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宋京华-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能在一旁冷眼旁观,吃着你们剩下的残羹剩饭?要知道,这皇宋是太祖打下的,而不是太宗!这种思想普遍存在于太祖一系每一个男性宗亲的心里。

    但不甘又如何?真仁英神哲,五代皇帝下来,满朝文武心目中的帝系只有太宗一脉,又有几人还记得太祖一脉的?恐怕一个都没有吧。

    不过赵世设并没有气馁,当今皇上继位之前便有宰执极力反对,说端王轻佻,不足以为人君。几年下来,果真如此,皇帝每日沉迷于书画享乐之中,荒废国事,自神宗熙宁变法以来增强的国势也逐渐衰弱起来,若不是北朝的辽主一样不堪大事,被些许女真野人打得几无还手之力,也许早就饮马黄河,东京一日三惊了罢。

    自己才六十,年岁尚早,有的是时间等下去

    ps(唔,校尉也不是专门研究宋史的,对于太祖一脉到徽宗时哪个是郡王也不太清楚,就从神宗一辈里面随便找出一个来,姑且就认作是他吧,还请各位看官勿怪。如果哪位看官对此有了解,还请指出,校尉在此感激不尽。)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收藏哦

第三十八章 州桥夜市(上)() 
赵世设走到偏厅的时候,老远便看见有个有些印象的身影坐在那里,便走了过去。

    “这不是孟先生吗?何故在此?”

    太阳已经西斜,孟裳坐在椅子上的屁股隐隐有些酸疼了,就在他思考着是继续等下去还是先行告辞时,一个威严而又有些耳熟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孟裳连忙起身一看,正是传唤自己前来的王爷嘛。

    “不是王爷您派人传唤我来,说是有事相问吗?”擅闯郡王府可是重罪,孟裳以为王爷将他忘了,连忙解释道。

    “哦?”赵世设正要说话,忽然瞥见一旁慌忙跑来的丫鬟,仔细一瞧,不正是自己女儿身旁的小绿吗?想了想,顿时明白了事情缘由,便摸了摸重新蓄起不久的胡子,哈哈一笑道:

    “这是本王的错,本王的错。你看本王真是老糊涂了,竟把这事给忘记了,害的孟先生在此等候多时。绥安,吩咐下去,今晚府上设宴,本王要好好向孟先生赔罪。”

    赵世设冲着身后的管家说道。

    “是,老爷。”

    管家答应道,然后转身便准备出去。

    “使不得,使不得,王爷春秋鼎盛,怎么用的上一个老字?想来定是王爷日理万机,小民区区小事又怎敢劳烦王爷挂记?酒宴小民可承受不起,还请王爷收回。”

    孟裳心中大喜,脸上瞬间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连忙拒绝道。

    赵世设怎么会错过这场收买人心的活动?虽然孟裳一事无成,可蚊子再小也是肉,正所谓人才有人才的用处,废物有废物的用处,等这件事传出去了,说不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想清楚这点,赵世将便打断孟裳说道:

    “哎,不备酒宴这怎么行?孟先生是本王请来的客人,因为本王的疏忽害的孟先生在此守候一下午,不赔礼道歉怎么能行?孟先生就别拒绝了,就依了本王吧。”

    然后叫住正要走出去的管家,走到他身旁又吩咐道:“记得开坛府里存的三十年陈酿出来。”然后凑过身子,在管家耳边小声交代道:“赶快差人给小姐找回来!”

    “这哎,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孟裳回答道。

    “哈哈!来来来,孟先生随本王来。”赵世设哈哈一笑,拉着孟裳就往外面走。

    柳邕和媛娘从保康门瓦子出来时已经到了黄昏,太阳西斜的厉害。

    “你要回家吗?”柳邕看着媛娘有些不舍但又有些担忧的问道。

    “才不要,好不容易才跑出来一次,自然要好好玩玩。”媛娘一口咬掉手里拿着的用芝麻做的糖片,非常确定的说道。

    “可是,你爹爹不会担心吗?”柳邕其实后面想加上一句自己的母亲也会担心,不过下意识的给省掉了。

    “我爹爹整天不知道都在忙些什么,有时候一连好几天都见不到他一面,他才不会知道我出去了呢。更何况还有小绿在帮忙掩护,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媛娘将芝麻糖丢进嘴里,顺手便将糖纸团成一团,丢到不远处街边的一个用竹篾编织成的垃圾篓里面,不慌不忙的说道。

    “可是”柳邕刚想将自己刚刚省略掉的那半句说出来,便被媛娘打断了。“可是什么可是,本小姐早就听说州桥夜市特别热闹,好吃的连官家都差人买过呢。可是爹爹一直不肯带我去,哼!今天我一定要吃够本。”说罢,媛娘便握了握粉嫩的小拳头,拉着柳邕冲朱雀门走去。

    “但愿今天母亲有事没有在家。”柳邕在心里默默祈祷着。

    东京穿城而过的河流有四条,其中最为著名的大概就要数汴河了。汴河上有桥一十三座,其中又以州桥尤为壮观。州桥由前唐汴州节度使李勉所建,初时叫“汴州桥”,到五代时改称“汴桥”,自皇宋以后又改名“州桥”,也称“天汉桥”。

    每到月明之夜,晴空月正,便是“两岸夹歌楼,明月光相射”,登桥观月的人群,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人们俯瞰河面,银波泛泛,皎月沉底,与金明夜雨、繁台春色、相国霜钟等并称为汴京八景。

    州桥夜市虽冠以州桥二字子,实则离州桥尚有一些距离,从桥南开始算起,沿着御街过了朱雀门,一直到了蔡河上的龙津桥,其间都是州桥夜市所在。每到夜幕降临,御街和朱雀门两旁便支起数以百计的小吃摊贩,与此同时的,则是数不清的东京食客。

    柳邕和媛娘没跑多远,便到了州桥夜市。刚一踏入,食客的吵闹声、烹饪食物的锅铲声、伙计们的吆喝声,种种声响便充斥于耳。

    皇宋承平日久,东京更是如此。几代下来,作为帝都的东京百姓们骨子里便有了一种身在皇城根的优越而又懒散的思想。无论是褒贬实事,还是议论公子王孙,只需要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外加两碟小菜,一碗清酒,便能坐在御街两旁的夜市上从天刚擦黑一口气给喷到五更天去。

    只是这倒苦了店主,本该三更天就收拾摊子回家补觉的,只得红肿着如兔子般的双眼坐在久留的食客旁听着,有时还会掺上几句,发表发表自己的看法。

    柳邕和媛娘自然不会是这类食客,两人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看着两旁眼花撩人的招牌,寻找着自己中意的美食。

    小孩子的世界里总是离不开好吃的,而甜食在小孩子的眼中自是有一番别样的吸引力。

    从未逛过州桥夜市的媛娘自然对什么都抱着一种新鲜感,甭管喜不喜欢吃,只要听着名字有趣,亦或者看着好玩,便先买来再说。不一会,媛娘和柳邕手上便拿满了各种美味的零嘴小吃,冰雪冷元子、药木瓜、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芥辣瓜儿、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刀紫苏膏、金丝党梅多的两人都快拿不下的时候,媛娘才消停了片刻。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收藏哦

第三十九章 州桥夜市(下)() 
“这家我吃过。”走到能望见朱雀门的时候,媛娘瞅着一家摊子看了半天,突然惊喜的说道:“我爹爹差人买过的,我记得他家的水晶角儿特别好吃。”

    柳邕闻言扭头看去,只见上面写着“曹家从食”几个大字。

    “听说官家从大内也差人买过他家的东西,自然是差不到哪去。”柳邕随口说道。

    东京的夜市自是有几家手艺独到的,就连大内里给官家做饭的御厨也比不上。久负盛名之下,大内都差人来买过的故事便流传了出去,至于真伪,自然是不得而知了。

    “掌柜的,我要这个,这个,这个,还有这个。”媛娘不一会功夫,便指着菜单子和台子上几样半成品报了好几个小菜。

    “好嘞,两位客官请到里面先坐,稍等片刻就好。”店主丝毫不因为眼前是两位小顾客而感到诧异,飞快的记好之后便叫来了伙计领着柳邕二人到后面就坐。

    “你点这么多,咱们俩吃不完啊。”柳邕小声的提醒道。

    “吃不完又怎么了?小姐高兴。”媛娘正搓磨着自己的小手,正在兴头上,被柳邕打断后白了他一眼,然后质疑的说道:“你是不是钱不够了?不用你的钱,本小姐带的有。”

    “怎么会!”柳邕立刻回答道,然后掏出自己还算满实的荷包,拍着胸口道:“这么多全是大钱,夜市随便吃,管够!”

    “两位客官,您们的菜来喽”不一会,一个伙计便如同耍杂耍一般拖着好多个盘子,每上上一道菜便要介绍一遍菜名。

    旋煎羊、姜豉子、抹脏、红丝、白肠、鲊脯、冻鱼头、麻腐鸡皮、麻饮细粉、批切羊头、辣脚子

    一会功夫,伙计便上了整整一桌子的菜,待送了两碗蜜罐子后伙计道了声慢用,便去下一桌忙活去了。

    周围的食客们最多只是往这边看上一眼,遂及便又将目光抽回继续商议起了自己的“军国大事”。

    “都说前些日子咱们东京下了暴雨,导致这蔡河汴河水高涨,城东南些许地势低洼的坊巷都给淹了。今早俺那个在河北当差的哥哥回来说邢州都给下淹了,半丈多深的水,房屋都塌了几百栋了。”一旁的一个食客翘着二郎腿,光着臂膀,从碟子里拿起一把煮好的毛豆也不剥皮就往嘴里撂去,边吃边说着。

    “这算什么?这几年邢州那年不淹的?”另一个食客说道。

    “你这消息可不准确,邢州报的的确是被暴雨冲毁几百栋民宅,可实际上至多不过百十栋宅子而已指不定又要从府库里骗出多少银钱来的,说是赈灾,哪次不是贪了去?”同桌的又一个大汉仰头喝了一碗酒,见底后晕乎乎的说道。

    “听说没,从入夏以来,王皇后的身体变一直不大好,据说都换了好几位太医了,都不见好转,官家为此都治了好几位太医的罪。”另一桌的一位食客则是大口吃着凉拌的猪耳朵,丝毫不顾及自己在议论的是‘皇家隐秘’,大声的嚷嚷道。

    “我去,这个消息够可以,你从哪知道的?”同桌的几个人显然被这则消息吸引着了,连忙凑上前问道,就连邻桌的都有人竖起耳朵准备倾听。

    “记得不,我以前给你们说过,我有个亲戚在翰林医官局做事,他偷偷的告诉我的。这几日医官们都惶恐不安,唯恐被官家抓去给王皇后治病。”先前说话的人劲爆的透露道。

    “那王皇后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啊?”一旁立刻有人问到。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那亲戚也就是个干杂活的,也就知道个大概,具体的就无能为力了。”那人耸了耸肩无奈的说道。

    “哎,不会是你瞎编的吧,连什么病都不清楚。我说我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一旁的食客见状立刻失了一半兴趣的说道。

    “怎么会!我是那种人吗不过虽然不知道王皇后具体得的什么病,但据可靠消息,官家有可能会到民间求医,能治好王皇后的病的人,进医官局自是不再话下,就连子侄辈也能荫上个官身。”

    “真的假的”

    “俺骗你作甚”

    一旁的食客在议论“军国重事”时,柳邕和媛娘两个人则是在专心的解决着自己眼前的美食。

    “喏,这些猪肉啊什么的,你吃。”媛娘从一个盘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