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弃子-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件事情也可以一步步准备了。”刘玉一语双关地说道。

    陈宫兴奋不已,他终于明白自家主公已经开始准备更进一步了。

    两人一直畅聊,谈天论地,无所不谈,时光仿佛回到了多年前。

第三百二十二章 袁术称帝() 
陈宫和刘玉畅聊了一晚上后,第二天一早就把刘玉的意思转达到了所有刘玉的心腹。

    沮授等人松了口气,他们现在终于搞清楚刘玉的心思了,看来刘玉是对帝位有着野心的,可能觉得时机未到。既然如此,他们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的,免得万一有一天刘玉需要起来,他们这帮做属下的手忙脚乱。

    沮授、陈宫、典韦、吕布这些人现在都是以未来皇帝的大臣为自己的目标,做起事情来更加有动力了。

    沮授把这个情况写成书信告知了自己的好基友田丰。田丰大喜过望,命令张燕扩大盗贼集团的势力范围,把袁绍这个阻拦刘玉一统天下的敌人给搅乱。

    张燕这个盗贼总扛把子早就想扩大势力范围了,只不过没有上峰的指令,他也不敢扩张太大。有了田丰的指示,他急忙向幽州和青州发展势力。

    这样就导致了袁绍更加悲催,盗贼规模越来越大,袁绍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安定内部上面,都不用去争霸天下了。

    袁绍也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原来是刘玉搞的鬼。袁绍愤恨不已,刘玉居然用这么下三滥的手段对付他,他要是腾出手来,一定要刘玉好看。

    袁术在宛城吃了大亏后,感觉自己不能在那里浪费时间,十分明智地选择了退兵,并稳住刚刚占据的南阳局势。

    袁术的势力也很大,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名义上是臣服于袁术的,所以在表面上袁术的地盘是最大的。

    豫州的寿春城中的皇宫已经建成了,规模之大远超长安、洛阳。

    袁术平时闲着没事就把玩着传国玉玺,每次看到这个晶莹剔透的玉玺,袁术心中就充满了信心与动力。

    袁术一直都不敢让这个重宝交给他人之手。就算晚上临幸女子,也要把传国玉玺藏好了再说。其他时候,袁术都抱着传国玉玺睡觉,做着皇帝的美梦。

    寿春的皇宫建好之后,袁术的野心开始蠢蠢欲动了。

    在这座新建成的皇宫内,袁术手捧传国玉玺,对着所有的属下说道:“汉室气数已尽,传国玉玺早已落入我手。此乃天意!天授不取反受其咎。我决定登基称帝,开创万世基业!”

    袁术的属下们急忙制止袁术这个惊人的举动。他们不比袁术这个傻冒的主公,对领地内的情况十分清楚,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了,要是在这个时候称帝,会遭到诸侯围攻的。

    “不可啊!主公,汉室气数未尽,此刻贸然称帝,恐怕会遭来非议。”袁术的谋士杨弘急忙说道。

    袁术不以为然地说道:“我袁术乃是四世三公袁家的嫡子,袁姓出自陈,陈是舜的姓氏。舜帝乃上古先贤,五行属金,汉室属火,金能克火,这不是上天注定要袁术代汉而起么。”

    杨弘没有想到袁术居然懂这么多,都不知道怎么反驳袁术了,自己退了回去。

    阎象站出来说道:“主公,昔年周文王得天下三分之二,仍然尊纣王为帝,待纣王失去天下民心之后,文王举兵伐纣,天下云集响应。文王此法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当今汉室虽然卑微,可是还没有失去民心得地步,天下臣民仍以大汉臣民为荣。在下请主公三思而后行,不可轻举妄动,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此一时彼一时,我袁术天生贵胄,又有袁家做后盾,手握三州之地,麾下雄兵百万,何人敢与我为敌?”袁术根本就没把阎象的话听进去。

    阎象还想继续劝谏,袁术怒斥道:“常言道,代汉者,当途高。吾字公路,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嘛!我意已决,尔等休要多言!”

    面对袁术盲目的自信,他的属下杨弘和阎象等人都无语,个个沉默不语。

    袁术感觉自己一身皇者之气迸发,让属下不敢多言,内心更加认定自己就是天子的命格。

    袁术为此大肆张罗,准备着所有皇帝登基所需要的东西,务必达到尽善尽美。磨蹭了一段时间后,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袁术身穿皇帝冕服,登上高台,手捧传国玉玺,公开向自己的臣民和天下人宣布自己登基为帝。

    “朕袁公路与今日上表天地太一,从今日起,朕登基为帝,国号成,定都寿春,封长子袁耀为太子,建立万世基业,天地共鉴!”袁术虔诚地向着上天祷告,要是老天爷真的有眼,看到袁术的所作所为,肯定会一个雷电劈死他。

    袁术以九江太守张勋为淮南尹,纪灵为大将军,袁涣为太尉,置公卿百官,年号仲家,即史称仲家皇帝。

    袁术登基后就向四周发布了自己诏令,命令其他诸侯臣服于他,并进贡美女、宝玉、金石,一副天下之主的做派。

    袁家在袁术的领地内势力庞大,他们也巴不得袁术称帝后能给他们带来数之不尽的财富,对袁术的支持是不用说的。

    袁术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把许多富庶的田地与百姓,不管有主没主的都划给了袁家的人。百姓们失去了家园个个恨不得袁术早点去死。

    对于在许昌的大汉天子刘协,袁术指责他是伪帝,因为刘协连传国玉玺都没有,算什么皇帝。

    做完这些正事后,袁术回到了后宫。袁术一下子又发现了问题了。他这所皇宫里面的美女太少了,根本不能满足他的高尚审美情操。袁术可是见过世面的,以前灵帝的后宫里面的三千佳丽,袁术也亲眼见识过。如今他做了皇帝,灵帝那个昏君有那么多美女伺候,袁术自认是个明君,也不用那么多,一千个那是要的。要不然怎么能和他尊贵的皇帝身份相符合。

    于是乎袁术开始命令天下广招美女充实后宫。

    袁术麾下的官员是什么德行,不用看都知道。他们拿着袁术的圣旨,开始巧取豪夺,中饱私囊,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痛苦。

    后宫扩张后,袁术开始享受到了帝王的尊贵,心中想着要是早知道做皇帝这么爽,早就应该称帝了。

    而对于袁术称帝这个事情,天下诸侯都有了回应。

第三百二十三章 群起而攻之() 
袁术这么大胆公开称帝,还指责刘协为伪帝,这么大胆的事情都做了出来,诸侯们想不做点回应都不行。

    作为大汉皇帝的刘协不能容忍袁术这个逆贼这样的举动,向天下发布了讨伐袁术的诏令。刘协召见了曹操,言辞犀利地要求曹操必须解决袁术。

    刘协虽然被曹操控制,但是他还是有作为天子的权威,现在能威胁刘协天子正统地位的也只有刘玉一人。要是刘玉称帝,刘协真的没什么办法。就算刘玉称帝,刘协退位,那也还是大汉天下,可是袁术这是称帝建国,准备改朝换代了。若是被袁术继续作大,刘协可能成为亡国之君。

    曹操手中最大的牌就是天子刘协,被袁术这么一搅弄,局势变得混乱起来。曹操原本还担心刘玉得到汉中之后会称帝,害怕失去了最大的牌。没想到刘玉还没称帝,袁术这厮先跳了出来。

    曹操必须剿灭袁术,他立即向天下发布了针对袁术这种大逆不道行为的谴责,号召汉室忠臣共同兴兵,铲除这个祸乱天下的袁术。

    其实曹操最担心不是袁术,而是刘玉。一直以来曹操都避免和刘玉发生战争,而主要原因就是刘玉手中强悍的实力。如果刘玉在这个时候称帝的话,曹操也没办法制止他,天下局势如何走向,他也没办法估计。

    曹操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刘玉称不称帝不是他能左右的。曹操心中还是希望刘玉能为大汉的局势多着想一下,不要在这个混乱时候来作出让曹操为难的事情来。

    除了曹操,率先回应的是徐州刺史刘备刘玄德。

    刘备就任徐州刺史后,在陈家和糜家的帮助下,得到了巨大的发现,实际控制的也有几万兵马。有了足够的实力,刘备的腰膀子也硬了起来。对于袁术这种逆贼,身为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徐州刺史刘备怎么可能不管。

    刘备谴责了袁术,并率先派出军队讨伐袁术,成为讨伐袁术的第一人。

    与袁术有仇的刘表也不甘示弱,派出水军,不断威胁袁术在南阳的统治。

    袁术称帝对刘璋没什么影响,但说到底他也是汉室宗亲,只是语气强硬的发表一下谴责,其他的就没他什么事情了。

    袁术早就料到这帮人会这样做,他信心十足的开始了布置,派出纪灵应战刘备,陈勋对付刘表,最后自己备齐十万兵马,诈称五十万,突击许昌。

    袁术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又有传国玉玺在手,天命所归,只要自己御驾一到,地方官员和百姓肯定是俯首帖耳,跪拜迎接自己。

    可是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公开谴责袁术,斩杀袁术派来的官员,宣布自己脱离袁术的统治。

    孙策可不是口头上说说,他可是个行动派,直接派出大军渡过长江,攻打庐江。袁术麾下庐江太守刘勋不敌孙策,直接投降孙策。孙策屯兵庐江,派出使者与曹操刘备联系,准备要和他们联手灭掉袁术。而刘表那边,孙策就没有去联系了。刘表和孙策可是有杀父之仇的,孙策可是一直都记恨着,想要他和刘表联手是不可能的。

    曹操大喜过望,上表刘协,任命孙策为扬州刺史,并继承其父孙坚的爵位。同时曹操以天子刘协的名义,向刘备、刘表和孙策发出了共同攻打袁术,铲除大汉反贼的诏书,并公布天下。

    袁术的领地一下被压缩到江淮,四面都遭到了敌人的进攻,纪灵的大军与刘备对峙,陈勋又和刘表在南阳周旋,孙策背后捅一刀,而曹操又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已经磨刀霍霍地杀来。

    而北方的袁绍已经宣布和袁术脱离关系,不敢和他这个反贼有什么干系。一开始袁术是无所谓的,他和袁绍本来就不对付。

    现在袁术不高兴了,看着这个形势,自己好像被孤立了,这有点不对啊,之前不是计划着登高一呼,天下云从,一鼓作气,统一天下的么。怎么就变成了众人群殴他一个人了。

    面对这样不利的情况,袁术也是没有多大忧虑,沉着冷静应对着各路诸侯的进攻。

    袁术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和统治军队,他的手下将领要么是盗贼出身,要么就是之前的黄巾将领,除了纪灵算一个难得的武将,其他的都是些能力不强的,相对于其他诸侯的将领,就有点上不了台面。

    这就导致了袁术军在与思路诸侯的斗将单挑当中经常吃亏,被当场斩杀的将领实在太多了些。其中杀得最多最狠,要属孙策,可见孙策当年在袁术这里受了多少窝囊气,现在公报私仇了。

    杨弘和阎象还有袁涣急忙向袁术建议,以后不能和诸侯们斗将单挑,长此下去,袁术的军队就没有将领可用了。

    袁术难得一见的听从了他们建议,吩咐部下不可和敌军斗将,一有战事,不用讲什么战场规矩,直接大军扑过去。

    袁术算是开了日后战争不斗将的先河了。

    可是诸侯的士兵也是很强悍的,就算一个换一个,袁术这边也吃亏啊。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