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玉都这样说了,陈宫自然不敢反驳。

    田丰沮授见此,对视一笑。

    沮授笑道:“刘刺史打算这样就把我们打发了么。”

    田丰也是怒道:“你千里迢迢把我们两人绑来,随便一句让我们离去,你刘玉把我们两人当成什么!”

    “你们想怎样!”陈宫怒火攻心,大脑都停止运转了。

    刘玉安抚了一下陈宫,拱手对着田丰和沮授赔罪道:“两位先生如此愤怒,刘玉能理解。刘玉向两位赔罪。”说完,直接跪了下去,叩了三个响头。

    若是以前,刘玉绝对不会这样低声下气。今日刘玉明白自己的处境后,整个人也改变了不少,向田丰沮授跪下,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陈宫想要制止都来不及,主辱臣死,心中那个恨啊。

    田丰沮授从容地接受了刘玉的叩拜。田丰看向了沮授,沮授微笑着点头。

    田丰玩味地说道:“刺史大人,我等现在又不想走了。”

    刘玉站了起来说道:“两位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陈宫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两人。

    沮授笑道:“古时文王拜姜尚为军师,行叩拜之礼。我等二人今日受刺史大人三拜,从此为大人之幕僚。”

    沮授与田丰跪下说道:“主公在上,请受我等一拜。”

    刘玉和陈宫被他们给镇住了。

    峰回路转,没想到会是如此的惊喜。

    刘玉扶起二人,喜道:“两位难道就不怕因刘玉而坏了前程?”

    “主公,在下事先说只要主公回答在下的问题就拜入麾下,田丰虽然不才,可也不会食言而肥。”田丰微笑地说道。

    沮授也说道:“无论主公是何人,沮授只看到主公的赤子之心。主公说得对,不拼一下,我沮授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日后名留青史也好,遗臭万年也罢,就看主公能不能创造出新的天地。”

    刘玉激动地说道:“有二位军师来投,刘玉幸甚。”

    激动完后,刘玉也冷静下来,指着地上的斩蛇剑问道:“既然我不是陛下的儿子,为何他会把斩蛇剑给我?”

    田丰拿起地上的斩蛇剑,抚摸着剑身,说道:“斩蛇剑的意义,主公知道吗?”

    “我听卢植将军说过,斩蛇剑乃是我大汉天子之剑。”刘玉点了点头。

    “卢子干说的没错,斩蛇剑的意义对于世人来说相当于天子之剑。但是对主公而言,如同催命符!”田丰脸色冰冷地说道。

    刘玉若有所思。

    “陛下虽然表面上看似昏庸,但实际上却是把整个天下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下估计主公的身世,陛下肯定是知道的。既然陛下把斩蛇剑给你,也是有了一个针对主公的计划。主公不可大意啊。”田丰衷心地告诫刘玉。

    刘玉眯着眼睛,嘴角微微翘起,说道:“若是以前,我可能害怕,但是有元皓、公与、公台的帮助,就算有什么阴谋诡计,我都不怕。让他们来,我刘玉接着就是了。”

    田丰、沮授、陈宫顿时感受到刘玉浓浓地信任。

第一百五十四章 开始改革() 
刘玉今天虽然知道自己来路不正,心怀惊恐。

    但是收了两头顶级军师,刘玉心情大好,比什么都舒爽,命令大摆筵席,以示庆贺。

    刘玉的亲信与四大家族的官员都到了。

    刘玉向他们隆重介绍了田丰与沮授,并任命田丰为谏议大夫,沮授为左仆射。至于原先的谏议大夫王奇与中郎李观,刘玉以他们病体虚弱为由,让他们回去好好养病,等他们病好了,再行安排。黄忠之前领着左仆射的职位,而他大都是管理军务,这次将左仆射的职位给力沮授,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下面的王奇与李观一脸的难看,暗恨刘玉不知所谓,翻脸不认人。两人气急之下,当场拂袖而去。四家官员也是找了各种理由跟着他们离去。

    剩下的都是墙头草,不知道怎么站队,茫然不知道怎么作。跟王奇李观一起走吧,肯定会得罪刘玉,以后一定是小鞋不断。不走吧,四家官员可都看到了,以后肯定很难相处。衡量了下利弊后,墙头草们还是十分看好刘玉,毕竟刘玉在并州有钱有粮更有兵,没有谁可以彻底推翻他。刘玉手里更是握着刀把子,墙头草们可是没什么根基的,四家官员都有后台靠山,刘玉要动手可能会考虑一下,但是动他们却不用皱一下眉头。还有传言说刺史大人在雁门的时候就把三家不听话的地头蛇给处理掉了,做得滴水不漏。这样一来,墙头草们更加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了。

    刘玉这段时间受过了王奇等人的气,田丰与沮授的到来,终于可以让刘玉罢免了他们。虽然四家官员都离开让刘玉很不爽,但是剩下的官员还是都在的。刘玉的脸面算勉强保住了。

    田丰看着离去的四家官员,冷笑连连。沮授也是眼珠子乱转。陈宫摸着胡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玉麾下的三大谋士已经开始算计这四家势力了。

    宴会办的还算成功。除了典韦这个粗鄙货不断拉着吕布灌酒,闹出不少笑话之外,其他人都其乐融融。

    宴席散席后,刘玉与三个军师回到了书房。

    “王、李、赵、袁四家已经完全不把主公放在眼里了,是时候收拾他们了。”陈宫建议道。

    刘玉点头说道:“四家如毒瘤一般,已经严重阻碍并州的发展了。三位军师可否给出一个好的计策。”

    刘玉下令,三个智谋军师开始开动脑筋。

    三人互相验证之后,由田丰说道:“主公,四家能如此嚣张,我等归纳为几点。第一,四家子弟遍布并州,官员吏属皆和四家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第二,四家占据并州绝大部分田地,并州受其制约。第三,并州百姓恐惧四家官员久矣,主公威严受损,政令无法顺通下达。”

    “我等三人决定对并州改革。”陈宫说道。

    刘玉大喜,说道:“具体如何实施?”

    沮授说道:“整顿吏治,发掘人才。四家存在的根本就是在于其门生故吏与田地,只要解决这两样,四家不攻自破。”

    “难啊。四家官员众多,贸然动手,恐怕会引起动乱。同时本侯手下普通官吏太少了。四家也不会老老实实地把田地吐出来。”刘玉不是很乐观。

    田丰笑道:“主公勿忧,对于官吏问题。四家虽然遍布并州,但是我们可以提拔一些不受重用且出身寒门的官吏,这帮人受困于家世,不得提升,只要主公委以重任,他们自然对主公死心塌地。当然了这个是个慢功夫,需要时日持续操作。”

    “至于田地,据在下调查得知,四家大部分田地都来路不正,只要操作得当,他们不得不吐出来。”陈宫说了另外一个问题。

    刘玉看着三人稳操胜劵的样子,也是放心不少。

    “本侯觉得与其提拔寒门,不如自己培养。本侯想在各地置办义学,让贫困之家的子弟能够读书识字。”刘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主公此策真是英明,这个是长久之计。”陈宫赞成。

    “不过这个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来支持,消耗巨大。”沮授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田丰沉吟了许久,果断地说道:“主公,这事宜早不宜迟。并州人才匮乏,百姓贫苦,大都目不识丁。主公如此,能凝聚巨大的民望。百姓肯定会感恩戴德。主公可下发政令严令各郡太守执行,若各地官员执行不利,主公可以以此为借口,处罚或者罢免他们,提拔一些忠于主公的人。如此一举两得。”

    田丰的眼光毒辣,一下子就推算出整个计划。

    “元皓果然眼光独到啊。”刘玉大赞。

    田丰不愧为冀州首屈一指的谋士,只从自己一个建议就可以联想到这么多的事情。刘玉看了田丰、沮授、陈宫三人,就知道自己以后可以十分轻松了。随后刘玉为袁绍默哀了几秒钟,不知道袁绍缺少田丰和沮授能不能有历史上的声威。

    陈宫见此,知道自己以后也能轻松了,不用所有的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陈宫的权利没有之前的那么大,但他知道自己在刘玉心中的位置就可以了。

    四人有详谈了一些细节,把整个计划开始丰富与详细起来。三个军师更是各自分配好了工作,没有任何的嫉妒与猜忌。刘玉相信只要自己把握好一个度,是不会出现像袁绍那样谋士之间相互针对与拖后腿的情况。

    经过了一晚上的筹划,整个改革计划,就已经被刘玉四人完善了。

    第二天,并州刺史府向并州各郡县下发了鼓励办学的政令。

    政令要求各郡县官员为贫苦百姓子弟办置义学,年龄达到八岁的孩童就可上义学。百姓只要付出很少的费用就可以上学,其余开支与人力均由官府府库支付。刺史大人最后还严加提醒各郡县官员必须严肃对待,不然严惩不贷。刺史大人会随机的派出监督人员巡查各地办学情况,如有敷衍了事的情况,将革职查办。

    消息一出,整个并州就沸腾了。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在议论刺史大人的这次政令。

    百姓们感激刺史大人的恩情,这年头能有一个读书识字的不容易,富裕人家还可以找先生教,但是贫困的家庭就没办法了,有些人一辈子都不认识几个字。现在有机会可以让自己的子弟读书,百姓们就算砸锅卖铁都要去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不想让他们走自己的老路。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第一百五十五章 视察() 
并州各郡县的官员发愁了,刺史大人的政令对他们来说,简直荒唐。

    这读书识字,都是学子拜访在某位大儒之下学习学问。大儒觉得这个学子是个可造之材,才收入门下的。哪里有官府为一些泥腿子置办义学的,这些泥腿子读书识字有什么用啊,难道让他们识字懂道理后跟官府作对?这个时代的刁民可是不少的。刺史大人的命令有点无理取闹了。

    有些官员直接上书刘玉,请求收回政令。但是刘玉大笔一挥,全部反驳,再次下发政令,严令各郡县官员必须执行刺史府的命令。

    这下子就让官员十分无奈。其中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员认为这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坚定了执行了刘玉的命令,其中以雁门太守刘林为代表人物,从府库中调出钱粮与招募教师,在雁门各地热火朝天的置办起了义学。有些官员却不是这样了,他们也是做了一个样子,选了一个地方随意安排一两个人在那里驻点,也不对百姓宣传,以一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样子来应付上官的政令。有些大胆的官员,根本就没有把刘玉的政令放在眼里,该吃的吃,该玩的玩,反正就是不执行刘玉的政令。

    与百姓的热情反应相反,世家大族就没有那么多想法。世家大族对刘玉这个政令不屑一顾,泥腿子读书有什么用,世家子弟读书才是根本,刘玉简直就是无理取闹,浪费人力物力,本末倒置了。

    而且并州四大家族已经跟刘玉撕破了脸皮,王奇与李观更是失去了官职,虽然刘玉表示等他们二人身体恢复之后再行任用,但是四大家族都知道刘玉是直接罢免了他们。为了给刘玉添堵,并州四大家族暗令自家的并州官员不必理会刘玉的政令,出了什么事情有他们顶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