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小郎君-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三十一章 查!() 
这两年时间,从户部到工部,唐宁已经走遍了六部,见过了太多的事情。

    六部之中的官员,有贪赃的,有枉法的,有尸位素餐的,有结党营私的,真正的清流不能说没有,但唐宁见的的确不多。

    人无完人,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时候也都适用。

    比如他不能要求唐夭夭腿长的同时,身材还要前凸后翘;不能要求赵蔓天真可爱的同时,还要想苏梅一样成熟妩媚,这样女子不是没有,但可遇不可求,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一个人占了。

    同样的,朝中的官员,品性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瑕疵,有人爱财,有人贪色,但他们却将分内的事情做的很好,得到了众人的一致称赞,与之相比,便没有多少人关注他们糜烂的私生活。

    唐宁看着地上的陌刀,透过它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从各地的盐场一路打通到工部,制作这些有问题的权器,再绕过工部的检验程序,将之运送到地方,可不是贿赂一两个人就能办到的事情。

    而且,有问题的不止这一套权器,该少的时候少,该多的时候多,这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官商勾结,薅朝廷的羊毛,挖陈皇的墙角,也不知道挖了多少年,吃进去了多少。

    唐宁看了看那小吏,说道:“去将张郎中找来。”

    水部郎中张昊很快便走进来,问道:“大人,可是这批军械出了什么问题?”

    唐宁没有回答他的问题,问道:“平日里工部的权器,都是经谁之手检验的?”

    张昊虽然不知道他问这些做什么,还是老实的回答道:“回大人,这些权器,每次都是崔侍郎亲自检验的。”

    唐宁轻叹口气,喃喃道:“崔侍郎啊……”

    唐宁其实很不想被人称作是扫把星,可这口锅他已经背了这么久,想摘也摘不下来,也没有人会听的他的解释。

    张昊看着他,试探问道:“大人,可是这批权器有问题?”

    “把制作权器的工匠都抓起来吧。”唐宁点了点头,看着他,说道:“张大人要做好挑重担的准备了……”

    “啊?”张昊疑惑的看着他,问道:“什么重担?”

    ……

    早朝之上。

    近日的早朝持续的时间都很长,时局发生变化,朝廷每天都要做出大量的部署,来应对以后可能发生的任何变故。

    此时,端王与户部尚书,已经在朝堂上僵持许久了。

    僵持的原因在于扩大武举一事,陛下命端王负责此事,但武举并不是说扩大就能扩大,扩建场所需要银子,考官的酬劳需要银子,安排比试需要银子,为了吸引人才所设立的奖金也需要银子,这些银子,都需要从国库里出。

    但想从户部那里拿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往往需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还只能拿到最低的数目。

    若是在以前,康王和端王为了能争到在朝的话语权,是从来都不在乎银子的,户部给的少,他们自己会补足剩下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端王一系,曾经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变的七零八落,端王依靠的唐家,也被人抢了在江南的钱袋子,如今的端王一穷二白,怕是拿不出多少银子了。

    户部尚书看着端王,为难道:“殿下,两千两银子不能再多了,如今西北战事吃紧,陛下连内府的银子都捐出来了,国库的余银,更是全都用在了西北,拿不出太多的银子来……”

    端王看着他,皱眉道:“本王做的,难道不是支援西北的事情,扩大武举,才能为军中输送更多的将才,钱大人难道连这一点都看不清?”

    看到端王连几千两银子都要和户部尚书争论这么久,康王脸上露出笑容,说道:“皇弟也不能怪钱大人,国库吃紧,每一笔银子都要用到刀刃上,我等身为皇子,为父皇、为朝廷分忧是应该的,不过是几千两银子而已,皇弟自己从府里拿出来就好了,若是皇弟手头拮据,不如从皇兄这里先拿五千两,如何?”

    众官员面面相觑,康王这番话说的,明为相助,实为嘲讽。

    他是在嘲讽端王连区区的几千两银子都拿不出来,再次揭开了端王的伤疤。

    众所周知,端王的倚仗是唐家,唐家的财源大部分都来自江南苏家。

    前些日子唐宁下江南,直接将苏家抄了家,家产全都归于朝廷,唐家丢了钱袋子,端王自然也没钱了。

    康王却不同,他的背后站的是京中的中小权贵,虽然在过去的日子里也被处理了一批,但比起端王的情况,无疑是要好的多了。

    端王自然能听出康王话语里的深意,若是他接受了康王的馈赠,岂不是说明自己连几千两银子都舍不得出,反而让康王落了好处。

    他看着康王,淡然道:“这件事情,就不劳皇兄费心了,若是拮据一些,两千两银子足矣……”

    康王摆手道:“都是一家人,无须客气。”

    端王看了他一眼,说道:“皇兄的心意皇弟心领了,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办好的……”

    百官们对康王端王在朝堂上装出这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早已习惯,又有几名官员上前禀报了一些事情,便看到有一人从最前方的人群中走出来。

    朝堂上的站位是有规矩的,站的越前的官员,官职越高,权力越大,当众人看清站出来的人影时,不少人心中不由的“咯噔”一下。

    唐宁出声,鸡犬不宁。

    这是他行走六部以来,百官总结出的一个规律,只要他主动开口,就定然没有什么好事,大概率是某些人要倒霉了。

    连靠在龙椅上的陈皇看到唐宁站出来时,都忍不住坐直了身体,问道:“唐爱卿有何事要奏?”

    唐宁拱了拱手,说道:“回陛下,臣奉陛下之命,暂代工部侍郎之职,然臣在工部却意外发现,有人在工部的权器了做了手脚,打造的军械缺斤少两,送往各地盐场矿场的权器,又有一定的加重,臣怀疑有人中饱私囊,侵吞了朝廷大量的盐铁之利……,请陛下明察。”

    唐宁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工部是六部之中,油水最充足的衙门,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平日里修桥铺路,修缮宫殿,户部或者内府拨银,工部官员私下里克扣一点,也是常事,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连陛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他们连军械都敢缺斤少两,胆子可是太大了,那是视边关将士的性命为儿戏,已经触及到了朝廷的底线。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他们居然将手伸向了盐铁,朝廷盐铁专营,为了便是将这巨利的产业收归国有,他们倒好,竟然直接在这上面动手了……

    谁都清楚,这件事情,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做成的,拎起源头抖一抖,或许能抖出几十上百人出来……

    端王站在殿中,对于这个消息有些意外,康王喉咙上下动了动,抿了抿干涩的嘴唇,感觉到一阵阵的眩晕。

    “好大的胆子!”陈皇沉着脸,从龙椅上站起来,厉声道:“给朕查,一个都不要放过!”

第六百三十二章 康王之忧() 
工部今天很热闹。

    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官员齐聚,当着工部诸位官员的面,将所有的权器都重新检验了一遍。

    工部官员看着检验结果,抿了抿嘴唇,皆是难以置信。

    与朝廷规定的标准权器相比,工部的权器轻的轻,重的重,如果不是制造权器的工匠不认真,便是有人在这上面动了手脚。

    前者的可能性几乎可以忽略,工部的工匠就算是再不认真,也不可能出这么大的差错,更何况,每一只权器磨制完成之后,还要经过层层检验,除非有人买通了每一关的检验人员,否则这种不合规的权器,根本不可能被送出去使用。

    于是,负责制作权器的工匠,以及所有的检验官吏,全都被刑部和大理寺拿下。

    权器的制作是工部司负责,检验的人也都是工部司官员,这一次,工部司上到郎中,下到工匠,几乎是被一网打尽。

    至于崔侍郎,朝廷也已经发下了诏令,召他回京。

    工部尚书闻讯,匆匆从家中赶来的时候,工部郎中、员外郎、三名主事,五名掌固、书令史,十余名工匠,正排着队被官差从工部押出去。

    工部尚书看着这一幕,大惊道:“怎么回事?”

    屯田郎中抿了抿发干的嘴唇,走上前,说道:“工部司制作的权器出了问题,陛下下令严查,工部司的同僚都被带走了,朝廷也发令召回崔侍郎……”

    “权器!”工部尚书听到这两个字,就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工部造的权器,不是给工部用,而是运送到各地的盐场,矿场,等任何需要计量的地方。

    工部的权器出了问题,牵扯到的,是整个陈国!

    唐宁以前在御书房见过工部尚书,走上前,拱手道:“尚书大人的病情好些了吗?”

    工部尚书看了看他,下一刻便扶着脑袋,说道:“大夫说还要休养几个月才能痊愈,这段时间,工部就麻烦唐大人了。”

    “这是本官的职责。”唐宁笑了笑,说道:“尚书大人放心,工部就交给我了。”

    工部尚书看着他,嘴唇抿了抿。

    放心,他怎么能放心,怎么敢放心?

    他才不在工部几天,工部四司就只剩下了三司,离开的这几个月,他的工部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心里有些生气,但他却也不想再留在工部了,扫把星自己惹下的烂摊子,还是交给扫把星自己去收拾吧。

    这些事情牵扯出来的东西,即便是他也会感到头疼。

    工部尚书匆匆离开之后,唐宁也离了工部衙门,去往户部。

    这些权器是出自工部,工部崔侍郎要负主要责任,等到他被召回京之后,自会有人问罪。

    但那些盐场矿场的问题,却需要从户部调查,各大盐商,需要在户部备案,才有贩卖的资格。

    他刚刚走进户部衙门,户部尚书钱硕便迎出来,笑道:“唐大人要的东西,本官都已经帮你准备好了。”

    钱尚书显得很积极,唐宁能够理解,这次事件,牵扯到的不止是工部,陈国的大部分盐商,都要被拉下水。

    一旦查实他们的罪名,他们不仅要将这些年吃进去的都吐出来,还要交数倍的罚银,家底不厚实的人,怕是要倾家荡产了。

    而这次的罚银和江南不同,是光明正大进行的,收缴上来的银两,也全都要上缴国库,陈皇但凡要点脸,就不好意思在这上面动手脚。

    唐宁将户部提供的材料交给了大理寺,刚刚回到工部,便有宦官传信,陛下召见。

    他走进御书房,大理寺卿正在给陈皇汇报。

    “陛下,包括工部郎中在内,工部司官吏工匠,已经承认权器造假的事实,并且供出主谋工部侍郎崔敏,侵吞朝廷拨银,与各地盐商官商勾结一事……”

    物证就摆在眼前,工部司官吏工匠狡辩也没有什么用处,大理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他们全都招了。

    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召工部侍郎回京问罪,细查各地盐商,能交的上罚银的交罚银,交不上罚银的抄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