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霸图-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缓糜镁咛迨执疲阋桓乓灾钋渫吵屏耸隆

    在诸卿之中,宗正寺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宗正于泰安年间设置,主要职能为掌管皇族的名籍和爵名升降,相当于皇室的吏部,主官通常由皇室中德高望重的元老担任,对于皇家赵氏子弟来说可谓执掌权柄极重的部门。一般来说,宗室子弟见到宗正寺来人只有两个可能,一种是要课恩,也就是提升爵位,皆大欢喜另一种则刚好相反,很可能是来虓夺爵位,一撸到底的节奏。

    这样一个只跟皇族成员有关的部门,派人到州府来宣旨到底是几个意思?按说本次宣旨,乃是专门针对此番平灭北海叛乱,宣旨的内容理应是平叛后的赏罚事宜赵旻作为平叛军的一员,前来临甾听旨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按说也该对他和他的属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封赏,赵旻自己也写过专门请功的奏章。不过上面有个对自己不满的曹刺史在,这份奏章能起多大效果,他自己心里也没数。实际上,即墨上下包括赵旻自己,对此番颁旨还是颇多期盼,不求有什么多大的赏赐,而是希望能把已经入手的都昌等地的正式名分给锁定下来。正因为重视,赵旻才会搞出提前潜入打探消息的花样来。

    对赵旻来说,这次的奖赏最好的结果是给能两三个令、长的任职权,虽说虽然明知道不太靠谱,不过总要往那方向去试试才甘心。不是有句话说的吗,“人要是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大致如此。而对于赵旻自己能得到什么赏赐倒是毫无想法。倒不是他已经伟光正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只不过他实在想不出朝廷能给出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而已。给钱?倒不是不好,但目前即墨的几大产业已经逐渐上了正规,将来必定是财源无虞,这点赏赐再好也是无根之水,能用得了几时?给人?做官的人才肯定不会给,给些婢仆美人他又用不上,毕竟是来自后世的灵魂,对于别人伺候自己有些天然的反感情绪。除此以外还有什么?至少赵旻现在想象不到。

    不过话说回来,这跟宗正寺能有什么关系?不管是赏赐财物还是婢仆,甚至直接封地,都不是宗正寺应该插手,宗正寺管辖的范围是皇室名爵,而赵旻身为皇子,现在已经是王爵的身份,还能封赏什么?总不能弄个皇爵出来吧?再者说了,就算要封赏也是皇室内部事宜,按理直接给赵旻打个招呼,叫他在自己的封地呆着,天使到北海去宣旨才是正理。而现在却通知到临甾来,与众人一起侯旨,这算怎么回事?

    赵旻满脑子官司,疑惑不解的望向孟侯,期盼能给个答案,岂料这位往常足智多谋的智者这时候也跟他一样茫然。三人大眼瞪小眼地在厢房门口立了半晌,谁也琢磨不出来个所以然来。无奈之下,最终还是孟侯干咳一声,道:“无论如何北海王此番总是平叛有功,无论宗正寺此来所为何事,总不会对北海王有害便是。”

    赵旻翻了翻眼睛,心说你这不是废话吗?好歹此番平叛自己是立了功的,三个县城也是自己硬生生拿下的,就算这次有赏亦有罚,也应该是罚对北海郡有管辖之责的青州府相关人员,总落不到自己脑袋上来不是?难不成说陆旭之叛是因为受自己刺激导致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赵旻此时身上汗水已经半干,混合着满身的灰土黏黏地难受。既然想不出答案,干脆不去想它。于是向孟侯道:“先生所言甚是,还请先生与诸君言说,无论如何,旻必勉力为之,定不叫诸君失望。”说罢拱了拱手,推门回房去了,只留下门口面面相觑的两人,莫名其妙地思索着赵旻的话,到底有何深意。

    其实赵旻哪有什么深意可言,他说那番话的意思就是,即便此次封赏的结果不甚满意,自己也要努力给麾下这些跟随他的文武们谋一个好出路。奈何他自己思维太过跳脱,上一句还在说宗正的事,下一句直接跳到如果不行也要如何如何上面去,中间的过程统统没有说明,孟侯他们又不是赵旻肚子里的蛔虫,如何能够猜想到赵旻的本意?可怜二人百思不得其解,浪费多少脑细胞。

    房中洗澡水早已备好,赵旻回房舒舒服服泡了个澡,换了身干爽的衣服,让人把饭食送到房中。用过膳后,便躺在床榻上看书。自从离开即墨以后,赵旻的功课里取消了熟悉政务一项,但孟侯说他过去学问差欠太多,亲自挑选了一些书籍带上,让赵旻每日闲暇时学习,事后还要考较。

    赵旻看着这些古书就脑仁疼,他又不是文科生,对满篇的这样“兮”那样“乎”实在提不起兴趣。过去看看公文还好些,好歹能从中了解事件进度、猜测写文者和批文者的想法,而读经书毫无乐趣可言,想让他跟这时代的读书人一样,从圣贤经典中领悟什么微言大义,赵旻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不过孟侯好歹算他半个老师,虽然不会呵责于他,不过老先生只要往边上一站,用殷切的眼光这么一望,赵旻只好甘拜下风,老老实实地捧起几斤重的竹简,愁眉苦脸的跟里面抠字玩去。当然,他也明白孟侯这是为他着想,你一个堂堂的北海王爷,以后万一有人跟你提起某本经书里的语句,你还茫然不知,岂不丢尽了王爵的脸面?所以虽然万般不情愿,还是只有耐着性子研读这些在他看来无味至极的书籍。

    赵旻现在看的是诗,也就是后世的诗经。孟侯选书很有意思,像什么论语、大学之类儒家经典一本没选,尽是什么竹书纪年、道德经之类杂七杂八记载各种思想论调、或者记载帝王轶事的书籍。这个时代没有汉武帝,也就没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潮,百家学术得以保存。不过儒家学术对帝王统治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历代天子皆大力推广儒家学术,因此儒家仍是这个时代诸多学术中地位最为尊崇的一支。

    不过显然孟侯并不是众多儒家推崇者中的一员,从他给赵旻选的书中就可以看出。不过即便是这些并非佶屈聱牙的历史典籍,赵旻读起来还是头疼万分。原因有二,一是这时的纸张并不普及,所谓的“书”其实是记载在竹片上,用细绳串起来的竹简汇编,统称为书,随随便便一本数千字的“书”就要十几二十册,光拿在手上都沉重无比,更别说还要低头凑近了去辨认青黄色竹片上的黑色蝇头小篆,纯属考眼力的活二则古文的顺序都是从右往左,从上至下排布,而且这时候的文字是没有标点符号这东西的存在,每读一段都要去猜应该在哪断句,费劲无比。往往一册看下来不但头晕眼花,而且两只胳膊还酸痛无比要不你捧着几斤重的东西一两个小时不动试试?换谁也得胳膊酸疼啊!赵旻心说怪不得话本演义里武圣关羽动不动就读春秋,读了一辈子也没读完,估计一是关二哥文学水准不高,读书读得慢,二是这活还能锻炼臂力,对他挥舞八十多斤的大刀起了一个练习的作用。

    不过话说回来,赵旻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要不是他没事玩出焚书坑儒的把戏,这世上的典籍存世量比现今不知要多出多少倍。要是那样,恐怕就不是读这么几本书能蒙混过关的了。

    赵旻现在正在看“风、雅、颂”中的“颂”,也就是前段时间陆旭父子费尽心机也要得到的周颂。不过并非自己用西宫纸写就的版本,而是孟侯自己藏书中的竹简版周颂。赵旻看着看着,忽然心中一动,从怀中呃,是从戒指中掏出原版周颂。现在赵旻每次从戒指中拿东西都要把手伸到怀里以掩人耳目,久而久之都快养成习惯了。

    赵旻翻开纸质版的周颂跟竹简版的周颂,一一比对,很快就发现其中不同之处。周颂共计三十一篇,两者之间并无差异,但是每篇之间的先后顺序却颇有不同。仔细比对下顺序,其中不同的竟多达一十七处!如果仅仅是一两处差异,还可以说是编撰者的手误,但足足十七处不同,这就不是简简单单失误可以解释的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本广为流传的周颂有意打乱顺序,还能引起陆旭这样的一方大吏动心,甚至不惜为之犯下谋逆之罪,这本书中一定埋藏着很深的秘密。之前赵旻也用过各种方法测试,这本书绝对找不出暗字、夹页之类的东西。既然隐藏的内容不在书页本身,那就一定是在埋藏在文字之中了。文字能够埋藏什么秘密?赵旻几乎瞬间就想到一个词:暗语!

    能够在看似普通的文字之中隐藏秘密,还有什么比暗语更加简单呢?比如在第一列第八个字,用“一八”指代,一般人谁会知道这说的什么?这就是最早暗语的密码本的用法。而这本周颂故意打乱顺序,不正是为了跟普通周颂区别开来,以便于区分的做法吗?赵旻并不知道这个猜测的正确性,但作为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脑子里本能的会想到各种阴谋的片段,打小就接受各种谍战片的熏陶,会有如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不过即便猜测正确也没什么卵用,因为根本不知道暗语的来源,发布者,用途等等等等,空有一本密码母本毫无意义。这件事陆旭父子肯定知道,可惜他父子二人一个死在自己手下,另一个没在乱军之中,即使想追查也无从查起了。赵旻叹了口气,顺手把纸质版周颂放入戒指,另外拿起一册五帝纪研读了起来。

第九十二章 庖厨弄() 
晚餐时间赵旻打算出去吃,难得来一趟临甾,总要把几处有名的地方都试过一次才是,免得留下遗憾。不想孟侯又推说身体劳累,在房中随意用些菜饭,不与赵旻同去了。

    正招呼邵琦等人准备出门时,迎面就碰上泰岳楼的少东家岳冀。赵旻心说这可真够巧的,就见岳冀笑眯眯的冲几人唱个肥喏:“几位可是出门去寻吃食?不才忝为本地人士,这临甾城中不敢说了若指掌,却也非寻常可比,或需在下帮忙介绍一番?”

    对方表现出足够的善意,赵旻也不好再拒人于千里之外。人说事不过三,自己与这位岳少东已经连续三次偶遇,对方都对流露出曲意折交的态度。毕竟对方手下也掌控偌大的酒店,虽说在这年月算不得什么身份高贵,但好歹也是富豪之人,又是在不知道自己底细的情况下,能有这份心意,说起来也算是殊为难得了。

    赵旻拱手笑道:“我等正是欲往城中,去知名的食肆寻些吃食,若有少东介绍自是再好不过!”

    岳冀一扬眉:“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起食之一道,这临甾城中敢说比在下更熟悉的恐怕寥寥无几。这临甾城大小数百食肆,倒少有在下未曾尝试之所在。是故若有阁下若有所需,在下尚能评说一二。”

    “哦?还请少东为我等指点一二!”

    岳冀哈哈一笑:“阁下客气。这临甾乃青州府城,自古名人大家荟萃,便是吃食在上也大有讲究。要说临甾美食口味讲究清淡鲜嫩,其中首推巨定之鲤,较之黄河鲤其肉质更加细嫩,入口即化,初春时节食之正佳。其烹饪手法首推糖醋,清蒸次之,熬汤再次,当以青瓷器皿盛之方可入食,就连孔丘也有七不食的说法其次乃是海参,精选蓼城七指参,经冷热法五发五缩,鲜香脆糯,以香葱佐之,炖烧后高汤焯之,分外可口,或切为丁,以木耳、豆腐共脍之,香浓味美还有乐安小黄鱼”

    岳冀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