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小郎君-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宁看着她,压低声音说道:“要不你先吃点儿糕点果脯垫垫?”

    “我没带……”方小胖摇了摇头,说道:“我今天都没吃饭……”

    方小胖一刻钟不吃东西,对于唐宁来说,都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她居然为了今天晚上这顿饭饿了整整一天,幸亏她没生在后世,但凡自助类的餐馆,老板非得被她吃的心慌不可。

    鹿鸣宴排场极大,极其奢华,冷热菜品多达数十种,唐宁还记得他告诉方小胖这些的时候,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见的光。

    董刺史讲完之后,又换上灵州府学的一位训导。

    他在上方滔滔不绝的勉励灵州学子,方小胖靠在唐宁肩头,虚弱道:“我头晕……”

    这位训导的讲话一时半会儿不会结束,唐宁心中有些担忧,要是她真的被饿晕了过去可怎么办?

    他想到这里,忽有一道人影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跑来,在方鸿的耳边说了几句话。

    唐宁看到诸位官员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诧之色,隐隐的有些警惕,纷纷起身离席,快步向外面走去。

    在座的学子也是一脸的疑惑,却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坐在这里。

    “我好饿,头好晕……”方小胖靠在唐宁的肩膀上,声音已经快要听不见了。

    唐宁左右看了看,所有的官员已经走出门外,场内诸生的注意力也在门口,他拉着方小胖的手,小声道:“走,我带你去吃东西。”

    方小胖顿时精神振奋,问道:“去哪里?”

    他们的座位靠近侧门,唐宁拉着她悄悄离席,从侧门闪了出去。

    张炎生的目光看向大门口,诧异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诸位大人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要事吧,我们在这里等着就好。”徐清扬摇头说了一句,视线收回来的时候,望着桌旁某处,诧异道:“唐兄呢?”

    门口处,方鸿看着从远处走来的几道人影,拱手道:“几位使臣来此,可是有何要事?”

    “倒是没有什么要事,只是听说诸位大人今日在此举办鹿鸣之宴,便想过来见识见识大陈的青年才俊。”一名中年男子挥了挥手,笑问道:“我等不请自来,诸位大人不会见怪吧?”

第八十章 请教请教() 
鹿鸣宴宴请的是州试的新晋举子,非举子与考官不请自来,当然是要见怪的。

    如若对方不是楚国使臣,怕是连此园的大门都无法进来。

    也正是因为他们是楚国使臣,即便是外人参加鹿鸣宴于理不合,方鸿也不可能派人将他们赶出去。

    任何事情,一旦涉及到两国之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自然不会见怪,几位使臣,里面请。”方鸿思忖了短短的一瞬,脸上便露出了笑容,吩咐道:“让人再加一张桌子。”

    在众多学子诧异的目光下,有随从重新搬来了一套桌椅,位置仅在考官与灵州官员之下。

    方鸿并未让所有的楚国使臣同桌,而是遣两名灵州地方官员换了座位,亲自陪同两位楚国使臣。

    “听说此次州试,灵州出了一位十年不遇的解元,三场连中榜首……”楚国的那位中年使臣看着方鸿,问道:“灵州人杰地灵,方能孕育出此等人才,不知那位唐解元现在何处,我等都想见识见识解元公风采。”

    方鸿笑了笑,说道:“贵使初到灵州,竟也知道唐解元?”

    “实不相瞒,还未到灵州的时候,我等就已经听到了这位唐解元的事迹。”中年男子指着对面的一位俊美年轻人,笑道:“小李大人对于唐解元十分钦佩,早想一见了。”

    方鸿看着那俊美的年轻人,心中微微惊异,此人如此年轻,便已经能随使臣出使,实在少见,不是自身极有能力,便是背景不凡。

    他心中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很快便点了点头,说道:“唐解元便在……”

    他伸手指向身后一桌,表情却是微微一怔,脸上露出疑惑之色,诧异道:“唐解元呢?”

    ……

    这处园子是专门用来举办鹿鸣宴的地方,每三年的鹿鸣宴之时,地方官府都会从城内请来数十名大厨,从前一天开始,就在园中准备鹿鸣宴上的菜肴。

    能够提供两百多人宴会所需的菜肴,园中的厨房自然极大。

    唐宁和方小胖还没走进厨房,就闻到了一阵扑鼻的香味。

    方小胖握着唐宁的手微微用力,显然已经迫不及待。

    两名差役守在门口,拦住了唐宁和方小胖,说道:“厨房重地,闲杂人等不许进入!”

    方小胖用求助的目光看着唐宁。

    如果这是县衙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唐宁只要搬出岳父大人的名字,自然可以畅行无阻。

    可这是鹿鸣宴上,灵州大佬齐聚,岳父大人的名字可能不太管用。

    他指着方小胖,看着那差役说道:“她的大伯就是方鸿方大人。”

    衙役脸上的表情依旧严肃,方鸿方大人怎么了,吏部侍郎也得讲道理,厨房重地,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进去的吗,万一搞砸了鹿鸣宴,罪名应该算在谁的身上?

    他看着二人,大手一挥:“两位请进!”

    李易牵着方小胖走进去,那名衙役的同伴看着他,问道:“她说她大伯是方大人,你就信了,万一他们是骗你的呢?”

    “我刚才看到了,那些大人进来的时候,方大人身边是跟了一个小姑娘……”那衙役向厨房里探头看了一眼,说道:“看体格,是她没错。”

    厨房很大,唐宁和方小胖走进去的时候,数十名厨子都在忙碌。

    没有人注意到他,也没有人理会他们,能从外面走到厨房之内,又不是厨子的人,都是这里的厨子惹不起的。

    一道道精美的菜肴早已准备好,整齐的摆放在桌子上。

    方小胖看着这里眼花缭乱的美食,早已不知道吞咽了多少口口水。

    唐宁拿起两双筷子,递给方小胖一双,看着厨房的胖管事说道:“我们来试一试味道。”

    胖管事也是八面玲珑之人,脸上的肥肉颤了颤,笑道:“两位请……”

    唐宁转过头的时候,看到方小胖已经拿着筷子开始试吃了,他扯了扯她的衣袖,说道:“别总盯着这一个,吃点其他的……”

    鹿鸣宴上共有三十余桌,也就是每道菜都得准备三十余道,每一桌吃一点儿,他们看不出来的。

    唐宁和方小胖在厨房里一道道的试味,鹿鸣宴上,董刺史示意过众位考官之后,站起身,高声道:“开宴!”

    宴席正式开始,无数的随从衙役向厨房的方向涌去。

    方鸿看了看下方的某桌,眉头微拧。

    水部郎中张昊的目光也望向了那个方向,皱眉道:“唐解元跑到哪里去了,本官还有很多问题想要问他呢!”

    同一桌,钟明礼瞥了那个空了的座位一眼,有些无奈的揉了揉眉心。

    楚国那位中年使臣看了看方鸿,问道:“听说唐解元还未曾加冠,这次是第一次参加州试?”

    方鸿面色不变,心中却已经提起了几分警惕。

    楚国能被遣来出使的使臣,哪一个不是八面玲珑的人物,唐宁虽是灵州州试的解元,但即便是对方真的欣赏他的才华,也不至于在这种场合多次提及。

    这其中,怕是还有什么别的原因。

    “唐解元的确是第一次参加州试。”方鸿点了点头,说道:“至于他的年纪,本官还真的不太清楚,这就要问钟大人了。”

    中年使臣怔了怔,问道:“钟大人?”

    “钟大人便是唐解元的岳父。”方鸿笑了笑,目光望向钟明礼,问道:“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唐解元今年,应是只有十七岁吧?”

    钟明礼点了点头,说道:“还有数月才满十八。”

    中年使臣用诧异的目光望了钟明礼一眼,赞叹道:“小李大人去年连中三元之时,也是十七岁,原以为小李大人就已经是我楚国数十年不遇之人才了,却是没有想到,在这灵州,也有此等人杰。”

    包括方鸿和钟明礼在内,桌上之人看向那俊美年轻人的面色都发生了变化。

    十七岁的状元,这在陈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就算是唐宁能够得中状元,那也已经是十八岁以后的事情了,也还是不如这位小李大人。

    “唐……”中年使臣欲要再次开口,身旁的那位俊美年轻人目光似是不经意的看了他一眼,他便立刻闭上嘴巴,再开口时,脸上已经露出笑容,说道:“今日能参加贵州的鹿鸣之宴,实在是有幸……”

    此时,下方某处桌旁,有一道人影走上前,端着酒杯,走到方鸿身边,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方大人,学生敬您一杯。”

    对于州试的考官来说,虽然州试学子并不算他们的门生,但有这一层关系在,也能算半个学生,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几人,说不得几年后便能与自己同朝为官,考官对于这些人,都是愿意亲近的。

    方鸿对此人有些印象,这位学子名叫曾子楼,州试成绩不错,排在甲榜前十,闻言点了点头,举起酒杯,轻轻的抿了一口。

    曾子楼却没有就此离开,目光望向那位俊美的年轻人,微笑道:“小李大人既是楚国状元,学识必定渊博,在下前些日子偶得一联,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下联,不知可否请教请教小李大人?”

    楚国与陈国虽然互为友邦,但国与国之间,哪有真正的友谊?

    读书人说话向来都十分委婉,在座的诸位官员也都是心思缜密之辈,焉能听不出来,这不是请教,而是考校。

    多半是曾子楼心中不服气这位楚国的年轻状元,心中生出了比较的心思。

    “胡闹!”董存义瞪了他一眼,大声道:“还不快快下去!”

    “哎,董刺史这是做什么?”中年使臣怔了一瞬之后,脸上便露出笑容,摆手道:“年轻人之间,互相交流请教,实属正常,董大人又何必认真呢?”

    话已至此,董刺史再坚持反倒是失了礼数,目光隐晦的瞪了一眼曾子楼,不再言语了。

第八十一章 略懂而已() 
曾子楼站出来的时候,周围数桌的视线都被他吸引过来。

    原本互相交谈,略有嘈杂的场间,也变的有些安静。

    更远一些的地方听不到这边的动静,却也发现了异常,纷纷向临桌询问。

    陈国官员虽然对曾子楼如此贸然的行为不满,但事已至此,他们也都不好再说什么。

    那位小李大人望着他,问道:“不知那上联是什么?”

    “前几日读《诗经》时,看到这样一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曾子楼看着他,笑道:“凤凰非梧桐不栖,看到这里,在下心中忽得一联,小李大人且听好了。”

    他脸上露出思忖之色,清了清嗓子,说道:“我这上联是,“凤落梧桐梧落凤”。”

    曾子楼的上联一经说出来,便由相邻的几桌迅速的传到后方。

    在场的灵州举子,听到上联之后,下意识的思索起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联,这是一个回文对。

    所谓回文对,便是对联无论是顺读还是倒读,都是同一联,除了要对出平仄意境,下联也必须是回文对才行。

    这几点加起来,便不是那么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