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羽化浮-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没有,牢头,牢头在吗?外面有没有人啊?”

    “叫什么,叫什么,叫什么。。。!”

    时间不长,只见外面走进来一个差役,一脸不耐烦地边走边喊着,进来之后看到这老道在这门边叫喊,问道,

    “干嘛呢?半仙儿,又叫唤什么呢?皮痒了想让大爷我给你上刑是吧?!”

    “没有,没有,皮痒了我自己解决就成,哪敢劳烦牢头大哥啊?嘿嘿,只是贫道今日偶然得了一点儿小财,想劳烦牢头大哥出去帮着买只烧鸡打打牙祭,剩下的钱就当是给牢头大哥的辛苦费了,劳驾您辛苦一趟呗,嘿嘿!”

    那老道陪着笑脸把一个一两左右的银子递了出去,满眼的恳求之状望着那牢头。牢头接过银子,在手中掂量了一下,笑道,

    “哼,你个老东西,都是出家之人了,还整日想着喝酒吃肉,就不怕那道家的祖师爷怪罪吗?”

    “唉,贫道已是半仙之体了,离羽化成仙已经不远了,这俗世间的清规戒律对贫道来说已经不适用了,还是麻烦牢头大哥您速去速回吧,贫道这肚子已经饿了。”

    “呵呵,好,半仙儿,你等着,大爷我去去就回。”

    那老道望着牢头离去的背影还不忘大喊一声,

    “有劳牢头大哥了,别忘了去那府衙斜对面的周记烧鸡店去买啊,那家的烧鸡味道才叫正宗啊!”

    (本章完)

第141章 贪财老道() 
听到那老道向那老头喊叫叮嘱,郑注又是不屑地哼了一声,心说,

    “看着这老道士馋肉馋的这副样子,就知道不是什么正经出家人,还自称是半仙儿,估计就是个半疯儿。”

    见牢头走远,那老道又走回郑注旁边,重新坐到那茅草堆上,望着旁边趴着的郑注,说道,

    “居士贵姓啊?”

    郑注爱搭不理地从嘴里挤出几个字,说道,

    “免贵,姓郑!”

    “哦,郑居士,刚才咱说到哪里了?我这人年纪大了,忘性也大。”

    “哼哼,您不是半仙儿吗,还会忘事儿吗?自己掐指一算不久知道了吗!刚才说到治痿病的方子了。”

    “哦,对对对,是,治痿病立即见效的秘方。郑居士你如此大方,贫道告诉你也无妨,不过以后要是给别人用这个方子治病,你可得小心一些,治好后要速速远离此人,因为此方对人有性命之忧,免得出了人命你又要挨打。”

    “呵呵,老道,是不是你经常用这方子给人治痿病,然后就被别人到处追打,所以才跑到这牢里呆着好避避风头啊?”

    “你看你,郑居士,贫道是诚心诚意,据实以告,是一心为你着想,你怎么总是爱取笑贫道。”

    “呵呵,好吧,你说吧,在下洗耳恭听。”

    “此秘方为取黄金一刀圭,放入锅中加两碗清水煮沸,需熬煮两个时辰以上,得痿病者服用此水,这药效当晚即可见效。”

    “刀圭?刀圭是何物?”

    “呵呵,你连刀圭也不知道,还敢假冒郎中?那刀圭是量取药材的器具,取刀头圭角之意,因我道家自古以来用刀圭量药炼丹,所以这刀圭也是我道家炼丹常用之器具。”

    “那这一刀圭大概有多少?”

    “嗯,和一粒丸药差不多大小,就和这一两银子的大小差不多。”

    “当真管用?”

    “呵呵,贫道乃半仙之体,我道家各门各类学识皆是了然于胸,无所不精。。。。。。”

    “好了,好了,道长,不必再说了,我记下了,多谢道长,多谢道长!”

    那老道一见这郑注好不耐烦,便也没有多说,又重新将眼睛闭上,开始打坐。又过了一会儿,外面脚步声起,只见那牢头走了回来,将手中用纸包着的一只烧鸡向那老道士扔去。说道,

    “半仙儿,烧鸡来了,慢点吃,那鸡骨头也是蒸的酥烂了,一块吃了解馋吧,哈哈。”

    那老道士一见烧鸡扔了进来,赶紧过去捡了起来,将包着的草纸扒掉,里面露出一只烧的色泽金黄,肉香扑鼻的大烧鸡。这老道士闻了闻味道,也顾不得出家人的形象了,当时就揪下一只鸡腿放在嘴里大嚼起来,那吧唧嘴的声音不停地在这大牢里回荡着,听得一旁的郑注心中无比的厌烦。

    那老道嘴里嚼着鸡腿,对趴在旁边的郑注说道,

    “郑居士,你要不要也尝一尝这烧鸡的味道?很正宗,你以前肯定没吃过。”

    “谢了道长,没心情。”

    那老道一边大口嚼着鸡腿一边对那郑注说道,

    “郑居士,凡事看开一点,我道家讲究无为、无争,道法自然,人生在世,有些事情不可强求,还是顺其自然为好。”

    “哼,你道家讲究道法自然,我又不是你道家之人,何必凡事要顺其自然,若是事事讲究顺其自然,那人人岂不都是混吃等死之辈,那受穷的人家若是顺其自然,岂不是世世代代都要受穷?那为奴为婢之人若是顺其自然,岂不是世世代代还要为奴为婢?那河中的鲤鱼尚且知道逆流而上,我一个男人难道整日不思进取?”

    这郑注又把那日对那小莲姑娘所说的理论搬了出来,并且认为如果不是那小莲愿意顺其自然,此时定是已经和自己远走高飞了。

    那老道嘴里嚼着鸡腿,听着郑注这番话语,顿时停了下来,眼睛转着想了一会儿,又说道,

    “哎,贫道所说的顺其自然并非是不思进取之意,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凡事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得便是这个道理。”

    “哼,天行有常,我命无常,我命由我,岂能由天!”

    那老道听到这郑注说到此处,把那吃完的鸡腿骨头往外一扔,大声叫道,

    “说得好!”

    郑注被这老道突如其来的叫声吓得浑身一哆嗦,又扯到那受伤的臀部引起一阵剧痛。郑注呻吟了两声,冲那老道士骂道,

    “你个老疯子,一惊一乍的干什么?有鸡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吗?”

    “哈哈,郑居士果然不是一般人,竟能在无意之中说出我晋朝道学名家葛洪的言论,看来果然是与我道家有缘!”

    “晋朝?葛洪?什么言论?”

    “哈哈,那葛洪是晋朝我道家的先辈,懂得医理以及炼丹之术,曾著有《抱朴子》一书,其中有一句,“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正是和你郑居士所言不谋而合啊!”

    “不谋而合?不谋而合那又怎样?”

    “那正是说明郑居士有我道家的慧根,不入我道门实在是可惜了,若是郑居士不嫌弃的话,你我做个师徒如何?”

    郑注听着这老道说话有些奇怪,又问道,

    “自古以来有求别人做自己师傅的,你这老道怎么还求我做你的徒弟呢?谁没事跑去给别人当徒弟伺候人吗?”

    “呵呵,正所谓遇良才不可交臂而失之,我刚才掐指一算,你我有场师徒的缘分,所以说此事已是上天注定,不可更改,你还是认下我这师傅吧!”

    “呵呵,你刚刚还说我命在我不在天,如今又说上天注定,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哎,身处逆境,不想屈从,自是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之说。如今你我师徒将成,倒不如顺水推舟,成其好事,自然信奉“上天注定”之说,你说是不是?”

    “哈,我被困在这大牢之中,估计是出不去了,一个将死之人,还拜得什么师傅啊?还有这必要吗?”

    “郑居士此言差矣,孔夫子曾经言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就算你难逃一死,临死之前能领悟我道家的学说,参透我道家的精髓,也算不枉此生啊。只不过,我道家收徒,光有慧根还不够,还需具备。。。”

    “哦,还需具备什么?”

    那老道目视前方,捋了捋胡子,想了一阵,突然低下头来对郑注说道,

    “你还有银子吗?”

    (本章完)

第142章 道可道() 
那郑注听这老道讲了一大堆的道家理论,又说自己拥有道家慧根,以为这老道会说出什么更为深奥的东西,哪知道又是要银子。此刻郑注也不生气了,遇到老不要脸的还能有什么办法,于是又把手放在怀里不停摸索,摸了好久,最后又摸出两块银子,看样子大概有五两重,随手又扔给了那老道,说道,

    “老道士,想要银子直说就行,别绕那么大圈子,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这是我身上最后的银子了,都给你,别烦我了,让我清净会儿。”

    “呵呵,张居士勿怪,非是贫道我见钱眼开,只是我做师傅的收徒弟总是需要收些礼物银钱,算是徒弟给我的孝敬,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要破坏祖师定的规矩。既然这银子是你孝敬为师的,为师就收下了,今日你有伤在身,我们就凡事从简,就当收徒之礼已成,你先休息几天,待你伤势有所好转之时,为师再教你我道家的本事。”

    郑注无奈地笑了笑,说道,

    “行,你想怎样那就怎样吧?我无所谓!”

    这郑注由于屁股疼痛,一直不敢翻身,就这么一连几天都趴在这茅草堆上。这郑注也算命好,那江州刺史王大人最近几天突然患了眼疾,迎风必然流泪,进而眼睛肿胀起来,无法上堂,只得日日在家调养,这就给了郑注大把的恢复时间。

    一连过了五六天,这郑注屁股上的伤虽然没有完全好利索,但是已不影响活动。这一日那老道见郑注恢复的也差不多了,便问道,

    “徒儿,既然已经恢复,还不过来拜见师傅?!”

    那郑注一听,溜溜达达地走到那老道面前坐下,说道,

    “道长,你说你要做我的师傅,不知你能教些什么东西给我呢?”

    那老道拂尘一甩,单手捋须,说道,

    “贫道无所不通,无所不会,但凡是我道家已有门类,都可以传授与你!”

    “哦?那您看我这样的适合于学些什么呢?”

    “为师通过这几日对你的观察,以及与你的谈论,对你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你看起来虽貌不惊人,但是头脑灵活,做事胆大心细,既有诡辩之才,又能专注用心,看来我道家各种门类皆是适合你学。既然你做过郎中,那为师不如就教你些速成的针灸治病之法,先让你有个手艺维持生计,你看如何?”

    “针灸?你还懂医术?”

    “呵呵,为师早就跟你说过了,这道家的各种门类为师我是无所不精……”

    “好了,好了,道长不必说了,学艺先不着急,你说你是我师傅,最起码你得告诉我你姓甚名谁,籍贯何处,今年多大年纪吧?”

    “呵呵,为师如今已是半仙之体,那姓名籍贯皆是俗世间的东西,为师已然忘却了,只记得为师当初求道之时,俗家好像是姓袁,至于年纪吗,这寒来暑往,日升日落,也不知过了多少时日,这年纪为师那就更是记不得了,只是依稀记得太宗皇帝在位之时,我常在那京城行走,如今已不知过了多少年了。”

    “太宗皇帝在位?”

    这郑注脑子里开始回忆这太宗皇帝在位之时是哪一年,心里算到,

    “太宗皇帝,是贞观年间,然后是高宗皇帝,中宗皇帝……,宪宗、穆宗、敬宗,此时是太和年间。。。”

    郑注不算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