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意小郎君-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次端王与康王的间接较量,只不过,向来处于劣势的端王,此次终于走了一步好棋。

    此次如若弹劾成功,康王所遭受的损失,无法估量,朝堂之上,或许又要回到两王势力均衡的局面。

    御史台。

    御史中丞看着侍御史申正,面露震惊,问道:“申大人,如此大事,你为何不和我等商议?”

    方才在朝堂之上,由侍御史牵头,众人对康王一系群起而攻之,申正起的作用不可谓不大,不知情者,或许会认为此事是御史台对康王的打击。

    御史大夫走进来,说道:“怕是在背后促成此事的那些人,也没有和申大人商议。”

    申正对御史大夫躬了躬身,说道:“老夫愚钝,给御史台添麻烦了。”

    “也不算麻烦。”御史大夫摆了摆手,说道:“若是御史台没有人站出来,怕是过几日一个失察之罪是少不了的,陛下也会对御史台失望,你不站出来,也得有其他人站出来。”

    御史中丞上前一步,说道:“可是如此一来,我们岂不是将康王得罪狠了?”

    “监察百官权贵,奏别人不敢奏之事,本就是御史台的职责,又何来得罪之说?”御史大夫表情淡然,说道:“得罪了康王不可怕,若是陛下觉得御史台与朝中寻常官员已无区别,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他看向御史中丞,说道:“不要急着站队,要知道,我们头顶不是端王,也不是康王,而是陛下……”

    康王府。

    “御史台,御史台想干什么!”刚刚回府的康王一脸暴怒,无论是谋士还是下人都不敢靠近。

    有一人匆匆的从外面走进来,说道:“殿下,靖边侯和延平侯在后门等着,求见殿下……”

    “不见!”康王猛地挥了挥手,说道:“他们自己惹下的祸事,自己收拾,若是因为他们误了本王,本王饶不了他们!”

    一名谋士硬着头皮走上前,说道:“殿下,不能不见,靖边侯和延平侯他们,怎么说都是忠于殿下的,殿下若是此时对他们不管不顾,怕是会失了人心,况且,若是他们出事,我们也会损失不小的助力……”

    康王猛地转身:“你的意思是让本王插手?”

    那人点头道:“以殿下如今的地位,只需稍稍走动走动,虽然不能将此事消弭与无形,但却能降低影响……”

    “万万不可!”他一句话还没说完,便有一名中年人站了出来。

    中年人看着康王,肃然说道:“殿下,此事绝不是偶然,必定是有人在背后谋划,依我看,他们一定还有后招,若是殿下亲自出手,便会泥潭深陷,再也无法全身而退了。”

    “徐先生说得对。”康王仔细思忖,点了点头,说道:“本王好不容易才爬上今天的位置,绝不能以身犯险……,来人,告诉靖边侯和延平侯他们,他们自己惹下的事情,自己解决!”

    进有风险,退失人心,想不到他竟然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地,康王的脸上露出怨恨之色,咬牙道:“唐家,一定是唐家!”

    唐家。

    唐琦长舒了口气,喃喃道:“局已经设好,就看康王是退还是进了,我倒希望他会进,可依照康王的性子,一定会选择保全自己……”

    唐淮端起茶杯又放下,说道:“他是退是进,陛下心中都有数,我担心的是,我们给康王设局,又何尝不是钻进了别人的局,那设局之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

    唐宁在调配一种药,据老乞丐说,人服食了这种药之后,会进入一种假死状态,他最近学了不少稀奇古怪的配方,有机会可以找萧珏探讨探讨。

    “今天在朝堂上,延平侯他们和刑部侍郎都被弹劾了,父皇下令刑部和御史台严查……”赵蔓从外面走进来,问道:“这件事情和你有关系吧?”

    唐宁回头看着她,说道:“算是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关系……。”

    “你虽然聪明,但是朝堂之上,到处都是阴谋诡计,只要算错一次,就有可能满盘皆输……”赵蔓看着他,说道:“以后还是要小心,不要什么事情都想着揽到自己身上。”

    “我知道了,谢谢公主提醒。”唐宁对她善意的叮嘱表示感谢,再看向她时,表情微微一怔,问道:“公主的手怎么了?”

    她的左手食指上裹了一圈白纱,手上明显有浅浅的伤痕,她不用做饭,不会刺绣,也不干什么粗活,手上有伤口便显得很奇怪。

    “没什么,不小心伤到了。”赵蔓将手缩回衣袖,说道:“我回去了。”

    唐宁看着她走出院子,摇了摇头,回头继续配药。

    刑部。

    刑部尚书看着桌案上堆积的卷宗,揉了揉眉心,面露无奈。

    许程扣押的案子就堆积在这里,但要一件件查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涉及到的权贵太多,怕是其中也会遇到想象不到的阻力。

    哪怕他是刑部尚书,也觉得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他翻开一份卷宗,有小吏敲门进来,说道:“大人,唐主事回衙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接手() 
唐宁在家中休养了几日,等到腰伤好了一些,才重新回到刑部。

    虽说刑部的三月之期已经快要结束了,只剩下十日不到,但他还是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走进刑部衙值房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了一位陌生的官员。

    唐宁看了看他坐着的位置,想了想,开口问道:“这位大人,莫非就是杨郎中?”

    那官员站起身,拱手说道:“唐主事,久仰久仰。”

    唐宁记得他还没有来刑部的时候,这位杨郎中似乎是由于脚伤请了病假,这一请就是两个月接近三个月,这还是他第一次在刑部看到他。

    他对其拱了拱手,问道:“杨郎中脚伤好些了吗?”

    杨郎中笑了笑,说道:“劳烦唐主事关心,本官的伤已经痊愈了。”

    唐宁和杨郎中寒暄了几句,便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这位杨郎中来了便好了,他才是这刑部衙的一把手,接下来的日子,他就可以清闲下来。

    杨郎中坐在桌前,抬起头,目光有意无意的望向唐宁所在的方向。

    这近三个月的时间,他虽然不在刑部,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刑部的消息。

    在唐宁来刑部之前,就有传言说,此人乃是专克上司的扫把星,他为了避祸,才自残离衙,可谁想到,对方在这刑部的三个月,什么出格的事情都没有做,还主持编纂了《洗冤集录》,详细记载了检验和破案之法,被陛下赞誉,推行全国,功劳甚大。

    这让杨郎中几乎悔断了肠子,若是他也在衙中,这功劳,怎么都会有一部分落在他的肩上,而他的举动,无异于将之主动推了出去。

    近三个月的平安无事,也让他彻底放下了心,壮着胆子回衙,或许还能沾上那么一点半点的功劳。

    杨郎中坐回自己熟悉的位置,泡了壶茶,刚刚端起茶杯,便有小吏抱着一堆卷宗,从门外走进来。

    他站在门口,正要向唐宁所在的桌旁走去,看到房内的杨郎中时,忽然怔住,想了想,调转方向,走到他的桌前,将卷宗放在桌上,说道:“杨大人,尚书大人有令,命刑部衙尽快审查核验这些卷宗。”

    “知道了,放下吧。”杨郎中点了点头,随意的翻开一份卷宗。

    这份卷宗上的案子很简单,靖边侯为了建造私宅,侵占民田,还纵容手下闹出了人命,如果犯案的是寻常人,他只需签下名字,案犯就算不被砍头,也要落得一个抄家流放的下场。

    可这是靖边侯,是京中权贵,背靠康王,他一个小小的刑部郎中,哪里招惹得起?

    他拿着卷宗的手一哆嗦,眼皮直跳,将之放下,又重新拿起一份。

    “延平侯之子放火杀人案。”

    “永川伯之子奸污女子案。”

    “会阳伯纵子行凶案。”

    ……

    看完数份案情卷宗之后,杨郎中身体微微颤抖,额头冷汗直冒。这些案子中的任何一件,都足够他这个刑部郎中头疼,让他一个小小的郎中去管这些案件,这是让他去死啊!

    他站起身,望向衙房内一名小吏,说道:“许侍郎在不在,我要去找他……”

    那小吏道:“回大人,许侍郎因为包庇案,被停职了。”

    “停职……”杨郎中站在原地,喃喃道:“怎么说停就停了……”

    他整个人跌落回椅子,拿起最后一份卷宗,哆嗦着打开。

    “刑部侍郎许程包庇案……”

    早朝上发生的事情,唐宁已经听萧珏说过了。

    在唐家的暗中授意和支持之下,包括一位侍御史在内,十余位朝中官员对靖边侯延平侯等人集体发难,陛下命刑部和御史台彻查这些案子,一旦落实,这些权贵不死也得脱层皮。

    陈国的律法虽然对权贵也有部分优待,但这份优待是有限的,权贵要是真的拿百姓的命不当人命看,下场也会很惨,寿安伯就是一个例子。

    这些事情,他们暗中偷偷摸摸的做是一回事,不管下面的官员如何包庇隐瞒,一旦被在金殿之上,当着百官的面提出来,多半是无法善了的。

    幸亏杨郎中及时赶回来,要不然,在刑部这最后的一段日子,他就有的忙了。

    唐宁悠闲的喝着茶,写着最新一部公案小说的新卷,某一时刻,抬头瞥了一眼,看到杨郎中站起身,失魂落魄的走出去。

    他重新落笔,没写几个字,门外就传来了小吏的惊呼声。

    “不好了,不好了,杨郎中掉井里了!”

    “快来人啊!”

    ……

    刑部衙,一名老者看着躺在床上的杨郎中,摇了摇头,说道:“杨郎中旧伤刚愈,又添新伤,这一次,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休养。”

    唐宁对杨郎中的不幸表示同情,归衙的第一天,就掉到了刑部废弃不用的那口枯井里。

    那口井的位置很偏僻,周围也有围栏,刑部的官吏们想不通杨郎中为什么会掉进那口井里摔成重伤,但杨郎中被救上来的第一时刻,尚书大人便下令将那口枯井的井口封了起来。

    刑部衙,刑部尚书宋义看着唐宁,说道:“杨郎中伤重需要休养,这些日子,刑部衙的事情,就交给唐主事了。”

    说罢,不等唐宁回答,他就指了指杨郎中桌上的卷宗,说道:“这些案子,陛下特别叮嘱过,御史台那边也会来人盯着,唐主事要尽快处理……”

    虽然唐宁也不想背锅或者招惹麻烦事,但他没有杨郎中那么狠,狠下心来连自己都不放过。

    刑部衙唯一的那口井已经被封住了,他总不能爬到屋顶再跳下来,此外,翻墙上房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整个刑部也没有他跳下来会摔伤的楼层。

    想不到兜兜转转饶了一圈,又是借刀杀人又是曲线救国的,最终这一刀,还是得自己砍下去。

    他将那些卷宗搬到自己的桌上,看着一名小吏,说道:“去把许侍郎值房中的卷宗都拿过来。”

    刑部侍郎许程的包庇案最简单,他所拦下来的卷宗,全都堆在值房之中,只需将实情禀上去,陈皇自有他的判断。

    怜儿姑娘家中的案子,人证物证俱在,也可以马上结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