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小郎君-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宁看着她一脸期待的样子,问道:“你想干什么?”

    唐夭夭道:“我要去玩!”

    小小抓着他的手臂,说道:“哥哥,我也想去。”

    唐宁正为这件事情烦恼,闻言挥了挥手,说道:“武举又不是让你们玩的,别闹。”

    唐夭夭皱起眉头,看着他,说道:“你不让我们玩,以后就别和我睡。”

    ……

    唐夭夭都用这个来威胁了,唐宁除了答应,只能答应。

    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的家伙给陈皇提的建议,这分明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许久不见的安阳郡主出现在他的面前,问道:“怎么样,我比你更有办法吧?”

    唐宁看了她一眼,问道:“什么办法?”

    安阳郡主有些得意的说道:“是我让几位老将军去宫里劝陛下,陛下才答应开设女子武举的……”

    唐宁看着她,恍然道:“原来你就是那个缺……”

    安阳郡主柳眉竖起,问道:“缺什么?”

第六百五十一章 崭露头角() 
唐宁摇了摇头,说道:“没什么。”

    他又不蠢,安阳郡主已经用事实证明了她的小心眼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唐宁若是说她缺德,岂不是更进一步的得罪了她?

    从之前的赵蔓身上他就发现了,赵家女子都有一种蛮不讲理的天性,不搭理她还没什么,越搭理她,她自己便越来劲,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事情可能会跑偏。

    比如两人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她们也开始发现唐宁身上数不尽的闪光点,然后假冤家变成真冤家……

    赵蔓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沉沦的。

    当然,唐宁不担心安阳郡主也会和赵蔓一样。

    以前的赵蔓,只是有点性子的小公主,并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安阳郡主不同,唐宁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强烈的控制欲,这种女人注定是居于人上,唐家是容不下她的。

    因为唐宁之前得罪过她,她的好胜欲才驱使她促成这件唐宁无法完成的事情,来换取她内心的虚荣。

    这个时候,只要顺着她的台阶走下去,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也就不会继续在这里找他的麻烦了。

    唐宁看着安阳郡主,拱了拱手,说道:“要是郡主肯出面,陛下早就同意了,我对公主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安阳郡主看着他,沉着脸道:“你还能再假一点吗?”

    ……

    从安阳郡主身上,唐宁明白了一个道理,永远不要得罪女人,因为你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就会报复回来。

    唐宁本来可以清闲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她的好胜欲,身上又多了一大堆麻烦。

    陈皇久居高位,根本不知道他只需要一张嘴,别人却需要跑断腿。

    这件事的起因只是陆雅想要和萧珏并肩作战,京师的将门女子,并不是所有人都想抛弃京师优渥的生活,去前方像男人一样为国征战。

    更何况,也不是所有的将门女子都像她一样,熟读兵书,自身也有不俗的武力。

    倒是对那些人丁不旺,男丁断绝的落寞将门,这道圣旨,给了他们家族延续的希望。

    除此之外,陈国之内,还有一些尚武的家族,可以让家中的女子试上一试,为家族博一个辉煌前程。

    而这都需要时间,武举已经开始,即便是唐宁用最快的速度,让人通知全国各个州府,地方再审查资格,将人送到京师,也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

    那时候,正好是省试之期。

    符合武举条件的女子应该不会很多,倒也不用安排多么繁琐的过程,十天半个月就能从初选到决赛,毕竟这是头一次,所有的章程都无迹可寻,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唐夭夭和小小非要凑热闹,唐宁也无可奈何,她们想玩就让她们上去玩玩,唐宁自然不可能让她们去西北,安排她们止步决赛,也算是给她们一个交代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唐宁格外的忙碌。

    工部的事情其实是重中之重,要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将陈皇要的一万重骑兵打造出来,并非易事。

    左骁卫的训练,吏部的琐事,女子武举的筹备,占据了他很大一部分的精力,等到唐宁终于将所有的事情安排上正轨,才发现年节就在眼前了。

    这几个月过去的颇为平静,京畿道的文举和武举都没有意外的圆满落幕,负责的官员们却没有闲着,因为州试结束不久,来年三月初,省试又要到来。

    朝堂之上,也是久违的风平浪静。

    自康王被罢免之后,就深居简出,不见外客,似乎是真的彻底放弃了人生,京中常有传言,有人在夜里看到康王独自一人在偏僻的酒馆喝酒,直到宵禁前才大醉而归……

    人们总是健忘的,数月之前,康王和端王还是京中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对象,数月之后,康王便彻底的消失在了他们的口中,偶尔有人提起,也只是唏嘘一声,话题便转移到了别处。

    作为胜利者的端王,似乎也并没有如众人所想的那般,叱咤朝堂,风头无二。

    一般而言,皇帝在确立太子之前,会先让他立足功劳,做出一番功绩给朝臣和百姓,如此才能名正言顺的登上东宫之位。

    然而这几个月,端王似乎被陈皇有意的边缘化了,他所经手的一些事情,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倒是向来存在感不强的怀王,圆满的完成了陈皇交付的几件大任,在朝堂上得到了陈皇的当面嘉奖,也获得了不少赏赐。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这几位成年皇子的身上,自然不知道,润王赵圆已经熟练掌握了二十多道汤的做法,一手熬汤的手艺,堪比宫中御厨。

    在汤之一道上,唐宁已经没有什么能教给他了。

    瘦了一圈的赵圆站在门口,对唐宁挥了挥手,说道:“先生,我回宫去了,不然父皇要等急了。”

    唐宁看着他离开,转身走回去。

    这些日子,陈皇的口味已经被赵圆养刁了,以至于每天批阅完奏章,都要喝一道他亲手熬制的汤才会入睡。

    人只要二十一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陈皇喝汤的习惯已经远不止二十一天,对于生活单调乏味的他来说,这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与京师相比,西北则显得不太平静。

    沙州以西,玉门关外,原本存在的几个西域小国,已经尽归小宛,至此,整个西域,至少有三分之一,都已经落入小宛之手。

    小宛国比邻陈国西边,如今已经成为了陈国仅次于草原的大敌,这几个月来,边关摩擦不断,却始终没有大的冲突发生。

    小宛这个国家,崛起的非常奇怪,它原本只是西域的一个小国,人口不过数千,却在近两年,准确来说,是在近一年的时间,以不可匹敌的姿态,横扫西域,成为了如今西域最大的霸主。

    没有厚积,也就没有薄发,可想而知,在之前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这个被人忽视的国家,暗中隐忍壮大了多久……

    与西域相比,草原的冲突,则要大得多。

    一统之后的完颜部,虽然没有和陈国正面开战,但大小摩擦不断,几个月的时间里,北边便林林总总发生了数十场大小战争。

    陈皇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北边,不缺粮草军饷,又有源源不断的新军,这是陈国和草原摩擦数十年里,极少的不仅没有吃亏,反而占据了极大上风的时期。

    在这些大小战争中,一些人的名字,也开始绽放出光芒。

    凌风,陆腾,刘俊……,这些将门的年轻一代,开始在沙场上崭露头角,但风头最盛的,还要数萧珏。

    他在草原这段时间,带兵参与过大小战役十余场,始终保持着不败的战绩,俘虏肃慎人无数,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些肃慎小部落的阴影。

    ……

    皇宫之中,陈皇从批阅前几份奏章的时候开始,便有些焦躁,时不时的抬起头,望向殿门口的方向。

    他拿起一封奏章又放下,终于忍不住,问道:“圆儿还没有过来吗?”

    魏间从旁走过来,笑着说道:“老奴刚才去看过了,殿下刚刚回宫,应该一会儿就过来了。”

    陈皇下意识的抿了抿嘴唇,随后抚了抚已经有些丰腴的下巴,说道:“不知道他今天煮的又是什么汤……”

第六百五十二章 除夕惊闻() 
陈国这一年虽然是波折颇多的一年,西北之地动乱不停,但整体而言,国库充足,形势安稳,并未显得手足无措,反而游刃有余。

    陈皇在前几天,很大方的为陈国的官员都发了年终奖,虽然数额不多,只相当于一个月的俸禄,但这种殊荣,对于大多数陈国官员来说,都是头一次。

    内府的一亿两白银,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就算是像陈皇这样败家,也需要败好多年才能败干净。

    这几个月里,唐宁陆续收到了不少关于萧珏的消息。

    这家伙在前线混的风生水起,打出了不少功绩,很难想象,曾经连硬都硬不起来的萧小公爷,现在居然成了令肃慎诸部闻风丧胆的无敌将军。

    前些日子,唐宁写了封信,托兵部的人顺便捎给了他。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表现的越是出色,就越是会吸引敌人的注意,该收敛的时候要懂得收敛,毕竟对他来说,立不立功的不重要,狗命最重要。

    而且,萧珏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立下如此大功,也是因为没有遇到完颜部的主力,他们的敌人,都是被完颜部统一的那些小部族。

    让唐宁奇怪的是,位于草原深处的完颜部,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对于陈楚主动的宣战,居然一直都没有什么反应,只是让外面的那些小部族随便应付应付。

    要么是他们不屑应对,要么是他们被什么事情拖住了,脱不开身。

    到底是出于哪一个原因,唐宁无从考证,只能提醒萧珏小心驶得万年船,以免他得意忘形,一不小心让萧家从此绝了后。

    年节马上就要到了,唐宁也特意放下了手里的一些琐事,陪她们出去,亲自置办置办年货。

    唐家每年都会多些人,每年也都比前一年热闹,唐宁甚至能够想象两年后的情形,家里真正的团圆,是离京之后。

    当初的三年之约,转眼已经过去了一半。

    这段日子里,唐宁从来没有收到过来自楚国的信,他自己寄出去的,也都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他也是前些日子才偶然知道,楚国长宁公主亲自领兵出征,早已去了草原。

    唐宁不担心她自然是假的,自家娘子不担心难道去担心萧珏,但相较而言,唐宁更相信她的实力。

    草原上的局势,暂且还在陈楚的控制之中,京中却不一样了。

    端王到底是陈皇最中意的皇子,也是他定下的皇位候选人,因为他之前的猖狂,陈皇曾经打压了他几个月,却也不能一直打压。

    定元二年已经快要过去,陈皇在前几日的朝会上,将即将到来的文举主考交给了他,算是对他的重新启用,也意味着以往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端王重新崛起,康王这段时间则很低调,唐宁曾经以为康王留在京师,应该是有什么大的图谋,让丐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