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宫等三人都没有想到刘玉会用赵云做兖州州牧。

    震惊过后,他们三人才明白了刘玉的用意,感叹还是陛下想的周到。

    军机处有驳回皇帝旨意的权利,可黄忠等人从来都没有使用过。驳回刘玉这个强势的君王旨意,那是活腻了。黄忠等人还是有点分寸的。

    于是刘玉的旨意被十分顺利地传达了下去。而命令军机处派出文官的事情,黄忠等三个军机大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选择好人选了。

    十日过后,兖州濮阳城,手持刘玉圣旨的天使来到了众将宣读了大汉神武皇帝的圣旨,并带来了新刻好的兖州州牧大印。

    濮阳城现在云集了赵云、关羽、张辽等将领与官员。而吕布、马超等人则还在宋县,没有在濮阳。

    众将听说陛下设置兖州州牧,这个州牧还是由赵云来当任一个个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当事人赵云更是震惊的张大了嘴巴,良久之后,才对着天使问道“这位大人,你没念错吧。兖州州牧是末将”

    “州牧大人说笑了。给下官一万个胆子,下官也不敢念错一个字,这可是杀头的罪名啊。”负责念圣旨的天使赔笑道。

    这个使者还是头一次看到升职会这么惊讶的。

    “末将没那个能力啊”赵云着急地说道。

    关羽来到赵云旁边说道“子龙,你这样说可就不对了陛下委任你为兖州州牧,那是对你能力的认可。难道你不相信陛下的眼力”

    “是啊赵大人,抗旨不遵可是杀头的罪名啊”宣旨的天使附和道。

    赵云有点语塞,他知道比自己强的人还有很多,可他又不敢抗旨不遵。

    张辽更是笑道“子龙,你莫要担心,陛下的旨意不是顺还会派出文官过来辅佐你么有人协助,你还怕什么”

    其他文武官员也接连劝说,赵云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命令,不情不愿地接下了兖州州牧的大印。

    天使暗自摇头,本来他觉得作为一个封疆大吏,肯定会是欢天喜地的,像这样不情不愿的,也就只有神武朝廷才会有的事情了。

    赵云是不情不愿接下这个重任,可他一上任,就立刻把自己就任兖州州牧的消息传达到了兖州所有郡县和文武官员。

    赵云就是一个要么不做,一旦接下任务就会全力以赴的人,所以他现在已经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了。

    吕布和马超收到这个消息后,都发出文书恭贺赵云。

    他们才不会眼红赵云,甚至觉得赵云做了州牧,以后治理内政肯定多过打仗的,这以后打仗的事情就不用赵云了,那么功劳就少了一个人来分了。

    吕布更是让赵云好好在兖州州牧上干,不要和他们争夺战功。

    赵云只能苦笑了。

    而军机处派往兖州的文官也选定了,是孟建和石韬。

    这不是黄忠等三个军机大臣决定的,而是孟建和石韬两人自发告勇想去兖州的。他们觉得自己在军机处没有多少表现才能的机会,还不如到地方上去展现自己的才华,替百姓为国家谋福。

    诸葛亮和崔均、司马懿虽然不舍得,但为了孟建和石韬各自的抱负,只能恭祝他们在兖州能够大放异彩。

    刘玉当然同意了,孟建和石韬被任命为兖州主簿和兖州别驾,协助赵云处理政务与安抚百姓,但他们没有一丁点的军权。

    孟建和石韬来到兖州后,大大分担了赵云的压力,兖州的恢复速度也变得快速起来。

    孟建和石韬在内政上是一把好手,把兖州各种大小事务都能处理得很完善。

    赵云估计用不了一年,兖州就可以摆脱需要朝廷救助的局面。

第六百七十二章 荆州的现状() 
    刘玉在抓紧时间重建兖州,只要兖州能够摆脱困局,那么刘玉就能够腾出手来对付其他诸侯了。赵云在州牧的位置上做的有声有色,让所有人再一次相信了刘玉的眼光。

    豫州的曹操则是拼命命令士兵修筑工事,他要修筑一道任何人都无法攻破的防线,同时也不断地招兵买马、训练士兵。

    曹操没有那么傻,白白给孙策挡枪,他暗地里训练水军,人数在一万人左右,准备在关键时候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夺取江东。曹操的心思可黑着呢。

    为了安全起见,曹操将这一万人伪装成水贼,在豫州靠近江东的江河之中肆虐,专门劫掠江东的商船,顺便为曹操赚取不菲的钱财收入,一举两得。

    刘玉和曹操都在忙着自己的布置,此刻的荆州却是恢复了以往的和平。

    江东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在孙策被张飞打成重伤的决定因素下变得停止。

    孙策的伤势很重,必须静养而不能征战。主帅的受伤,让江东军上下士气大降。统帅的责任就落在了周瑜的肩上。

    孙策的伤是内伤大于外伤,一时半会是好不了。

    周瑜很担心孙策的伤势,郎中说要孙策静养,可是孙策的性格那么火爆,怎么可能静养得起来。

    荆州的刘表探查得知孙策重伤未愈,即刻下达了攻击江夏的命令。尤其是刘表针对蔡瑁上次进攻不利的事情,这一次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刘表要求蔡瑁务必攻下江夏,否则就别怪他心狠把蔡瑁罢官免职。

    刘表可没有开玩笑,他是玩真的,连后备统领荆州军队的人选都选好了,就是现在蔡瑁副手张允。刘表更是对张允进行了暗示,聪明的张允心领神会。

    张允得到刘表暗示,心里乐开了花。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张允早就盯着荆州都督的位置了,寻思着什么时候把,自己职位上的“副”字给去掉了。张允对蔡瑁的命令开始阳奉阴违了。

    蔡瑁怒不可遏,可是却没有任何办法,张允在军中的威望仅次于他,张家的势力在荆州也是庞大的,他要动张允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无奈之下,蔡瑁只能发疯地向江夏城发动了强大的进攻。

    荆州水军在精锐程度上比不上江东水军,水军将领也没有江东军的多与强。但荆州水军在战船数量和人数上占了上风,同时荆州水军位于上游,有着水势的优势,打起来没有那么吃亏。

    上次的失败主要是蔡瑁畏惧损失,所以被甘宁等江东水军挡住了。

    现在蔡瑁都发疯了,一副不要命的架势,致使荆州水军的士气不断高涨,战斗起来就是一命换一命,一船换一船的模式。

    这种打法,荆州水军承受得起,可异地作战的江东军却受不了。但江东军不能不应战,他们且战且退地与荆州水军周旋,可惜没有任何效果。

    甘宁和丁奉急得嘴角生泡,但只能眼睁睁看着荆州水军疯狂杀来。

    江东水军抵挡不住这些疯狂的荆州水军,最终被败退夏口港。

    蔡瑁见此选择了继续猛攻的策略,没有给江东水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蔡瑁能做到荆州都督,不是没有一点能力,现在能够捉住孙策重伤之机猛攻江东军,也是蔡瑁的能力了。

    夏口港的江东军被荆州打得没有脾气了,以前被他们欺负的荆州水军就像个老实人一样,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算之前江东在荆州败退,江东水军都是雄赳赳地离开的,荆州水军连追击的勇气都没有。荆州水军现在却疯狂起来,反倒把江东水军打败了。江东水军上下实在是太郁闷了。最终夏口港的主将丁奉和甘宁马上向孙策求援了,声明不是他们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

    在静养的孙策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气得伤势加重,愤怒的他都准备亲自出动了。

    周瑜强势地把孙策按了回去,然后命令全军返回江东。

    周瑜得到了消息,之前击败孙策的刘备已经带着大军在往江夏赶来,要是被刘备赶到,与夏口港的蔡瑁两面夹击,江东军就算要取胜也会付出惨痛代价。

    周瑜的明智决定避免了江东军进一步扩大损失,江东军将领们认可了周瑜的决定,反正他们这一次都把江夏给搬空了,已经够本了,没有必要再这样浪费下去了。

    江东军全军上下趁着夜色,躲过了荆州水军的斥候,全部离开了江夏,只留下一座空城。

    等蔡瑁反应过来的时候,江东军已经顺江而下了。

    蔡瑁只能认命,他命令军队进入江夏城。

    刘备本来气势汹汹前来攻打孙策,最后却发现江夏城已经被蔡瑁攻下。捞不到好处的刘备招呼都不跟蔡瑁打一声就返回新野了。

    刘备经历和孙策的大战,在兵力上已经拥有数万大军,成为左右荆州局势的一股势力。对于和自己不对付的蔡瑁,刘备自然有底气不理睬他。

    蔡瑁都不知道有多愤怒,他决定一定要刘备好看。

    江东军撤退后,荆州恢复了安定,百姓和官员们都开始了如同往常一样的日子。

    蔡瑁完成了刘表的命令,刘表没有借口把蔡瑁怎么样,蔡瑁的位置算是保住了。

    蔡瑁的副手张允立刻摆正了姿态,重新恢复了以前唯蔡瑁是从的态势。

    蔡瑁知道张允的那点小心思,同为荆州世家代表人物,蔡瑁也就这么算了。

    蔡瑁对刘备展开了报复,他可不愿意看到刘备有那么多兵力,简直就是大大的隐患。

    刘备那么多的兵力,每天的开销是很大,新野也养不起那么人,都靠着荆州其他地方调度过去粮草。蔡瑁首先就是从粮草上面做文章,把刘备的粮草减少了三分之二,借口就是江夏破败,钱粮需要支援江夏建设。

    蔡瑁派出各种人员到刘备的军中去瓦解军心,让这些士兵对刘备离心离德。

    蔡瑁要对付刘备,这是刘表想看到,他也就选择了默认蔡瑁的举动。

    刘备就这么倒霉了,以至于刘备把这次战斗中的收获都赔进去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刘备长本事了() 
    从粮草减少开始,刘备就感觉不对了,他派出使者向襄阳向刘表询问原因。

    刘表就是一个面善心黑的家伙,对于刘备的询问,直接表示江夏郡惨遭江东军劫掠,眼下虽然光复,可民生凋零,又是青黄不接之时,荆州必须保证江夏郡百姓存活问题。

    刘表更是写道:贤弟素来仁义,绝对不会看着百姓受苦的,还请贤弟体谅为兄的难处,再坚持多一段时间。

    刘备收到这样的回复,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军中出现了缺粮,士兵吃不饱肚子就会有怨言,加上蔡瑁派出的一些人在不断搅和,刘备军都乱了起来。

    要是以前的刘备,肯定会手忙脚乱。

    如今不同了,有了徐庶的存在,刘备方面很快就稳住了局面。

    徐庶马上就采取了补救,让刘备打开府库并给予了各种赏赐,以最快的速度稳住了军心。同时徐庶更是安排一些军中的老人去和新加入刘备军的士兵那里,嘘寒问暖,忆苦思甜,共同奋斗,云云。

    这年头的士兵大都没什么文化和心机,没用多少时间就被团结了起来。

    刘备军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徐庶明白粮草以后不会那么充足,于是他和刘备商量之后,委任糜竺作为全军的粮草负责人,向其他地方采购。

    糜竺本身就是商人,做起这种事情是轻车熟路,利用自己在商业上面的能力,为刘备弄来了不少的钱财,只是这些无法根本解决刘备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