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家把红军的名字牢牢记在心里了,嘴巴上不停地念叨着。

    红军战士们到了驻营地,除了自觉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还主动帮助老百姓干活,比如挑水、砍柴、打扫卫生、修理沟渠等等。

    战士们的行动得到了百姓们的一直拥戴,他们热情地把红军战士们请进家门,还送上许多小礼物,战士们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谢绝了礼物,只是喝一口清水就满足了。

    热情的百姓仿佛让战士们回到了家乡苏区,不少战士落下了感动的泪水,军民鱼水情极为融洽。

    从岷山下到甘南后,张城命令四旅留在山脚下的一座小村庄驻扎,负责接应后面的红军主力部队。此外,张城还将大草滩缴获的大批粮食物资留在营地,令四旅上交中央,以解中央缺粮的燃眉之急。

    张城命令一师穷追新编14师的溃敌,继续向岷县挺进,牵制民党军的主要兵力。自己则亲率少纵主力向东挺进,直扑哈达铺而去。

    哈达铺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

    此时,哈达铺镇内只有一个地方保安队,当他们得知红军部队马上就要来了,保安队长马上卷款出逃,保安队的士兵们则纷纷穿上百姓服装解散回家去了。

    我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这个人口密集的重镇,还缴获了伪镇政府大批银元及粮食。

    7月6日,统帅和中央纵队进入哈达铺。

    哈达铺交通便利,是一个极为富足的小镇,同时也是甘南的中药材基地,当地的当归天下闻名,商业十分发达。

    红军连续行军作战已有一个多月了,官兵们都极度疲劳,亟需休整。而且在历次战斗中增添了许多伤病员,尤其是周副统帅和王家祥也相继病倒了,需要一个安定的环境进行冶疗。

    哈达铺条件非常好,物产丰富,尤其是药材十分充足,而且周围又没有强力的民党部队,统帅和诸位中央领导遂决定在此休整。

    后世人们把红军在哈达铺的休整形容为长征中的“加油站”,皆因红军在哈达铺的休整中得到了充分的休息,重新变得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第一五八章 长征尾声() 
哈达铺休整期间,统帅为了让大家能放心休息,还特地提出一个口号:“大家要食得好!”

    为落实统帅的休整指示,各部后勤处的同志们大肆采购猪羊鸡鸭,使得战士们在休整期间天天吃三餐,顿顿见荤腥,个个都满足得不得了,人人喜笑颜开。

    张城也把这段时间收集到的有关陕北红军的报纸上交给统帅和诸位中央首长。首长们见报纸上言之凿凿说陕北的红军如何如何,心里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再也不怀疑陕北红军的真实性了,人人都倍受鼓舞,恨不得早日到达陕北,与当地红军胜利会师。

    休整期间,战士们得到了愉快的假期,身心都得到全面放松。而中央首长和各部领导们可没有这个待遇。

    1935年7月9日,党中央在哈达铺关帝庙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统帅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并代表党中央向全军正式发布了“到陕北去!”的决定。

    这是中央红军自1934年10月离开赣省苏区开始长征以来,第一次提出明确具体的最终目的地。

    当统帅与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走进会场时,关帝庙内顿时响起了热烈地掌声。统帅挥手要大家坐下,然后热情洋溢地笑着说道:“今天是7月9日,自去年我们离开红都瑞金,过了于都河,至今快一年时间了。

    近一年来,我们走了两万多里路,打破了敌人无数次的追堵围剿。尽管天上还有飞机,常凯申做梦也想消灭我们,但是我们走过来了。

    走过了赣省、湘省、桂省、黔省、川省,过了湘江、乌江、雪山、草地、过了腊子口,现在我们坐在哈达铺的关帝庙里,安安逸逸地开会了。这本身是伟大的胜利!”

    统帅激动人心的讲话,会场上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统帅接着说道:“民党反动派把三四十万兵力部署在陕省、甘省一带追堵我们,对红军北上抗日,不能不说是严重威胁。所以,北上抗日的任务,还是十分艰巨的。”

    统帅继续诙谐地说道:“感谢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的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单的红军,还有徐海冬的红军,还有红军根据地!”

    统帅接着说道:“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央决定部队改编。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得怀同志当司令员,我兼政委,下属四个纵队。”

    最后统帅用洪亮的声音号召大家:“同志们,胜利前进吧。到陕北只有七八百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的抗日前进阵地!”

    统帅喝了一口水,继续对干部们做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

    他最后讲了五个问题:

    一、日本侵略北方的严重性;

    二、陕北根据地和红军的状况;

    三、北方可成为抗日新根据地的经济、政治条件;

    四、避免继续同民党军队作战,迅速到陕北集中;

    五、严格整顿纪律,充分注意群众工作,宣传我军北上抗日的意义,注意扩充新战士。

    最后,统帅号召陕甘支队全体指战员突破长征的最后关口——固原、平凉封锁线,尽快同陕北的红军会合!

    统帅挥舞着拳头结束了鼓舞人心的讲话。统帅的讲话,坚定了红军干部们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会后,党中央进行了著名的“哈达铺整编”,给征战一年的红军将士从体力上、生活上、物质上、精神上和部队编制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加油”与调整。

    一、改善伙食,恢复体力,补充给养。

    为了尽快恢复红军指战员的体力,红军来了个“别致的命令”:全军上下每人发一块大洋改善伙食。

    总政治部还特地落实统帅提出的“大家要吃得好”的口号为各伙食单位杀猪宰羊,买鸡买蛋,大办伙食,并把驻地周围的群众请来一起会餐。经过休整补给,红军的体力普遍得到恢复,个个显得精神焕发。

    二、调整建制,整编部队,扩充兵员。

    中央红军到哈达铺后,党中央根据“到陕北去”、立即奔赴抗日前线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对部队建制进行了大幅度地调整和改编,即“哈达铺整编”。这次军队整编是继“三湾改编”之后又一次大改编。

    改编之后,红一方面军下辖红一、三、五军团及少共国际纵队,四支军团级部队(第五军和第三十二军合并为红五军团,全军团约一万两千人。)

    三、分析形势,统一思想,鼓舞斗志。

    哈达铺会议是红军战士经过几十万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及爬雪山过草地的严酷磨砺之后召开的。面对依然严峻的敌情形势和红军战士极端疲惫,体力、斗志有可能松懈下来的不利因素,统帅作出的重要讲话,使红军将士及时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振奋,在革命斗志上得到了至关重要的“加油”和鼓劲。

    四、战术上制定佯攻天水、智渡渭河的作战方针。

    中央红军面对敌强我弱,兵力悬殊,如何以弱胜强,以九万之众战胜四倍于我之敌?统帅和党中央出奇制胜,制定了声东击西、佯攻天水、诱敌东下、智渡渭河的作战方针。党中央向东面佯攻并向民党反动派扬言:“我们要攻打天水”。

    与此同时,常凯申的心情却极为糟糕。他刚刚向全国发布了对红军首脑的最新通缉令,把朱毛的赏格提高到五十万大洋这个前所未有的价格。

    然而,就在常凯申颁发悬赏电文尚不到一个星期,英雄的少纵又攻占了腊子口。常凯申接到消息后,当即命令空军派出飞机到腊子口低飞侦察。

    确认消息后,坐镇重庆的常凯申心急如焚,急忙命令侍从、高参再度开会,重新部署全国“剿匪”计划。

    常凯申情绪极差,他连早饭也不曾吃一口,就心情沮丧地走进指挥室,习惯性地站在标有不同作战符号的地图下边,默默地望着西北的黄土高原发呆。

    半晌之后,不待“剿匪”会议开始,有些心灰意冷的常凯申突然取消了会议,他此时已经预感到红匪已经彻底咸鱼翻生,中央军想单独将它剿灭是非常不现实的,关键还得看东北军的配合。

    为此,常凯申迭发电报给张学良,要求他调兵遣将封锁渭水,阻击中央红军。

第一五九章 红旗漫卷陕北() 
哈达铺会议散会之后,统帅特地邀请张城前往他的住处吃晚饭。晚饭后,两人再次秉烛夜谈。

    统帅颇为感叹地说道:“将近一年的颠沛流离,我们即将就要到陕北落脚了。张城啊,最近两年你的进步非常大,我来考考你,到达陕北之后,我们该怎么发展根据地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城早有想法了,他一边回忆后世陕北根据地发展的情况,一边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分析思考,好半晌才慎重回答道:“统帅,陕北一带隶属黄土高原,千年以来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开垦耕种,土地早已不堪重负,人口比较稀少,经济也不发达,环境堪称恶劣。

    然而,这片贫瘠的土地却是我们红军唯一能掌握在手的热土,即使环境恶劣,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陕北的。因此,我的意见是以陕北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展辐射,跟周围的军阀发起有限斗争,向他们要地盘要粮饷。”

    接着张城指着桌上的地图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向西南发展,陕北的西南方向是甘南庆阳,这一地区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可以暂时解决我军粮食及兵员问题,民党的防守力量也比较薄弱。

    此外,我们还可以一路向西,攻向宁夏的兰州,这样一来,可使我们的陕甘宁根据地得到扩大,又能使我军得到战略纵深。

    同时,我们还可以向北进攻陕省的榆林地区,榆林地区的北方就是苏联控制的蒙古,我们可以在蒙古和苏联接上线,向苏联要物资要装备。向东则是日本鬼子控制的东北地区,拿下榆林,就是为了将来反攻东北建立桥头堡。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形成以陕北为中心,庆阳和榆林为据点的三角形苏区根据地,这样无论敌人攻击我们哪一个据点,另外两个地区的红军都可以迅速支援,形成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

    另外,我觉得对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诚的西北军应该采取拉打并用的方法,尤其是张学良本人,是我们可以积极争取的对象。

    张学良此人继承了张作霖偌大的家产,却由于听信常凯申不抵抗的命令将东北丢掉了,而且他还和日本人结下了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

    此人对于打内战并不热衷,一心想的是带领东北军打回东北去,我们可以先把他打疼,让他意识到红军不是他可以战胜的,然后再和他秘密谈判,支持他带领东北军打回东北老家,以达到一致对外共同抗日之目的。

    统帅,我目前的想法就这么多,其中还有些略显稚嫩的地方,还请您老人家多多批评指正。”

    统帅听完张城的意见非常高兴,他满意地赞叹道:“想法很好啊!看来你的进步确实很大,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你的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