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军首席军阀刘湘得到郭勋祺模范师被歼灭的消息,心痛得几乎晕厥,将负责前线指挥的川南前线总指挥潘文华破口臭骂了一顿。

    随即命令他不准单独冒进,必须远离红军百里之外,不准靠近或挑衅红军,以免再吃红军的大亏。

    从此之后,川军畏红军如虎,嚣张的气焰逐渐收敛了起来,闻红军之名就退避三舍。

    土城之战,少纵仅阵亡四百余人,负伤六百人,张城一力推行的六大基本作战原则卓有成效,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在和川军激烈的交战中,少纵的伤亡也微乎其微。

    不仅如此,此战我军缴获还非常的多,少纵消耗的弹药不仅得到补充,还大有盈余,张城命令部队在补充了土城之战的损耗后,将其他缴获大方地让了出来,全部上缴中央。

    此举尤为得到统帅的赞赏,随后统帅以张城的名义将这批武器弹药下发到各军团,明言这是少纵对各大军团的支援,这让各大军团的老总们纷纷对张城竖起大拇指,夸奖他真够意思。

    少纵缴获的枪支多达近万,这无疑满足红军各部大部分的需求了,在少纵的有力支援下,红军基本做到了人手一枪,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至于对川军俘虏的处理,少纵除了收编八百名自愿加入红军的俘虏外,在统帅的示意下,将包括郭勋祺在内的六千多俘虏统统放了,还将俘虏的个人财产一分不少原样交还,此举赢得了大批川军俘虏的人心,许多俘虏纷纷向红军保证,释放之后再也不和红军作对了。

    至于川军指挥官郭勋祺,红军按照俘虏政策给予他很好的待遇。其实郭勋祺在历史上是一个进步军人。

    郭勋祺,字翼之,外号熊猫。他出身微寒,少年从军,1912年就参加了入藏新兵,随军西征。入藏征战数年,于1915年返回蜀都在潘文华部历任排、连、营、团长。1921年随潘投刘湘部,潘任第四师师长,他任第七旅旅长。

    投靠了刘湘后,郭勋祺战功卓著,指挥得力,很受刘湘的赏识,因此很快就被提升为副师长。

    刘湘知道他善打硬仗,又同情工农党,和工农党的高层刘伯成又有交情,故派他前来阻击红军入川,令其只要红军不进川省,便会“相机行事”。

    谁也没想到郭勋祺一遇到红军就打得如此惨烈,最后刘湘倚为干城的模范师还被红军全歼了,刘湘不得不感叹实在是造化弄人啊。

    28日晚上,作为郭勋祺老友的刘总请他吃饭,张城也前来作陪。

    席间,大家真诚相待,使他逐渐消除了戒心,尤其说起战斗指挥,众人都是极为知兵之人,当真是相谈甚欢。

    最后张城更是趁着出去解手的机会,拉着郭勋祺来到外面,低声地对郭勋祺说道:“现在日寇已经占领东北乃至长城内外外的广大领土,关外几千万的民众沦为日寇的奴隶。这是每一个中**人的耻辱。而红军是绝没有在川省逗留的心思的。

    红军的最终目的是北上抗日,在北方地区建立广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红军并不希望一直打内战,打内战就是消耗中**队的元气,对未来的抗日大局极为不利,希望郭师长能向刘湘传达我军的意愿,你也能在国难当头之际,挺身而出,实现作为一个中**人的最大价值。”

    郭勋祺听了之后大受感动,对张城消灭他的部队的怨恨也消失得当然无综,并再三允诺一定会反对内战,积极抗日。

    后来,郭勋祺的行动也实现了今晚的承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小的功勋。

    29日上午,红军就依照承诺痛快地释放了郭勋祺及部下6000余人。

    郭勋祺回到川中见到刘湘后,果不其然受到刘湘的一顿臭骂,本想将他撤职查办。

    但郭勋祺将张城席间说的话向刘湘复述了一遍后,又看他带回了一大半人马,也就顺势从轻处理了郭勋祺,只是从副师长降为旅长,但部队的指挥权并未被剥夺,令其戴罪立功。

    与此同时,在红军都在欢庆胜利的时刻,统帅只享受片刻的喜悦,并没有被一时的胜利所沉。

    统帅清醒地认识到,川军郭勋祺部的被歼,只是缓解红军一时的紧张局势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红军四面被包围的严峻局势。

    自从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一直到转移到川省,常凯申仿佛开挂了一般,一手追击红军,一手解决军阀,无论是红军还是各地军阀,都一直处在被常凯申的深刻算计之中,处处行动被制约,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牺牲,战略转移的意图迟迟无法达成,一路败退。

    转进西南之后,远离了常凯申的统治核心,形势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红军被动的局面。

    常凯申还是很容易从从红军的动向间马上捕捉到红军的行动意图。

    这次北渡长江进入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原本是一个比较周全的计划,两军一旦成功会师,革命的被动局面将大大好转。

    然而,计划才刚开始实施,战略意图就已经彻底被常凯申看穿,再加之红军部队的行动缺乏突然性,使得常凯申早有准备,利用战略资源的巨大优势,步步领先于红军。

    看来,红军要实现原定北渡长江和四方面军的计划,当真是困难重重啊!

    统帅深感现在唯一改变局面的办法是我们主动出击,不能被动地被敌人牵着鼻子走。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是出奇兵,必须让常凯申无迹可循。

    统帅忽然想到,既然常凯申已经得知红军北渡长江的计划,何不来个将计就计?

    红军继续摆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但可在中途适当改道,暗渡陈仓,回师黔北,杀他一个回马枪。

    统帅的思路渐渐清晰了,一个被统帅引为毕生杰作的计划逐渐成型。

第一零六章 四渡赤水 一() 
1月29日九点钟,少纵接到了中革军委的正式命令,要求少纵立即抢占土城赤水河的下游渡口。

    张城接令之后立即作出部署,要求全军必须舍弃一切不必要的物资,包括已经损坏的山炮、迫击炮等,命令每个官兵携带的重量一律不得超过20公斤。

    少共一师以及纵队直属工兵团为先头部队,立即抢占土城赤水河的下游渡口,夺取渡口后,工兵团立即搭建浮桥。

    张城则率纵队直属部队以及二师保卫中央纵队过河,少共三师为全军殿后,要求全军必须明天中午十二时前渡过赤水河。

    李云龙和林建设领命之后,立即整装出发,便向赤水河的下游渡口以急行军的姿态疾驰而去。

    当他们赶到渡口时,发现赤水河两岸并没有敌人把守。

    李云龙和林建设当即命令部队全力投入到架桥工作中去。

    工兵团立即开始架设浮桥,一师则负责警戒并派出各支小分队,沿岸搜集船只,为工兵团筹备架桥材料。

    大约一小时后,搜索部队征集到十几艘大木船,工兵团的战士们立即将船只安置在河面上,沉下大铁锚固定位置,再用粗大的绳索和木杆连接住,然后将各船绑牢固定,最后只要再铺上木板或门板就可建成浮桥。

    我军长征途中一路渡过潇水、湘江、乌江,对于架桥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再加上赤水河下游的水流远没有乌江那么湍急,河面也不是很宽阔,架桥速度非常快。

    晚上十点钟,一座能通行骡马山炮的坚固浮桥就横跨在赤水河的河面上,李云龙立刻率一师一旅首先过河,并在赤水河南岸布置警戒部队,而六旅则留在北岸守卫浮桥。

    半小时后,张城率领二师赶到渡口,发现浮桥已经搭建完毕,一师一旅也已经渡过赤水河了,十分高兴,对一师和工兵团的同志们狠狠地夸了几句,喜得同志们笑逐颜开。

    晚上十一点左右,中央纵队也到达渡口了,张城与政委忙迎上前去,随后中央纵队开始渡过赤水河,到翌日凌晨一点,全军顺利过江。

    由于川军最强大的模范师刚被红军消灭,这一战绩令川军极为震怖,并不敢轻易靠近红军,直到红军已全军渡过赤水河,川军的侦察部队才望江兴叹,眼睁睁地看着红军消失在赤水北岸茫茫的夜色里。

    与此同时,红一、九军团组成的右路纵队,在林聂两位老总的率领下,在猴场渡口轻松渡过赤水河。

    红三、五军团组成的左路纵队,在彭老总的带领下,从土城上游渡口过河。

    渡河后不久,张城再次向统帅主动请缨,按照统帅的战略意图,中央纵队和其余部队直奔扎西地区后,由少纵一师进攻川南的叙永、古蔺地区。

    张城知道历史上由于叙永县城的城墙高大厚实,而且川军的守备力量极强,原本负责攻占叙永的一军团二师由于缺少重武器,连攻三天都没攻下叙永城,反而损兵折将,伤亡惨重。

    张城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一悲壮的历史再度重演,因此才主动向统帅建议,让少纵一师担当攻占叙永的重任。

    统帅考虑到少纵一师拥有红军其他部队没有的火炮部队,对攻城十分有利,遂果断同意了张城的积极请战。

    1月31日下午三点半,李云龙率领一师以及纵队直属炮兵团来到叙永城五里外。

    叙永位于川省盆地南缘,东接古蔺县,南接黔省毕节,西邻宜宾兴文、北邻泸州纳溪。东北接合江、黔省赤水,西南与滇省雄县、威信县等地接连。是连接黔省、滇省的交通要道,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叙永县长先智渊是极端反对工农党的反动分子,他听闻红军要来进攻叙永之后,一面大抓壮丁于东城昼夜修筑城墙工事,并在城郊山丘修筑8个碉堡,与城垣互为犄角。

    一面强行拆除城外民房1000余幢,并沿城墙脚外挖掘护城壕沟,设置鹿砦障碍。

    考虑到东城老东门不远的黑泥湾一带,地势低缓,红军来攻容易接近,先智渊确定此地为重点防御地带。

    他把黑泥湾碉堡建筑在距离城墙十多丈远的小丘上。

    碉堡建筑三层,上层高过城垣,视野开阔。碉堡无门,仅开有射击枪口。

    碉堡外挖有护碉暗沟,必须从老东门内城垣的暗洞入口处进入,通过隧道才能进入碉堡。

    尚未完成工事,先智渊大肆吹嘘叙永城固若金汤,红匪休想进县城一步。

    此时防守这里的是川军教导师一旅的一个团和二旅的两个连及县民团组成的五个“义勇大队”。

    正当川军加紧构筑防御工事,黑泥湾碉堡尚未盖完房顶之际,先智渊却得到“红军已通过三岔河,直奔叙永县城而来”的消息。

    先智渊赶紧与川军一旅团长周瑞麟商定:以一个营及民团义勇第一大队防守东城,一个营及民团义勇第二大队防守西城,一个营部驻守于上下桥之间相机增援。

    李云龙带领侦察连经过仔细考察之后,发现叙永城确实不易突破,但有纵队炮兵团助阵,底气十足的他便决定采取强攻的方式攻城。

    随后李云龙命令部队三面佯攻,牵制守军兵力。

    他则亲率一师主力和炮兵团的孙有道一起,囤积了一百多门大炮于南城门下,集中强大的火力、兵力向县城发起总攻。

    下午五点,战斗正式打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