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之我的澳洲天际线-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要是李…恩菲尔德步枪等澳大利亚陆军现役装备和从德国远道而来的那些大炮冲锋枪什么的,这些东西都被藏在了西澳各处的克拉克家族产业之中。

    由于联邦政府的磨蹭,在调查团的列车开出墨尔本车站之时,有一定危险的卡内基基地已经看不到有什么军队装备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大堆老式猎枪或者一些杂牌的步枪手枪。

    卡内基的日常训练也被搁置了下来,基地的人员都忙着把这些木头建筑稍稍改变一下,让外人看起这些建筑不是那么明显有股军事基地的风格,比如把一些瞭望塔拆掉或者改造一下变成什么样子……

    福克斯虽然只是把精力投在西澳大利亚州上面,但是在其他州福克斯也是有着一些分公司的,有分公司自然就有着眼线。

    就在这边调查团刚出发不久,福克斯就已经收到了信息。

    消息传得那么快自然是有原因的,由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实施的白澳政策,当地的华人都对联邦政府是有一种坚决反对的态度的。

    当然不是造反的反对,只是他们的生活过得是在窝火了一些。

    白澳政策提出了几十年,正式强制执行也有20年,就是说,即便在最早的时候进来的华人等有色人种,年龄起码都20出头了。

    而当时华人聚居点主要也是悉尼和墨尔本,当时悉尼叫雪梨(因为当时移民的说粤语人很多,都是这么叫的)。

    悉尼和墨尔本的华人都处在一种“老的在受歧视下等死,而新生的却永远也进不来”的状态。

    如果不是福克斯来到西澳大利亚州,用利益捆绑住那几个地头蛇,华人等有色人种想要在这段时间内进入澳大利亚生活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真的不怎么可能,因为最先开始出现这种排斥有色人种的地方是欧洲,那时候有一个词语,叫做“****”。

    各个君主呼吁欧洲人民要捍卫自己脚下的土地,不能让有色人种来占领他们。

    的确,有色人种的生育率的确比他们高,这让他们实施白澳政策有了一个绝佳理由。

    墨尔本和悉尼的华人很苦逼的,老年人拿不到政府的补贴,年轻人也几乎找不到什么工作,都是看着大家聚在一起才勉强过活。

    这种情况下生育的下一代根本无法充足保证他们的成长空间,死于各种疾病的孩子不在少数,而成年人则在社会上遭到各种冷眼……

    不同的是,福克斯开放了西澳大利亚州的移民政策后,墨尔本和悉尼的很多东部华人都曾偷偷来过西澳,请求当地政府可以给予他们公民的承认(华人很团结,他们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至少在白人压迫他们的时候,不让消息外泄还是可以的)。

    自打白澳政策出现过,很多有色人种就没有再被承认是公民了。留下来的一般都是很有实力,在当地社会上颇有威信的,有一些不忍心的白人出面维护。

    这很残忍,让一个民族消失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他们的文化。虽然联邦政府没有干什么事情,但是把这一部分人从人群中隔离出来,这种不公的待遇,和消灭文化有什么区别?文化不能传承,那么……

    没有政治权利,那也就算了。但是没有工作权利,怎么生活?乞讨吗?你上街看那些白人会给你多少?

    一般都是拖家带口来的,而这种措施如果一直下去,澳洲的有色人种自然会慢慢消失在澳洲历史中(虽然澳洲没什么历史)。

    福克斯没有全部答应,是因为这些人如果一股脑地都跑到西澳去,联邦政府不会觉得有猫腻吗?

    于是福克斯建议大多数人入职在东部各州的分工厂和分公司,再让那些对不上职业的人来到西澳找合适他们的职业,由于要打点关系,福克斯也花了一比不小的费用,要知道,在澳华人好几万呢(东部各州,福克斯相信如果算上黑户和混血应该有差不多10万)。

    福克斯前世作为一个中国人,自然要为同胞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他体会过那种屈辱的感觉。

    他留学澳大利亚之时,有些时候会在自己掏出中国护照之时受到对方的冷言冷语,要知道对方在福克斯没掏出护照的时候笑的是那个的阳光明媚啊!

    福克斯很想当场发作,他感到很痛苦,中国怎么了,为什么有人听他提起中国就有那种让人很不舒服的反应……

    他已经有些看不清楚未来了,他现在只能订个小目标:至少要让华人能在澳洲有像美国黑人一样在美国的地位。

    他观看过很多的美剧或者美国电影,里面肯定会有黑人的角色,是那种台词还蛮多的角色,而不是说一两句话就领盒饭的路人甲。

    对此他曾问过自己一个在美国读书的朋友,朋友只是含糊地和他说:这是美国的zz正确,你知道的。

    福克斯当时就骂娘了,然而对面早已挂机了。

    不过福克斯现在收到这条来自华人的信息还是蛮开心的,自己两世为人,他仿佛看到了属于华人的曙光。

    想想以后不单止澳洲电影里面肯定有华人角色(澳洲电影也是不错的),就连警察和部队中都有着大量华人脸庞的时候,福克斯的脸上就有着些许坏笑——澳洲的白澳政策怕是要变成黄澳政策咯。

    ——————

    昨天是九一八,我就没有更新,这不更新的理由还不错吧?

    有些日子,我们不能忘记,铭记历史。

    过后补更,谢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

第83章 做点准备() 


第84章 灾难(一)() 
问  很多时候,人们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都难免有些焦虑不安,生怕下一秒会发生个特别可怕的事情降临到自己身上。

    有些人哪怕没有遇上问题也会担心这个,担忧那个。杞人忧天的典故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相信大家都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

    福克斯不担心什么,他是都会有一个b计划的。在用餐完毕后他收到了在澳华人的一封情报,上面注明了明天调查团将会从卡尔古利出发。

    福克斯用餐巾纸擦了擦嘴,继续看着电报,看到末尾的日期12…16…1920,福克斯好像有什么地方被触动了一样,但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为什么。

    福克斯琢磨着今天是个什么日子的时候,顺手放下了手上的餐巾纸,打算去找下富兰克林。

    刚打开房门福克斯就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福克斯扶了一把来人,定眼一看,正是他想找的富兰克林。

    福克斯笑着说:“今晚的晚餐感觉怎么样?还可以吧?你跑这么快不会是想来喝口饭后酒吧?”

    富兰克林有些神色复杂地递过来两张纸:“老板,我觉得你需要看一看这个。”

    “哦?”福克斯接过富兰克林递过来的两张纸,是两张电报,福克斯看到了开头的地址,香港和上海。

    很快福克斯的手就开始颤抖了起来,他想起今天是什么日子了,这是劫难日!

    富兰克林有些疑惑福克斯问什么有这种反应,说道:“老板,虽然香港和上海两地都有报告,但是都没什么大问题,他们都没有说出现人员伤亡的话。”

    “我和几个人推测了一下,地震发生的地方应该离上海和香港有段距离,或许是他们两个地方中间的位置。”

    福克斯看着电文上的那些单词,心中五味杂陈,既然香港和上海都有感觉,那么震中的情况可想而知了。

    他看过一些资料,这次地震是中国20世纪最为惨烈的地震,死亡人数超过了20万,还是不完全统计的数字。

    这次地震来的很不是时候,不久之前就是华北五省的大旱,也死了几十万人,政府赈灾的钱也没有到位,地震跟着就来了。

    当地的政府也受到严重摧残,本就不便交通通讯就更加糟糕了,救援更是无从谈起。

    当地道路状况极差,汽车根本走不通,平日里只能靠骡马牲畜联系,地震发生后摧毁了一切,让人们的出入更加艰难。

    最可悲的是,当时作为重要传媒手段的报纸连灾难的确切发生地都不知道,耽搁了好多天才知道确切地址。

    福克斯知道当时国内没有地震台,北洋政府也穷,再加上军阀割据,国内混乱不堪,救灾不力不能怪一个人,一个政府,要怪只能怪当时那个只有血与泪的中华大地吧。

    福克斯看着眼前的两份电文,就知道他没有改变这次灾难,也不见得会减轻多少,黄金七十二小时嘛,他就算从现在开始出发,即便到了震中也救不了那些埋在废墟下的同胞们了——澳洲离中国在这个时代还是略远了一些。

    福克斯紧紧地捏着电报纸,问到:“知道确切的地方吗?”

    富兰克林摇了摇头:“不清楚,这些只是我们当地的招募点发的消息,据我所知,中国好像也没有地震局,如果想知道到底发生在哪,只能询问临近国家的地震局或者观象台了。”

    然而富兰克林低估了这次地震的规模,他几天后才知道,不单止中国附近的法属安南、日本帝国等地的地震台,就连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地震台的地震仪都记录下了清晰的地震波。

    福克斯当然知道震中是什么地方,但是他不能说。废话!说出来不就成了怪物了?人家地震台都测得不怎么准确的,你一个刚吃完饭的人呆在房子里面就知道哪里地震了?不被抓起来研究才怪!

    福克斯沉声道:“我们要派出救援队伍去帮助他们。”

    富兰克林不反对,他点了点头:“上帝会保佑他们的……不过我们没有专业的救援队。”

    “不需要多专业的,人在缺水情况下一般熬不过三天……”福克斯冷静地说道。

    “我们从这里出发,离香港也有差不多3000海里的路程,就算是用30节航速去跑也要100个小时,而3天不过只有72个小时……”

    福克斯看着富兰克林:“所以,我们去到香港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救那些掩埋在废墟之中的灾民了,我们派出的救援队更需要的是士兵和医生!”

    “医生我理解,死去的人太多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瘟疫的,可是,士兵的话,中国海关很难过去吧?”富兰克林提出自己的疑问。

    福克斯放下手上的电报纸,拿起桌上的一瓶威士忌给两人都倒了一杯:“现在中国的状态而言,我觉得是必须要士兵的。”

    福克斯拿起酒杯递给了富兰克林:“我会亲自带队去,你如果想一起的话也来吧,至于这里的一切就暂时先放着吧,就不要和露丝说了。”

    富兰克林迟疑道:“老板,现在是年末啊,我们都离开的话露丝一个人会不会太忙了点?”

    福克斯叹了口气:“我想她会理解的吧,我们做的事情是很有意义的。”

    “而且,调查团已经从卡尔古利出发了,虽然基本上都打扮好了,但是我觉得还是更稳妥一些为好。”

    富兰克林喝了一口威士忌,说道:“卡内基的人你都打算让他们去吗?可是德国人那边怎么解释呢?”

    福克斯笑了笑:“你现在就去联络轮船吧,德国人那边我去谈,反正他们都做了好多天的装修工人了,出发去中国客串下救援队我觉得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富兰克林耸了耸肩,一口喝完了杯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