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小郎君-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爹。”

    唐璟拱了拱手,退出房门时,脚步顿了顿,面上浮现出一丝阴翳,随后便化为了冷笑。

    他此刻很想看看唐宁知道此事之后的表情,迫不及待,如饥似渴。

    ……

    皇宫,陈皇缓步走在御花园中,魏间从侍卫手中拿过一件大氅,说道:“陛下,天冷,批上这件氅子吧。”

    陈皇披上大氅,喃喃道:“方才惠妃又和朕提及唐璟和蔓儿的婚事,这两年,压唐家的确压的有些重了……”

    作为君王,需张弛有道,唐家前两年在朝堂上权势过重,这两年间,已有多次削弱,权势大不如前,这正是他作为皇帝,所愿意看到的。

    但若是再打压下去,使得两方势力失衡,就非他所想了。

    他说了一句,才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望着魏间,问道:“你怎么不说话?”

    魏间道:“陛下,这儿女情长、男婚女嫁的事情,老奴不懂啊……”

    陈皇看着他,说道:“你这个老东西,要是觉得好,早就附和朕了,莫非你觉得这桩婚事不妥?”

    魏间干笑一声,说道:“老奴只是觉得,这小时候青梅竹马,长大了未必就是,公主这两年,似乎和唐璟不太亲近了。”

    陈皇皱眉望向他,问道:“朕怎么觉得,你似乎知道些什么?”

    魏间怔了怔,茫然道:“陛下说的老奴糊涂了,老奴整日跟在陛下身边,老奴知道的,陛下都知道啊……”

    陈皇正欲再问,忽有一名护卫走上前,躬身道:“陛下,唐尚书求见,现在在御书房门口候着呢。”

    陈皇将氅子脱下来,说道:“回御书房。”

    魏间接过氅子,落后陈皇两步,叹息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御书房内,陈皇走到上方,看着唐淮,说道:“赐座。”

    唐淮眉梢挑了挑,他在御书房中被赐座不是第一次,但却是这两年间的第一次。

    左右搬上椅子之后,陈皇望着他,问道:“你来也是为了唐璟的婚事吗?”

    唐淮起身,跪地道:“璟儿与长宁公主青梅竹马,对她心仪已久,臣斗胆,请求陛下赐婚……”

    陈皇看着他,脸上浮现出一丝沉思,片刻后,开口道:“起来吧。”

    ……

    赵蔓被陈皇召进宫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皇家这段日子的庆典和祭典很多,有很多场合她都需要出现。

    唐宁在准备配料,她说晚上回来吃火锅,一会儿还得让人去萧珏那里顺些蔬菜来,唐宁已经打定主意,来年冬天也培育一批新鲜蔬菜来,这个冬天过的一点滋味都没有,没有新鲜蔬菜,连唐妖精三天两头吃一顿什锦砂锅的愿望都满足不了。

    御书房中,刚刚被召进宫的赵蔓看着陈皇,问道:“父皇找儿臣有什么事情?”

    陈皇站起身,说道:“朕也是真的老了,一眨眼,蔓儿都长这么大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嫁人了。”

    赵蔓笑着说道:“父皇一点儿都不老,父皇永远都不会老,儿臣不嫁人,一辈子留在父皇身边。”

    陈皇摇了摇头,说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怎么可能不嫁人呢,父皇今日找你过来,便是因为这件事情。”

    赵蔓心中一跳,下一瞬脑海中就有一道身影浮现,让她的心立刻安定下来。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只要有他在,她便能够心安。

    陈皇看着她,说道:“你与唐璟青梅竹马,现在也都在适婚之龄,朕欲促成你们的婚事,你觉得如何?”

    赵蔓走上前,为难的说道:“父皇,儿臣从小到大,只当唐璟是哥哥,从来没想过这些事情……,可不可以不嫁?”

    “朕已经答应唐家了。”陈皇皱了皱眉,说道:“唐璟一表人才,家世也显赫,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赵蔓抬头看着他,许久才点了点头,说道:“君无戏言,既然父皇已经答应了,儿臣听父皇的。”

    她退后一步,说道:“如果父皇没有其他事情的话,儿臣告退。”

    陈皇看着她离开,脸上浮现出一丝意外。

    原以为她若是不同意,一定会像以前一样,和他大吵大闹一番,没想到她表现的如此乖巧听话,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

    似乎从楚国回来之后,她就变的和以前不一样了,少了刁蛮任性,多了成熟稳重,在他面前的自称,也从“蔓儿”变为了“儿臣”。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总有一种感觉,似乎他距离她,越来越远了。

    他重新坐回去,翻阅了几份奏章,心中烦乱,站起身,喃喃道:“朕首先是一个皇帝,其次才是一个父亲,谁让她生在皇家呢……”

    片刻后,他才叹息口气,自言自语道:“蔓儿她,现在一定很伤心吧?”

    唐家。

    赵蔓坐在火炉边,手里端着一个小碗,一边护着碗,一边对唐宁张牙舞爪,“不许抢我的青菜……”

第五百一十一章 大不吉() 
    陈皇的决定并不出唐宁的预料,只是比他预想的要早一些。

    陈皇对唐家不满,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这两年,唐家在他的打压之下,在朝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依照陈皇的性格,对这些举足轻重的大家族,不会过分的奖赏,也不会过分的打压,打一棒子给一个甜枣,唐家被打了这么多棒,也是时候该给个枣安抚安抚了。

    很不幸的是,赵蔓再次成为了这颗甜枣。

    虽然她的确很甜,但已经名枣有主,别人谁都不能吃,连看一眼都不行。

    吃过饭后,唐宁揽着她,问道:“是不是很难过?”

    “你说对父皇吗?”赵蔓抬头看着他,随后便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在父皇眼中,我首先是公主,然后才是她的女儿,古来皇帝不都是这样吗?”

    这句话有点以偏概全,其实皇帝之中,也有少数重情重义的,但陈皇显然属于大多数,以唐宁对他的了解,他最在乎的,绝不是哪位皇子或者公主,他最在乎的,只有他自己。

    为了达到他的目的,没有什么是不能牺牲的。

    唐宁轻轻拍了拍赵蔓的肩膀,说道:“别担心了,这件事情我会处理好的。”

    “我没有担心。”赵蔓抬头看着他,笑吟吟的说道:“因为我知道,我还有你。”

    不能保护自己老婆的男人不算是男人,但这次和以前不一样,这桩婚事是陈皇乐于促进的,就像是之前送她去楚国和亲一样,至少不能明面上违背陈皇的意思。

    是否顺陈皇的意,是此事与刘风事件根本上的不同之处,所采取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样。

    今日便是上元,从清早开始,京师的街道上,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一天之前,平阳公主即将许配唐家大公子的消息,就已经传了出去,最先得知的自然是权贵圈子,这些家族虽然不以娶公主为荣,但陛下赐婚也不会是一时脑热,唐家在朝堂上萎靡沉寂了两年,这或许就是他们重新崛起的征兆。

    京师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一天时间,足以让这个消息在京师传开。

    平阳公主当初远嫁楚国之时,就在京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后来楚国政变,送亲使团无功而返,百姓们时而还会谈及这位苦命的公主,最初也都是抱着祝福的心态。

    唐宁在午时左右出了家门,来到某处闹市口的时候,蹲在街角的一名乞丐立刻站了起来。

    唐宁向他的碗里扔了一块碎银子,从他手里接过一封信笺。

    京师的各条街道,酒楼妓院,某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官员豪族门口,都有丐帮弟子日常盯梢。

    从苏媚那里得到帮助的次数多了,他就越发明白情报的重要性。

    他可能没有苏媚那么神通广大,在京中的权贵官员府邸都有眼线,但苏媚手下的人肯定没有他手下的人那么闲,能从早到晚蹲在别人家墙根底下盯着还不引人注意。

    唐家自然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唐家那几位什么时辰去了什么地方,停留了多久,丐帮每天都有详细记录,帮中的核心弟子,从两年前开始,就被任平生逼着读书认字,不积极进取提升自己的,就只能在底层混个温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早晚都盯着他,哪怕是他的风评甚好,也能发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

    比如唐璟心情不佳的时候,就会去青楼发泄,据传他还有一些特殊的爱好,京中各大青楼,没有几个妓子能够消受得了。

    这些小道消息自然不能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报纸上,但百姓向来都是一传十十传百,唐宁并没有让人大张旗鼓的宣扬这件事情,这只是他对陈皇的一次试探,试试他还有没有作为父亲的一点良知。

    御书房内。

    陈皇翻阅了几封奏章,揉了揉手腕,问道:“今日是元宵了吧?”

    魏间站在他身后,出声道:“回陛下,今儿个就是元宵。”

    “京师每年也就今天热闹,可惜啊,朕是看不到了。”元宵之夜,宫中还有祭典,陈皇摇了摇头,重新拿起一封奏章,看了看之后,眉头皱起来,喃喃道:“唐璟,他竟有如此不堪的一面”

    他沉思片刻,不知在想些什么,片刻之后,将手中的奏章合上,扔在一边,再也不提了。

    御书房外,广场之上,一名官员匆匆的向御书房走来,却在中途被人拦住。

    他抬头看着前方数人,目光移至前方一人身上时,立刻躬身道:“太史令参见惠妃娘娘。”

    唐惠妃看着他,问道:“陛下刚刚休息,你找陛下何事?”

    太史令恭敬道:“回娘娘的话,陛下昨日命人将平阳公主和唐璟的八字送了过来,太史局已经推算过,正要向陛下汇报。”

    唐惠妃看着他,问道:“他们二人从小青梅竹马,八字一定也很合吧?”

    太史令张了张嘴,尴尬道:“回娘娘,太史局推算了几遍,发现公主和唐公子八字不合,命格相冲”

    唐惠妃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说道:“本宫早就让人算过,平阳公主和唐璟八字极合,乃是难得的良配,你们太史局,是不是算错了?”

    “娘娘说笑了,太史局怎么可能”太史令看着唐惠妃,见她表情冷漠,心中咯噔一下,立刻便明白过来。

    平阳公主和唐璟的婚事,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其中牵扯到唐家,牵扯到唐惠妃,牵扯到端王,无数人都盼着这桩亲事能够做成,太史局若是实话实说,岂不是将这些人都得罪死了?

    这其中的任何一位,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太史令能够得罪的。

    他摸了摸额头上的冷汗,说道:“可能,可能真是太史局算错了。”

    唐惠妃的目光望向他,开口道:“既然算错了,便带回去重新算几遍吧,什么时候算准了,算对了,再来交给陛下。”

    太史令躬了躬身,说道:“下官遵命。”

    唐惠妃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太史令站在广场上,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心中更是犹豫不决。

    太史局的结果不会有错,不如实禀报便是欺君,到时候,就算是用误算的理由搪塞,也难逃惩罚。

    可若是如实禀报,怕是惩罚会来的更早,毕竟唐家沉寂两年,这次是重新走入众人视线的机会,他们岂可放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