此时黄胜特别怀念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的后世,年三十只要举办一台晚会,全国人民无论喜不喜欢都得将就着看了。

    现如今共同守岁在“南明”约定成俗,有条件的在本地大剧院,没条件的就在里甲的夜校礼堂,大家齐心协力办节目,争取把几个时辰的时间搞得热闹一些。

    没了电视却多了人情味,也算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年三十和地方官、教师们聚在一起喝酒、唱歌、跳舞有利于政通人和。

    这两年南王把中南半岛收入囊中,诸多文官武将得以加官进爵,诸多军民得到了赏赐,“南明”高速发展的红利几乎人人有份。

    汉人特别在意过个好年,为此老百姓进了腊月就在为了过年而忙碌,今年的喜庆是往年之最,来年应该会更好。

    崇祯十四年来到了,正月里,南王派遣蓝妃出使大明,给崇祯送上许多礼物。

    黄胜叮嘱彩儿去皇宫和张皇后、周皇后多多联络感情,不要急于回家,留在京师打理那里的生意。

    蓝彩儿其实喜欢到处跑,见夫君安排大事给她做高高兴兴带着班底北上,她和大明两位皇后私交不错,如今她的身份已经大不同,跟大明皇后平等相处不在话下。

    彩儿精心准备了许多礼品,“谢馥春”洗面乳、面膜、唇膏等等新产品必不可少,还带了自行车、三轮车等等奇巧。

    荷香王妃不仅承担秘书长的工作还是军情司负责人之一,她已经有了二子一女,日子过得开心而且有意义。

    黄胜安排她过了正月前往黄家湾岛负责处理应急事件,要她不用瞻前顾后,大胆做主应对军政事务。

    “南明”国都“新杭州”离大明太远,即便送加急奏疏的快船夜以继日赶来时间也说不准是是半个月还是二十天。

    毕竟“新杭州”和黄家湾岛距离四千海里足,遥远的航行不确定性太多,运气不好一个月也大有可能。

    荷香身边一直有梅香和欢儿陪伴,这两个女子铁了心不出嫁黄胜也无可奈何,荷香的两个王子和郡主都称呼二人姨娘,很尊重二人,为此黄胜还夸赞荷香教子有方。

    赵蕊早就不需要亲自管理“华夏岛”那里有“南明”知府桂枝扬管民事,“华夏营”游击将军石换金管军事。

    “华夏岛”的乡勇体系最完备,有达到或者超过一级乡勇标准的青年不下五万人。

    因此每一年都会有几千乡勇成为辅兵出“华夏岛”来到“南明”其他领地服役,每年也会有几百荣退的将士光荣退伍回家乡。

    赵时敏是工部侍郎兼职“新杭州”京城直隶总督,早就来到“南明”都城“新杭州”坐衙办公,工业兴国不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赵时敏每天都在忙碌。

    无他,事情太多,每天需要批复的新办工厂不知凡几,还在大干快上的城市建设也有这样、那样的事情亟待解决。

    “南明”政府的国家投入也需要论证,民营企业要放开,国营大企业也要形成竞争体制,主流经济体容不得一丝懈怠,如何监管提高效率,需要赵时敏有大智慧。

    还好经过十几年不惜血本培养人才,又在近几年广泛引进人才,赵时敏手下能人辈出,管理团队阵容强大。

    厚颜求月票、推荐票,请正版阅读,谢谢书友们,谢谢。

第七百二十九章: 席卷辽东() 
    赵蕊现在管理着“华夏投资”,这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股份合作制公司。

    “华夏投资商号”属于黄家起家军官和民事官出资兴办的产业,这些年黄家体系高速发展的红利老兄弟们都享受到了,如今财力雄厚。

    于是乎“华夏投资”应运而生,这个财团不仅仅进行实业投资,还投资各大上市公司做股票交易,还有百分之三十的资金用来进行风险投资。

    “南明政府鼓励推陈出新导致许多大工匠苦心钻研新产品、新技术,太多发明创造如同井喷一样问世,有些因为太前卫得不到资金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