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政急了,跪在张宝面前,说道:“人公将军三思啊。广宗之败,我军已失天时。阳城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此无地利。我军厌战,有二心者甚多,又失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均无,此战必败。”

    张宝被严政说得心虚不已,但是想到自己兄弟的仇恨,恼羞成怒,大喝:“严政,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乱我军心。不杀你,难消我心头之恨。来人,退出去斩了。”

    张宝一声令下,就有两名力士将严政抓了起来。

    其他将领看到这样的架势,纷纷为严政求情。

    “人公将军,请饶了他一条狗命吧。”

    “两军对战,先杀大将,对我军不利啊。”

    “请人公将军看在严政多年来的功劳上,就放他一马吧。”

    张宝经过他人的劝说,也是冷静下来,说道:“既然诸位求情,我暂且放过这厮,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拖出去,打一百军棍。”

    严政逃过一劫,却也高兴不起来,口中疾呼:“将军三思啊。”

    张宝没有理会他。两个力士把严政拖了出去,很快就传来噼里啪啦的军棍声与严政的哀嚎声。

    张宝怒气渐渐消失,下令道:“此后再有乱我军心者,杀无赦。传令全军休息整顿,明日与官军决一死战。”

    有了严政的教训在前,其他将领都不敢劝谏,按照张宝的命令前去安排。

    是夜。

    严政受了一百军棍后,独自一人躺在自己的房间里,唉声叹气。

    一想到张宝执意要与官军决战,太平道因此而覆灭,严政的心如同刀割一样。

    至于自己的安全问题,严政就没有想太多。

    就在这时,张宝手下的赵肖等人趁着夜色前来探望严政。

    严政看到赵肖等人进来后,连忙起来。

    赵肖急忙扶住了他,说道:“严渠帅有伤在身,就不必如此了。”

    严政十分感激地对着他们说道:“严某多谢各位的关爱。”

    “严渠帅忠诚之心可照日月,遭此大难,我等同僚深感同情。”赵肖说道。

    严政笑道:“区区皮肉之苦,何足道哉。不碍事。”

    “人公将军不听渠帅良言,我太平道危如累卵,不知渠帅可有良策助我等度过难关?”赵肖愁眉苦脸地说道。

    严政叹了一口气,说道:“天公将军与地公将军的死,对人公将军刺激很大。某已无良策,只求人公将军幡然醒悟,以免铸成大错。”

    “如今人公将军执意如此,我等也是苦劝无果。如此下去,我等性命危矣。”一名将领说道。

    严政摇了摇头,沉默不语。

    赵肖等人对视了一眼,然后赵肖说道:“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严政顿时来了精神,说道:“赵渠帅可有良策,速速道来。”

    赵肖试探地说道:“严渠帅,我太平道今日不同以往,朝廷势大,我太平道若是如同渠帅所说的南下,还有一线生机。可南下之路漫漫,难保朝廷多方围剿,太平道生死存亡之机缥缈。南下之策,难啊。”

    严政也是知道这样的情况,说道:“如此这般,难道是天要亡我太平道?!”

    赵肖再次说道:“我等几人商议之后,决定向朝廷投诚。”

    “赵肖,你好大的胆子!”严政大怒。

    被严政骂了,赵肖也不以为意,说道:“严渠帅,我等也是身不由己啊,我太平道虽说还有十万兵马,但都是老弱病残,且士兵厌战。官军势大,人公将军执意开战,难道严渠帅忍心看到这十万教众被屠戮。我等也是为十万教众着想啊。”

    赵肖说得黄冕堂黄,严政也是无力反驳,说道:“不可能的。人公将军绝对不同意的。”

    “既然人公将军如此不智,那只能委屈他了。我等愿奉严渠帅为尊。”赵肖笑道。

    严政有受惊,一语双关地说道:“某何德何能能当此重任。”

    听到严政这样说,赵肖等人就知道他同意了,连忙跪下道:“望严渠帅看在十万教众的份上,勉为其难吧。”

    严政心里有点小高兴,说道:“诸位盛意拳拳,我也接受诸位的好意。至于人公将军,也只能对不住他了。”严政眼露凶光。

    众人再次商议了一些细节,决定当夜起事,以免夜长梦多。

    张宝在自己的府邸里为两位兄长摆起了灵堂。

    现在张宝正在披麻戴孝地为张角和张梁做着法事,希望他们在天之灵可以保佑自己旗开得胜。

    突然府邸外面一阵骚动,火光起。张宝大怒,走出灵堂,发现严政赵肖等人带着兵马正在肆意屠杀。

    张宝拔出自己的宝剑,呵斥道:“严政、赵肖你们要造反吗?!!”

    “张宝,你不听忠言,致十万教众于死地,我等不能眼睁睁看着你继续下去。”赵肖说道。

    “大胆狗贼,妖言惑众,给我杀。”张宝怒斥。

    双方杀在了一起。由于寡不敌众,张宝的人马全部战死,最后只剩下张宝一人,而且他还受了重伤,无力反抗。

    “你们这样做,对得起太平道吗!”张宝垂死挣扎。

    严政拿着大刀,对着张宝说道:“人公将军,为了十万教众,我严政只能对不住你了。”说完,一刀砍下了张宝的头颅。

    严政提着张宝的头颅,巡视了全城,并宣布自己为阳城黄巾的最高领导。大多数黄巾都是认命了,他们都不想再打仗了。只有一小部分张宝的死忠奋起反抗。最后全湮灭在滚滚洪流之中。

    安排好阳城的一切后,严政吩咐赵肖带着张宝的人头前去官军那里表明投降之意。

    官军经过一日的休整后,日夜兼程赶赴阳城。曹操和刘玉的骑兵最多,被任命为左右先锋,兵分两路,杀向阳城。刘玉由于马快,已经距离阳城不足十里了。

    刘玉突然发现一队黄巾骑兵飞奔而来,派出吕布出击。

    赶去向官军投降的赵肖发现一股官军骑兵杀来,立马大喜地喊道:“将军,我们是来投降的。张宝已经被我们杀了,人头在此。”

    吕布闻言,停止了攻击。赵肖高举着张宝的人头不断高喊着投降。

    吕布剥夺了赵肖等人的武器,带着他们向刘玉方向而去。

    见到刘玉后,吕布说道:“主公,此人带着据说是张宝的人头,说是来投降的。”

    刘玉听后大奇,怎么又有人背主投降啊,问道:“你是何人?投降之事,可否当真?”

    赵肖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这人是这对官军的老大,讨好地说道:“这位将军,我等乃是阳城黄巾,响应朝廷的号召,在渠帅严政的领导下,发动起义。已斩杀贼首张宝。张宝人头在此,请将军过目。”

    刘玉看了一下张宝的死人头,确定真的是张宝的人头,心中大喜,说道:“好,你们做的很好。对了,阳城方面如何?”

    赵肖点头哈腰地说道:“将军放心,阳城已经控制了,只待王师。”

    刘玉点了点头,带着赵肖返回卢植的大部队。途中遇到了曹操,刘玉跟曹操说了此事,曹操也是高兴万分。

    先锋部队回归大部队,并带回了张宝已死、阳城归降的消息。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欣喜如狂,亲自过来迎接。三人亲自接见了赵肖,并端详了张宝的人头好一会。卢植感叹道:“汉室幸甚,黄巾乱平。”

    朱儁传令全军关于黄巾覆灭的消息,整个官军部队上下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卢植三人吩咐全军,即可前往阳城。不用将领组织,所有的士兵都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靠近阳城时,卢植等人看到几名黄巾将领跪在城门处。

    待卢植等人靠近后,严政跪拜道:“罪人严政,带领十万黄巾,向王师投降。”

    卢植在马上说道:“严渠帅幡然醒悟,以免生灵涂炭。我等定然上报朝廷,免尔等死罪。”

    “严政代全城百姓多谢将军。”严政再次顿首。

    卢植等人不再理会严政他们,径直走进了阳城大门。

    卢植三人把投降的十万黄巾分成好几十份,安排官军分别看守。并将平定黄巾之乱的消息与张角三兄弟的人头,快马带回了洛阳。

    持续降临一年的黄巾之乱,终于平定。

第一百三十四章 班师洛阳() 
消息传到洛阳,灵帝举行巨大的欢庆宴会,十分难得的自掏腰包请文武大臣吃饭喝酒。

    天下已定,各地黄巾军都被歼灭,灵帝为表天下安宁,于是改元中平。

    大将军何进上表灵帝召集有功将士进行嘉奖。

    灵帝欣然同意,颁发诏命,命令卢植、皇甫嵩、朱儁带领所有有功的将士回洛阳接受嘉奖。同时吩咐十常侍将战功汇集成档,以便灵帝嘉奖。

    灵帝下令将张角三兄弟鞭尸三日,并将三人的人头悬挂城门示众,以警怀有二心的贼人。

    消息传到阳城,卢植等人开始为难了。阳城还有十万投降的黄巾,若是官军离去,难免会发生些幺蛾子。

    三人坐在军帐中为此事开始商议。

    “依我之见,不如将这帮叛贼全部坑杀!”朱儁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之前他在长社就把几万黄巾全部杀光了。

    朱儁心狠,但卢植却下不了手。如果两军对阵,对方拒绝投降,全部坑杀了,就没什么问题。关键在于现在阳城的黄巾已经投降了,那么他们就是大汉的百姓了。

    所以卢植直接反对,说道:“自古杀降不详,杀十万条性命,于天道所不容。”

    “那还怎么办?不能把他们留在这里吧。义真,你怎么看?”朱儁有点生气了,看向了皇甫嵩。

    “公伟之计,虽然残酷,但不失是一个好办法。但贸然为之,恐生事端,届时黄巾复起,我等如何向朝廷交代啊。”皇甫嵩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三人讨论了很久,都没有得出一个方案。朱儁坚持自己的想法,卢植、皇甫嵩隐隐有些意动。

    就在此时,刘玉进入了军帐。

    卢植问道:“薄侯来此有何事?”

    刘玉微笑地说道:“在下特为了这十万黄巾而来。”

    三人眉头一挑。皇甫嵩不动声色地说道:“此话怎讲?”

    刘玉一拱手,说道:“在下收到朝廷召令,班师洛阳接受嘉奖,可阳城还有十万黄巾,官军贸然离去,稍有不慎,恐生出事端。特来为三位将军分忧。”

    “薄侯心思缜密,我等也是为此发愁,不知薄侯有何高见啊?”卢植没想到刘玉有这样的心思,也挑明了缘由。

    刘玉暗喜。历史上皇甫嵩与朱儁就把投降的黄巾全部坑杀,现在有卢植在场,肯定争论不下。这样一来,刘玉就可以实现自己的谋划。刘玉沉吟了一下,说道:“黄巾叛乱,各州深受其害,满目疮痍,我提议将黄巾降军打散,发往各地。”

    “此间恐有不妥,黄巾初定,让他们重回故地,恐怕会有复起之日。”朱儁拒绝了。

    刘玉就等着他这句话,说道:“朱将军所言极是。所以我建议将十万黄巾发往并州、幽州、辽东,比三地乃苦寒之地,百姓稀少,将这些人发配,充实人口,又可以避免他们再次叛乱,岂不美哉。”

    一言惊醒梦中人,卢植三人大赞道:“薄侯所言,醍醐灌顶。”

    “能帮到三位将军是我的荣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