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帝国日不落-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起点中文网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第一百一十四章:来到草原() 
好消息传来,山海关又是万人空巷喽,码头再次人山人海,人人都得知与国同戚的勋贵带着家丁主动报效朝廷,今日得胜而归,都想先睹为快。

    果然大快人心,一盘盘建奴首级,一筐筐铠甲兵器太震撼、太刺激、太解气、太爽了!

    当张之极、朱大成、高智谋、黄明理分别举着建奴甲喇额真战旗出现时,山海关军民欢呼雷动许多人都激动得哭了。

    来码头迎接凯旋而归将士们的辽东经略高第,镇守太监刘应坤,以及所有文官武将都对着紫禁城方向遥拜,许多大人真的情不自禁老泪纵横,其中谁的泪最多,当然是高第老大人。

    在山海关热闹了两天,勋贵们就呆不住了,这些骚包迫不及待要求乘船经天津卫回京师显摆,没办法不乘船,因为战马大车都被人家骗走了。

    黄明理他们不去天津卫,他们有任务呢,建奴袭击内喀尔喀蒙古诸部,林丹汗不但见死不救还趁火打劫,内喀尔喀被双重打击分崩离析,此时的他们无比仇视建奴,更加憎恨林丹汗。

    人就是如此,吃了异族的亏认为本该如此捏着鼻子认了,被同胞算计了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哪怕投降异族也要找回场子。

    一盘散沙的蒙古内喀尔喀诸部,那里有许多天生的骑射高手,黄家怎么能够让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苦大仇深的建奴?

    黄明理的任务就是请高第大人出手收留整编往辽西逃的内喀尔喀部落,黄家也不多要,挑选一个总旗仇恨建奴的骑射好手,把他们的家小带回黄家湾岛安置。

    至于其他人如何安排,黄胜也给了建议,让他们在前屯和高台堡之间安家放牧,因为黄胜估计他们应该没有多少人口了。

    眼睁睁到了八月份,野猪皮死期将至,后金要乱一阵子呢,此时黄明理带着两个超编总旗,山海关再派一些骑兵,往北攻击五百里完全没有危险。

    高第大人从善如流,对黄胜所请一概照准,派出马世虎带着本部一千骑配合黄明理去做击溃建奴残余,收拢蒙古内喀尔喀余部的工作。

    天启六年八月八日,一千多精锐骑兵出发,还跟了八百着甲马车夫赶着一百辆装满给养的四轮运兵车。

    这些马车夫可不比明军普通边军的战斗力差,马车夫都是两人一组搭档,一人用破甲神枪,一人用刀盾,自保能力还是有的。

    之所以让马车夫去大草原参加战斗,目的还是锻炼队伍,早日让他们得到在大草原纵横驰骋的体验,有朝一日黄家人马驾驶装甲战车横扫漠北。

    黄家队伍里有黑虎和黑豹两个蒙古人,明军骑兵里也有一百多,他们熟悉地形,更加熟悉蒙古人逐草而居的生活特性。

    火枪手只有一个小旗加上顾山河一共十一人,他们本来是勋贵骑兵队的顾问,现在当然跟着黄明理执行战斗任务。没有装甲战车,大家七手八脚用木板订了两辆运兵车凑合。

    防备敌人弓箭的射击太简单,一两寸厚的木板就能够保护自己,这些火枪手都是一等射手,每人都有燧发枪,顾山河带了四支呢。

    一路往北,他们到来的时候正好跟建奴退兵相差了不过五天,一路上看到了几处遗留的战场。

    当然不会有任何财物,连铁器都被打扫战场的不知是蒙古军还是后金军收罗得干干净净,战场上只有一些已经腐烂的尸体。

    蒙古和建奴两家都穷得很,以战养战那是必然,他们互相打生打死抢掠了几十年,都懂得颗粒归仓,铁可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第五天,黄明理的队伍果然发现了一股蒙古骑兵几十人带着一两百家小往南来了,黄明理的队伍里有望远镜和千里镜用来观察敌情,自然早早的发现了这一群蒙古人的行踪。

    此时的蒙古部落敌我不分,互相攻击,明军也无法预先告知:咱们是为了和平而来,是为了救你们于水火。

    黄家依然按照袭击敌人来布置包围圈,知道对付这些崇拜强者的民族,唯有把他们揍怕了打服了,他们才会乖乖地坐下谈事情。

    当这二百多毫无觉察的蒙古人进入位置后,明军千余骑兵从四个方向杀出。

    茫茫大草原的伏击战可不是设定在一个狭小的区域以逸待劳,而是采取骑兵运动包围,这样的战法对于别的队伍说不定有难度,但是黄家人马操控起来就简单多了。

    因为黄家有近四十倍距的望远镜,有太多八倍千里镜,茫茫草原上老远就会发现敌人来了多少,就能够大致算出敌人将要到达的位置。

    如果敌人很谨慎,探马、斥候派得不少也不要紧,先把敌人斥候算计了即可,这还是完全取决于科学的力量,使黄家私兵完全能够料敌预先。

    这个蒙古小部落原来有千把人呢,被建奴冲杀后丢了一半,又被林丹汗洗劫一回折了许多,往北已经走不通,往东有凶猛的建奴,他们只好往南碰碰运气。

    据说辽西走廊由于战乱已经千里无鸡鸣,蒙古人不怕,他们不需要鸡,只需要有牧场就行。

    领头的是个年轻人,他是这个部落头领的四儿子名字叫做庆格尔泰,父亲和一个哥哥在抵抗建奴抢掠时战死了,接替头领位置的大哥带着人马又被林丹汗的队伍袭击生死不明。

    逃回来的几个战士告诉他北面有许多蒙古部落等着趁火打劫不能去了,大家就推举老头人年轻的四儿子庆格尔泰做头人,带着仅存的两百多口往南寻觅地盘。

    眼看接近辽西走廊了,已经几天没有发现敌情,他们见这里一望无际,就松懈下来大家都慢慢的和家人走在一起。

    谁知马蹄声响由远到近,四面杀出火红一片,蒙古人都认识明军标识,立刻意识到被大股大明骑兵包围了,随军的妇孺哭声一片。

    庆格尔泰一言不发带着仅有的四十七骑集中列阵,他知道全完了,也许这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次谢幕冲锋了。

    本书起点首发,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书还行,请到起点中文网给本书投一下免费的推荐票支持一下作者,一定有更加精彩的情节回报给书友们!

第一百一十五章:草原立威() 
就在这时一队衣甲漂亮得不像话的骑士打马而出,正准备射箭的庆格尔泰赶紧挥手示意战士们不要轻举妄动。

    正在准备临死一击的年轻头领清清楚楚听见了蒙古语在喊话:“弟兄们,我们也是蒙古人,我们现在大明从军,我们不是来斩杀你们,而是来接应你们投靠大明……。”

    精神高度紧张的庆格尔泰将信将疑,他放下拉满弓弦的手,高声道:“停下,你们来一人上前答话,否则我们放箭了。”

    黑豹越众而出,庆格尔泰也打马向前,黑豹是个实在人,当然有一说一不打一丝妄语。

    黑豹告诉蒙古头人,自己是从六品大明武官,奉家主之命收留被建奴袭击后走投无路的内喀尔喀蒙古部落,告诉庆格尔泰,他自己的部落也是被建奴几乎杀光了。

    他现在是家主黄大人的家丁,已经跟着大人多次打击建奴,积功升职做到了从六品试百户武官,现在有了家有了女人和财产。

    明军的实力已经展现在蒙古人面前,这些天生的骑兵知道以明军的人数和装备不用一息就会把自己这一点点可怜的人马斩尽杀绝。

    根本无需跟自己说这么多废话,就可以抢了部落的财物和女人,割下战士们的首级回去报功。

    庆格尔泰见看上去很实在的蒙古人黑豹言辞恳切,相信了明军的诚意,他其实也没有了不相信的资本,知道只有两条路可走,或归顺大明又或者灭族。

    庆格尔泰打马回去大声告诉族人,明军不是来袭击我们,而是期望我们归顺大明,他们会给我们草场给我们活路。

    蒙古战士也知道抵抗是以卵击石,他们也舍不得被多次袭击已经所剩无几的亲人再次被虐杀一场,纷纷滚鞍下马投降明军。

    黄明理马上安排惊魂未定的蒙古人好好吃了一顿饱饭,然后派出马车夫三十人和一个小旗山海关骑兵带着蒙古人的家小赶去高台堡,让庆格尔泰带着所有战士跟随明军行动。

    这位年轻的头人倒是个不拖泥带水的汉子,他既然选择了归顺就不再动坏心思,通过黑虎、黑豹的翻译跟黄明理、顾山河一群军官喝酒吃肉相谈甚欢。

    黄明理早就得到家主指点,收人要收心,他让麾下捧出一件黄家出品的缠绕钢甲和一件全钢胸甲赠送给庆格尔泰。

    这位蒙古战士活了二十二年也没有见过如此好的战甲,他捧着心爱的装备感谢不已,心里更加相信了大明收留他们的诚意。

    当庆格尔泰得知明军准备继续搜寻被击溃的内喀尔喀部落时,主动带着麾下战士打头阵一路往北去了,他告诉黄明理有可能遇到建奴。

    黄明理知道建奴退兵了,留下的无非是准备控制这些飞地的少量人马,黄家弓骑兵根本不怕建奴,只是不知道马世虎麾下如何?

    黄明理的麾下只有一百二十骑兵,但他是高第大人任命的这一支一千多人队伍的指挥官。

    人家马世虎是游击将军麾下有骑兵千把人,比他的品级还大一级呢,又是老朋友,黄明理客客气气说明情况,征求马世虎的意见。

    马世虎跟着黄家从来没有吃过亏,当然以黄家马首是瞻,俩人一起忽悠明军奋勇向前,告诉大家无需担心,前方建奴很少,获得军功的机会不少。

    还是名声太重要,黄家战无不胜已经是辽东明军的神话,这一千多山海关精锐骑兵也不是孬种,他们吼着都表示愿意追随黄家杀敌建功。

    第二天一行人发现了一个蒙古包,撒开包围圈兵不血刃俘获了放牧的一大家子,经过审讯得知他们是投靠建奴的内喀尔喀妙花部落。

    这家人对建奴根本没有一丝忠臣,一五一十告诉了不远处的部落聚居区建奴有多少人马在附近活动,还主动带路去找建奴晦气。

    茫茫大草原的八月正是牛羊满地跑的时节,黄明理也是破坏分子,他带着武装到牙齿的骑兵袭击建奴的蒙古奴才,抢他们的牛羊吃肉。

    地方太宽广,无法悄悄的接近蒙古人和建奴的混居营地,黄明理不肯采取围歼的手段,因为他跟着黄胜久了,知道有没有斩获不重要,要是丢了麾下弓骑兵后果会很严重。

    他学习家主的打法,集中攻击,以局部优势兵力群殴敌军,采取以人多欺负人少的黄家作战一贯方针。

    一千多骑兵突击没有设防的营地,二十几个建奴见明军人多势众,抛下蒙古奴才自顾自逃了,这个才几百人的部落不过二百骑兵,战斗力可不如建奴,最关键是太穷没有装备。

    太多战士弓箭的箭头居然是骨质箭头,有铁甲的很少,皮甲能够披挂整齐的只有一半人。

    黄家弓骑兵一阵钢箭,蒙古人就知道厉害了,被射倒几十人后就崩溃了,一溜烟往东南方向奔逃而去了。

    庆格尔泰已经穿戴上了黄家送的战甲,他顿时觉得武力值暴增,一马当先带着四十几个蒙古人冲进营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