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明朝末年-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灵县丞只看到王腾出手阔绰,轻易拿出了四百两银子,却没想到这已经是王腾压箱底的银子了。

    回堡的路上,黄虎很是不解,“大人,这些荒地有什么用?咱们银子不是不多了吗?”

    王腾高深莫测地笑了起来:“昨天夜里宋道士的话你还记得吗?”

    “哪些话?”

    “宋道士让我建造铁厂,抢夺靳氏的生意”

    黄虎微微颌首,“记得,怎么了?难道大人你想通了?依我看呀,这铁厂还是不建的好,宋道士出现的太突兀了,我总觉得他有事情瞒着咱们”。

    王腾不置可否,“无妨,宋献策虽然来历不明,不过,建厂一事确实利大于弊,只要小心行事,不让人抓住把柄就好”。

    黄虎有些转不过弯来,“这建厂与买地有什么关系?”

    王腾咧嘴大笑,“当然有关系,不然的话你以为我银子多了没地方放吗?要买这二百亩地”。

    黄虎有些恼了,“哎呀呀,到底为啥,大人,你倒是说呀”。

    王腾低声说道:“我买的不是荒地,是荒山,山上有宝贝!”

    “啥?宝贝?怎么可能?”

    黄虎觉得难以置信,闲暇的时候他多次去过定河堡外的荒山,山上倒是有些野味,可是宝贝嘛,却是一个也没见到。

    王腾又卖了个关子,“黄虎,你是身在宝山空手归呀”。

    黄虎懒得再问了,他知道在外头王腾是不会实话实说。

    好不容易挨到了回堡的时候,王腾不待黄虎发问便笑道:“别杵在外头了,随我来!”

    黄虎心痒难耐,山上到底有什么东西值得王腾这么大费周章?

    这时候,一直侯在外头的宋献策心急火燎地出现了。“大人,成了吗?”

    王腾放声大笑,“成了!”

    宋献策长吁一口气,“大人果然鸿运齐天,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筹集了银子,铁厂就可以开工了!”

    开办铁厂自然不是这么简单,别的不说,朝廷的手续就少不得,除此之外还要缴纳一定课税,不过,对于王腾而言这不是问题,朝廷巴不得多一项赋税来源,只要地方官府同意。王腾很有可能建成广灵第一座铁厂!

    黄虎这时候急了,“大人,山上到底有什么?”

    宋献策变戏法一般摸出了铁矿石,“山上有这宝贝,黄巡检认得出吗?”

    黄虎瞪大了眼睛,“铁石?”

    宋献策颇为惊讶,他没想到黄虎竟然认识铁矿石!

    别说宋献策了,就连王腾都有些惊异。“你是怎么认出来的?”

    黄虎摇了摇头,“此事说来话长。建奴捉到我之前,我在铁厂做过几日工,只因矿主为富不仁,贪财吝啬,一怒之下我打伤了他,后来逃到蔚州。没想到却落到了建奴手中,若不是遇到你,说不定我已经跟建奴同归于尽了”。

    王腾从来没想到黄虎还有这样的过去,当下只得宽慰道:“你现在已经是九品的官老爷了,再过几年衣锦还乡。将那欺良霸善的矿主杀了,一出心头之恨”。

    黄虎笑了起来,“那是自然,不过咱们还是说说铁石的事情吧,难道说这宝贝是从荒山上得来的?”

    王腾与宋献策对视一笑,“是呀,就是堡外的荒山!”

    黄虎厌恶铁厂可能与他不愉快的铁厂经历有关,不过,现在见到铁矿他当即知道自己无法阻止王腾了,“山上有多少铁石?”

    王腾一无所知,宋献策略一沉吟,嘴里道:“据我估算,出铁一万斤不在话下”。

    黄虎吸了口冷气,“你这臭道士竟然懂这么多,倒是我小瞧你了”。

    宋献策心情极佳,他懒得与黄虎斗嘴,“大人,当务之急是筹集银子,不知大人有没有什么门路?”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手里有银子的时候王腾大手大脚花惯了,如今没了银子他才意识到原来很多东西都可以缓一缓再买。

    现在倒好,银子已经花了,到哪里再去赚三千两银子?

    王腾叹了口气,“暂时没想出办法,宋道长有什么指点?”

    宋献策低声说道:“士绅豪富,大人还是要从他们身上想办法呀”。

    王腾心中一动,宋献策这是要他敲竹杠呀!

    敲竹杠有两种法子,一种是明敲,一种是暗敲。

    如果豪绅知情知趣,不用动粗就捐献银子,那自然省了力气,如果他们不知死活,铁公鸡不拔毛,那么只能动用些下三滥的手段去达成目的了。

    王腾如今身为广灵防守官,大可以筹集军饷的名义来敲竹杠!

    只不过,如此以来王腾就成了众矢之的,很容易被人攻讦。

    黄虎干咳一声,“大人三思呀!”

    王腾明白,黄虎是怕他中了宋献策的诡计,当下他微微颌首,“也罢,银子的事情急不来,我们先去山上看看吧”。

    石梯山又叫熊耳山,它位于蔚州、浑源之间,地处要冲,守好了这里便等于护住了蔚州的西大门。

    没有人比王腾更深切地了解大明的困境,如果没有太大的改变,再过六七年,建奴就会长驱直入,入主中原,在那时候,手握军权比什么都重要!

    一直以来,王腾的根本都在定河堡,不过,随着官职的提高,王腾觉得有必要另建一处军寨,否则的话,七百多名军卒全部放在定河堡中却是有些浪费了。

    一行人行了小半个时辰方才来到石梯山下。

    一条汩汩的小溪从山上蜿蜒盘旋,倾泻而出。

    张铁匠对对此地颇为熟悉,“大人,这就是葫芦水!”

    王腾恍然大悟,原来流经广灵、蔚州多地的葫芦水便是发源于此处!

    有了水源,只要再调集足够的粮秣,大军便可以长期驻扎在此。

    粮秣定河堡中还有不少,大同一行,王腾采购了足够多的物资,粮秣也在其中,别的不说,三五千石还是拿得出来的。

    作为不沾泥之前的落脚处,石梯山易守难攻,可以作为军寨驻守。

    王腾与黄虎、黄得功等人商议过后,他们都同意将军寨建在此处。(。)

第一百五十四章 建造军寨() 
不沾泥覆灭之后,石梯山一直杳无人烟,除了猎人、樵夫偶尔光顾之外几乎没有人出现在这里。

    不过,这一切在崇祯七年十二月改变了。

    寒冬来临之际,沉寂了许久的石梯山再一次热闹起来,重新回转的王腾让军卒到附近的村落里买了些锯齿、斧子。

    之前不沾泥留下的木寨早已经被大火烧的干干净净,现在,大军驻扎至此,需要重新建造出一支军寨出来。

    狗儿山上遍布林木,打造军寨只要就地取材就可以了。

    在各级军官的指使下,六百军卒齐齐动手,他们分工明确。

    两百人砍伐木材,三百人负责搬运,另外还有一百人挖掘地基,夯实木柱。

    在山下乡民的帮助下,耗费了足足两日的功夫,一片足可容纳千余人马的军寨方才粗略建成。

    军寨的房舍建在半山腰上,这里地势平缓,有方圆几百丈的地方可以建造房舍。

    在最东段,山涧的泉水流淌而过,恰好为大军长期驻扎提供了足够的水源。

    在军寨往上数十丈的地方,依着山坡,军卒们又为王腾建造了一排宽敞的房舍。

    从军之前,绝大多数的军卒都在家里建造过房屋。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水泥瓷砖,有的只是简单的木材,以及成型的石块,富足些的庭院往往能够用上雕刻齐整的砖石做飞檐。

    只可惜,石梯山上没有太多的材料,只有石块和木头两种原料,不过,在一众军将的集思广益之下,他们愣是为王腾建造了六间颇有气度的屋舍出来。

    这些房屋的墙角都用山石牢牢顶住。而充当墙壁的木材也是特意挑选出来最高大最粗壮的松木,数百棵木材排成行,组成了一套坚实的院墙。

    床也是用木头堆砌成的,不过在上头铺砌了大量的茅草,增加了柔软度。

    最后,在茅草上头还铺了一件巨大的虎皮。虎皮是山下的乡民自愿送来的,他们听闻王腾的军卒军要在这里住下,都是成群结队地往山上来,力所能及地帮衬着。

    一些富足些的百姓还捎带了大量日常用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器具匮乏的窘境。

    对于建造出来的木屋,王腾很是满意,这等纯手工制作的院落,要是放到后世里,起码也是别墅级别的。一晚上没有一万美金,人家肯定还不让你住。

    想想看,清晨,阳光与自然的气息一同洒在窗边,鸟雀在不远处的枝头上欢快地鸣叫着;午间,登高而望,带着猎犬打猎追逐;夜晚,山风徐徐。夜虫唧唧,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纯朴。

    这就是古香古色的山庄别墅呀!

    夜里。躺在柔软的虎皮上,王腾望着窗外的月光,不无惋惜地说道:“良辰美景,佳人何在?”

    夜晚的时候最寂寞,离开熟悉的军堡,这种难言的孤寂显得越发明显。王腾有些烦躁,“哎呀呀,这次回去干脆娶了余婉儿得了,再这么下去,长夜漫漫。如何熬得过去?”

    半睡半醒之间,王腾做了个美梦,他梦到自己左拥右抱,带着余婉儿回到了现代。

    在黑丝如云,胸器抖动的街道上,王腾霸道的身影是那么的引人瞩目。

    清新脱俗的余婉儿小鸟依人一般拦在怀中,王腾就这么昂首挺胸地往前走。

    人生赢家,就是这么任性!

    从熟悉的街道一直走到单位,一路上引起无数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王腾笑着,笑着,竟然笑醒了。

    窗外,第一缕阳光刚刚射入屋内,看时辰约莫是寅时三刻,王腾舒了口气,自己穿上衣服,踱出门棱,狠狠地伸了个懒腰。

    空气是新鲜的,生活是美好的,虽然没有网络,但是王腾却感受到了另一种难言的欢愉。

    如果没有几年后的那场举国动乱,王腾甚至想这么永远的住下去。

    山下,早起的军卒已经开始晨练,此起彼伏的口号声震彻群山。

    如今负责练兵的却是黄得功,黄虎留在定河堡中负责守堡事宜。

    在黄得功麾下,所有的军卒只有做满一个时辰的晨练之后才能食用早餐。

    五人一伍的伙头军是军寨中千余人马的大厨,他们两个伍,十个人要负责整整六百人的伙食,工作量大的很。

    按照每名军卒每顿吃四两米粟计算,伙头军每天要准备六百多斤饭食。

    山路不算陡峭,只是往下行的时候要控制身体的重心,比起上山的时候明显要累上很多。

    约莫耗费了半柱香的功夫,王腾终于来到山下。

    六百名军卒秩序井然地分成了三个部分,一部为刀盾兵,一部为长枪兵,剩下的二百人是火铳手。

    这时候,所有的军卒都背负着武器,在各自伍长的带领下迈步狂奔。

    根据王腾对战争的理解,军卒比拼的就是体力,两军相遇,不管是厮杀也好,追杀也罢,都需要有充足的体力做后盾。

    军卒的体力越持久,整个战事的赢面就会越大。

    与别的军伍不同,王腾军中的军卒都可以敞开肚皮吃饭,不管你能吃多少,只要你能完成训练任务,一率管饱。

    要知道,克扣俸禄粮饷已经成为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