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霸图-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先登,若能建功便把功劳都让于你可好?”

    那县尉被堵得一噎,面皮子涨得通红,刚欲开口反驳,正好赵旻冷冷的眼神扫视过来,不由心中一凉,顿时把话又咽回肚子里。赵旻摆手制止了欲要再言的孟侯,面色阴沉的开口道:“我等身负皇恩,奉召平叛,正当同心戮力,岂容得在此争吵不休?时间不等人,若是错过了与州府约定的会师时间,在场诸位尽皆也落不了好!现在勿须多言,这便下令出发罢!”说完一甩披风,自顾下楼去了。

    赵云和孟侯紧随着赵旻的脚步而去,留下一堆县尉大人在城楼上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了一阵,终于还是摇头叹气,各自下楼招呼队伍出发去了。

    赵旻下了城楼并没有往军中去,而是拐了个弯在城墙的角落站定。等赵云孟侯二人都到了方才叹了口气,低声道:“孟先生,子龙,你们怎么看?”

    赵云摇了摇头,言简意赅:“不堪一战。”

    孟侯也叹道:“未曾想各县军纪竟败坏于斯,可悲可叹!看来这次出征这些县兵是指望不上了,要想取胜还是只有靠我们自己的队伍。这样原先预想的六千人对下密等三县三千人的兵力优势便不复存在,想要轻松取胜恐怕需要多费一番功夫了。”

    赵旻听出了孟侯的弦外之音,即便不依靠3500县兵,要取胜也并非不可能而是“多费一番功夫”,说明孟侯早有计划。赵旻不由大喜,作揖道:“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孟侯捻须微笑:“说出来也没什么玄妙可言,无非是围魏救赵之策罢了。那陆旭错就错在所控制的地盘过于狭小上。北海王请看。”说着孟侯随手捡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四个圆圈。“剧县、平寿、都昌、下密四城的形态基本连成一条线状,而四城的核心就在这里。”说着点了点代表平寿城的所在位置。“四城相连宛若蛇形,而平寿就是这条蛇的七寸所在。只需让县兵拖住下密之军,我军奇袭平寿,一旦平寿危急,则四城首尾不能相顾,局势必然大坏,唯有出城救援,那时仅凭下密都昌二县的兵力与我军决战于野,放弃了拒城而守的优势,我军又有何惧哉?”

    赵旻一直都有走到一处便绘制地图的习惯,对于北海诸县的地理位置自然心中有数,此时略一回想,果然如孟侯所说,平寿位于剧县与都昌、下密的连接点上,一旦平寿被围,就变成了各自为战的局面。不过他很快又想到一个问题,疑惑道:“都昌三县固然兵力不足,但剧县可不缺兵力啊!而且剧县距离平寿不过半日行程,一旦我军围困平寿,届时剧县出动大军,我军岂非腹背受敌?”

    孟侯呵呵一笑:“莫非北海王忘了我军并非孤军作战,还有青州府军在呢!所以我军当要选好时机,趁青州府军围攻剧县之机兵发平寿,使陆旭迫于州府军的压力不敢踏出剧县半步,那时我军便稳操胜券了!”

    赵云一旁恍然:“孟先生说得是,若是陆旭敢出城救援平寿,届时我军与青州府军前后夹击,陆旭必败无疑!”

    赵旻闻言心中大定,欣喜道:“既如先生所言,则我军无忧矣。那这便全军出发罢!”

    按照原计划,赵旻率领队伍于二月初一日出发,从即墨到距离叛军最近的城市下密有一百二十里路,原本预计行军时间三天,但是现在的情况看恐怕用上五天时间都不一定能到。

    从即墨城下出发就拖拖拉拉用了接近半日时间。早上赵旻誓师出发的时间是卯时三刻,原本预计一刻钟时间准备,辰时准时出发,哪知道一大堆老弱残兵磨磨蹭蹭,整队、列队、清点物资,直到巳时还没走出即墨城区范围。最后赵旻实在忍无可忍,宣布自己亲帅即墨军为先锋先行出发,赶到胶东扎营,等待后续队伍,七县县尉自己对于这些老弱残兵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顺势便同意了赵旻的命令,望着即墨军迈着整齐的步子向西而去,只顾着拼命的驱赶、咒骂士卒,终于在接近日中时让队伍乱糟糟的哄闹着踏上了往下密的道路。

    这个时代山东半岛靠近勃海的一侧基本是平原地形,与后世的低山、丘陵不同,在春日的暖阳下行走在旷野之中,颇有几分心旷神怡的感受。

    赵旻走在队伍的中间位置,前方开路的是虎贲营,五百北海郡降卒和一千新兵按照原本各自的编制紧随其后,排成弓弩、长枪、刀盾各两个营,因为人数的不同而看起来大大小小的方阵,排成了看上去有几分怪异的队列。春风拂面,田野上特有的泥土清香钻入鼻翼,让赵旻原本因为七县老弱残兵延缓行程之事造成的不愉快也逐渐随风而去。回想穿越而来不过三个月时间,从一个躺在床上奄奄一息、朝不保夕的孱弱少年,到如今统率数千人马的实职护军,细想真是恍若一梦。赵旻不由有些自嘲的一笑,这还没老怎么就开始缅怀过去了?他深吸一口气,扬鞭虚指前方,高声下令道:“全军加速,争取酉时前赶到胶东扎营!”。。

第六十三章 兵临城下() 
下密县县衙后院。

    此时不过刚入戌时,天还没黑完,但院里已经是静悄悄的一片。往日喧闹的宅院如今静得仿佛坟冢一般,下人们都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后院的书房里,没有点灯,邓先就这么静悄悄的坐着,一言不发,望着角落里出神。他是中治七年,也就是红巾乱起的那一年举的孝廉,当时的陆旭刚刚入主北海一年,看中邓先清俊而稳重,遂引为腹心,邓先也视自己为陆旭之爪牙。到了新平元年,也就是三年前,陆旭将邓先保举为下密长,邓先自此便暗暗发誓,此生当不负陆旭。

    然而七日前陆旭差人来告知将举旗谋反,命他跟随一起改弦易帜他虽然惊得心胆俱裂,但在忠义为先的思想下还是听从了陆旭的安排,召集县中文武和主要乡绅议事,当众宣布了自己将追随陆旭举旗的决定,让众人自行站队,不过站错队的结果直接就是利刃加身!结果大部分人摄于淫威选择了屈服,但仍有少部分人誓死不愿从贼。他至今记得当时县中大族谌家家主临死前望向自己的眼神,没有恐惧没有乞求,剩下的只有满满的讥讽,以及同情!是的,就是同情!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谋反与闹剧无异,邓先心中同样充满了疑惑与忧虑,但陆旭对自己恩重如山,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便是如此吧!不过即便如此,邓先还是想在死之前跟陆旭说一句:“陆公,这次你真的错了!”

    从易帜以来,邓先觉得自己性情大变,变得暴躁易怒,变得嗜血残暴。数日来他已经杀死了府中两个无意中冒犯了他的家仆,责罚者更是不计其数,导致从那以后家里人都绕着他走,只要邓先出现的地方形同鬼蜮。“或许这边是所谓的孤家寡人吧!”邓先自嘲的想到。

    “报”一声拖长了的声音传来,打破了院内的宁静。邓先腾地起身,一把拉开书房门,就见一名斥候打扮的士卒疾奔而来,扑倒在邓先面前:“报邓将军,前方探马传来消息,夏军北海王率东部七县共六千人马,今夜已至胶水东岸,预计明日午时前抵达下密城下!”

    邓先闻言反倒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该来的终于来了。按常理发生了谋逆这么大的事,朝廷必然会第一时间出兵平叛,下密作为陆旭联邦中最靠东的县城,必然会成为东侧来敌的第一个进攻对象。然而足足七日过去,却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堂堂朝廷竟然连两侧夹攻的战略的眼光都没有?因此这几日来邓先日日苦等,广派斥候打探,那种山雨欲来却又迟迟不至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上气来。这就像头上悬了一把巨剑,看着它落下总可以设法抵挡或者躲避,但如果它迟迟不落下来,那种压力才最让人崩溃!

    如今终于得了确切消息,邓先连日来的焦虑在这一刻终于得到释放。那就战吧!就让这一切在这里做个了断!邓先大踏步而出,大声吼道:“召集众将,升帐议事!”

    未时中,赵旻带领的队伍终于乱哄哄地赶到了下密城下。赵旻吩咐众军按照自己的所属,在下密城南三里处下营,即墨军加上七县联军,扎成八个大小不一的连营,将整个城南围得水泄不通。而赵旻自己则带着孟侯和赵云并数十亲卫,策马来到下密城下观察敌情。

    下密城墙高约三丈,长宽不过两里,由于平原少石,采用的是夯土夹杂海边的卵石砌筑而成,属于比较典型的临海城市城墙。下密城只有南北两道城门,北面向海,因此只要堵住南门便相当于堵住了下密军出逃的方向。赵旻举起千里眼往城楼上观望,但见城上旌旗招展,粗略一数,面向自己的这一面城墙上便有数百兵丁,虽然看不清面貌,但兵刃反射的寒光还是灼人耳目。

    赵旻将千里眼递给身边的孟侯,道:“看来下密已经做好死守的准备,先生如何看?”

    孟侯细细看了片刻,放下千里眼道:“从城上守军数量、兵甲的准备情况来看,敌军已做好战斗准备,攻其不备的想法切不可行。虽然我军在下密只是佯攻,但至少要拖住对方让敌军不敢轻易出城,侯建议每日派出小股部队攻城,不求有功,但求能骚扰敌方,使其日日不得安宁即可。”

    赵旻点头道:“我方连日行军,虽然即墨军无甚大碍,但其余诸县兵士却早已疲惫不堪。依我之见,今日便暂歇一日,明日派小股部队轮流攻城,务必使守军疲劳,日日不得安歇。”

    赵云闻言,眼中爆出一团异色,在马上拱手道:“既然明日攻城,请北海王允诺,便让云来打这头阵如何?”

    赵旻不由失笑道:“子龙这是憋得久了想要发泄一番吧?也好,头阵至关重要,既要让地方胆丧,又不宜损兵折将,还要给县兵们做个示范,如此重任非子龙不可担也。便依你,明日首阵子龙先发,但切记不可贪功,记得我军的主要目的并非真的攻城,当以保存实力为先!”

    “喏!”

    次日清晨,用过早餐后赵云一身披挂,早早来到帅帐等候。赵旻见到赵云样子忍不住笑道:“子龙这番焦急模样不像要去上阵厮杀,倒似要急着洞房一般!”众人皆笑,赵云也难得的露出一丝不好意思,但随即又恢复常态道:“云自投入北海王麾下以来,寸功未立,而北海王力排众议,让云忝居高位,云心甚愧。如今终有报答北海王的机会,还望北海王恩准!”

    见赵云态度,赵旻也有些恍惚。说的也是,以赵云这样的世之虎将,跟随自己以来却只能跟人比比武,杀几个山贼,在他眼里肯定觉得根本算不上功劳。这次出征是个难得证明他自己的机会,也难怪以赵云如此谦逊的性格都会争着上阵,毕竟再怎么谦逊,武将始终是武将,只有在战场上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是时候放这头猛虎出山,威震一下群雄了!

    赵旻解下自己的大氅,亲手系在赵云的战甲外面,和声道:“子龙乃旻之肱股,旻知子龙之勇天下少有人及,今番也不过是杀鸡用牛刀耳。旁的也无需旻多言,子龙心中明白,这里旻就预祝子龙旗开得胜,武运昌隆。”

    赵云被赵旻的动作弄得有些失措,眼中竟有几分模糊,当即单膝跪地,抱拳于顶:“多谢北海王厚爱,云当鞠躬尽瘁,方能报效万一!”说完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