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星照我去战斗-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月24日黄昏,少纵主力部队于达拉特旗完成集结,入夜之后,特战大队在大队长张山河的带领下趁着夜色的掩护武装泅渡登陆对岸。

    对岸渡口只安排了一个守备连驻守,而且平时疏于防范,守备情况极为松散,敌守军一到入夜就打麻将、推牌九,完全没有防范意识。特战大队只用了三十分钟就将守备连解决掉,随后用手电筒发出信号,示意一师主力可以渡河了。

    见到信号,李云龙立即就下达了渡河命令。顿时,东河渡口马上沸腾起来了,战士们打起火把,将东南岸及河面照得犹如白昼一般。

    一师官兵们用早就准备好的数十条羊皮筏子开始迅捷又有序地北渡黄河。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渡,一师主力已经全部完成渡河,在东河两岸个留下一个连守备渡口后,马上就向包头镇猛扑过去。

    渡过黄河后已是深夜十二点,东河距离包头镇大约还有二十公里,一师战士们发挥我军善于行军的特点,只有了三个小时,于翌日凌晨三点赶到包头镇。

    特战大队解决了敌人的岗哨之后,李云龙当机立断,马上对部队下达了战斗命令。

    战斗首先由一师炮兵营率先打响,六十门迫击炮一溜儿对准敌人的驻扎营地,由于此时已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时光,正是人体一天之中最易于沉睡的时刻。

    所以,当一师发射的迫击炮弹轰炸营地的时候,完全没有防备的敌人在睡梦中就被炸得粉碎,其他幸运躲过炮弹的士兵一时间还以为外面打雷了呢,直到火烧眉毛的时候他们才反应过来,有敌人攻进来了。

    炮兵营实行五分钟不间断急速炮击之后,一师便以自动火器打头向包头镇猛扑而去,敌人仓促之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很快便被一师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战斗进行到现在,战斗的胜负已经完全失去悬念了,在一师强大的突击能力面前,敌军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而且特战大队首先控制了敌人的马场,敌人的骑兵部队失去战马之后犹如人失去了手臂,表现得比步兵部队还要不堪呢。

    到了早上八点,包头镇中的枪炮声已经完全平息下来,李云龙很快就向张城报捷:此战我军一共歼灭敌军5千人,其中击毙一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缴获战马3千多匹,而自身伤亡却仅仅只有五百余人,战果极其辉煌。

    战斗结束之后,张城马上带领纵队司令部的干部进入包头镇,张城拿下包头除了打通国际交通线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趁机拿下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是黄河沿岸的冲积平原,由贺兰山以东的银川平原,狼山、大青山以南的后套平原和土默川平原组成,面积约25000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高原与贺兰山、狼山、大青山间的陷落地区。

    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较好,有黄河灌溉之利,素有“黄河百害,唯利一套”的说法。张城将河套平原内定为榆林战区的粮食基地。

    此外,张城对包头的铁矿早已经觊觎很久了,在他的设想中,包头将成为少纵的钢铁工业基地。所以,张城一进入包头,马上就带领地质专家去寻找铁矿区。

第二零五章 筹建抗大() 
结合后世的资料,张城在包头北部一百五十千米外找到了后世著名的白云铁矿区,据他所知,这里还是后世的“稀土之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张城将地点标示出来,并找来规划建设的技术专家,计划将来在白云矿区附近建造包头钢铁厂。

    忙完钢铁厂的选址,张城马不停蹄,开始挑选包头机场的场地。由于要接应苏联的援助,中央特别命令张城在包头新建一个飞机场,可以让来自苏联的飞机在包头起降。

    在仔细勘察一番之后,张城就将机场定在包头城南外,靠近东河渡口的空地上。随后他组织俘虏兵及附近的民众,再加上少纵官兵,迅速投入建立包头机场的工作中。

    只是钢铁厂和包头机场的地基还未打好,张城又接到了中央的命令,要求他马上返回延安,主持筹建抗大的工作。

    张城这才想起来,自己还有抗大副校长的身份呢。张城对于抗大副校长这份荣誉还是非常看重的,想想那些威名显赫的开国将帅,不是在抗大任教就是当学员,就知道抗大副校长这份荣誉有多么厚重了。

    7月25日下午,张城率领警卫营回到延安,刚一进城就被统帅的警卫员拦了下来,说统帅要马上接见他,张城就跟着警卫员来到统帅的住处。

    骄杨姐姐把张城领进统帅的书房,一进房门,就发现统帅、周副统帅、洛甫同志、林帅等诸位首长赫然在列。

    张城来了之后,统帅就叫他和坐在旁边,跟他讲:“我们现在正在聊抗大的事呢,张城你负责筹建抗大,对于抗大有什么章程没有?”

    突然问起张城抗大的事,没有什么准备的他一时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还好他灵机一动,想起历史上统帅在抗大的题字,就跟统帅讲:“统帅,我突然想起您曾经说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样的话,我觉得用这些话来当作抗大的校风,那也是极好的。”

    统帅一时间也不记得自己是否说过这些话了,不过他想到这些话来颇有些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也许是自己说过就忘的话被张城牢牢记在心里了呢。

    这时,周副统帅却拍着大腿赞叹道:“这三句话总结得真好,用来当作抗大的校风比起黄埔大门的校风题词:‘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还要好得多,张城你还真有想法啊!”

    张城连忙谦虚道:“都是统帅话说得好说得透彻,我只是拿来用用而已。统帅,我还想请您为这个校风题词并留下墨宝呢。”

    统帅是个书法大家,这点要求当然不在话下,很快就泼墨挥毫,一写而就,之后统帅觉得好像还有些遗漏,又写出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八字校训。

    张城接过两份题词,一副如获至宝的模样,引得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周副统帅又问道:“张城,抗大的校风、校训有有了,那你准备在哪里建立呢?又用多少资金来建造这个学校?要知道,我们的财政资金虽然还有些盈余,但节省一向是我们工农党的优良传统,我不建议你把抗大建造得太过豪华。”

    张城想了想,随即便想到了抗大历史上就是建造在瓦窑堡中的,他也懒得另觅他地了,便说道:“校址已经定选在安定的瓦窑堡了,那里有座米梁山,我们可以组织教学员在山上挖窑洞作校舍,而且那里还有家地主大院已经被我军没收了,刚好可以用来当校场,这些都花费不了几个钱的。”

    张城并没有大办特办的意思,抗大越是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地方,才能显示出工农党的简朴作风。而且将来革命胜利之后,抗大还能成为革命历史遗迹,作为旅游资源为当地政府创收呢。

    周副统帅点头笑道:“那也不用太节省了,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学员们要么来自军队的中高级干部,要么是来自国内及海外的进步青年,我们不能太亏待了。”

    张城却哈哈笑道:“周副统帅放心吧,我自己也将住进抗大呢,再苦我也不会苦了自己的,哈哈。”

    周副统帅又问张城,抗大还需要什么人才去当教员吗?张城就说全凭中央安排。周副统帅闻言点了点头,看向张城的目光满是赞赏。

    在统帅家吃完饭后,张城就带着诸位首长的殷切期望和统帅的两副墨宝回到自己在延安的临时住处,他开始绞尽脑汁,苦思怎么才能把这个抗大办得高端大气又让诸位首长满意,并教导出一批军事能力过硬的学员出来。

    还好张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张城休息一晚后,便和教育长罗锐青,政治部主任杨上昆等教职干部投入了繁忙的筹建工作中去了。

    白天上午张城和教员学员一起上操,下午则和教员学员们一起挖窑洞、建教学楼,晚上则编写教材。

    抗大的教学楼是大家一起烧制红砖青瓦,一手一脚建立起来的,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抗大的校舍和教学楼也渐渐有了模样,虽然并不豪华,但看上去整洁、朴素、大气、美观,前来视察的统帅及诸位首长都非常满意。

    8月30日,离抗大开学典礼还有两天,周副统帅、彭老总、洛甫同志及林帅代表中央及军委对抗大成立前作最后一次的视察。

    沿着学校周边走着,众领导发现学校整洁的墙壁上,赫然写着红色的大字,字体都是统帅上个月挥墨写就的,被张城请来雕刻匠师刻印在墙壁上。

    墙面上写着校风:“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来到学校门口,正是统帅亲笔提词的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进入校门之后便是学校的操场,占地面积将近一千平方米,旁边还有一个足球场、两个篮球场。

    参观完操场,众人来到两层高的教学楼,随便挑选一间教室进去看,发现教师四周的墙壁都涂上了石灰,显得非常洁白,窗口镶嵌了透明的玻璃窗,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让整座教室熠熠生辉,明亮异常。

    教室前面黑板上写了八个红笔大字,正是张城前世小时候“深恶痛绝”的八个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此时张城再次看着这八个字,再没有当初的厌烦之感,而是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想起了曾经上学堂的日子,他心里充满了怀念与惆怅,不禁感叹时光一去不回头。

    教师里的课桌和椅子都是张城按照前世上学时的课桌模样打造的,周副统帅看这这些崭新的课桌,摇摇头道:“这课桌椅子弄得太好了啊。”

    张城却是一副不敢苟同的模样,这哪里算好啊,跟后世相比,随便一座乡村小学的课桌都比这里好十倍。

    最后到学校宿舍检查,宿舍都是大平房,跟后世军营的营房没什么两样,一个宿舍可住二十号人,床铺都是木制的上下铺,椅子一人一把,桌子两人共用,被子、枕头、脸盆等生活用品都已经准备齐全,摆放得极为齐全。

    至于洗漱间和厕所是集体共用的,大家都是军人,要求就不用太高了,至于卫生情况根本不用张城担心,在学习上落后的同志会把卫生工作“承包”下来的。

    周副统帅视察完后感觉还算可以,就是觉得太豪华了些,和我党艰苦朴素的作风不相符,要是革命胜利了将来后人前来参观,发现我们这么好的条件还以为我们和民党没什么两样呢。

    张城心中却道:“您老完全多虑了,后世的校舍可比如今的抗大豪华奢侈多了。”

第二零六章 赚大钱了(三更)() 
1936年9月1日上午九点钟,历史记住了这一刻,中国革命军事和政治干部的摇篮——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正式迎来了开学典礼。

    典礼当天,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统帅、周副统帅、张洛甫、彭老总、薄古等中央领导同志纷纷前来出席此次盛典。

    统帅、周副统帅、彭老总分别作为党、政、军的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鼓励学员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