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军团:“准备突击明日由东向我尾追之敌”,严防敌人从侧翼包抄而来。24日黄昏迅速脱敌渡河,“并破坏浮桥”。

    第八军团:军团主力“可于24日拂晓前渡过河西”。如不可能,应改于24日黄昏时“全部渡过河西”,“并限三小时渡完”。

    第九军团:“袭取江华的任务不变。”

    少共国际师:“担任红军总后卫的任务不变。”

    部署最后要求:“23、24两夜渡河动作应迅速,绝对保证遵守时刻,严禁日间渡河。各兵团应派得力人督队收容落伍,限25日拂晓前止全部渡完,并破坏完浮桥,将一切船只集中西岸。”

    从这份详细的作战命令中,中革军委已完全明晰了民党军在湘江与潇水之间准备与红军决战的意图和部署,暴露了常凯申企图消灭我中央红军的阴谋。

    因此,中革军委决定尽力加快中央红军西进的速度,希望能抢在民党军完成兵力部署调动之前渡过湘江。然而,军委纵队如大搬家一般背着那些“坛坛罐罐”,部队能快得起来吗?红军部队注定要为军委纵队的“迟缓”付出血的代价。

    张城率领少共师先头部队以每天超过五十公里的速度连续急行军四天,于24日上午终于抵达道县。

    此时,中央军委仍然停留在道县,并未渡过潇水,张城将部队交给李云龙带领,便匆忙赶往红军总部交接任务。

    返回宿营地时,张城顺道去看望一下统帅,前些天统帅提出的正确建议:“乘各路敌军正在调动,薛、周两部尚未靠拢之际,杀一个回马枪,集中红军的主力,寻歼敌人一路或一部,以扭转战局,打破敌人的“追剿”计划,开展新的局面。”再次被苏派领导人驳回了,这让统帅的心情有些郁闷。

    如果中革军委能够采纳统帅的建议,红军就很有可能由退却转入反攻,战局将会出现重大变化,有可能在湘南或湘中建立新苏区,并配合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军民打破敌人的“围剿”。就算不能建立新苏区,打一个胜仗,对于继续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也非常有利。

    然而,苏派领导人的“教条主义”思想极为根深蒂固,在他们看来,退却就是退却,退却就不能“杀回马枪”,这样就把退却变成了逃跑。他们主观设想,要到湘西放下行李以后再作打算,以致失去了在湘南歼敌和转变战局的良机。

    张城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不过他并不打算为此而主动去改变什么。在张城看来,若没有湘江战役血的教训,中央红军仍然会置于苏派领导人的指挥之下,以统帅为首的中国工农党人必定无法走上中央核心领导层,中国工农党始终只能成为“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地区组织而已。

    张城知道,后来的湘江之战,将以红军惨败告终。8万6千红军官兵,牺牲和失踪约3万余人,被俘约6千人。殿后的红八军团不复存在。湘江东岸的红三军团六师18团和红五军团34师全军覆灭。其余各部编制在湘江之战均只剩不足半数,官多兵少。

    这是苏派领导人实行逃跳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此战之所以能够保重红军主力部队渡过湘江,是因为红军指战员在作战中具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英勇的献身精神,阻止住了敌人的进攻。此战之所以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损失,则主要是因为苏派领导者没有充分发挥红军的长处,部队在行动中仍要背负着“坛坛罐罐“行军,行动迟缓,战略战术指导上更是存在着严重错误。

    但是在战略上,红军是胜利了。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经过英勇奋战,突破了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常凯申企图歼灭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最重要的是,湘江战役的失利也加速了统帅的复出,为中国革命这艘大船找到了合适的舵手,同时也为后来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基础。

    若无湘江血战,中国工农党怎么会深刻检讨苏派领导人“左倾”的错误,而统帅在苏派领导人的压制之下,不知何时才会有出头之日呀。

第五十三章 潇湘风雨 三() 
道县,古称道州,雅称“莲城“。紧临潇水西岸,是湘南一带第一大县城,也是潇水两岸有名的渡口。因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标本、孕育了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湘南古城道州被誉为“天下谷源”、“理学圣地”、“人间陶本”。

    道县地处五岭北麓,其地质和气候条件极适合橘子和橙子的生长。如果从屈原写橘颂以咏志算起,已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红军到达道县的时候,恰是橙子成熟的季节,不仅满山遍野的树上挂满了熟透的橙子,而且老百姓也不管红白双方打不打仗,他们为了生活,照旧担着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新鲜橙子进城来卖。

    红军指战员,尤其是从大城市来的知识分子,一见这又甜又大的橙子,都禁不住地纷纷慷慨解囊,争相购买,大饱口福。

    但是,就在红军指战员大快果盈的时候,统帅却没有什么胃口,统帅作为一代军事战略家,他清楚地知道:红军进驻道县就意味着走进了前有湘江、后有潇水的绝地中。而且西有白崇禧指挥的桂系部队扼守湘江,东有薛岳、周浑元等中央军断掉红军重蹈潇水向东的退路,再加之北有何键的湘军,南有陈济棠的粤军,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至此,他再想到自己在宜章地区的建议再次被驳回,一时之间,竟大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之感。

    这时,骄杨提着一只装满新鲜橙子的竹篮走了进来。她一看见统帅伫立在寒风中仰视苍穹的表情,就知道他还在为红军未来的命运担忧。

    她清楚自己作为妻子的身份,这时所能做到的是多给自己丈夫一些抚慰。所以,她来到统帅的面前,特意挑出一个又大又熟的橙子递到统帅的手里,故做轻松地说道:“润芝,你以前曾经说过,道州橙子天下闻名,你很喜欢吃。看!这是我用省下来的钱,买来一篮子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橙子,趁着新鲜,赶紧吃。”

    统帅看着妻子递来的又大又鲜的橙子,一种温暖的情绪打从心底里油然生起,他接过橙子,动感情地说道:“好,好,我马上吃。”

    正当统帅在妻子的抚慰下对着一篮橙子大快果盈的时候,院子外面传来张城的高声叫唤:“统帅,统帅在家吗?我张城来看您了。”

    “啊!是张城那小家伙,我去迎迎他。”统帅赶忙放下嘴边的橙子,连嘴角上的汁水都来不及擦,便急匆匆地小跑着出了院子,一见到张城那英武中带着些许稚气的面容,不等张城敬礼,便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道:“好啊好啊!我们红军的战斗英雄回来咯!”

    张城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看着统帅因为前些天的疾病而显得消瘦的身影,他动情地说道:“统帅您比从前瘦多了,为了革命,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小张啊,你来看我们了,快,快,进来吃橙子。老毛你也真是的,怎么还让小张躇在门口啊,赶紧进来吧。”骄杨姐姐也出来了,一见面便递给张城一个橙子。

    进了屋子,统帅和张城分别落座,主席深深看了看张城,道:“了不起!没有丢我的人。”

    应当说,在这个世界上,最把张城当作亲人的,除了骄杨姐姐就是统帅了。所以,听了统帅夸奖的话语,张城的泪花就要落下来了。

    张城强忍着眼泪,半天才说:“统帅你就放心吧,张城永远都不会让你失望的!”

    统帅笑着说道:“好,好,我相信你!张城啊,这几个月你又打了好几个大胜仗,尤其是消灭蒋鼎文一役最让人惊喜,你快给我说说,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嘛。”

    张城不敢隐瞒,详细说道:“接到军委的任务后,我就想,若要完成军委交给的阻击敌人的任务,又不能把部队拼个精光,只能化被动为主动,必须先发制人,不能被动防守。当时我就考虑,陈诚五万大军即将增援在石城和我少共国际师对峙的蒋鼎文,若其两军一会合,我少共国际师以两万人马单独面对民党八万大军的围剿,无论怎么打都不会有胜算。

    所以,我认为必须抓住陈诚和蒋鼎文尚未会合的这一时间差,联系当地游击队开展冷枪冷炮运动,迟滞陈诚大军行军。又利用我军善于运动的优势,攻其必救之地,迫使蒋鼎文出来与我少共国际师决战。接着我命令李云龙的一旅攻陷宁都,又对广昌围而不攻,只是蒋鼎文铁了心要做乌龟,陈诚大军不来,他便不出,随后我故意卖了个破绽,造成石城空虚的假想,蒋鼎文好大喜功之下,终于向我石城发起进攻,三旅佯败,将蒋鼎文大军引诱至与瑞金接壤的大由乡地区,而我师部主力早已在大由乡翘首以待,当蒋鼎文进入埋伏圈,他便插翅难逃了。”

    统帅听了两眼发光,连连点头:“好啊!你们熟练运用了我军运动战和游击战的两**宝,能主动抓住时机,不,是没有时机创造出时机,让陈诚陷入游击战的泥潭之中,又以快打慢,创造出机会一举消灭蒋鼎文,真是精彩至极!可惜的是,这运动战和游击战明明对付敌人非常有效,可中央却偏偏舍弃这两**宝,执着地与占据优势的敌人硬拼阵地战,消耗战,这才落得个根据地丢失,狼狈转移的下场,唉!”

    批评中央的话以张城的城府自然不会说出口的,他只能安慰统帅要放宽心,说红军的困难是暂时的,而前途是远大的云云。

    有好几次张城几乎想不管不顾,将陕北有支红军的情报告诉统帅,好安统帅的心。只是张城无法解释情报来源,而且统帅如今在中央又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说了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反正现在的苏派领导人是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北上的,张城只好三缄其口。

    相聚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和统帅一家吃完午饭后,张城赠送了礼物便告辞而归。张城走了好几分钟之后,一回头,发现统帅还是伫立在路口,就像是父母送出远游的子女一般,目送着张城离开。

    张城眼中泛泪,向后挥挥手,旋即义无返顾地走在大路上。

第五十四章 潇湘风雨 四() 
翌日下午,肖华率领少共师主力赶到道县。张城召集各级将领举行碰头会,会议中途,中革军委的命令正式下达到少共师:少共国际师继续担当红军总后卫,留在湘江东南岸吸引民党军火力,坚决阻击民党的追击部队,全力掩护军委纵队以及红军主力渡江。命令中还特别强调,由于红八、九军团走了弯路,行军迟缓,少共国际师必须等待红八、红九军团渡江之后才能过江。

    肖华政委接过这份沉甸甸的电令,脸色一下变得极为难看,这么沉重的任务早已超过一个师的承受力,即使是把任务交给红军最能打的一军团也很难完成啊!

    “难道中央放弃少共师了吗?”肖华不由自主地想道。

    其余将领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事到临头,众人还是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张城昨天就和中央领导谈过话了,他对这个任务并没有什么其他想法,反而对中央交给少共师如此重大的任务而感到兴奋,有种跃跃欲试之感。

    他坚定地说道:“政委马上起草回令:请中央首长放心,感谢中革军委对我少共国际师全体官兵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