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导师在大名县内安营扎寨后,张城便通过电台向总部汇报了教导师的行军进展情况,并向总部报告,教导师主力很快就要挺进齐鲁,教导八旅将留在冀东南创建渤海抗日根据地,大力开展敌后抗战,大肆扩充革命队伍,以支持我八路军的抗战。

    历史上,渤海敌后抗日根据地原本是由张城如今的搭档萧骅一手创建的,当时萧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兼343旅政委,他率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冀鲁地区后,整编地方抗日武装,建立党政军各级组织,创办抗日军政学校培训干部,团结民党军高树勋部抗日,并先后组织了韩集伏击战、三打灯明寺、激战大宗家等战斗,打击了入侵的日军。

    在冀鲁边区,自1939年底始,边区的党政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反“扫荡”、反“蚕食”、反磨擦斗争。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陆续侵占了清河区、冀鲁边区境内各县城及较大村镇,开始了频繁的“扫荡”、“清剿”和“蚕食”,推行所谓“治安强化”运动。清河区、冀鲁边区的抗战形势日益恶化。

    1939年10月,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帅等就清河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给予重要指示。在许世有所率领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的支持下,清河区在黄河入海口两岸广阔荒原地带创建了抗日根据地。

    从此我抗日武装基本上跳出了原在胶济铁路两侧活动的狭小圈子,由被动转为主动。

    不过此时由于张城的乱入,冀鲁边区乃至日后的渤海边区将由教导师来创建了,相比历史上草创边区的困难,如今教导师兵强马壮,想必很快就可以将此地的日伪军势力、民党敌后武装以及土匪武装扫荡一空,建立起清一色的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

    此次留在冀东南发展的教导八旅经过了包头阻击战的磨砺后,战斗力大幅提高,邓骅独当一面的能力也初步展现出来,以他为首的八旅军官初步赢得了士兵们的信任后,指挥起来越来越得心应手。

    以教导八旅一万多人的兵力,再加上强大的武器装备,在日军重心还尚在徐州的情况下,横扫空虚的冀东南地区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如果八旅使尽全力的话,甚至可以北上清河将渤海连成一片,很快就可以组建起渤海敌后抗日根据地,

    不过张城是个谨慎之人,目前日本华北方面军、华中方面军两大重兵集团都在离齐鲁距离非常近的徐州周边,一旦教导师在冀鲁闹出的动静过大,万一日军回师冀鲁,那教导师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张城考虑了一会儿,觉得现阶段还是实施统帅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比较妥当,还不宜过度刺激日军,以免日军调转枪口,把战略目标从民党军转向八路军。

    尤其现在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等兄弟部队和教导师相比,还比较弱小,并未在华北大地充分发展开来,万一受教导师牵连使得日军提前对华北发起大扫荡,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张城心中挺进齐鲁的计划已经开始成型了,他的计划非非常简单,那就是教导师按照这个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在占据齐鲁广阔的农村大地,不使用教导师的正式编制,以八路军游击队之名,大力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敌后抗日运动,积极扩充部队积蓄势力,以冀鲁广大平原地区的庞大人口,教导师的兵力至少可以扩充三倍。

    第二步就是在民党军陷入日军追击,常凯申即将挖掘花园口大堤前夕,教导师实施围魏救赵的策略主力尽出,大举进攻华北京畿要地,迫使日本重兵集团回援京师要地,教导师则在日军回师之前再次化整为零,返回齐鲁根据地,让日军白忙活一场,并促使民党军不需要掘开花园口大堤也能顺利南逃。

    第三步便是在日军发起武汉会战和民党军激战正酣之时,张城再次集结教导师主力在华北地区大闹天宫,一举拿下齐鲁首府济南,并攻占除了沿海地区外的所有齐鲁大中城市,千百倍地发展齐鲁根据地,将齐鲁纵队的兵力至少扩充到五十万以上。

    只要完成这三步目标,张城就可以把齐鲁根据地放心交给八路军其他兄弟部队掌管了,然后自己再率领晋陕绥野战部队、齐鲁纵队两大重兵集团挥师出关,和日本关东军争夺东北大地,实行战略大反攻的计划。

    若自己能在苏联米国战胜法西斯之前率领教导师拿下东北大地,并反攻进入朝鲜的话,以东北工业基地的庞大体量,工农党的实力到时统一全国的话根本就不用三年之久,估计半年就可以打过长江去了。

    另外,南洋也是张城觊觎的对象,后世南洋诸多小国在米日的挑唆下不断和共和国在南海起争端,这一世这些小国统统别想再建立起来了,张城一定要让南洋成为未来共和国的势力范围。

    如果这些目标都能顺利达成,那么新生的共和国一定能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以东方第一强国之态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成为米苏之外的第三极。

    想起这个宏伟的目标张城就激动不已,恨不得现在就挥师出关打败小鬼子。

    只是,理想和前景无疑是非常美好的,此时却需要张城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

第三三五章 齐鲁局 (540订加更)() 
在全师上下都在为挺进齐鲁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张城却独自一人关在会议室里静静地思考着部队进入齐鲁之后如何把齐鲁根据地给发展壮大起来。

    结合后世的记忆,张城知道我党此时已经在齐鲁发展起一支地方武装,早在1937年10月,日军侵入齐鲁,工农党齐鲁省委于同年冬起先后领导了徂徕山、黑铁山、天福山等地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10多支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后来为统一领导齐鲁各地的抗日武装,在1938年12月27日,经工农党中央批准成立了八路军齐鲁纵队,张经伍任指挥,李玉任政治委员,王兵任参谋长,江骅任政治部主任。

    齐鲁纵队成立之后,各地抗日游击队分别整编为齐鲁纵队第2、第3、第4、第5、第6、第8、第9、第12支队和挺进、陇海南进支队,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1总队,临郯独立团。

    上述部队分布在鲁南、鲁中、泰西、清河、胶东、滨海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也是后世齐鲁五大抗日根据地的雏形。

    只是115师东进部队奉命进入齐鲁之后,由于和齐鲁本土部队之间实力相差不大,双方反而未能达到一加一等于二的效果,力量一直都没能整合起来。

    这种情况直到1943年3月12日,统帅、朱老总等中央首长以工农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名义合并115师与齐鲁军区,并任命罗容桓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才将齐鲁根据地的力量整合成一只拳头,实力倍增。

    当然,如今是张城以教导师七万多部队东进入鲁,和历史上115师仅仅几千人入鲁的情况大不相同,凭借教导师的强大实力,入鲁之后很容易就形成以教导师为主的局面,对于这一点张城自然当仁不让。

    对于教导师入鲁之后如何与民党地方武装相处的问题,张城同样不会给予对方发展的空间,他是一定要把民党势力赶出去的,虽说现在还是民工合作一致抗日时期,但随着八路军的迅速壮大,犯了红眼病的常凯申是一定会大搞民工摩擦的。

    而且民党武装在敌后抗战这一块实力非常弱,历史上民党武装在日军统治齐鲁期间,很快就坚持不住了,大部分都投靠日本人做了伪军,成为日本人手下的狗腿子。既然如此,张城当然不会跟民党武装客气。

    以齐鲁人口的庞大体量,张城认为齐鲁抗日根据地一旦发展起来,其规模是一定会超过大西北根据地的,这样强大的根据地,张城自然容不得别的势力染指,他要独霸齐鲁大地,让齐鲁根据地成为中**队抗日的桥头堡、大本营。

    3月3日上午十点,早已枕戈待发的教导二旅在丁伟的率领下南下鲁南,临别之际,张城向丁伟叮嘱道:“目前民党军和日军在徐州、鲁南等地激战正酣,教导二旅到了鲁南地区之后一定要低调从事,可化整为零钻入鲁南山区发展游击部队,一旦民党军对日军败下阵来,可相机向日军发起突袭,以掩护民党主力南下撤离。”

    张城知道,历史上惨烈的滕县保卫战即将打响了,在3月14日,日军第十师团在航空兵的掩护下向滕县外围四十五军第一线阵地展开全线攻击,可他们却在滕县意外地碰上硬钉子,川中悍将王铭章将军指挥滕县城内各部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中**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尔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

    可是在3月17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遭到敌人的机枪扫射,身中数弹,当场牺牲,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17人突围外,其余皆洒尽最后一滴血。

    虽然和王铭章将军及其麾下部队分属民工两党,但张城对其英勇抗战、壮烈牺牲的事迹还是非常敬佩的,所以张城特意指示丁伟若有机会便救他们一救,为中国的全面抗战多保留几分元气。

    连续两日,张城、政委等师部成员一一送走将分散到齐鲁各地发展根据地的各旅,对各部旅长千叮万嘱,要求他们要深入到群众中间去,充分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敌后抗战,千百倍地扩充抗日武装,为将来对日军的全面反攻打好基础。

    3月8日上午,还未离开大名的张城接到了中央的电报,电报里传来了张城热切期盼的消息,电报中称:为了更好地发展齐鲁抗日武装力量,经工农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正式成立工农党中央齐鲁分局,直属工农党中央领导,统一指挥鲁冀及皖苏一部分地区的抗日武装。

    工农党中央主要由教导师党委及齐鲁省委合并而成,张城、萧骅、张凤鸣、丁伟、李云龙、胡诋、张经伍、郭洪滔、李玉九名委员组成,其中教导师师党委占了六席,齐鲁省委占了三席,由张城出任齐鲁局第一书记,萧骅任第二书记,可见党中央对教导师的支持力度是多么的巨大。

    此外,齐鲁局辖下还成立了齐鲁军区,军区委员有张城、萧骅、张经伍、李云龙、丁伟、张凤鸣、郭洪滔七人,其中张城担任齐鲁军区司令员,萧骅任齐鲁军区政委,张凤鸣任参谋长。

    同时,分局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后勤部、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交通部等常设性机构,对于这一块,由于教导师更多地承担武装军事斗争,所以各部部长除了胡诋担任保卫部部长、冯少杰担任后勤部长外,均由齐鲁省委出身的同志担任。

    对于中央对教导师的大力支持张城除了兴奋之余还倍感压力,齐鲁的大舞台中央已经为教导师搭建好了,可这戏到底能不能唱好可就看张城的了。

第三三六章 滕县血战 上() 
正当教导师主力分批挺进齐鲁的时候,徐州会战已至中盘,进入到鲁南战役阶段,战斗惨烈程度一日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